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想来他已经换回去了!也罢,那串本来就是他的!
自己方才故意说那是自己的姐妹临终前托自己保管的!不为什么,只是不希望他多想,与自己有太多瓜葛!后宫妃嫔还是同皇子少些来往的好!当初与太子的那些纠葛,想必也是伤了自己的心!怕庆王也会利用自己,污蔑了当初那份真心,白白添些伤心!
纵观现今宫内朝堂争斗,烽烟四起,自赵丽妃死后,太子的地位便岌岌可危,同时皇甫德义和刘才人也已经失宠,儿子的地位逐渐下降。当今天子一共有三十个儿子,由于共同的遭遇,第五子颚王李瑶和第八子李琚都成了太子李鸿身边最重要的势力,只是自悾貌坏街泄皇保憬械男难挤旁诹硕永铊5奶又簧厦妗K蕴邮背;岣惺艿酵玻浠蒎扇耸背9刈⒆湃醯亩颍沼谠诳哪瓯蛔プ×税驯
十一月,太子与瑶﹑琚会于内弟各以母失职有怨望语。此事被武惠妃的驸马杨洄探知,武惠妃因此向皇上泣诉:“太子因结党与,将害妾母子,亦指斥至尊。”唐玄宗本就因为赵丽妃的死亡而心有愧疚,如今发生这样的事情,肯定大怒,立即召宰相来商议。要废掉太子李瑛和颚王李瑶﹑光王李琚。
中书令张九龄断然反对,他说:“陛下践祚垂三十年,太子诸王不离深宫,日受圣训,天下之人皆庆陛下享国久长,子孙蕃昌。今三子皆已成人,不闻大过,陛下奈何一旦以无根之语,喜怒之际,尽废之乎!且太子天下本,不可轻摇。昔晋献公听骊姬之谗杀申生,三世大乱。汉武帝信江充之诬罪戾太子,京城流血。晋惠帝用贾后之谮废愍怀太子,中原涂炭。隋文帝纳独孤后之言黜太子勇,立炀帝,遂失天下。由此观之,不可不慎。陛下必欲为此,臣不敢奉诏。”张九龄言之成理,措辞尖锐,态度明确,尤其是他还列举了历史上的晋献公﹑汉武帝﹑晋惠帝﹑隋文帝更易太子所造成的三世大乱,京城流血,中原涂炭乃至丧失天下的后果,皇上听了后,大为不快,却也是无可奈何!
这次的废太子风波确实无疾而终,可是不是每一次都会这般幸运。何况武惠妃娘娘已经找到了朝堂中愿意助她的臣子。第一次废太子风波中,皇上问道李林甫时,李林甫效仿唐高宗时期的李责,说了句“此乃皇上家事,皇上做主即可!”此话虽然没有什么主见,但是联系历史,便可知此话表明他支持废太子。李林甫平常注意结交宦官,什么事情都投其所好,后来他托人向武惠妃带话说:“愿尽力保护寿王!”于是,在她的力荐中,李林甫被一举为礼部尚书同平章事,后来二人合伙诋毁张九龄,久而久之,皇上也渐渐开始讨厌张九龄,理由嘛,不外乎有二。自己相当宠爱武惠妃,相比歌妓的儿子李瑛,他更希望家世威望的武惠妃的儿子继承大统;其二,张九龄老是同他唱反调,限制了他许多权利,心里极为不乐意。
于是,罢免了张九龄的相位,同时罢免的还有同张九龄一样反对废太子的侍中裴耀卿。朝堂反对势力肃清干净后,武惠妃便开始了她的计划。
皇上废张九龄时,江采苹曾经一度求过情,希望皇上留下忠贞人士!还以唐太宗时期的魏征比拟张九龄,希望皇上重用宰相,不要听信谗言,哪里知晓,皇上一句:“后宫不得干政!”便禁足她三月。
于是一切都顺理成章的上演着,开元二十五年(737年)四月,杨洄再次向惠妃构陷三位亲王,说他们三个与太子妃薛氏之兄薛锈共谋异事。惠妃便设计派人去召三王入宫,说是宫中有贼,想请他们帮忙,而他们也答应了。惠妃接著又告诉玄宗:“太子跟另外两个王爷要谋反了!他们穿铁甲进宫了!”玄宗派人察看,果真如此,便找宰相李林甫商议。
宰相还是那句老话:“此乃皇上家事,皇上做主即可!”宰相都不发话,剩下的官员自不会说什么。皇上一怒之下,下令废太子李瑛和颚王李瑶﹑光王李琚为庶人,流放薛锈为襄州,不久,便赐死四人。江采苹闻此恶讯时,已经是太子死后的三个月,想起曾经误认太子位救命恩人的那一幕幕情景时,便在梅宫替太子上了几烛香,烧了几张纸钱!
