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了大幅度的提高。但现在的同题是,比尔盖茨和他的首席执行官史蒂夫巴尔默也要加人进来,他们也有同样的目的。微软公司不但紧紧抓住了他们销售量巨大的软件产业,而且他们还把目光对准了音乐娱乐产业,也想从这中间获得一份丰厚的利润。
ipod播放器是非常受大众欢迎的,但微软公司的产品也是深受用户喜爱的,而且微软公司的规模更大,它希望能够像以前一样再次赶超苹果公司。这一次,从微软公司向音乐产业发展来看,也没有任何迹象显示比尔盖茨不会获得成功。“这样的事情已经在个人电脑领域发生了,我当时选择的策略就是非常正确的,事实证明也是非常成功的。”比尔盖茨说。但消费电子市场却与循规蹈矩的商业市场环境有着根本性的不同,微软公司纵然有比尔盖茨的亿万财富也有可能被史蒂夫乔布斯赶超。
当几种与流行、时尚的ipod播放器相竞争的播放器产品同时打入市场的时候会有什么情况发生呢虽然这些播放器没有苹果公司的ipod播放器那样时髦,有那样精美的外形设计,但育一点它们却占有优势,它们的价格便宜。从另一方面看,ipod播放器只能播放苹昊公司音乐商店里的音乐,而与之竞争的播放器可选的音乐资源范围要宽广得多。因此,苹果公司也不会永久占据这一“领地”,在2005年年初,ipod播放器销售下滑的趋势就出现了,苹果公司不得不削减播放器的销售价格。但现在最大的问题是,用户愿意花多少钱购买ipod播放器呢随着社会的发展,在这个世界上,商品之间的差别已变得越来越小,像沃尔玛这样的大型零售商也越来越多,相应地,人们选择商品的范围也越来越大。在这种情况下,大部分用户愿意花费50美元购买一件出色的产品吗苹果公司的推断却是肯定的,可能用户们不愿意花费上千美元购买一件出色的产品,但要用户在100美元之内购买件不错的产品,他们还是乐意的,尤其是苹果公司的ipod摇放器已经具备了良好的“用户反响度和使用体验”,而且ipod播放器的某些特色是其他产品始终无法达到的。苹果公司已经有了多年的软件、硬件和网上服务系统的运营经验,这种经验对于生产出极其出色的音乐播放器是必需的,而世界上没有哪家公司有这么多的良好经验。
而且,其他公司也没有史蒂夫乔布斯。在其他播放器产品对ipod播放器构成的竞争局面日益紧迫的情况下,史蒂夫和他的研发小组成员们能否想出一种妥善的应对方案还有待细心观察,但也不要打赌说这根本不可能。
史蒂夫乔布斯向音乐产业领域的“进军”获得了空前的成功,也为他的人生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史蒂夫从来就不是一个甘于平凡、默默无闻的入。在苹果公司成立没多久,他就因为嫉妒史蒂夫沃兹尼亚克在研发苹果2电脑上的成功,而决心也研发出自己的电脑以证明自己的才能先是麦金托什机,后来就是next电脑。
在音乐产业领域,史蒂夫最终也是非常走运的。他在这一领域取得了辉煌的“战果”,他能够成功地打入这个非音乐产业界人士很难打人的音乐“领地”,而且他还能够按照自己的意愿对它加以重塑。当音乐产业领域处于利润下滑而不得不裁减员工数量时,当非法音乐作品已经明显地危及到音乐产业的生存安全时,史蒂夫赶到了。他是一名音乐界的局外人,甚至在今天看来,他也算不上一个音乐迷,但史蒂夫所做出的成就却是巨大的:他已经把他从事的第二产业的面貌彻底改变了。
但从长远来看,他的事业仍旧没有完成。
12巨人之争
史蒂夫乔布斯在时代周刊上露过脸,他得到了华尔街的赏识。他是接管迪士尼公司的最佳人选。
迪士尼公司的一位主管
在皮克斯公司和迪士尼公司合作之初,史蒂夫乔布斯和迈克尔艾斯纳之间的矛盾冲突就出现了。在2003年,动画电影海底总动员findingne公开上映之前,在与迪士尼董事会成员会见时,艾斯纳就预计说:“皮克斯公司要走下坡路了,我看过皮克斯公司制作的这部小丑鱼动画电影的片段,它并没有给我留下什么印象。”他还说:“这部海底总动员和以前的玩具总动员、怪物公司相比简直差远了,票房收入也肯定不会高。”
