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全能游戏主播-第3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便是他的一个利民的策略,但是富国强兵便不行,先发展农业,然后慢慢的发展,拖时间等到自己强大之后才是硬道理,孙权太激进了,早早的开始屯兵,极大地消耗了自己的力量,也是导致他大败的根源之一。”

    “”

    “我的认识便是这样,谢谢大家。”

    说完,稀稀拉拉的响起了一边掌声,。

    说的再多,也不过逃不掉那些史书上面写的东西,再加上自己的一点认知,有点掌声就不错了,还能奢望什么

    接下来,还有几个人上去,说了自己的想法,不过就是先一通大道理夸奖自己所说的人物,然后在通过某些不可改变或者说是有争议的地方说说自己的见解,提高自己的只是文学素养。

    这些也逃不过众人的法眼,总的来说就是,脱不开史实,自己的见解不够深刻。

    最后一个是林木,轮到他了,朱老头看了一眼林木,林木咳嗽了一声站了起来说道。

    “今天我不讲一件事,也不说整个三国,我只说一些我自己认为的,那些该说的或者没有被人发现的。”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崩云,惊涛裂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墙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苏东坡这首词写得可真是大气磅礴,它使我们想到三国时代的英雄气概、浪漫情怀。苏东坡这首词是他47岁的时候在湖北黄州赤壁所写,黄州赤壁不是三国周郎赤壁,这一点苏东坡是知道的,因此他说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也就是有人这么说。但他还是写了这首词,因为当他站在黄州赤壁岸边,看着那万里长江滚滚东流水的时候,他没法不想到三国,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

    就说周瑜吧,周瑜是赤壁之战孙刘联军的前线总指挥,当时34岁,迎娶江东美女小乔已经十年,并非小乔初嫁了。但是苏东坡把小乔初嫁和赤壁之战联系在一起,是要着力表现周瑜风流倜傥的儒将风采。所以下面说“羽扇纶巾,谈笑间,墙橹灰飞烟灭”,羽扇就是羽毛做的扇子,纶巾就是青丝做的头巾,这个打扮在当时是儒雅的表现。我们知道汉代的服饰,贵族和官员是要戴冠的,高高的冠,宽宽的衣,峨冠博带,是所谓汉官威仪。但是到了东汉末年呢,贵族和官员开始时髦穿戴平民的服饰,这就是戴头巾。如果是军事将领,而一身平民的服饰,羽扇纶巾,那就是儒将风采。展现在我们面前的周瑜就是这样的一个形象。

    可以看出,作为赤壁之战的主角周瑜是一位光彩照人的少年英雄形象。而根据三国演义的描写,赤壁之战的主角应当是诸葛亮,周瑜不过是作为衬托诸葛亮智谋形象的配角而已,是一个气量狭小之人。那么,历史上的周瑜究竟是一个具有怎样性格的英雄呢

    。。。
………………………………

第四十二章 戏说周瑜

    事实上历史上的周瑜确实是这样一个英雄的形象,他24岁的时候就被孙策任命为建威中郎将,吴中呼为周郎,就是当时他们这个地方的人都管他叫周郎,叫孙策为孙郎。“郎”是小伙子的意思,这个时候呼他们为郎有赞美的意思,所以孙郎就是孙帅哥,周郎就是周帅哥,帅哥都是招美女喜欢的,帅哥也都是喜欢美女的。我们古人有两句话,自古美女爱英雄,自古嫦娥爱少年,所以美女最喜欢的那就是少年英雄,周瑜和孙策恰恰就是这样的少年英雄。而且,他们也都娶到了江东最美丽的女孩子,那就是乔公的两个女儿,大乔和小乔。这个时候的周瑜真可谓官场、战场、情场场场得意。

