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就是暑期档,人们的注意力转变极快,能够把影迷的注意力持续吸引两周时间,这已经是极为成功的电影了。”米拉麦克斯的ceo办公室内,鲍勃韦恩斯坦拿着报纸对自己的老哥说道,“哈维
(本章未完,请翻页),你觉得《谍影重重》的全球票房能到4亿么?”
哈维韦恩斯坦这个胖子摇了摇头,右手捏着自己的肥下巴,“不知道,凯瑟琳和马特达蒙都不是有国际号召力的明星,可马克现在的人气很高,全球知名,4亿不清楚,但35亿不会费多大力气。”
“那也比索尼的《哥斯拉》强,它的制片成本是《谍影重重》的两倍还多,达到了13亿,算上宣发经费差不多能有2亿了,可票房呢,只是勉强回本,周边的销售状况也不好,北美观众可没表现出他们对这种奇幻风格的接受来。”鲍勃眼睛盯着自己的哥哥,意有所指地说道。
“不是所有的电影都是《哥斯拉》,鲍勃。”韦胖找了个不错的理由,“马克库恩,他不是也在筹备《哈利波特和魔法石》么?你看,我们的惊奇小子也看好魔幻片。”
“是啊,”鲍勃嘟嘟囔囔地说道:“他还拍恐怖片呢,拍了三部,可其他的恐怖片,有哪一步比得上《电锯惊魂》、《惊声尖笑》和《第六感》?马克,那就是个奇迹和例外,你不能把他当成正常现象来举例,彼得杰克逊和马克的成绩差的很远,没有可比性。”
没错儿,鲍勃和哈维争论的,正是彼得杰克逊和他的《魔戒》。韦胖支持彼胖导《魔戒》,可这个建议不仅迪士尼的艾斯纳认为不靠谱,就是韦胖的弟弟鲍勃也反对。
鲍勃不知道自己老哥哪根筋不对,彼得那个胖子哪里那么可爱和值得信任啊?难道是胖胖相惜么?
“相信我,鲍勃,彼得杰克逊是个很不一般的导演,他对《魔戒》系列很有想法。”韦胖闷闷地说道。
“可是,哈维,这个项目的单部预算只有7500万!这些钱,放在米拉麦克斯是个大数目,但是对于一部要烧特技的电影来说,根本是杯水车薪,《哥斯拉》的制作费是13亿,特效也没有多震撼,7500万够干什么?最后还是靠了索尼强悍的发行体系,才能做到保本小赚的!我们米拉麦克斯可没有这种发行能力!”
鲍勃才不会相信他老哥呢,哈维又不是上帝,也没有小库恩这种过往的成绩支撑,凭几句空话,凭什么让别人相信他?
“我们可以寻找迪士尼帮忙,它是我们的母公司,总不能每年都从这里抽取利润,却什么都不干吧?”韦胖说道,最近几年,《电锯惊魂》系列和《惊声尖笑》系列,还有其他的艺术电影,着实赚了不少,但利润都被迪士尼抽走了,韦恩斯坦兄弟只得到了不菲的奖金,米拉麦克斯仍然只是家中型发行公司。
“可他们有《绝世天劫》,有杰瑞布鲁克海默和迈克尔贝,为什么还会投资《魔戒》这个风险很大的项目?”鲍勃质疑着老哥。
“我听说《绝世天劫》的口碑很糟糕。”
ps:今天《疑犯追踪》开播了,开心;但这是最后一季,悲剧。
本来对百合不感冒的,但是肖根的cp感真的很强啊,让我都入坑了,只能感叹肖根**好啊!
对了,不知道有没有喜欢这剧的同好!
(本章完)
………………………………
第273章。韦胖的野望
“《绝世天劫》的口碑糟糕?有多糟?我们都知道,迈克尔贝的电影,受影评人口碑的影响不大,他的成名作――《勇闯夺命岛》,影评人的评分也不高,可它依旧是当年的票房黑马之一。”
一般来说,一部电影的票房和影评人口碑是呈正相关的,口碑好的票房高些,口碑差的票房低些,当然总有例外存在:比如影评人和观众口碑都爆棚的《肖申克的救赎》,当年票房可扑惨了,是靠卖录像带才缓慢回本的;比如影评人口碑非常糟糕,观众口碑也不大好的《惊声尖笑》,就是小成本高票房的代表作。
但是,这些都只是极个别的例外,不影响整体的票房趋势,不过就是文艺片受口碑影响较大,商业片受口碑影响较小而已,但完全不受影响是不可能的。
所以,韦胖听了弟弟的话,并没有往心里去,他还是认为《绝世天劫》扑街的可能性很大,有些残酷地笑道:“鲍勃,我联系了几位参加过试映会的影评人朋友,他们都认为这部电影是重量级的金酸梅竞争者!”
