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农门田女-第6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招弟说的是啥?我好像听见她说请人一天给三十五文?是不是我刚刚没注意其实没听清?招弟说的是三、五文?”

    还是王婶儿镇的住场子,嗓门压住了其他人的声音:“招弟你没有弄错?去修城墙一天还没有三十文的工钱呢,你这里就给这么多?你莫不是在骗我们吧?卖点小吃食能这么赚钱?”

    心下不禁有些懊恼:“没想到这做吃食的生意居然如此好赚,早知道就不去砖窑那里做了,自己也弄点什么去卖岂不是好,既不累钱赚得也多。”

    又一转念,招弟当初先喊的自己,说不定就是想让自己去帮忙的,结果现在来了这么多人,她大概也不好直接问自己,可是这样一来,到时候谁能去可不一定了呢,都说了只要一人的。

    而且到那里去帮忙,家里就管不到了,选那头真是让人为难呢。王婶儿突然想起招弟刚刚在说好像还要人,赶紧追问:“招弟你就招一个人吗?我仿佛听见你说还要招个是不?”

    招弟终于能够把话说完了:“嗯,是的。还得招一个做家务的,我跟二妹一直在外面忙,家里根本顾不上,就想再招个能够帮忙把家务活全都做了,当然也包括洗衣服,也是三十五文一天。”

    有那脑筋动的快的,早就盘算开了:去摊子上帮忙,呆一天这时间上就不大方便,可是如果帮忙做家务的话,都在一个村子里倒是很方便,就算是要把砍柴、做饭、喂鸡喂猪什么的全都要做,也是平时就天天做着的,多加一些也累不了什么。

    就算是洗衣服,又洗的了多少呢?难道还天天换天天洗吗?

    呵呵,还真就天天换天天洗,有条件的时候,招弟是很讲卫生的:“这家里的活大家也是天天都做着的,我就不多说了,只是这洗衣服,家里人多大概也是天天都有的,不过若是有嫌麻烦的,这个是还可以细分的,把洗衣服单独算,可以按天算也可以按件算,只是这工钱就不能按三十五算了。”

    还没等别人权衡好,王婶儿又抢在众人前面开口了:“我们两家离的这样近,我做自己家的事情带着把你家的事情就做了,招弟啊,你这个忙,王婶儿帮了,也不用分来分去的了,这么点事算什么呢,力气没了还能再生,你这还用不了我什么力呢!”(未完待续。)
………………………………

89、父母往事

    招弟卡了一下,本来想着没人就再细分下去的,不过也无所谓,以后还有得是事情做呢,现在也只是想做一个榜样出来罢了。

    不过这个事情真是很适合王婶儿,招弟家当初选的距离就是村子里最远的,也就王婶儿家稍微近一点了。她腿脚快点两边的活都耽误不了。

    招弟接着说道:“嗯,那明天起家里的一切就拜托王婶儿了。还有就是,我也不知道哪位婶子或是姐姐的手艺好,如果愿意花时间挣几个买花钱的话,可以从我手里接活做,只是这个要求比较高,布料是我这里提供,但是手艺一定得过关才行,做一件的工钱比照镇上布庄收的价钱。”

    镇上就一个布庄,兼卖成衣,不过还是那句话,地方小了经济不发达,没有什么人买成衣的结果就是只有老板娘一个裁缝,招弟找她做也不是不行,只是,能够照顾本村的人肯定要优先选择村里人了。

    除了衣服,还有鞋子,在女人们互相的推举下,衣服的活芳儿接了,嗯,村里这个芳儿她姓陈,叫陈小芳,从别人的打趣声中才知道,她今年十七岁了,家里已经在托人打听其他村子里的适龄后生了。

    特殊的环境特殊的组成也造成了她们这里特殊的婚嫁,当初来的人里孩子并不多,也就导致同一个村子里面,很少有年纪同时到了的姑娘小伙结亲,都是跟别的村子平时就用点心打听着。其实这样才好,不至于太过封闭。

    但是这样还是远远不够的,不过,现在有了建城这件事,倒是一举解决了不少问题。

    做鞋子的又是另外一个婶子,据说她的鞋底纳得可密了,村里不少人的鞋子都是跟她换工让她帮忙做的,招弟到时候只需把鞋样子跟布拿去就行。

    只有卖小吃那边,因为一去就是一天,到最后居然都没有人应,招弟倒是也无所谓,先问村子里的人并不是说只能选本村的人,到时候叫钱芳儿回去问问就行了。

    其实说得那么热闹,大家都还是一个观望的态度,再怎么能干,招弟都是一个小孩子,一天两天大家相信没有问题,一月两月呢?到时候拿不出钱来她们难道还能硬来?