    你想想看,如果你是周瑜,你情场战场都得意的情况,再加上身上权利不可谓不大。

    一人之下万人之上,那么你会嫉妒么

    看看孙权,他一个江东之主,会对一个心胸狭隘,气度不大的人来做自己的谋略专家吗

    不会,如果周瑜在非常关键的战役的时候产生了不择手段打断对方的想法,丝毫不管孙权这边的损失的话那会造成多少损失呢

    综上所述,历史上对于周瑜的某些观点是极为不正确的。

    想想看吧,一个24岁的年轻人,担任了一个地方的高级将领,驰骋战场,建功立业,而且娶得这个地方最美丽的女孩子为妻,作为一个男人还有比这更令人羡慕的吗连苏东坡提起这件事情来还表现出他的无限羡慕呐我们去一下苏东坡的词,“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出家了”是什么样的一种感受反正我是羡慕他,你想这样的一个人他怎么可能会去忌妒别人呢我们忌妒他还差不多。他又怎么可能因为忌妒别人而会被别人气死呢那是不可能的。

    事实上,历史上的周瑜气量是非常大的,三国志对他的评价是“性度恢廓”,就是气量大,好;当时的人对他的评价也非常高,刘备说他“器量颇大”;蒋干说他“雅量高致”。顺便说一句,蒋干这个人也是受冤枉的,蒋干确实到过周营,因为蒋干和周瑜是同学,但是蒋干没有盗什么书。看来历史有时候离我们真的是非常地遥远啊,我们已经很难弄清楚历史的本来面目是什么样子了。

    历史上的周瑜是一个少年英雄

    他不可能因为嫉妒别人而被别人气死

    历史上对周瑜的评价:性度恢廓器重颇大雅量高致

    事实上任何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都有三种形象。一种是历史的本来面目,我们称之为历史形象,这是历史学家主张的样子,比方说三国志的记载。第二种是文学艺术作中的面目,我们称之为文学形象,这是文学家、艺术家主张的样子。还有一种,是一般老百姓主张的样子,我们称之为民间形象,比方说民间信仰中历史人物的形象,以及我们每个人心目中历史人物的形象。其实我们每个人心目中都有一个自己的历史人物的形象,因此一个历史剧,电视连续剧,或者电影拍出来以后,我们的观众会发表评论说某某演员演得不像,这个曹操不像,这个周瑜不像,这个林黛玉不像,这个贾宝玉不像。你怎么能说不像,你见过吗可见每个人心目中都有一个形象,这个我们称之为民间形象。

    林木夸夸其谈,说了差不多整整一个小时。

    开始的时候,那些文学大家,历史教授完全就是不在意,慢慢的,在林木说道某些关键的点的时候,听到林木的话也不禁自己思考起来。

    是否自己的认知是错误的呢是否历史书上面写的都是正确的这个年轻人说的好有道理的样子,难道真的是这样的吗

    当他们陷入到这个状态的时候,说明林木已经成功了,林木成功的打动了他们,就好像那句好奇心害死猫一样。

    一旦陷入某些需要耗费很多时间探讨的问题的时候,那些人老学究的技能就发动了。

    听林木说的引经据典,沉迷其中。

    当林木说完的时候,他们脑袋里面还一片模糊,心想:“怎么不说了”

    抬起头来,就看到林木做了下来喝水的样子。

    几个老头子都是一方大鳄,有点抹不下面子来询问林木到底还有些事情和历史不同的,但是心里却非常想知道。

    苦着一个脸不知道该怎么办。

    最后还是林木的教授朱老头站了出来说道:“林木,你刚刚说的是你自己发现的吗”

    “难道你们还听过别人这么说”林木没有回答,转而问道。

    他们还真没听过。

    “咳咳,还有吗你今天说的这些观点对于我们产生了很大的认知错误,你还有没有私留下的。”

    林木一听,无奈了,自己这都说了一个小时了,还要怎么样

    “有倒是还有,不过我需要回去整理资料,查阅史实,今天所说的已经是我所找出来的所有了。”

    “那好吧,记得查阅出来了之后第一个交给我看看。”

    “你的观点很不错,现在的文化圈和历史圈,对于历史的认知完全就是照搬历史书上面写的,难道历史书不是人写的他们从哪里知道的还不是从那些先辈们留下来的经典著作之中发现的。”

    朱老头说完,一个人站出来说道:“是啊,我们都老了,思维固化了,还是年轻人更有想法,能从我们没有想到的地方寻找真相。”

    “不错。”

    “恩,我决定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