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奋斗在洪武末年-第78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道衍深深吸口气,“老夫愿闻高论!”

    朱高煦也不客气,他信心满满道:“蒸汽机有着庞大的力气,胜过牛马千倍万倍,既然力气这么大,就该用来拉车才对。”

    “拉车?用神器拉车,是不是大不敬啊?”陈瑛傻傻道:“汉王殿下,你能做成此物,仰赖天授,若是轻慢,岂不是会降下灾祸?”

    朱高煦听这帮人的言谈话语,简直要疯了,他本就不愿意多话,面对这么愚蠢的问题,就更不愿意开口了。

    宝贝徒弟黑了脸,柳淳只好道:“此神器同河图洛书之类的神物不同。蒸汽机的价值在于广泛使用,在于不断挖掘潜力。”

    柳淳笑呵呵介绍道:“所谓工业,最大的特点就是可复制,这一台蒸汽机绝不是独一无二的,而是可以不断复制,改进,提高……目前蒸汽机的效率不会超过百分之三,未来的提升空间还十分巨大。”

    柳淳努力用平常的语言解释,可在场官吏听懂的还是太少了。

    复制!

    也就是制作更多吗?

    当年大禹铸九鼎安天下,莫非也要制造九个神器,或者干脆每个州府一个,用来镇压天下?

    朱棣也受不了了,这帮白痴大臣太给他丢人了。

    “柳淳,你就直接说,打算怎么办?”

    柳淳道:“陛下,臣的设想很简单,就是替这个神器修一条贯通南北的专用道路,用来运输货物。”

    “运输货物?”朱棣沉吟道:“不是已经有了海运吗?这东西比海运还好?”

    “不能说好,只是各有千秋。”柳淳笑道:“海运固然成本不高,但是速度慢,而且只能连接港口城市。蒸汽机车不同,可以贯通内陆,而且速度惊人,运量也十分可观。”

    柳淳笑道:“陛下,臣想请教,若是从应天到北平,调动一万兵马,需要多少时间?”

    朱棣哈哈大笑,“这还用问吗?至少需要一个月以上。若是兵马状态不好,两三个月,也未必能顺利到达。”

    柳淳笑着点头,“陛下所言极是,可若是使用蒸汽机运输,做多五天时间,就能把兵马从应天运到北平!”

    “什么?”

    朱棣惊呼起来,同时发出惊叹的还有兵部尚书赵勉。

    我的老天爷啊!

    怎么会这么快?

    柳淳笑道:“不光速度快,而且节约人力畜力,蒸汽机可以日夜运行,士兵只要坐在车厢里,一天一夜,可以前进千里,而且人不大劳,稍作休息,就可以投入战斗。不光是人员运输,火铳,火炮,辎重,粮草,都可以运送……”

    “不要说了!”

    朱棣的眼睛已经红了,他瞬间明白了蒸汽机的价值所在。

    可同时他也清楚柳淳的讨论,忍不住道:“你就直说,这东西要花多少钱?”朱棣补充道:“总不会超过兴学吧?”

    换句话说,只要不超过一个亿,他都能接受!

    书客居阅读网址:


………………………………

第739章 君臣联手忽悠人

    “陛下,这么好的东西,其实不用花钱的。”

    “不用花钱?”朱棣气得笑了,“这么多的铁疙瘩,还要烧煤,用水,你跟朕说,不用花钱,你当朕是三岁孩子啊?”

    朱棣是半点不信。

    柳淳沉吟道:“陛下,蒸汽机车一旦广泛运用,会产生惊人的利润,既然有利可图,陛下就可以鼓励商人参与,主动投资。这样就能利用民间的资本,实现朝廷的目标。到时候只需要准许他们从铁路抽取利润就行了。”

    柳淳这办法可以说很中规中矩了,不少臣子也表示赞同,这是好事,有钱一起赚呗!

    可朱棣却连连冷笑,“这么多年了,朕早就清楚,所谓让商人参与,从来不是什么好事情。他们要么是偷工减料,大发利市,要么就是趁机据为己有,窃取朝廷财富。朕才不会上当,朱允炆卖了皇家银行,殷鉴不远啊!”

