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赵玉兰跟前的老妈子也证实有这么回事:“那是城东再回春堂的独家秘方,不可能是毒药,夫人吃了一个月药丸,脸色都红润了不少,心情也开朗了,后来才继续吃那药丸,大夫说了,吃过百日,身体就变得容易怀男孩,不仅是夫人,我们都深信不疑。”
没有人在服毒自杀的同时,还吃这样的药丸的,看来,赵玉兰的确是他杀,但下毒的人是谁?为了什么?
赵玉兰是被梁朝余孽谋害的消息还是传到宫里,乔太淑妃委屈地在太后面前掉了好多的眼泪,为表妹,更多的是为了自己丢失的颜面,为了自己受到的不白之冤。
太后年纪大了,不能劳累,乔太淑妃把她烦透了,不得不敷衍地道:“好了好了,知道你表妹不是自杀,是受了委屈。”
“她肯定没有派人杀了萧国公的前妻。”
太后不高兴地端了茶,有没有暗害梅夫人,现在下结论还太早了。
乔太淑妃一肚子委屈,撅着嘴走了,第二天,她又来了,很识趣地不提赵玉兰是冤枉的话题,却诉说她几个小表外甥女是没娘的孩子,过得很可怜。
太后很喜欢文瑾,一度希望她能进宫做皇帝的女人,乔太淑妃的话还是觉得很刺耳,太后不高兴地道:“你表外甥女能有多可怜?有萧大小姐流落乡村那么可怜吗?”这还是把帐算到了赵玉兰的头上,乔太淑妃委屈地低下头,一副可怜兮兮的模样,低声嘀咕道:“太后,我只是想让你给萧国公赐婚,她们几个女孩,有了娘,萧国公也对巨荣朝有归宿感,这对几个孩子有利,更对朝廷有利。”
太后不说话了,乔太淑妃这个建议总算入耳些,太后是皇帝的娘,皇帝是巨荣的主人,对巨荣朝廷有利的,就是对她儿子有利,太后就赞成。
见太后脸色好了,乔太淑妃赶紧凑上来:“太后,你看婉玉公主怎样?”
太后差点摔了手里的杯子,若不是太医一再强调不要发火动气,她手边上这套稀世珍宝——白如玉的底色,薄如纸的杯壁,花卉更是娇艳如刚刚剪下来花瓣贴上去一般的官窑贡品,可就再也不配套了。
婉玉公主的生母林仁美,乃是先皇还在东宫时纳的侧妃,不仅姿容过人,还聪明绝顶,先帝好些解不开的麻烦,她都能帮着想出妙招,先帝对她的宠爱无以复加,太后这位原配正室,也压不住她的锋芒。
林仁美占尽优势,但却有一个巨大的缺点,那就是有些张狂。年轻、聪明、美貌,很得男人的爱宠,她难免会有这样的毛病。
太后若是没有手段,那就不可能走到今天,她作为正室,美貌聪慧压不过林仁美,但端庄、贤淑、顾全大局却很得先皇的青眼。
对林仁美的强劲风头,太后很理智地采取避让的态度,先皇的其他女人,没有太后的忍耐力和深沉度,刚开始还施展手段和林仁美争斗,最后一个个败了下来,她们恨得要死,却没人再敢和林仁美作对,林仁美越发得意。
太后快生产的时候,传出林仁美怀孕的消息,先帝当时意气风发,觉得上天对他真是厚爱有加。
九个多月,太后可爱的宝贝儿子,已经能够在床上到处爬了,却不幸得了热症,离开了爱他的亲人,太后悲伤难抑,几近疯癫,先皇也十分痛苦,便带着妻子,去了城外的山庄散心。
三天后,预产期还有十多天的林仁美在花园散步,摔了一跤,虽然生下了婉玉公主,自己却因产后大出血死了。
先皇在皇庄接到急报,顾不得还在病中的妻子,带着侍卫快马返回,也没有唤回爱妃的生命,他大发雷霆,从接生婆到伺候的下人,都被他下令杖毙。这一暴行曾被御史连名弹劾,差点失去太子的宝座。
先帝不得不强忍悲伤,几个月后,才开始清算行动,除了太后之外,他的其它几个女人,要么被送到皇庄养病,要么被迫出家到了庵堂。
先帝在三年后太后怀了永昌帝后,才不再心痛,并接受太皇太后的意思,又纳了侧妃和庶妃。
