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奋斗在洪武末年-第70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喊得嗓子冒烟,想喝口水,水面上都是一层厚厚的冰,喝到肚子里,就跟受刑似的。

    脱鲁忽察尔有气无力,“我,我们,愿,愿意!”

    柳淳哈哈一笑,“很好,我就知道,你们会被大明的恩德感化地,行了,去洗个澡,吃点东西,收拾一下。然后领着你们的部众,赶快去天津,准备上船吧!”

    柳淳忍不住道:“你们瞧瞧,天朝想得多周到,这是多大的恩德啊!你们还不感激涕零吗?”

    这四个人都哭了,所谓“以德服人”就是这个啊?你欺负我们读书少是不是?

    回头咱们问问三岁孩子去,看看以德服人是不是这么解释的?

    柳淳当然不管别人怎么想,反正在他这,就是这么服人的!

    老子说是以德服人,就是以德服人!

    这不,柳淳还提笔写了一份奏疏给朱棣:

    朵颜三卫生活艰难,朝不保夕,寒冬腊月,饿殍无数。臣以上国天心仁慈,苦口婆心劝说,三卫首领幡然醒悟,决定率领部众,迁居东番岛,享受阳光雨露,沐浴天子圣恩。

    三部百姓皆曰陛下真天可汗也!

    从此几十万生灵,安居而乐业,吃饱穿暖,全靠陛下恩赏。大明仁慈若斯,实在是亘古未有。草原之上,化外之民,无不感激涕零,争相投奔,以天子为再生父母。

    大明之治,圣德魏巍,直追尧舜。

    遇事以德化之,不以甲兵之强,欺凌弱小,实在是历代罕见。

    吾皇圣德,虽禹汤文武不能及也……

    写完了奏折,柳淳还仔细看了看,最多能打七十五分。

    要想写出一百分的马屁文章,还需要多多联系。最重要的就是浑然一体,把马屁拍得无形无相,这才是顶级高手呢!

    看起来奸佞也不是那么好当的。

    柳淳感慨许久,这才用火漆封好,派人快马加鞭,给朱棣送去了。

    只不过朱棣在看过柳淳的奏报之后,对这篇马屁文章就给了三个字的批语:太少了!

    没错,就是太少了!

    东番岛需要的人工何止百万。

    朵颜三卫,加起来二十万出头,扣掉不能干活的老幼,就连女人都算起来,也才十万多,而宝贵的青壮,还不到五万。

    就这么点人,够干什么的?

    朕派你柳淳去北平,可是要你干大事的,不是拿点微末功劳糊弄朕啊!

    因此朱棣毫不客气,给柳淳发了一道手谕。

    朕即刻动身北上,在朕赶到北平之前,要看到三十万劳力,若是办不到,朕拿你是问!

    八百里加急,送到了柳淳的手里。

    四大国公有功,柳淳没给赏赐,结果到了朱棣这里,他什么没捞到不说,还得到了个超级困难的任务。

    柳淳算是领教了,什么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想要三十万人,除非能把鞑靼本部都给吞了才行。

    如今自从北元被灭之后,蒙古分成鞑靼和瓦剌两部,其中鞑靼离着明朝最近,实力也相对雄厚。

    在靖难之役的时候,朱允炆甚至希望连结鞑靼部的阿鲁台,一起对西北下手。

    “这个阿鲁台是个老狐狸,他如何能心甘情愿上当呢?”

    柳淳眼珠转了转,突然来了主意,他让人把徐增寿叫来。

    “我这里有脱古思帖木儿临终的时候,留下的一封信,他说了成吉思汗的陵寝所在,还告诉我,有一处迈着蒙古帝国征战几十年,抢掠的宝藏所在。”

    徐增寿呼吸急促,瞪大了眼睛,“这,这是真的?”

    “当然是……假的!”

    这位定国公直接闪了腰,“柳淳,你不带这么坑人的!”

    “你稍安勿躁,我的意思是故事是假的,不过有人相信就好了,你说是吧?”


………………………………

第668章 我不怕死的

    徐增寿晃着脑袋,他很有必要弄清楚,柳淳到底打的是什么算盘。而且他闻到了强烈的危险气息,这次四大国公里面,他算是最不能打仗的,柳淳却偏偏挑中了他,如果没有猫腻,他把名字倒着写,一定不能上当啊!

