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so,你应该明白这部电影不适合我的原因了。”小库恩也笑道,“这不是我擅长的电影类型。”
“我一直认为您是全才型的导演,到目前为止,您的电影还没有失败过!”梅杰恳切地说道,娜塔莉也是一副深表赞同的样子。
“那是因为我从来不碰自己不擅长的类型,如果我要改编这部电影的话,可能这就是另一部《谍影重重》了,但你要知道,也许这部电影在票房上会成功,但是在宣传上就失败了。”小库恩很有自知之明地道,“因为民众喜欢看反体制的孤胆英雄,而不是摩萨德的强力特工,没准儿摩萨德的形象就要向反派滑落了。”
“那可就有些糟糕了。”梅杰摇头笑道。
“所以,我推荐给你们一个人选吧,史蒂文。”小库恩顿了一顿,郑重地道,“史蒂文斯皮尔伯格,在这个世界上,没有谁比他更擅长宣传和平、博爱、宽恕等等普世价值了,也没有谁比他更擅长煽动观众心底的情绪了。”
“可是,这会不会模糊了塑造摩萨德良好形象的本意?”梅杰皱眉想了一会儿,就问道。
“润物细无声式的宣传,才是最好的宣传。”小库
(本章未完,请翻页)恩笑道,“你不能不承认,在反映犹太民族苦难的电影里,《辛德勒的名单》就是要比《钢琴家》更受欢迎,而在宣扬美国价值观的主旋律电影里,《拯救大兵瑞恩》也比其他电影高出一截。”
“您这么一说,真的很有道理。”梅杰又露出了讨喜的笑容,带些遗憾的语气说道,“这样的话,我们就只能期待下次合作机会了。”
小库恩作为犹太裔的名人,早就在摩萨德的监控名单里,他们注意到了小库恩有向犹太团体靠拢的意愿,这是今晚梅杰前来拜访、认为能够取得成功的原因。这次不成,以后还有许多合作的机会。
“其实,我可以帮你们联系史蒂文,也可以帮你们解决部分资金的问题。”小库恩道。
他记得后来史蒂文拍的《慕尼黑惨案》,票房虽然很一般,不过后来还是获得好几项奥斯卡提名,顶多资金回笼慢一些,是不会亏本的。
“唔,那真是太感谢您了!”梅杰脸上露出惊喜的表情,原本他还以为只能期待以后了呢,“有什么我能够帮忙的么,库恩导演?”
“还真的有一件事要麻烦你,梅杰先生!”小库恩道,如果不是有事相求,他怎么愿意搅合进摩萨德的事。
“您尽管说,能力范围之内的,我绝对不会拖延。能力范围之外的,我也尽力帮您协调。”梅杰痛快地给小库恩保证道。
“呃……我挑选了一个助理,是位以色列姑娘……”沉吟片刻,小库恩就把盖尔加朵的事情告诉了梅杰,在以色列,如果说能压得住国防部的,摩萨德绝对算得上一个。
“小事一桩。”梅杰的表情更轻松了。
虽然涉及国防部,不过就是一个年轻模特不想当兵么,能有多大的事,这种人就是招进军队,也是走个形式,难道真的靠她们作战?
“嗯……”小库恩又沉吟了好一阵子,才又说道,“这么直接干涉的话,是不是不太好?不如我们换个委婉些的法子?”
梅杰有些懵,不知道怎么就不太好了,摩萨德是个强势部门,为了国家利益,向国防部提个小小要求,真的没什么,难道对方还有什么特殊的要求,“库恩导演,你的意思是?”
“不如你们把盖尔作为公开的特工招募过去,然后派到我身边,怎么样?”小库恩眨了眨眼睛,问道。
这是什么章程?梅杰更懵了。
其实小库恩的想法很简单,既然好莱坞有一些人都把共谍的帽子往他身上扣,那他身边就带着一个摩萨德女特工,这样总不会有人再怀疑他了。
这对盖尔也有好处,首先完美规避了她服兵役的问题,然后带着摩萨德光环闯荡好莱坞,绝对是个宣传的好噱头,她以后的星途会更加顺遂。
当然,一位摩萨德女特工做私人助理,想一想就威风十足呢!