艾斯纳好像是故意夸大皮克斯公司的失败之处,因为他很快要与史蒂夫乔布斯进行两家公司重新修订协议的谈判,宣扬皮克斯公司“走下坡路”的状况可以增加他讨价还价的砝码。如果海底总动员的票房收入很低,史蒂夫也会从他以前在皮克斯公司最兴旺时期的优势地位上跌落下来。这样史蒂夫就不会像上一次谈判那样强硬了,他也无法争取更利于皮克斯公司的协议条款了。艾斯纳竭尽全力地想维护迪士尼公司的利益,因为在2003年第一季度,迪士尼公司的利润下滑了41。艾斯纳认为,如果海底总动员的票房收入很低,虽然从短期看迪尼公司会受到一定的损失,但从长期看,迪士尼公司将会在皮克斯迪士尼协议中处于一个非常有利的地位。
海底总动员是关于一个小丑鱼父子的故事,小丑鱼在一次离家出走的时侯被一位潜水员抓走了,小丑鱼的父亲非常焦急,为了能让全家团聚,他忍受着长时间的恐惧和焦虑去寻找他的儿子。
海底总动员在这一年的夏季公开上映了,虽然不是在黄金时间上映的,但也获得了巨大成功。在这部动画电影上映的那个周末,票房收入就达到了7000万美元,在年底的时候,票房总收入差不多有37亿美元。皮克斯公司又创造了几项新纪录:海底总动员成为票房收入最高的动画电影长片,也是好莱坞历史上第9部总收入最高的电影。这部电影不仅获得了观众的好评,也获得了多个奥斯卡提名奖,其中包括最佳剧本提名奖、最佳音效剪辑提名奖、最佳原作配乐提名奖和2003年度的最佳动画片奖。
从海底总动员的制作安排来看,这部动画片给人的印象也是相当深刻的。约翰拉塞特负责动画电影制作的全面工作,但他也非常愿意帮助那些富有才华的动画电影制作人或为动画电影业的精英人士。海底总动员就是由安德鲁斯坦顿导演的,他也在奥斯卡颁奖晚会接受了颁奖。拉塞特向人表明了,他不仅仅是一位优秀的动画制作人,而且还是一位慧眼识英雄的“领导人物”。
海底总动员获得了如此大的反响,史蒂夫的优势地位又加强了,也可以说,他又从艾斯纳的手中夺取了一些优势。
皮克斯公司的股票价格上升了4个百分点。
其他电影公司也都想参与进来与皮克斯公司合作,比如华纳兄弟娱乐公司,但被皮克斯公司拒绝了:索尼公司也有与皮克斯公司合作的打算。“谁不想与蒸蒸日上的皮克斯公司合作呢”索尼公司的女发言人说。迪士尼公司则对史蒂夫的自负态度非常生气。“他现在就好像是一只骄傲的公鸡,”迪士尼公司的一位管理人员说,“也许只有时间才能告诉你,他的毛是否能被别人拨光。”
如果说史蒂夫是一只骄傲的“公鸡”的话,那么艾斯纳只能算一只受伤的“孔雀”了。“这牵涉到他们之间的个人问题。”迪士尼公司的一位前主管如是说。一些人还说,艾斯纳已经明显感觉到,史蒂夫“不费吹灰之力”获得的成功以及史蒂夫的“名人”效应对他是一种潜在的威胁,“史蒂夫乔布斯在时代周刊上露过脸,他得到了华尔街的赏识,他是接管迪士尼公司的最佳人选。”这位主管说。
史蒂夫曾经开玩笑说要把迪士尼公司从艾斯纳那里“偷走”,可在2003年5月,也就是海底总动员上映前夕,就有消息说史蒂夫现在完全能够把迪士尼公司购买下来。史蒂夫马上意识到,记者很可能把他的玩笑话当真了。当有记者问起史蒂夫这件事时,他回答说:“任由别人说去吧。”史蒂夫的这种态度就好像他就是一位国王。
艾斯纳当然知道应该如何打击一下史蒂夫。“皮克斯公司有约翰拉塞特,但我们没有。”迪士尼公司董事会主席说。艾斯纳知道,是约翰而不是史蒂夫把皮克斯公司推向了辉煌,并且获得了如此高的票房收入。他也知道,他可以利用这一点在新闻媒体上狠狠地打击一下史蒂夫。
不过,艾斯纳还是善意地提出了一些友好的建议,井邀请史蒂夫到位于湾区的印度饭店共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