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们躬身站在中间,有椅子,却压根不敢坐。
战战兢兢,等着太傅大人训斥。
“别那么拘谨,都坐,坐下吧!”
柳淳热情招呼,笑呵呵道:“我请你们过来,就是要说点日常的政务,没什么太了不起的事情……像应天眼下有多少户口,你们弄得清楚吗?”
“回太傅,依照永乐三年的统计,应天的编户是十六万八千多,人数在一百二十三万多。”
柳淳点头,“你这是说的是编户,也就是说,外地的人口,寓居应天的,还没有算进来,对吧?”
“对!这部分人,保守估计,也在二十万以上,其中光是海外商人就超过五万之多!”
柳淳又颔首笑道:“差不多一百五十万人了,那你们手下有多少可用的官吏呢?”
应天知府和两位知县互相看了看,还是知府大人先说。
在知府下面,有一个同知,是知府的副手。
另外还有若干名通判,一名推官,一名经历司经历,一名知事,一名照磨所照磨,还有一名检校,一名司狱司司狱。
也就是说,一个府的正式编制,还不到十个人,那要负责的政务有哪些呢?
总体上有三样:宣风化,平狱讼,均赋役。
具体划分,多达几十样,包括兴科贡,提调学校,修明祀典之事。籍帐、军匠、驿递、马牧、盗贼、仓库、河渠、沟防、道路之事。还有清军、巡捕、管粮、治农、水利、屯田、牧马等等事情。
应天知府满脸羞愧,“回太傅,知府衙门的情况还要好一些,毕竟通判并无定员,可以酌情增加……应天已经增加到了七名之多,只不过还是力有未逮。
知府衙门如此,下面的县衙门就更不要说了。
只有一个县丞,一个主簿,一个典吏。
在应天这种地方,上面都是神仙,他们就是蝼蚁,也就比普通百姓大一点罢了,十世造孽,才跑到应天来当知县。
这么多年了,还是第一次有高官垂问,过去他们都是被呼来喝去,几时有人关心过他们的处境?
“你们很怕报社吗?”
柳淳问道:“说实话,我这次过来,只想听实话。”
知府沉吟片刻,无奈道:“太傅在上,下官不敢撒谎,也不能说怕,可事情这么多,我们难免有纰漏,那些记者报社就像是苍蝇,被他们盯上了,就很难有好下场……实不相瞒,这两年间,各地的地方官被报纸扳倒的,不计其数啊!”
柳淳点了点头,说到底,还是害怕啊!
他缓缓起身,在地上踱步,这时候朱高燧和夏原吉也一起来求见,柳淳冲着夏原吉道:“夏先生,你的上奏一针见血,我总算能说服陛下,从今天开始,就从应天开始,要彻彻底底,改革地方衙门!首先第一条,就是增加官吏数量,对政务进行详细划分,不能再这么眉毛胡子一把抓了。”
听到整顿衙门,三个官差点吓趴下,难不成又要拿他们开刀?
可是听柳淳讲完改革的内容,这三个大喜过望,简直想跪下来磕头了。
太傅大人简直是及时雨啊!
知府依旧是一人,同知增加到三人,与知府一同负责政务,下面的通判继续增加……财税、教育、刑名、宣传、治安、农业、水务、土地,全都安排专人负责!县衙门同样如此,知县一人,县丞两到三人,下面的主簿增加,由主簿分摊具体事项,县令和县丞总揽全局!”
柳淳大声说道:“当下有几件事情,必须做好!其一,就是陛下早就布置的兴学,其二,就是这次暴漏出来,问题最严重的宣传!朝廷做事,必须要让老百姓弄清楚,不然就会背黑锅,就是乱了大局。针对各地的报社,要严格管理,同时呢,朝廷政务,要专门安排人手,向下传达!”
“凡是重要政务,必须在报纸上宣传,同时,还要到每一个村镇,向老百姓讲解……严谨造谣生事,严谨胡编乱造,总而言之,归结起来,就是朝廷需要你们,把该负担的责任,承担起来。”
柳淳果断道:“你们立刻把衙门扩编的计划,还有未来的预算交上来,我要立刻看到效果!”
三个地方官已经听傻了。
太傅说什么?