    朱棣咬着牙道:“朕已经打定了主意,这个蒸汽机是皇儿研究的,剩下的钱朕来出,总而言之,蒸汽机既然是镇国神器,那就只能掌握在皇家的手里,别人谁也不许染指。”

    皇帝陛下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干的,他降旨将天津的仓库封存起来,而且朱棣还让东厂的人负责,换句话说,连锦衣卫都别想碰。

    回京的时候,朱棣还特意把朱高煦叫到了身边,父子俩一路畅谈,就连太子朱高炽都失宠了。

    大胖子愁眉苦脸,朱高燧急得抓耳挠腮。

    “师父,你的套路还是太老了,这回都让我爹看透了,这可急死人了!”朱高燧能不着急吗,他还巴望着靠铁路发一笔横财呢,这回好了,根本吃不到,太让人纠结了。

    柳淳两手一摊,“你们还敢埋怨我?陛下是你们的爹,有本事你们跟陛下说去,我才懒得管呢!”

    柳淳也撂挑子了。

    回京之后,朱棣还降旨,给蒸汽机封了个名号,叫“神力大将军”,这个将军衔还是有俸禄的。

    当然了,蒸汽机不吃粮食,可是需要维护啊,这些俸禄都用来换成润滑油了,同时还安排了十个人,分班维护,防止任何人窥视。

    “皇儿,检验本事的时候到了,你知道要怎么使用吗?”

    朱高煦点头,“父皇,这个蒸汽机虽然力气很大,但是也十分娇贵,难以控制。沿途需要不断补充水和煤,另外道路必须平坦,规整,减轻摩擦颠簸。不然货物没有运到,机器就先坏了。”

    “因此,师父早就说过,可以建立专门的道路,上面使用铁质轨道,下面用枕木,再铺上砾石,可以减轻震动。然后在整个路途,每隔一段距离,设立专门的车站,用来停顿休息,装卸货物。”

    朱高煦一边介绍,还一边用笔画出了大致的形状。

    朱棣看着,微微冷笑,“果然是个烧钱的东西,花费只怕比秦始皇的直道还要贵啊!”

    朱高煦急了,生怕老爹知难而退,忙道:“父皇,开销固然大,可收获也是惊人的,儿臣以为绝对值得投入。”

    朱棣大笑,安慰道:“放心吧,朕心意已决,不论多少钱,都由咱们皇家来出。你只管做规划就是了,剩下的父皇兜着。”

    事到如今,朱高煦还能说什么,他立刻将早已准备好的计划递给了朱棣。

    三天之后,皇帝陛下将这份计划交给内阁,然后明发六部。

    在上面只有八个字:江山社稷,唯此为大!

    够明白了吧!

    整个大明江山,诸多事务,就属修路最大。

    等群臣翻开这份计划,仔细研读,他们发现,还真是这么回事,丝毫没有扩大的意思。

    朱高煦介绍了铁路的特点,也提出了修路的条件。

    因此呢,大明的第一条铁路,也是最要紧的一条,就是连接南北二京,取代之前的大运河。

    这一条线路贯穿传统的发达地区,地形平坦,人员货物交流密切,一旦修成铁路,能够取得丰厚回报。

    接下来就是一大堆详细的数据了,这帮大臣看得目瞪口呆,别的事情就不说了,光是关于吃的东西,就足以让他们目瞪口呆了。

    朱高煦预言,在铁路修成之后,会带动一大批的铁路食品……这些食品必须相对美味,容易保存,吃起来也比较方便,总之,价廉物美。

    根据考察,像什么德州的扒鸡,符离集烧鸡,道口烧鸡……都会成为未来广受欢迎的品种,所以他还提议要多养殖价格便宜的肉鸡。

    计划做到了这一步,已经没有什么可争论的必要了。

    十五年的辛苦准备,科学门下,成千上万人的默默努力,已经将所有能考虑到的事情,都准备妥当了。

    现在就算傻瓜也知道,建铁路会发财了。

    尤其是朱棣让人把这个消息送去运河沿线。

    朕虽然改行海运,废了漕运,可是朕没有忘记大家伙,更没有断绝大家的财路……朕有更好的礼物送给你们。

    一条连接南北的铁路干线。

    运量比原来的运河还大,速度更快,带动的能力更强。

    很快,守着铁路运输,大家会有更好的日子。

    这道旨意下来,消息传开,原本还浮动的民心彻底安宁下来了,再也没有半点怨言,相反,许多百姓翘首以盼。

    有人上万民书,拜谢天恩,还有地方百姓主动提出配合征地,一定要用最快的速度,把铁路修好。

    兖州方面,甚至有人发起捐款,要为了铁路出钱出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