听了小库恩陈述的部分理由后,梅杰满脸蛋疼的点了点头。
(本章完)
………………………………
今天请个假
晚上有些事,不能及时更新
明天四更补回来,多谢大家谅解
(本章完)
………………………………
第561章 绯闻发酵
“马克库恩与娜塔莉波特曼现身特拉维夫时装周,关系亲密。”前文说过,科技的发展缩短了物理上的距离,加快了世界级媒体的反应速度。不过特拉维夫时装周在时尚圈是如何的缺乏地位,这里总能邀请到一些记者关注,而小库恩和娜塔莉波特曼的出现,又给了这些记者们更多关注的理由。
可以这么说,小库恩和娜塔莉的名气,就是时装周出现的最大牌的名人了,在公众中的人气,完全能够将那些超模、大牌时装设计师比下去,何况还有他和娜塔莉两人若有若无的绯闻,理所当然地,各大媒体都给派驻的记者们授予了更大的权限和人物。
说起来,除了两人的名气外,小库恩是个有妇之夫,妻子也是美国上流社会中的大名人,娜塔莉这妮子给公众的形象也是相当的洁身自好,两个人闹出来绯闻,无疑是一个相当大的娱乐大事件。
如果之后再传出小库恩和秦伊莎婚变的话,那么这桩绯闻会发酵得更加厉害,绝对要比当初阿汤哥和妮可离婚还要重量级。在小库恩和娜塔莉到达特拉维夫的第二天,《纽约时报》的娱乐版编辑就用很八卦的口吻点评道:
“娜塔莉波特曼,这位刚年满21岁的犹太女孩儿,就像一朵含苞待放的水仙花那样,坐在同样年轻和才华横溢的天才导演身边,一边享用着犹太传统美食,一边喁喁交谈。羞涩的笑容和欣悦的微笑不时出现在这对年轻男女脸上,让我们不禁对两位交谈的话题感到好奇。
娜塔莉刚结束了《西斯的复仇》与《偷心》的拍摄工作,正准备暂时脱离好莱坞一段时间,用知识充实自己被好莱坞浮躁起来的心灵,而马克库恩则正在忙着《魔戒》的拍摄工作,我们不知道是什么原因,让两条本该无关联的线交织在了一起。”
除了写下以上这些文字以及其他十分明显的暗示外,《纽约时报》上还配上了小库恩和娜塔莉两个人亲密的照片,在照片里,小库恩正用刀切割一块羊排,不过他的眼睛却没有放在食物上,而是看着娜塔莉,嘴角张开,似乎在说着什么,而娜塔莉稍微仰着头,脸上带着幸福的笑意,眼光看起来也含情脉脉。
不仅如此,在这张图片的旁边,《纽约时报》还放上了秦大小姐的一张老图,是她参加纽约一次商务论坛上的活动图,照片里的秦伊莎一如既往的姿容绝美、气度雍容,编辑给的配词是:远在纽约的伊丽莎白秦知道自己丈夫与星战女王的友谊么?
除了暧昧的暗示和精彩的配图外,《纽约时报》还把娜塔莉、小库恩和秦大小姐三个人的辉煌履历、过去情史等等事情都盘点了一遍,就差直接说娜塔莉是小三、小库恩移情别恋以及秦伊莎要闹婚变了,让这片报道显得更加内容充实、嚼头十足。
当然,对于没有证据、
(本章未完,请翻页)不能证实的事情,这篇文章用的都是猜测与暗示的口吻,也算是《纽约时报》对于自己正经报纸地位的坚持了。
对于一般读者来说,这条出现在《纽约时报》上的新闻固然引发了他们的兴趣,但也仅仅是生活中的一点点调剂,没有几个人重视,这些年,小库恩大大小小的绯闻绝对不少,没啥稀奇的。
而对于娜塔莉还有《星战》的粉丝们来说,他们对于这条绯闻的态度,是采取坚决否认的态度,毕竟这篇文章也没有抓住什么实质性的证据,只是一张暧昧图片罢了,粉丝们才不会通过yy把星战女王送到某人的床上呢。
不管怎么说吧,《纽约时报》当天的销量提升了几个百分点,这足够让娱乐版主编还有娱记们开心了,总是抓住了一个大新闻。嗯,如果真闹婚变的话,他们还有后续报道。不过主编知道貌似不太可能,因为他们是在得到小库恩团队pr的同意才放出报道的。
“马克库恩驾临特拉维夫,抛弃星战女王另投当地选美皇后,喜新厌旧太迅速?”相较于《纽约时报》这些正经媒体,《洛杉矶星报》这份八卦媒体走得更远一些。
他们手里不但有小库恩和娜塔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