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根绝一致意见,曹国公李景隆,已经殉职海上!
他人死了!
这几天整个京城都在议论,过去大家伙都说海外风险太大,可柳淳安排的几次出海,都取得了成功,堵住了不少人的嘴巴,可如今李景隆都死了,还有什么好说的。
内阁和六部虽然暂时还能稳住,但是科道,民间的议论,全都指向了出海的事情,甚至有人拿出了老朱的祖训,反对出海。
他们说得很好,大明无所不有,根本不用贪图海外的物产。为了一点微末毫厘的小利,就屡屡冒险,置人命生死于不顾,实在是得不偿失。
还有人说,出海亡命冒险,让蛮夷去做就是了,大明的子民不该干这个,柳淳鼓动出海,是利欲熏心。
更有人窃喜不已,这次死的是柳淳的舅哥,就等着柳家闹起来吧!
姓柳的,这就是你的报应!
面对着一大堆潮水般的指责和嘲讽,柳府的状况似乎也不是那么轻松。
“老爷!”
柳淳抬头,见李无瑕一身素色装扮走了过来,真如无暇白玉相仿。
“你来了,坐吧!”
李无瑕颔首坐下,“老爷,刚刚李宪来了!”
柳淳微微一愣,然后缓缓道:“他来有什么要求?”
“他……他说了,想子承父业,出海!”
“什么?”柳淳大惊,李宪是李景隆的儿子,今年还不到二十岁,“他真的要出海?”
李无瑕苦笑,“我这个当姑姑的也没有料到,孩子竟然有这样的志气。老爷,你说该不该答应?”
柳淳一时竟不知道怎么回答,孩子用于探险,当然是好事情。可李家的男丁也不多了,李景隆死了,总不能让他绝后吧!
“这样,把李宪交给水师,让他好好历练,这次出海,让郑和带队,如果再出事情,我亲自出海!”
柳淳用力一拍桌子,怒吼道:“我就不信了,会一再失败下去!”
柳淳如此决然,相比起他,朱棣的态度竟然更加疯狂。
朱棣宣布,给李景隆大办丧事。
要知道朱棣是个很爱财的人,这次却从内帑拿出了二十万两。光是花钱还不够,朱棣给了李景隆无上的哀荣。
追赠李景隆为太保,赐开海王,并且下旨,让李宪继承曹国公的爵位。
到了丧礼的那一天,文武重臣,悉数到场。
朱橚代表宗室拜祭李景隆。
靖难诸将前来拜祭。
就连蓝玉都来了。
他们拜祭之后,张玉主动道:“李景隆虽然替伪帝朱允炆做事,靖难之役中,大家对他多有鄙夷,可事到如今,李景隆为国捐躯,张某敬他是一条汉子!我知道,有人还在弹劾李景隆的兄弟李增枝,告诉那帮人,谁再敢攻讦李家,我张玉跟他势不两立!”
“还有我朱能!我把话放在这里,谁要是瞧不起开海王,谁就立刻领兵出海,让大家瞧瞧他的本事!“
李景隆做梦也想不到,他竟然以这种方式,获得了武将们的认可。
正在这时候,朱棣和柳淳赶来了,君臣几乎并肩而至。
“李景隆为国而死,为了开海大业而死,重如泰山。朕觉得要让他配享太庙。”朱棣冷着脸道:“有很多人都说,李景隆死了,不能继续出海,朕却不以为然。不能让李景隆白白死去,立刻推选继承之人,重新组织船队,立刻出海!”
就在朱棣一锤定音的时候,突然有人跌跌撞撞跑了进来,这家伙声音都变了。
“启奏陛……下,曹国公的使者回,回来了!”
:。:
………………………………
第591章 一门双国公
老爷,你看这事要怎么办啊?”李无瑕焦急提出了疑问。本来大哥死了,她伤心到了极点,甚至都有些自责后悔,若是她能跟柳淳好好谈谈,没准大哥就不会死了。
可现在李景隆突然活了,李无瑕先是大喜,可很快就高兴不过来了。陛下把丧礼都给办了,这可怎么收场啊?
要说起来,有没有前例呢?
还真有!