让他们交扩编计划,还有预算!
说句大白话,不就是要人给人,要钱给钱吗!
我的老天爷啊!
他们这些地方官,也有翻身的一天了,实在是太感动了,眼睛怎么这么湿啊!
“太傅,下官这就去准备,就算不吃不喝,也要给太傅做出来!”
柳淳含笑点头,“你们听着,这次变法的核心,就是增强朝廷的管理能力,增加行政的效率……不是让你们肆意欺凌老百姓,而是要让你们能公平公正地做事,不至于被一些人轻易操控,你们懂吗?”
“懂!我们懂了!太傅放心就是。”
这三个人激动地稀里哗啦,赶快下去安排。至于夏原吉,则是深感欣慰,“好,真是太好了!太傅这是针锋相对,从今往后,地方衙门必然焕然一新!”
柳淳轻笑,“怕是没有那么容易,官员多了,权力大了,贪墨害民的行为也可能多起来,监督必须要跟上才行。”
柳淳跟夏原吉谈笑风生,朱高燧却在默默盘算,师父一番话,就在府衙和县衙下面,增加了十几个官员,而增加的官员又有专门的办公场所,下面也有属吏……这是增加多少官员啊?
光是俸禄就要多开支多少?
和师父比起来,自己的烧钱行为,简直就是小儿科!
顶点
………………………………
第801章 从掌握舆论开始
朱高燧默默盘算了一下,光是应天,一下子增加的官吏,从上到下,没有一千,也有八百。他爹这一次是彻彻底底出血了,而且还是大出血,都流血漂橹了。
“师父,真的能做成吗?”朱高燧发出了疑问。
柳淳含笑不语,可夏原吉却笑了,“赵王殿下,那些报纸上批评老臣,说我向海外兜售铁路债券,是会让蛮夷得利,他们甚至会逼迫朝廷还债……你觉得会是如此吗?”
朱高燧沉吟了片刻,哂笑道:“他们敢来,就统统抓起来,我大明几十万将士,惹恼了我们,可是会灭国的!”
夏原吉笑道:“没错,这是我们的底牌,不过我们还有一张牌。”
“什么牌?”
“大明货币计价!”
夏原吉吐出了六个字,朱高燧瞬间就明白了,老家伙果然阴险!
这一次发行的对外债券,并非以金银计价,而是以大明的纸币计价,换句话说,他们向大明逼债,只不过多拿走几张纸罢了。
有人或许又要问,他们拿了大明的纸币,不是能通过采买,影响大明的市场吗?这的确有可能,只不过让不让买,能买到什么……不还是握在大明的手里,说白了,只要接受了大明的债券,就只能乖乖被大明摆布。
不服气就打一场,只要赢了,什么都好说,要是打不赢,对不起了,更苛刻的条件还在后面呢!
朱高燧何其机敏,他顿时明白了夏原吉的意思。
开支的确很大,但是大明已经能承受了。
增发货币,对内对外,发行债券……靠着这些手段,已经能支撑起官僚体系膨胀的压力。而且更加完备的官僚体系,还能增加税收,提升各种形式的岁入,收税高了,一切都没有什么问题了。
“师父,弟子这些日子一直琢磨不明白,您老怎么会留下这么大的疏漏,现在弟子才清楚,是要等待时机成熟,才能一劳永逸啊!”
朱高燧激动地手舞足蹈,在他眼里,师父俨然神机妙算的活神仙。倒是柳淳,他不悲不喜,没什么得意,却也没什么失落。
这本就是变法的必然。
假如在几年前就开始完善地方官制,就开始把报纸的发行权弄到衙门手里,就加强管理……这些事情,要增加多少开支?
以大明朝当时的岁入,能承担得起吗?一个最简单的道理,管理是要用人的,用人就要给钱,成倍增加官吏,除了俸禄之外,还有地方衙门的日常开支,轻松压垮整个大明朝。绝对比藩王宗室还要可怕。
一个小孩的身体,安一个超大的脑袋,结果如何,只要稍微看一下那些从殖民地建立起来的新国家就知道了。
这些国家多半都效仿宗主国,弄了一套现代的国家管理团队,可本国还有很多的部落存在,完全就是封建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