听了这话,就连鲍勃都不出声了,默默沉思起来。
金酸梅和奥斯卡就是电影界两个极端,奥斯卡是好莱坞对于优秀电影和电影人的褒扬,金酸梅就是好莱坞对于烂片和演技糟糕的演员的挖苦与嘲讽,属于踩到烂泥里还要踏上一万只脚那种。
金酸梅评选出来的作品,9999%都是那种票房和口碑烂到极致,浑身散发腐臭气味,影迷们不愿提起,参与者也不愿意回忆的大烂片。如果《绝世天劫》真的烂到了金酸梅那种级别,那就神仙也难救了,制片人杰瑞布鲁克海默和导演迈克尔贝,短时间再想在好莱坞拿到大额预算,基本上是不可能了,起码从迪士尼再次获得大笔投资的肯能行无限接近于0。
鲍勃韦恩斯坦知道自己老哥为什么这么热切地期盼杰瑞那帮人扑街,《魔戒》只不过是双方矛盾的直接体现,归根结底,还是在于核心利益之争。
那么,韦恩斯坦兄弟的核心利益是什么呢?是把米拉麦克斯发展壮大,把它从托庇于迪士尼旗下,每年只发行文艺片的中型电影子公司,发展成可以和迪士尼本部并驾齐驱,可以制作发行a类商业片的顶尖品牌?
开什么玩笑,当然不是!
说到底,米拉麦克斯不过是迪士尼收购的一家子公司,现在还是后娘养的,拍摄电影的预算超过1500万,就需要向迪士尼总部提出申请,脖子是被人卡着的。就算米拉麦克斯不是卡岑伯格收购的,就算迈克尔艾斯纳这个人心胸宽广,当米拉麦克斯和迪士尼本部存在竞争时,艾斯纳这个迪士尼ceo也会偏向本部,这是政治正确!
所以,把米拉麦克斯做大这种事,路线艰难,敌人又太多,韦胖也就偶尔做白日梦的时候想想,梦醒之后,为人实
(本章未完,请翻页)际的他,就为自己的职业生涯做出更具野心也更合理的规划。米拉麦克斯的池子太浅了,他想步入更加广阔的平台,去发挥自己的能力,比如迪士尼电影部门负责人,就是个很有诱惑力的位子。
可是,先不说迈克尔艾斯纳根本就不喜欢他,就是他的能力,也没有得到好莱坞的广泛认可。
不是说韦胖没有能力,大家都知道哈维韦恩斯坦是个很有办法的电影人,对文艺片的鉴赏力很高,公关奥斯卡的能力也很强,能够让亏本概率很高的文艺片赚到钱,绝非无能之辈。
然而,好莱坞终究是一门生意,那些文艺片格调再高,获得再多奥斯卡,在赚取利润上,也比不上流水线商业片对电影业贡献大。韦胖到现在,根本没有展现自己操作a类商业制作的能力啊!
而操作a类商业片的能力,则是好莱坞六大对自家高管的必然要求,不管你这个人道德好坏,不在乎你名声高低,也不论你脾气暴躁还是温柔,只要你能每年为公司出品几部大卖的商业作,人人都会把你当上帝供起来,如果制作出大亏的电影,那就只能请你走人了,这是好莱坞六大的铁律。
即使是好莱坞六大这种体量的电影公司,每年用于制作a类商业电影的预算也是有限的,尤其迪士尼最近两年现金流紧张,更是频频砍向电影部门的预算,a类大片每年能有一部通过立项审查就不错了,剩下的都是用小成本影片来碰运气,只要不太倒霉,总能碰到一两个票房小黑马的。
因而,大公司对于小成本影片的立项都相对随意一些,就算扑街也影响不大,但对于a类商业大作,都是慎之又慎的。如果最终票房惨扑,不仅不会再和这个制片人、导演和主要演员再合作,就是公司内负责这个项目的高管、影业主席一级的人物丢掉饭碗也不是不可能。
这就是韦胖为什么要力推《魔戒》立项,而诅咒《绝世天劫》扑街的根本原因。还是那句话,好莱坞的资源就那么多,你多了,我就少了,为了自己的发展,大家都要你争我夺。
当然,这只是韦胖一个人的野望,鲍勃韦恩斯坦就没有他那么大的野心,鲍勃为人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