远在天边近在眼前。
就是柳淳。
他当时“死在”伶仃洋,朱允炆就急匆匆给他办了丧礼,不过柳淳跟朱允炆压根不是一条路上跑的车,没什么了不起的。
可现在情况不同,李景隆突然活了,难道要把所有圣旨都收回吗?
“我看多半只有如此了,就当是个失误。”柳淳无奈道:“总不能去把你大哥掐死吧?”
李无瑕瞪了他一眼,“你胡说什么呢?那可我大哥啊!”李无瑕嘴上这么说,但是心里却难以平静。说收回成命容易,但天子的脸面往哪里放?李无瑕读史书的时候,发现曾经有大臣只是患病,结果皇帝亲自过门探视,没几天就死了。
不死不行啊,否则就是欺君!
或许让大哥死了,没准还是个不是办法的办法。
当然了,李无瑕不会让李景隆死的,她现在只是发愁,这事情该怎么办呢?
太伤脑筋了!
其实发愁的不只是她一个,礼部,内阁,还有翰林院,国子监,大家伙都在大眼瞪小眼。这事情怎么算吧?
大明没有异姓封王的传统,除非死了,才会追封王爵,李景隆现在得了开海王,这是一定要拿回来的。
但是要走什么程序呢?
直接废掉旨意,还是追回封赠……这旨意要怎么写,因为朝廷没有弄明白人是死是活,闹出了笑话,所以取消了?
还有李宪的事情,现在他已经是曹国公了,那要怎么办,跟他讲,你把曹国公的位置,还给你爹?
历来爵位只有继承的,没有往回送的……
这,这也太难了!
礼部把翰林院和国子监都叫来,就连内阁都过问了,凑在一起,愣是没拿出个方案来。
最后他们不得不找到了柳淳。
“柳大人,你修订过皇明祖训,你可知道这种事情怎么办?”
柳淳翻了翻白眼,“我对礼法又不熟悉,我怎么知道?”
杨士奇都要哭了,“柳大人,这事你一定要想办法啊,明天陛下就要问了,咱们要是不能让陛下满意,麻烦就大了。”
柳淳使劲想了想,“王爵这块是一定要追回的,至于国公,我看让李景隆直接交给李宪就是了。”
杨士奇道:“这样倒是能少了一半麻烦,可李景隆能愿意吗?”
“肉烂在锅里,他有什么不答应的。再说了,没了国公身份,他没准还能额更加自由呢!我想办法跟他讲。”
这些人一听,顿时欣然领命,有柳淳帮忙摆平,事情就方便多了,总算能有个交代了。
大家喜不自禁,可谁也没料到,这个方案送上去,朱棣竟然反对。
“李景隆既然活着,就不该给他封王,这点朕是同意的,但是他立了这么大的功劳,不能不赏。人家好好的国公,怎么能给拿掉呢?”
杨士奇忙道:“陛下,若是让李景隆恢复曹国公的位置,就要废掉李宪,这事情有些麻烦。”
“不麻烦!”朱棣果断大笑,“有什么麻烦的,这事情容易极了。”
众人不解,一起道:“臣等恭听陛下圣训。”
朱棣欣欣然道:“很简单,李宪依旧是曹国公,改封李景隆为太保,海国公就是了。”
朱棣给出了最简单的方案,只需要下旨,改封李景隆为海国公,一切的争论就没有——个屁!
在场的朝臣都疯了。
开什么玩笑啊?
李景隆何德何能,居然一门双公,他配吗?
要知道当下徐增寿还活着,魏国公的爵位是被暂时废掉了,整个徐家,也只有一个定国公而已。
李景隆他算个什么东西,竟然拥有曹国公和海国公,两大国公,一门双公!
陛下啊,你是不是走火入魔了?
就算恩待出海的猛士,可也不能太过分了。
李景隆死里逃生,给他一些封赏,自然是应该的,但是也不能太过,如此让开国功臣,还有靖难新贵怎么看?他们能服气吗?
众人一起摇头,没有一个赞同。
更有人把眼睛一横,心说要是真这么干了,我们就拼了!尤其是六科,他们按照祖训,还能驳回圣旨呢!
这项权力是朱元璋给的,只不过在洪武朝,没人敢用,如今面对永乐皇帝,少不得要试试了。
就算惹恼了天子,我们也在所不惜了。
朱棣看着这帮臣子,微微一笑,“传朕旨意,去把所有朝臣都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