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奋斗在洪武末年-第78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帮家伙也着实可恨。

    道衍满心疑问。

    等他继续北上,经过淮安,道衍大吃一惊,这里干脆关门歇业了一大堆铺面,在路上,甚至还能看到一些人携家带口,离开城市。

    他们是为了逃难吗?

    不对劲啊,明教不是平定了吗?

    还跑什么啊?

    道衍带着一肚子的疑问,询问了几个行色匆匆的路人,老和尚终于恍然大悟。

    原来他们都是做运河生意的,粮食,食盐,皮草,丝绸……总之,南北货物运输,商机无限,随便干点什么,就能发财。

    可现在好日子没了,漕运要改成海运,他们的商机一下子就消失了。

    “要是没有明教作乱,我们早就走了。明教这么一闹腾,才耽搁下来。我们已经变卖了淮安的铺面和住宅。所幸卖得早,要是晚了,连一半的价钱都卖不出去了!”

    道衍听人一说,吓得不轻,真的会这么惨吗?

    老贼秃点手让仆人去打听,等他离开淮安之后,仆人追上来。

    “大人,我问清楚了,淮安的铺面普遍夭折,偏僻一点的,只有原价的三成,即便如此,依旧是无人问津。属下刚刚回来的时候,淮安一家开了六十年的老字号关门了。”

    “六十年?”道衍手颤抖了一下,“这么说是前朝的老店了?”

    “没错啊!人们议论还说呢,元末大战的时候,店没关,靖难之役,也挺过去了。现在可好,愣是要关门大吉了,这什么世道啊!”

    “闭嘴!”

    道衍一声怒骂,吓得手下人连忙闭嘴,灰溜溜躲到了一旁。

    老贼秃揉着太阳穴,不断思索着眼前的情况。

    扬州和淮安等地的衰败,跟明教作乱有关系,但是关系不大……要命的是漕运改海运。

    杀头的生意有人做,赔钱的声音没人做。

    不管是元末乱世,还是靖难之役,只要还有赚头儿,商人们就会坚持下去,不惜铤而走险。

    可一旦客人流失了,做生意变得赔钱了,商人就受不了了。

    越是大的店铺,地租房租成本就越高,雇佣的人就越多,就好像环境突然变化,体型硕大的恐龙会率先灭绝一样,风向变了,这些知名的老字号就会先受垮下去。

    “唉!”

    道衍重重叹了口气,这是造了孽了。

    整条运河沿线,八成都要完蛋了。仿佛是为了验证道衍的判断一样,船只进入山东之后,目之所及,到处都是衰败的景象,到处都是茫然的人们。

    明教叛乱压下去了,过去强征民夫的补贴也给了,似乎一切都要过去了,可是大家伙突然发现,生活在哪里啊?

    这个太要命了,日子没法过了。有人仗着胆子,去寻找新的生路,可更多的人还是选择了留下来。

    尤其是老弱病残,他们能去哪呢?过去靠着运河活着,祖祖辈辈都是如此。虽然忙碌,虽然受尽了欺压,但好歹能活着。

    可现在呢,生路没了,要怎么办?

    每一处都有许多心怀不满的人们。

    道衍甚至觉得明教之乱根本没有平定下去,不知道什么时候,还会爆发……道理很简单,天干物燥,木材就放在这里,没有理由不着火啊?

    “解缙这个畜生,简直误国误民!”

    道衍骂了一声解缙,又想起了柳淳。

    如果没有这小子默许,解缙的主张也不会通过。说到底,柳淳也支持这件事。

    海运,海运!

    他多少年前,就主张走向大海,现在可好,大海还没怎么样,后院起火。

    这漕运改海运,影响太大,这是要砸了百万人的饭碗子啊!

    道衍越想越气,身为御史言官的头儿,他再也不能沉默了。说起来这实地考察,还是柳淳提倡的办事方法。

    老夫考察了一圈下来,正好去问问柳淳,你有什么办法?

    道衍进了北平,直接去面见朱棣。

    “老臣拜见陛下。”

    朱棣欣欣然搀扶起道衍,“大师身体好了?”

    老贼秃道:“启奏陛下,老臣身体上的病早就好了,可从南到北,添了心病,这病要是不治,只怕会要了老臣的命。”

    朱棣轻笑,“大师,有那么严重吗?”

