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所以在不知不觉中,以往能有人收就庆幸的多余的粮食,现在每家都捏的比较紧了,即使自家不自用,也想着等等看,价格会不会有所上涨。
于是,去年收得很顺利的粮食,今年却出现了没人卖的情况,也不知道,招弟这算不算自己挖坑把自己坑了,别人精明之后,第一个受损失的就是她。
原材料供应不足,是要出大问题的!
更何况招弟这里,一直以来都是在追求产量的最大化,66续续的,也弄出了一些半自动的工具来减轻工人的劳动量。但是这些工具都很大,需要的原材料自然就多,少了反而运转不了,如果真的用不了了,那招弟最引以为傲的大规模生产所带来的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的人工也失去了存在的基石,这才是一个大问题,毕竟她赚的钱,大部分都赚在这上面了。
但是,招弟真的就没有考虑到这种情况吗?
当然不可能!
虽然她没有预料到周围的人把粮食都牢牢地收到仓库里,除了交税的,别的简直别想让他们按照市场价卖出来。但是,早在年初的时候,她就开始有了打算。
去年一年,这一片多余的粮食几乎全都被她收到了自家的仓库里,但是,今年家家户户包里都有了余钱,卖不卖的她还真没把握。
虽然不知道别人会不会趁机涨价,但是,前世网络上最多的不就是公司农户模式下,还有很多都失败了的案例吗?
不是立项有问题,也不是产品不丰收,而是当第一年看到成效之后,第二年开始就会出各种各样的幺蛾子,要么是质量不过关,以次充好。要么是不顾合同,抓住成品坐地起价,有风险的时候希望别人把那风险全都担了,有利益的时候就希望自己的利益最大化,最可悲的是,这样不讲诚信,短视刁钻的人还不在少数。
总要把别人逼走了,才后悔莫及这又有什么用呢?
在他们扣住货物拿这些东西做谈判的条件时,有没有想过别人因为这个行为会损失多少?
虽然招弟没做过生意,但是,除了自家姐妹,对于外人她总会多长一个心眼的,总没有那么信任,前世被坑得那么惨,她也不知道还有什么是能够值得信任的,亲情爱情友情,人事物全都能够随时换一个模样,那别人处置自己的东西还本来就是人家的自由呢!
所以,当出现了周边几个村子全都收不到粮食的情况后,招弟动用了自己的后手。未完待续。
………………………………
189、南瓜饼(下)
镇上那家米店,招弟与他们合作得还不错,起初规模小的时候,是每天送货,等到招弟把加工的地点改到山庄那边,又修好了仓库之后,那就是大批量的订货了。
米店最初只在周围村子农户手里收粮就足以应付镇上居民所需,他们这边粮食产量不高,外面那些有粮仓之称的地方,虽然米价比这里便宜,但是,加上运费也差不多了,还要多费一些神,谁也不是傻的,会放着轻巧的事情不做去做麻烦的。
不过也是因为招弟那里的规模大了,需要的东西多了,在她那里帮工的人也不少,当初也直接跟他们收过粮食,就有很多人把粮食直接挑到她那里去卖。
在这种时候,虽然不是故意的,但是米店店主跟招弟的关系也是有点尴尬的,这时候招弟就开始跟他下单了,还全都是大单,订的都是细粮。
如果说单独走一趟进的货少不划算的话,有招弟的单子打底,多拉些粮食回来还是很有赚头的。特别是,开米店的人,肯定都是有一些关系的,还能以更低的价格拿到官仓换出来的陈粮,头一年的粮食,招弟还是要要的。
以前这里没有什么特产,第一次出去,走空车实在是感觉浪费,就以批发价在招弟这里拿了一批豆腐皮、粉丝、松花蛋以及二次炮制过的豆豉。
没想到这些货物居然大受欢迎,对米店老板来说,那真是意外之喜了,更是坚定了和招弟长期合作的决心。
这时候,米店老板的粮车还在路上,招弟仓库里的存货却眼看着不够支撑几天的了,有时刻关心着的人心里暗暗高兴,能多赚一些钱买件新衣服也是好的啊!
