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些女孩子会先进行一个粗分,身强体壮力气大的分一边,身体瘦弱但是看着就比较机灵的成一群。
然后就针对她们各自的特长分配任务,然后看她们做事的情况来再挑拣一番,一句话,务求将她们都培养成各自领域擅长的“能人”。
力气大的那帮人里面,还要特别挑选出出挑的来教授一些简单的拳脚,以后充当护卫的职责。当然,招弟怎么可能让她们傻乎乎的去跟男的比力气呢?她们打架可是要靠脑子的,还有超级外挂――弹弓。
一群小丫头拿着个弹弓练准头的时候,真是闹了不少笑话,也整出了不少事情,到最后,招弟直接规定:以后练准头必须在无人处,严禁用弹弓伤人,严禁用弹弓打鸡
原来小女孩皮起来,比小男孩还更恐怖!
对于那些人的“痴心妄想”,招弟根本就没有放在心上,有时候过去山庄那边,也会敲打敲打,不过,这种事情本来就不能直来直去的说,还是需要讲究一点说话的艺术的。
可惜招弟这么委婉的说话,哪怕她一开始就点明了事情,奈何别人理解不了啊,到最后还是闹出了一些儿乱子来,不过,那是后话,暂且不提。
且说招弟最近喜欢到两大分区的交界处去,那是被她暗中称呼为休闲区的地方,集这时候所有有名的娱乐为一体的地方。
往富人那边是秦楼楚馆,往平民这边则是很接地气的茶馆。
所以说世上的聪明人多呢。
现在在南安城里开别的还要忧虑一下人流的多寡,人群的购买力,茶馆就完全没有这些顾虑了,每天的营业额虽然看着一般,但是稳定,只要时间足够,挣钱真是小菜一碟。
当初招弟还想过的,自家有冰粉在手,可以考虑专门开一个饮品店,天热卖冷饮,天冷卖热饮,再推出一个外带服务,生意肯定不错。
不过,这计划还没来得及提上日程讨论就可以夭折了――早有别人先开了茶馆了!
虽然招弟可以卖别人没有的特产,不过这种竞争总是不如自家垄断做起来爽,冷热饮品可以直接在糕点店设立一个柜台就行了,也没必要再另外铺一个摊子。
不过,到时候说不定还可以跟这个茶馆背后的东家合作合作?
能引得招弟动这个心思,自然是因为这茶馆主人是个很有想法的人,生意做的是很不错的。
这茶馆也分两层,临河而建,修得十分雅致,特别是坐在楼上凭栏眺望,看粼粼的波光在阳光下如细碎的银线跳跃,看河边的垂柳依依,平常的景色也要看出一点不同的味道来。
楼下卖大碗茶,楼上则是包间,有钱的在楼上喝个悠闲,会会文什么的,没钱的也同样有地方解个渴,听个热闹。
这个热闹,就是茶馆主人的撒手锏了,请来了一个极其厉害的说书先生,神话传说,历史名人,市井传奇的故事就不说了,他还特别擅长说时势,当然,近几年的是不能说的,说的都是十多年前的旧事。
这时间过去也不算太久,住在城里的人大多都是自己亲身经历过的,很容易就找到了共鸣,最重要的是,这先生不知道是哪里来的本子,居然每件事情都说得有鼻子有眼,就象他在旁边亲眼目睹一样。当然,不敢说本国的,说的都是邻国的故事。
这先生的口才极好,又特别擅于断章,每次都断在精彩的地方,让人欲罢不能,恨不得能够抓住他逼出一个结果来。
招弟跟带弟也被吸引了来,每天都会在茶馆里听他说回书。说的好是一方面,说的事才是她们重点关注的对象,家里没有给她们说古的人,在这里听听,居然也勉勉强强能够把几个国家的事情都整理出一个大概来。
短短的一段时间,招弟得到的信息比她这几年加起来的还多,特别是说到唐国的事情时,会用假托的手法,把一些故事给弄到前朝,但是,故事里的风土人情却是实打实的,连历史带地理这下都能够得到补充,何乐而不为呢?
