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距离石卫村只有三四里路了,已经能隐约看到村子的房舍,听见鸡鸣狗吠,文瑾激动起来,她的庄园到了。
“瞧见了吗?这一片猕猴桃园子,就是明山叔的大哥——大山伯家的,再过去,就是我的了,两家合起来,三千多亩,是不是一眼望不到边呀?”
萧瑜琛看了看,过了一会儿,叹口气:“姐姐,我怎么看不到那么多呢?”
“嘻嘻,中间有树隔断了,我怕猕猴桃长了虫或是有了病害,用其他树木把园子分割开来,成了六块了。”
“哦——”萧瑜琛笑,他理解姐姐的心情,“一望无际”这个词,是姐姐在心里想象的。
石卫村的庄头蒋春,已经接到消息,带着手下的人,站在大路口迎接,他们看到一队马车,还有骑马的人,便想着应该是主子,这时候都小跑着过来了。
萧瑜琛骑马走在前面,又和文瑾有三分像,连蒋春都看得发愣,还以为当年的小主人长成现在的样子了,只见他们齐刷刷地跪下来:“欢迎东家回来!”
萧瑜琛扭脸对文瑾笑了一下:“姐姐还真本事,竟然有这么大的庄子,比我义父范家的桑园子都大,雇了这么多人。”
“我当年哪有雇这么多的?他们都是逃荒过来,不得不卖身为奴,现在日子好过,娶了媳妇,又有了孩子,才看着多了,那些个女人,多数不是我的奴才。”
“嘿嘿,那也不少。”
两人走近,下了马,文瑾把缰绳交给春明,走上前去:“大家都起来吧,辛苦你们了!”
“我们不辛苦!”
“不辛苦!”
“跟着东家享福着呢。”七嘴八舌的回答显得纷乱,但每个人的语气的表情,都是那么真诚,文瑾心里一暖,忍不住露出欢欣的笑容。
仆人中有几个比较机灵的,跑过去帮着春明和夏阳牵马,蒋春则躬身走在文瑾的后侧,向文瑾汇报这几年,农庄取得的成绩和遇到的问题。
蒋春把农庄管得很好,遇到的最大问题,就是他们娶来的女人没法安置,农庄是管饭的,这些大男人实在没法做出自己吃饱,看着老婆孩子挨饿,于是问题出来了,有人偷带馒头回家,自己饿着,结果干活的时候没力气,光靠蒋春督促和责骂,实在没法杜绝这个现象,蒋春很苦恼。
“蒋庄头,你去问一问,若是他们的女人愿意进庄子干活,我这几天在这里,就把身契签了,今后在庄子里干活,连孩子一起管吃饭。还有,这些女人中,有没有特别能干的?也要有个女管事才行的。”
“有,有,嘿嘿,李三的女人就很能干,尤其那嘴,利得很,这些女人都不是对手,见她都有几分怕。”
“嗯,还有没有能干的?”
“有,老洪的女人,一个寡妇带俩孩子,过来又怀上了,日子本来最紧吧的,可人家家里从来没有像别人那样断过顿,女人也不许老洪把庄上的饭带回去,极有骨气。”
文瑾没说什么,但对这个老洪的女人印象很好,能干、有分寸,这才是女管事的最佳人选,而不是李三的女人,是个泼妇。
马车离开官道,拐进通往文瑾所建院子的小路。
两边是郁郁葱葱的猕猴桃园,茂密的藤蔓下面,挂满了毛茸茸的果实,已经到了成熟季节,果子有儿童的拳头大小,散发出淡淡的清香。
“姐姐,咱家的猕猴桃干、猕猴桃果汁,都是这个做出的?”萧瑜琛十分好奇地问。
“嗯呀!”文瑾点头。
这段路足有二三里,但文瑾却没有打算再上马,眼前的景色既陌生又熟悉,一株一株的果树下,都留有她的足迹,但现在,那藤蔓却比当年粗多了,也长多了。
“东家,听说水凌县有人引种了一种稻子,米不是很好吃,产量也低,但长时间短,可收了麦子再种,东家觉得好不?”