    道衍沉着脸道:“只会更严重。”

    朱棣笑了,“大师,咱们君臣之间就不用起承转合了,你只管说吧,有什么事情?”

    道衍颔首,“陛下,老臣也就不瞒着。这一路上,目之所及,尽是萧条衰败,别的不说,运河这一线是彻底废了。”

    朱棣皱眉头,“大师?当真有这么严重?朕只是规定七成的漕粮转到海运,还留下了三成给运河啊!”

    道衍摇头,“陛下,朝廷的漕运是三七开,还给运河留了三成,可是民间的商货运输,却走了个干净,光靠着官府的这点漕粮,远远不能支持。成片的店铺关门,数以十万计的百姓失去生计。”

    道衍深深叹道:“如果不采取断然的措施,老臣唯恐明教会死灰复燃啊!陛下,总不能把沿途数百万人都发配海外吧?”

    朱棣听完道衍的话,终于皱起了眉头。

    “去把柳淳、解缙叫来。”

    小太监下去送信了,朱棣拧着眉头,神色难看,莫非说要重新恢复漕运?或者增加漕运的比例?

    道衍不会撒谎,可解缙所讲也有道理,海运就是比漕运要好……问题是运河沿线的百姓怎么办?

    让他们都去海边安家落户?

    不成啊,这么多人,离开故土,安置他们,要多少力气啊?

    朱棣陷入了纠结。

    这时候柳淳跟解缙前来面君。

    “辅国公,我看八成是道衍那个老货进了谗言,咱们该怎么应对啊?”

    柳淳满不在乎,“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罢了,还能怎么样?”

    就在这时候,突然吴中递牌子求见,他追上了柳淳和解缙,额头满是汗水,”辅国公,解大人,刚刚山东官吏送来了万民血书,他们都请求继续保留漕运,给他们留一线生机,您们二位看怎么办啊?”吴中苦兮兮道:“要不我把这个压下去算了!”

    书客居阅读网址:


………………………………

第735章 两全其美靠科技

    吴中这货绝对有当奸臣的潜质,面对不利的消息,最先想到的就是压下去。

    “老百姓常说会当媳妇两头瞒,看起来你是个合格的媳妇啊!”柳淳意味深长道,弄到吴中也不知道说什么好了,本应该是夸奖的话,怎么听起来这么奇怪啊,您到底是说我好啊,还是不好啊?

    解缙瞪了他一眼,“真是蠢材,这还听不明白?能在这时候送上万民血书,定然不是普通人,他们这是在向朝廷示威,岂是你想压就压得下去的?”

    吴中吓了一跳,也顾不上解缙言语的冒犯,急忙道:“那,那该怎么办?”

    “查!一查到底!”解缙冷笑道:“现在还是办明教一案,咱们就把这些人跟明教放在一起,弹劾他们勾结明教,煽动百姓造反。”

    咕嘟!

    吴中吓得咽了口吐沫,“解学士,你不怕捅破天啊?”

    解缙道:“我也是没有办法啊,不这样怎么能顺利推行海运?还有,把这些百姓都发配去东番岛,多种甘蔗,还能增加收益,陛下也会同意的。只要把青壮迁走,剩下的老弱病残也就不足道也了。哪怕想造反,也扯不起大旗啊?”

    解缙侃侃而谈,很显然,他不光能当奸佞,还能当铁血宰相,关键是心肠够黑。只不过他也清楚,这事不是自己想做就能做得成的。

    他扭头转向柳淳,奸笑道:“辅国公在上,这事唯有请您老人家帮忙,我也是一心谋国,天日可鉴。”

    “哼!”

    柳淳只回了一个字,可这简单的一个字,充分显示出辅国公的不屑鄙夷,柳淳是什么人?岂会跟你们这些奸佞同流合污?他迈着大步,将两个人甩得远远的。

    吴中和解缙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这是什么意思啊?

    “我说解学士,你也是太过分了,这么明显的甩锅之策,人家辅国公能看不出来吗?“

    解缙恶狠狠怒视着他,“你给我闭嘴,我倒是想让你背锅,你也要有那个本事才行!”

    这俩货紧跟着柳淳,前来面圣。

    道衍坐在一张有靠背的椅子上,低垂着老眼,默不作声。朱棣给柳淳赐了一张椅子,至于解缙和吴中,只有绣墩。不过这已经很不错了,他们两个千恩万谢。

    朱棣开门见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