这阵子轮到说旁边李国的事情,说到李国,自然不得不说到皇位更迭,说到王爷将军一家,招弟她们自然更是听得仔细了。
说书先生说完了他们的旧事,就顺着说故事里的人的后续,出场不多的先太子的儿子,如何在忠心的下人的照顾下长大,没有上演一出王子复仇记,而是演了一出王子寻亲记。
毕竟,明面上,李国国君是因病去世,太子是急火攻心,失足摔死的,而王爷一家也不是死于宫廷倾轧,而是死于士兵哗变。(未完待续。)
………………………………
236 彦王
说书人如常的控制着节奏,某些不好说的事情不能说,他就重点说以前的李国国君跟王爷如何兄弟情深的,那些事情当初在李国也是有不少人都听说过的,那种“这个事情我知道!”“这个事情我听说过!”的代入感简直令他们激动不已。
真是恨不能上去跟说书人认个同乡啊!
不错,大部分人都坚信,这说书人一定是从李国过来的,说不定也是跟他们一样的遭遇,一时间那种共鸣的感觉就更强了,就连招弟姐妹,那些事情她们没有经历一点点,听他这么一说,仿佛能够看到故事里的人活生生的站在眼前,上演着一幕又一幕的生离死别。
在说到王爷一家的时候,又是着重描述王爷跟他的几个儿子壮志未酬,不是死于战场而是死于小人的悲哀,想想招弟以前那病弱的身子,就可以想见当初她们的母亲是受到了怎样的打击。
一夕之间,亲人全都没了,年轻鲜活的身影从此只能出现在回忆里,家没了,国也没了,想想都觉得有眼泪不由自主的跟着流。
那些人,是她们从未谋面但是如果没有这场祸事,想来一定会待她们同样如珠如宝的外祖父、外祖母还有舅舅们啊!
如果招弟不是保有上一世的记忆,真是一个十二岁的小姑娘的话,那么,她们五姐弟的命运究竟会怎样,那就不好说了。
没有亲人的照顾,别人能够救的了一时,也不可能天天帮忙,毕竟,他们都有自己的家庭,根本没有余力去多负担一份责任。
那么,招弟要么是卖掉自己,让弟妹们用那笔钱撑上几年,等到带弟长大就好了。当然,她们平时的生活肯定也是非常非常的贫困与辛苦的了。
不卖自己的话,卖掉的就是自己的妹妹了,不管怎样,骨肉分离的痛,不尝也要尝。
如果坚持一家人在一起的话,日子肯定是很艰辛的,吃不好又得不到休养的招弟,那身子是好是坏就不言而喻了,要是再碰上一点需要吃药扎针的意外,那就只有等死了。
而这一切,都是因为那场巨变!
招弟在这世上在乎的事情不多,感情也就没有那么强烈,但是带弟明显就很激动了,手紧紧地攥起拳头,好在招弟见机得快,提前一步把她的手握到自己手里,才避免了带弟损坏别人的桌椅,带弟抬头看着招弟,难得的脆弱:“姐,是”
后面的话不能说,招弟却懂,安抚的拍拍她的背,替她轻轻的顺着气:“嗯,我知道,这些事情我都记着的呢,你要记得,爹跟娘最大的心愿是什么!”
这个时代虽然落后封闭,但是,感情却都是炽烈真挚的,这时候的带弟,想着的就是怎么替父母,替没有见过面的外祖父母与舅舅报仇,在主流思想的影响下,这是最重要的一件事,不然就会有枉为人子的自责牢牢地霸占思想,催促着报仇报仇,在这个年代,舍身,一直是努力鼓吹值得表彰的行为。
招弟回去之后就这个事情,正式的跟带弟分析了一遍,不管这个王子是真心来寻“不知道有没有还在世的亲人”,还是借着这个幌子来寻求支持的,她们现在唯一能够做的,就是强大自身,只有自身的强大,才能在事情到来的时候有资本说话。
招弟说的,是她们的总体实力,带弟,其实带弟是理解的,但是偏偏要钻字眼,只抓住字面意思。
席虹走之前就看见爸爸换的五元票面的新钱,肯定就是给小孩子的压岁钱了,还在暗笑爸爸这次大手笔,居然舍得发五元了,不能怪她啊,她回来后翻到自己存钱的小盒子,里面全是新崭崭的一角纸币,问了婆婆,才知道是自己的压岁钱――爸爸每年就给她和席卫一人发十张――一毛钱!
不过,总比十张一分钱好!而爸爸这次,这么大手笔,换前世的席虹,肯定又要觉得自己不是亲生是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