没想到的是,招弟居然调整了下食谱,新推出了一种南瓜饼。
将老南瓜去皮切片蒸熟,再用勺子压碎之后加白面、糯米粉,用小火温油慢炸,这样做出来的饼马上得到了大家的追捧。
这饼主要以南瓜为材料,别的为辅添加的不多成本自然也就控制下来了,最主要的还是它足够好吃,本来这时候就处于饮食结构改变的过渡时期,这样好吃又不贵的粗粮细作出来的饼子,正好满足了大家的要求。
招弟也很满意,她有一大仓库的老南瓜呢,足够吃上几个月的了,前世她一直都压制着自己的性格,务求做一个懂事、乖巧、听话的好孩子,既然没人在乎,这一世的她,那就是做自己吧。
想涨价,她能够理解,在她心理价位内,她也是可以接受的,毕竟只要形成的是良好互补互利的交易关系,这里损失的钱转头就能够从另一头补上。
但是,她特别讨厌别人拿捏着东西来要挟她,“你看不清楚形式,我却不想把时间浪费在你这种人身上”,这种想法潜移默化,对于不厚道的人,根本不与你纠缠,我躲远点就行了,难不成离了胡萝卜还不上席了?
稍微令招弟感觉有些难受的是自家村子里的人,当初她也算是无条件的传授了一门手艺给她们的,虽然说她当初就不曾想要什么报酬,但是想着同个村子的人总归还是天然多几分亲近的。
但是,她同样没有收到一点东西,每个人都很客气的说自家的粮食已经定下了用途,没有多余的了,招弟即使是对他们说了略高一些的价格,同样也没人松口,甚至她有些错觉,要是她慢慢的把价加上去,说不定别人把粮食握得更紧。
那就是笃定她不得不要,总要卖个最高价才好。
王婶儿在交了税之后,甚至来与招弟商量,该分给她的一半粮食,能不能拿银子给她
那银子还是招弟发出去的呢!
或许在他们眼里,招弟现在如此有钱,手指缝里随便**都够他们用的了,招弟又何必把这帐算得如此轻松呢!
当初大家都照应过她,她们现在有能力了,回报一二也是应该的嘛!
招弟一律微笑,只不过回头就交代负责进货的人,以后这边就暂停收货了,等着米店老板回来就行。
不过,任何事情都不能做绝了的,招弟虽然说不再收购他们手里的粮食,但是还是算给他们留了台阶与处置的方法,收购是不可能的了,但是,接受以物易物。
也就是说,对在山庄做工的人来说,能够以相对便宜的价格买的东西,现在可以选择用粮食来换,多少斤换一斤粉条,又多少斤能够换几个蛋。
有人不屑,有人欢喜。
虽然想把粮食换高价,那是相对于仓库里堆得满满的粮食来说的,一斤两斤的,那还真是不放在眼里的。
特别是,撮一撮箕麦子去不仅可以换面条,要是愿意,甚至还可以换卤蛋与送花蛋。不要钱的东西,又勾起了一股抢购潮。
特别是经过这几年的互相联姻,走亲戚的时候带上一些“本来需要钱才能买到的东西”,是一件很有面子的事情,现在,随便拿点粮食去就能换到了。
想想看,走亲戚,谁都不好意思就挑点谷子玉米的之类去,这些东西人家都有!
拿到招弟这里来一转手,伴手礼就换成了畅销货,面子里子都有了,何乐而不为呢?
就算有几个算计得比较厉害的,当初没少跟周围的人吹风,鼓动大家一起涨价,一起不卖粮食的人,心里很清楚,但是,忽悠别人不卖东西可以用利益来钓着,同样是因为利益他也无法阻止别人不去换!
等到米店老板带着商队,运回来几大车粮食,并且言明后面还有更多的时候,一开始想着涨价的人这下心里也慌了。
当初仗着产量固定,招弟需求量又极大一直压着自己手里的东西,就等着在最高价位卖出的人,跟炒股的人还挺象的,都是想大赚一笔。
但是,也跟股票一样,粮食多了,自然就会开启价格竞争,君不见,偶尔上升的一只股票,很快又垮到了底,这样的常态注定了现在不是他们不想卖的问题,而是有没有人买!(未完待续。)
………………………………
190、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