    徐增寿可不觉得有小妹在,柳淳就不会把他怎么样。

    这人心黑起来,是什么事情都能干得出来的。

    柳淳的心不用怀疑,就是黑的,至于小妹,呵呵,也不是白的。

    在这个糟糕凶险的世上,能依靠的就只有自己的脑袋了。

    “你把什么都说明白了,不然休想我答应。”他恶狠狠道。

    柳淳忙道:“我的确要跟你把事情讲清楚,这次的任务非常危险,到底安排谁,我还没想好呢,你要是觉得不成,就只管说。”

    换套路了,又换套路了!

    别以为老子看不出来。

    徐增寿微微冷笑,柳淳啊,你再奸猾,也不过是威逼利诱而已,只要我们这些善良的人,提高警惕,你还会什么?

    我只管听你怎么说,有机会我就去试试,风险太大我就拒绝,反正命是自己的,可不能开玩笑。

    “这次陛下迁都,其实是打算集中兵力,痛击蒙古诸部,如果能荡平鞑靼最好,即便不行,也要把他们赶到漠北,争取一个宽松和平的环境。”

    柳淳开宗明义,既然要迁都,就要打仗。

    朱棣的意思更明白,就是要打大仗。

    把朵颜三卫干掉,其实是为了清理战场。

    朵颜三卫跟蒙古诸部彼此千丝万缕的联系,如果不把他们拿下,这帮人通风报信,就根本抓不到蒙古人的主力。

    前面已经提到过了,以目前大明的军力来看,跟蒙古斗,不是战力的问题,而是能不能抓到对手的问题。

    只要能抓住,蒙古人必败。

    反之,如果抓不到,被人牵着鼻子走,拖得精疲力尽,粮草断绝,就有可能惨败,甚至全军覆没。

    很不幸,在历史上,丘福带领十万大军就是这么完蛋的。

    老朱活着的时候,数次北伐,已经将蒙古人完全赶出了长城一线。

    接下来的作战,就必须深入大漠,朱棣五次北伐,也正是这个原因,所以二者北伐的地域不同,敌人不同,作战目的也不同,是没法放在一起衡量的。

    如果勉强对比,多半就是卫青和霍去病痛击匈奴那种情况。

    不得不承认,朱棣论起打仗虽然很厉害,但是征战大漠的本事比起卫霍还差了一截,尤其是霍去病。

    他出击匈奴的时候,非常重视情报,以匈奴作为向导,时常能抓到匈奴主力,痛击敌人,取得丰厚战果。

    相比之下,朱棣在北伐蒙古的时候,情报工作就非常糟糕。

    北方的朵颜三卫,甚至是一些走私商人,他们通常会提前泄露大明的军情,使得北伐大军屡屡扑空,找不到对方的主力。

    说到这里,就不得不提朱棣北伐的对手,鞑靼部太师阿鲁台。

    如果要找一种动物形容他,一定非黄鳝鱼莫属。

    这家伙打仗,深得游击战精髓,朱棣五次北伐,动用几十万大军,前后十多年,每一次出击,都是以他为目标,可他每次都能安然无恙。

    虽然阿鲁台也吃过亏,但是却跟朱棣斗了十几年,直到朱棣死在了北伐的路上,也没把他怎么样。

    这家伙一直欢蹦乱跳到了宣德九年,差点把黑小子也给耗死了,最后竟然被瓦剌部脱欢击杀,吸收了阿鲁台部众的瓦剌人很快强大起来,并且在土木堡一战,重创了大明。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决定迁都之前,柳淳就重点分析了阿鲁台。

    柳淳的结论是此人是个超级老狐狸,油滑到了极点,他其实不是蒙古人,而是波斯人的后裔。凭借如此不利的身份,居然能在残酷的草原上,成为鞑靼部的实际掌控者,手段之高明,心思之缜密,绝对不容小觑。

    谁敢瞧不起他,必定会吃大亏。

    “我们只有一个机会。”

    柳淳很认真对徐增寿道:“我需要引诱阿鲁台南下,在第一次决战之中,就把他干掉。如果这次没法解决他,以后就太难了。”

    “为了让阿鲁台上当,就必须下一个足够吸引力的诱饵。”

    “所以你想到了成吉思汗的陵寝?”徐增寿问道。

    “没错,这是我目前能想到,可以吸引蒙古诸部最后的武器。他们和我们不一样,我们有城池,有家眷,有祖宗坟茔,敌人来了,我们退无可退。可蒙古人不一样,他们根本不在乎这些,游牧是天性,想让他们去攻击某个地方,几乎是不可能的。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