可是万万没有料到的是,此事偏偏被武惠妃知晓了!前朝风暴没能结束,后宫争斗便又彻底开始了!
当武惠妃随着大怒的唐玄宗出现在梅宫时,江采苹才知道为何这几年她可以过得如此坦荡?为何这几年武惠妃没有找过她一次麻烦!原来,她要得不是她失宠,而是她的命啊!
………………………………
第九十八章: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梅妃,朕再给你一次分辩的机会!说吧!怎么回事?”
看着站在上面咄咄逼人的唐玄宗,江采苹觉得自己百般难解。
“嫔妾不知!”
“贱人!”皇上一把下去,她头上的那串梅花簪子就被打落在地上,青丝散落了下来。
“皇上,还有什么可说的?看这碳盂和纸钱,摆明了是祭奠太子!何况在太子宫里搜到的这封信是铁的证据!上次阻挠瑁儿当太子就是梅妃派人阻挠的!”武惠妃在旁边煽风点火着,真当她所做的不会有人知道啊!
御史潘好礼的管家王青是她哥哥府邸总管李江娘家的表哥,自己早就在潘府插好了眼线,只等人跳下去。不过这小蹄子还真是聪明,竟然从借苏琅之手给潘好礼送了封信。本来看着那封信没什么,只是哪里料到里面有谜底,是首藏语诗,必须要算出来。好在苏琅那丫头多留了个心眼,将信抄了一遍。否则,还真让这蹄子躲过去了!
唐玄宗气愤的将手里的信扔在江采苹的脸上,让她瞧瞧那是不是她的笔记。
“皇上恕罪!此信绝非嫔妾所写!”江采苹只是看了一眼,便知晓那不是自己的字迹,本来不想争辩,但是此事牵涉甚大,皇上一时都能让三子自尽而死,可见其手段有多凶辣,自己的性命不打紧,可是不能拿梅宫里面十八条性命作赌注啊!
“怎么不是?”唐玄宗听得这句话,眼里似乎出现了些许希望,不过随即又闪现出愤怒。
“嫔妾的字迹看似很好模仿,实则还是有些难度的!但凡写竖笔时,嫔妾都会在旁边画一淡淡的尾翼,而这封信上面的字却没有一个字上面有尾翼。皇上若是不信,可以将嫔妾宫中所写的书画拿出来对比!”江采苹冷静的一字一句的分辩道。
“还不快去拿!”唐玄宗一声令下,高力士便立即进屋去搜。
“皇上,嫔妾手腕处常带有一串玉石手链,写字时或多或少会在纸张上面留下些许紫色的印记,可是这封信上面也没有!”
江采苹看着面前坐着的唐玄宗在一字一字的对比着,脸上渐渐闪现的喜悦,和旁边武惠妃渐渐铁黑的俏脸,便知晓今日这一劫怕会好过!
“嫔妾这串玉石手链,但凡遇见纸张,都会留下淡淡的紫色印记,这些嫔妾平时抄的纸张上面都有,若是不信,嫔妾现在就可以示范一遍!”不外由于,唐玄宗听到此话,必不会放过这个小细节,且不说这个法子会救了他的梅精,而且让自己大开眼界,如此之美事,怎么可能错过呢?
“阿蛮,去取笔墨纸砚来!”
“赐坐!”
如果说梅妃说那句话时,众人都觉得不可思议,全都不信那么荒唐的理由,可是看见梅妃写的那“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十六个大字,下面留下的那淡淡的紫色痕迹时,确实不得不信!
“惠儿,你还有什么话可言?“唐玄宗看着旁边脸色苍白的武惠妃,质问道。
“皇上,这是苏芳仪给我的!她说,她说……”
“皇上,嫔妾没有!嫔妾一直呆在宫里,什么人都没有见过,拾翠殿的所有宫人可以做证!”没等武惠妃说完,苏琅赶紧跪下说道。
只是还站着的江采苹倒楞着了!
苏琅?
她知道武惠妃不是那种捕风捉影的人,今日能来此处,肯定是抓到了自己的把柄,可以致自己于死地!她敢携着皇上来梅宫,那个给她证据的人必也是她的人马!这宫中,究竟还有什么是自己不知道的!
“你!皇上,你要相信臣妾啊!臣妾绝对没有诬陷梅妃的意思……!武惠妃一直哭诉着,想她如今已经四十年龄,早就不是能留住皇上心的人了!比起美貌青春的江采苹,无论如何,她都是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