    解决了大部分事情招弟的心情也不错,都是厨房里做惯了的人,已经削好了不少柿子,招弟先摆了一竹簸箕的样子,然后开始讲晒柿饼的要点:“捏”。

    柿饼晒上几天后,先要捏型,然后继续晒上三天,进行第二次捏饼,保证所有的饼都是外硬内软,等饼晒好就装坛子里,一层皮一层饼等它上霜。

    招弟强调了各个时期需要注意的事情后,每个人都“挺简单的,以前怎么没想到”的表情,手里做着事,嘴都是停不住的,招弟一讲完,就是大家的八卦时间。

    招弟是第一次参与这么大型的八卦会,倒是挺感兴趣的,主要是这方便她认识村里的人,这不,才一会她就知道了那个鞋做的好的婶子是黄庆文家的,她家有三个儿子最想生个女孩,一屋子四个大老爷们,衣服鞋最费,破了的衣服实在不能再重复使用了,也舍不得丢全让她做成鞋了,为了让鞋子结实耐磨练就了一手独特的粘鞋底技巧。

    不过村子里的女人们洗衣的时候也经常闲聊,交流新闻也要不了多少时间,这时候突然有一个瘦小的妇人叫范大中家的感叹一声:“一晃眼招弟都这么大了,我还记得当初她娘怀着她时,肚子小小的,从背后都几乎看不出来。”

    一群人聊天最快拉近距离的方式就是聊孩子,而且,很多人特别爱当着小孩子的面聊他们小时候的事情,因为根本没有记忆,所以孩子对于自己“小时候”的事情特别好奇。

    招弟不是小孩子,可是她一样的好奇,三岁以前,她的灵魂大概在努力的跟当时脆弱的小身体协调,一不小心说不定就挂着,对那时候的事情她还真不知道,在家里,三个大人又很少说起以前的事情,搞的她两眼一抹黑,现在有人说,马上就聚精会神的盯着别人了,一脸求知若渴的模样。

    被招弟这态度囧了一下,范大中家的居然有点不好意思:“当初你娘身子不好,一天到有大半天时间是躺着的,那时候我们的生活苦啊,大部分人都是随便找了个地方安顿下来,有个勉强能挡雨的地方就行,最初几个月真是跟野人一样的了。”

    说起以前的事情,跟她年纪差不多的妇人连连点头,那时候谁不是这样苦过来的,现在想起来简直不敢相信自己居然捱过来了。

    “我们村子里那么多人,也就你家有牛车了,当初过来的路不好走,还以为那车没办法进来也只能扔了,没想到你爹硬是一样样的拆开带了过来,那时候我们住野地,你娘住车子搭成的房子,真是把我那个羡慕啊!”

    这话一出,马上惹来七嘴八舌的赞同,那时候谁不羡慕李家娘子?

    稍大一些的孩子都自己走,李家娘子一直坐车不说,车不能过的地方全是李大郎抱过去的。

    不过李家娘子人也是真好,虽然见过她的人少,实在是她几乎都是要到傍晚李大郎回来之后才陪着走一走。但是她非常喜欢孩子,她家有李大郎不时猎上一些野味,伙食开得好,李婆婆做给她吃的时候,香气总会吸引小孩子过去,她总是让李婆婆分些给这些孩子,可惜的是,等到大家的生活渐渐步入正轨,选定了自己的宅基地简单的修了窝棚对付着住之后,几乎就没见过她了。

    招弟本来是想从中发现些蜘丝马迹的,可是,除了说她爹娘恩爱,婆婆能干,翻来覆去的就是她爹如何如何有本事,她娘如何如何的享福,别的就什么都没了,甚至连她爹娘以前的家乡在哪里都没人听见他们提起过,所知道的一切都是他们加入进这个队伍之后自己看见的,但这对她来说全都没用!(未完待续。)
………………………………

90、甩手掌柜(推荐2500+)

    更郁闷的是,招弟开始打着把柿子全削好晒上的主意,可是等到摘下来的两背篓柿子削完后,所有人都不约而同的告别了,即使全都承诺明天继续来帮忙,可是学会之后自家的柿子也要晒的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