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为他知道阴谋败露后,克里尔和尤里的下场绝不会好,自有俄罗斯政府去收拾他们。伯恩一瘸一拐地走了,步履蹒跚的背影满是苍凉……
果然,尤其从大楼里走出来,刚要上车,就被几辆警车包围,而帕梅拉就在路边不远处看着。但还是那句话,谁会关心一个俄罗斯蛀虫的命运呢?大家想看的还是伯恩。
音乐很舒缓,也很煽情,一位二十多岁的漂亮俄国女孩儿,伴着音乐声走在寂静、冷清、萧索的俄罗斯小区街道上,然后走进住宅楼,打开房门,走进简陋的公寓里。不用说,大家都能猜到,这个女孩儿就是奈斯基夫妇的女儿,本来她的父母都是被伯恩暗杀的,但却被伪装成她的母亲杀死她的父亲,最后又自杀的假象。如果想在《谍影重重2》里找出几个无辜者的话,除了玛丽,就是她了。
经过小小的门廊后,她挂好衣服,走进客厅,就看到了手上沾满鲜血、拿着枪的伯恩,用不是很熟练的俄语说:“安静,别出声,好么?”
这又是一段很重要的文戏,经过了刚才激烈的追车戏之后,观众们也有精力去关注演员们的表演。那位俄国女孩子很美,但不是那种妖艳的美,而是纯洁的、无辜的美,就如同动物
(本章未完,请翻页)世界里被狮子猎杀的小鹿一样,看到这个女孩子,就会为她曾经遭受的苦难而怜惜,就会直观地感受到为何当年那场刺杀是种罪恶。
马特达蒙的表现,也充满了张力和吸引力。他就坐在椅子上,左手上沾满了自己伤口流出的鲜血,似乎也暗示着过去做过的无法洗脱的罪恶,又手拿着枪,放在大腿上,声音罕见地温柔,脸上没有表情,但分明能看出发自内心的愧疚来,他的眼神也直视着女孩儿,没有半点畏怯。
在影院里,影评人们、观众们也陷入了安静之中,就连呼吸也都轻呼轻吐,都若有所思地注视着银幕中的伯恩和女孩儿,等着看伯恩如何面对自己不堪的过往。
“我没有钱,也没有毒品,你想要什么?”女孩儿用俄语惶恐地说道,声音很好听,靠着门,身体语言也诉说着她此刻的恐惧。
伯恩低了低头,他不想吓坏女孩儿,还是用尽量温柔的语气说道:“坐下,坐下,坐在椅子上。”
女孩儿试探着、小心翼翼地坐在了伯恩对面的椅子上,镜头始终以她的眼睛为焦点,她的眼神中充满了无辜与恐惧不安。
伯恩将枪放进了口袋里,这让女孩儿更加大胆一些,她的声音还是有些颤抖,“我可以说英语。”
“我不会伤害你,不会的。”伯恩保证道,女孩儿也放松了一些。
“你长大了,比我想得还要大一些。”伯恩的情绪很复杂,有些欣慰,但愧疚的情绪更明显了。
女孩儿有些疑惑,伯恩指了指桌子,“那张照片。”
随着女孩儿的目光,观众们发现了桌子上的相片――奈斯基一家三口的合影。
“对你来说很重要吧?”伯恩的声音带着伤感,和多次出现的玛丽与伯恩合影对比,让观众也更明白伯恩现在的心情。
“没什么,只是一张照片而已。”女孩儿却很不在意,因为在她的心里,是她的母亲枪杀的她父亲。
“不,因为你的他们是怎么死的。”伯恩的语气很低沉。
“我知道。”女孩儿的心情也不好。
“不,你不知道。我想要你知道,你的妈妈……没有杀掉你的爸爸。”伯恩的语调更加低沉,他停顿了一下,但依旧坚持了下去,“她也不是自杀。”
“什么?”女孩儿一愣,心中的恐惧也都消失不见,她冷冷地看着伯恩。
“你的父母并不是那么死的,”伯恩的语气多了更多起伏,他沉默了更长的时间,但还是说出了事实,“我杀了他们。”
“我杀了他们。”伯恩又说了一遍,语气非常虚弱。
“什么?”女孩儿鼻翼抽动。
“那是我的工作,那是我的第一次,”说出事实后,伯恩轻松了一些,但依旧很艰难,“你父亲本该是一个人的,但你的母亲……突然出现……我只好改变计划……”
眼泪从女孩儿的眼里流了出来。
“当你的所爱从你身边被夺走时,你就想知道真相。”伯恩的声音也有些哽咽,他也只是勉强保持着平静。
女孩儿的眼珠滚动,泪水流得更多了,她没有哭出声,没有动作,只是在那里无声地流泪,却比任何场景都让人心中酸楚。
伯恩站了起来,打算离开,他转身对着肩膀抽动着的女孩儿说道:“对不起。”然后就默默地离开了女孩儿的公寓,关上了门。女孩儿再次转头,黯然看向了桌上一家三口的合影。
画面一转,就转到了伯恩离开的身影,他依旧一瘸一拐的,在令人魂销的配乐里,他步履蹒跚地走着,脸上也带着泪痕,写满了憔悴。
伯恩是个受害者,他的挚爱玛丽,在他面前被克里尔枪杀,他失去了最爱的人;他也是个施加伤害的人,他枪杀了奈斯基夫妇,并且伪装成奈斯基夫人枪杀丈夫并自杀的假象,他给女孩儿带来了难以弥补的伤害。
那么,伯恩该为奈斯基事件负责么?