“这个你做决定就好,当年留的那片地,是为了大家填饱肚子的,你们爱吃什么,就种什么吧。”
“是,好!”蒋春很高兴,他爱吃面条,想种麦子,可有一部分人喜欢吃米饭,现在,两方面的人都能满足了。
萧夫人隔着窗户,好奇地看了一路,心里对文瑾很是佩服,她当年的功夫,全都用在对付人上,不像文瑾,竟然还懂得稼穑和庶务。
终于到了地方,文瑾惊讶地发现,她的院子旁边又多了好多房子,很矮,挤挤挨挨地在一起。
“这是……”蒋春不好意思说下去了。
文瑾并没有责怪,而是说:“我没想到这个,你该给我写信的,这样吧,冬天里闲了,你带人进山伐木,来年春天,建起房子,每家一个院子,每个院子五分地,建一溜上房,一溜西厢房,其余地方都种果树,各家花插着来,然后你们互相交换着吃吧。”
“全给我们吃?”
文瑾笑:“那我还能拿走啊?送给我还不够路费的。”
“谢谢东家!”蒋春特别感动。
“蒋庄头,我对你们好,像你,心里明白,知道好歹,但有些人却得寸进尺,若是有人太不堪,你要帮我处理掉,这里不养白眼狼。”
“是!”蒋春很郑重地点头。
进了院子,房间全都清扫通风过,屋里很干爽,床铺还是文瑾当年用过的,晒得软软暄喧,萧夫人住上房东间,文瑾住西间,萧瑜琛住厢房,除了贴身仆人,其余都住外院,还算安排得开。
文瑾让蒋春带人,给石振宗的家送礼物。
石振宗当年跟着钱隽偷偷入京,扶持永昌帝登基立下大功,皇上安排了其中一部分人进了兵部、兵马司衙门以及城防营,但却把石振宗派到了荣山军营,那里生活环境比较好,也没有和外族直接面对,防务任务也不重,但因为是拱卫京城的最后一道屏障,皇帝对官军忠心程度要求特别高,石振宗直爽、认真,又和永昌帝相处有感情,正是皇帝最信任的,他现在是一个四品参将,比和他同样经历而留在京城的,都高了一品。
石振宗的父亲石启厚在西疆的一次战役中受了重伤,被一箭射穿了小腿骨,不得不回到家里,兵部依照他的军功,奖赏了三百两银子,还给了一个七品的兵部员外郎的闲职,一年有六两银子的俸禄,石振宗的母亲侯氏,因此敕封为夫人。
整个石卫村仍在军中效力的有十多人,除了石启厚父子,还有六个人有官职,按照朝廷荫庇制度,整个村子的人都可以不交税、不服劳役,这当属石振宗的功劳最大。
文瑾送礼的同时,还下了想要去拜访的帖子,只等那边回消息。
萧夫人一直关在深宅大院里,见这里的女子毫无顾忌地在外面行走说话,很有些羡慕,她让文瑾给她找一身当地衣服,也想出去走走。
文瑾笑:“夫人,还还想让你参观我的鱼塘和果园呢,正不知道如何开口,你等会,我陪你。”
正说着,春明来报,有人来拜访。
“谁呀?”
“石夫人带着两个女子,好像是女儿和儿媳。”
“快请,快请!”
萧夫人和文瑾一起往外院走,刚到二门,石夫人一行已经进来了。
“婶子这是,该我去拜望你的。”文瑾有些不好意思地说。
“文瑾?真的是文瑾呀,和婶子还讲什么客套。”石夫人说完,看着萧夫人,文瑾赶紧给她们做了介绍。
萧夫人的级别可比石夫人高多了,她带着身后两个女子行礼,萧夫人见文瑾称为婶子,便回了平礼,石夫人还有些不敢接受,侧身避让了一下。
她身后的两个女孩,一个是石耀宗的媳妇,一个是石振宗的小妹。
当年那个敦敦实实的小女孩,已经长成了欣长健美的大姑娘,文瑾仔细看,才能找到一点儿当年的影子。
萧夫人请大家进屋坐,丫鬟急忙端上点心和茶水。
“婶子这几年过得很好啊。”
“还行吧,老爷回来了,我总算有了主心骨。”石夫人语气里颇多感慨,想当年,那日子何其艰难,现在,想想都觉得不可思议,变化实在太大了。
文瑾立刻知道她想到了什么,她和石家,是因为什么认识的。
“是啊婶子,石大叔现在可是比县太爷的官儿都大呢,那些看人下菜碟的鼠辈,可不敢再张狂了。”
石夫人微笑,想起丈夫返回家园,儿子又升了四品,成了皇上跟前的红人,平陵地界的大小官儿纷纷来拜访,捕头赵立跪在家门口求原谅,赶都赶不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