乔太淑妃就是那时到先帝跟前的,她因为娘家不显,刚开始只是一个庶妃,但靠着姣好的容颜,坚韧的心智,以及进门第二年,便诞下先帝的第三个儿子,地位不仅超越了排位在前面的几个侧妃,甚至有力量和太后叫板,也就在这个时候,先皇即位,她顺利封妃,真可谓春风得意马蹄疾,无限风光在一身。
可惜这世上事,衰及必盛,盛极必衰,乔太淑妃的第一个打击,忽然而至,她的宝贝儿子,一夜高热,就那么立刻了人世。乔太淑妃几乎疯了,她恨天恨地,觉得宫里每个人都该死,尤其对皇太后的怀疑最大,她的儿子,聪明伶俐,虽然年龄不是最大的,但皇帝显然是最爱他的,乔太淑妃觉得天简直都快塌了,但接下来的打击,让她更加难以接受——刘贵妃入宫了,无论容貌,还是家世,后宫的女人没人能出乎其右,这个女人很快就夺得先帝恩宠,并且,稳稳地控制了局面。
。。。
………………………………
第一百八十六章 推荐(二)
婉玉公主虽然没有娘,刚开始还有父亲重视,顺顺当当长到了三岁,可惜后面的日子,先帝身边又聚集了一堆女人,他本人也忙着继位大业,小姑娘的日子便一日难过一日,到了七八岁,跟无人问津的孤儿一般,宫里是个人儿都敢欺负她。
也不知道婉玉是何时开始喜欢佛法,也不知道她什么时候开始信佛,反正刘贵妃准备把她嫁出去时,她却闹着要剃度出家。
皇帝这才想起自己最爱的那个女人,也想起了被遗忘多年的女儿,他不许婉玉公主出家,却没挡住婉玉自己对着镜子剪了头发。
最后,先皇不得不在后宫偏僻的一个院落,设置了佛堂,让婉玉在那里修行。
乔太淑妃让太后赐婚把婉玉嫁出去,实在是一大昏招。切不说婉玉不肯,皇家的颜面也挂不住。这么多年,外面很少有人知道婉玉,她就这么悄无声息地活着,对谁都好,实在没必要揭开这个大疮疤,让皇室的人都痛苦,也让皇家的丑恶暴露到大庭广众的眼皮之下。
乔太淑妃见太后脸色不好,连连请罪,太后这才神色稍霁。
“那,太后呀,这个人可实在不好找啊,堂堂皇家的公主、郡主,总不能嫁给萧国公吧?不仅是他年纪偏大,还有两个妻子,这个——”
这倒是事实啊,太后也忍不住攒起眉头。
“太后,不若,找个皇戚家的女子吧。”
“有合适的吗?”
乔太淑妃犹豫了一下:“太后不有个侄女新婚不久就守寡了吗?”
“小芬不行。”太后想也不想便否定了,她的那个表侄女小时候得过一场大病,以后便有些呆呆的,如何配得上萧国公?这赐婚,不是给人添堵吗?
“那,我的表妹不知可以不?她刚好也是萧国公夫人的表妹,赐婚过去,也好照顾几个女孩。虽然萧大小姐很能干,但毕竟没出门的姑娘家,总不能让她一直管着萧家后宅吧?”
太后没有说话。
乔太淑妃倒不紧逼,总得给人留出思考的时间吧?她很有眼色地行礼退了出去。
说来也巧,皇帝这天下午返回京城,处理了几件紧急公务,便到后宫来看望太后,娘俩好些天没见,便在太后的慈宁宫共进晚餐。
吃过饭,皇帝喝着绿茶,太后端着花瓣茶,随便聊了几句。
“哦,对了,乔太淑妃建议我给萧国公赐婚,皇儿意下如何?”
这不是和自己想到一块儿了吗?永昌帝十分高兴地点了一下头:“好啊,不知母后觉得哪个女子合适呢?”
“这个人选有些麻烦,萧国公年纪太大了,又有了四个女儿,不管是皇家,还是宗族的女子,都没有合适的。”
“哦,母后身体要紧,这件事,就让皇后去劳神,然后报给你指婚好了。”
“乔太淑妃说,她有个表妹——”太后虽然不喜欢被乔太淑妃当枪使,但也不愿意皇后抢了她的地盘,当年这个儿媳妇,是为了巩固永昌帝的太子之位才娶进门的,没有容貌,也没有气度,现在最让她没法接受的,是没有儿子,皇帝若是要废了她,仅凭这一条,都足够了。
婆婆和媳妇那是天敌,太后一直不待见这个媳妇儿,当年她在宫里养病,儿媳妇娘家势大,在她跟前,行止张狂,太后心里早就扎下刺了。
皇帝也知道什么意思,但他却不喜欢母亲一再被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