西娅认为不应该,那时的伯恩,枪杀奈斯基夫妇并不是出于本意,他只是一名“绊脚石”计划中的杀人机器,有人给下命令,他就执行,如此而已――他更像是一把手枪,或者一把刀,一个凶器,当然不应该把杀人的责任怪罪到凶器身上,而应该让握着这个凶器的手负责。
谁是手?
当然是埃德艾伯特,他是“绊脚石”计划的负责人,枪杀奈斯基夫妇的命令正是他下的,而且整件事还不是cia的正式任务,只是出于他的私心,是他联合了尤里黑了cia的2000万种子资金。
但是等等,导演明显没有让埃德艾伯特背这口黑锅的意思。这位**的特工的头子,临死之前都在声称自己是“爱国者”,并且“不为做下的事后悔”,如果是表演的话,真的有必要这样么?
问题又回到了最初,手是由大脑控制的,那么大脑是谁呢?现在电影接近了尾声,没有时间来解答,这应该是第三部的内容了。
宝拉也在思考,虽然她观看电影时,不会像西娅那样想太多,大多时候把自己定位为普通观众。但她不是笨蛋,能够上斯坦福大学,又不是出身豪门的宝拉,智商当然是够用的。她也在思索着最后这段文戏,关心着伯恩最后是否得到救赎。
很显然,她也明白对于伯恩的定位,伯恩的行为不是简单的复仇,否则他早就大开杀戒,埃德艾伯特、克里尔和尤里,根本就不会有自杀和被捕的机会,更不会在最后来到奈斯基女儿这里,他的行为,充满了一种自我救赎意味。
可能别的观众会把伯恩来到女孩儿公寓,认为他是来向女孩儿乞求原谅的,但是非常喜欢伯恩这个角色的宝拉可不会这么认为。伯恩对女孩儿当然是充满歉意的,但他和女孩儿之间的矛盾是无解的。
简单想想就知道,伯恩杀了
(本章未完,请翻页)女孩儿的父母,还让女孩儿母亲背了黑锅,失去父母固然让女孩儿痛苦,但父母“不名誉”的死亡方式,更是让女孩儿的痛苦翻了一倍,没看到伯恩提及照片时,女孩儿只是说了句“只是一张照片而已”吗。
这种仇恨,难道真的是一句对不起就能释怀的么?如果有人对宝拉做了那么过分的事,她绝对不会原谅对方。诚然,伯恩对女孩儿说出了真相,让女孩儿放下了心中最大的包袱。但失去父母的痛苦,几年的艰难生活,可不会轻易被放下。
所以,女孩儿不是重点,伯恩来这里也不是乞求女孩儿的原谅的,他来这里,是面对自己的黑暗过去的。他给cia当了几年的杀人机器,难道冤枉得,仅仅只有奈斯基一家么?并不是,因为伯恩的原因,像女孩儿这样生活凄惨得不会只有一个。
那么,伯恩应该怎么办?早在第一部里,玛丽得知伯恩的身份时,就说了他过去和那些杀手是同一种人,想要离他而去,是爱情最终让伯恩和玛丽走到了一起。当然,第一部主要解决的就是伯恩明了自己身份的问题。而这一部,则主要解决伯恩如何面对自己黑暗的过去问题。
在宝拉看来,伯恩在过去犯了错误,而且错误不可弥补(人死不能复生),而且也不会得到受害人的原谅。否则也太矫情了,凭什么你做了坏事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