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奋斗在洪武末年-第58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蹇义沉吟道:“似乎并没有听说过柳大人有什么著书,能与之相提并论啊!”

    这家伙的确角度刁钻,惯会避实击虚,你想封圣,没有著作是行不通的。

    柳淳笑而不语,不用别人,朱棣就冷哼道:“蹇义,你所言不实。早在十几年前,柳淳就曾经为军中编写过卫生条例,这事情梁国公可以作证。”

    蓝玉急忙站出来,充满了骄傲。

    “陛下真是好记性,当年捕鱼儿海一战,柳淳虽然没有亲自出战,但是贡献颇多,不只是卫生条例,还有过滤桶,急救小册子……这些东西可是救了成千上万将士的性命。这十多年来,军中广泛推行,所活士兵更是不知凡几!”蓝玉蔑视地看着蹇义,“这些事情,你说的四书五经,哪样能做到?”

    到底是蓝玉,几句话弄得蹇义不敢开口了,只能诺诺道:“下官无知,请陛下见谅。”

    朱棣又道:“除了这些之外,柳淳曾经编写过算学教材,也阐释过货币金融学,连先帝都赞不绝口。我大明皇家银行就是这么来的,还有鸡鸣山学院,培养了多少英才?对了,柳淳在长沙的时候,还提出了防治血吸虫病的办法,又有多少百姓获益?”

    “尔等皆是朝廷重臣,九州万方,亿兆黎民,这么重的担子,都压在你们身上,你们却如此疏忽大意,连眼前的事情都弄不清楚,让朕如何放心将国事交给你们?”

    朱棣是真卖力气,把柳淳多年的功劳,一样一样拿出来,如数家珍,把这些朝臣的嘴巴彻底堵住了。

    该怎么办吧?

    难道就认输了,让柳淳成为衍圣公?

    这时候,从人群中走出一个年轻的低级官吏,他双膝跪倒,“陛下,微臣杨溥有话要说。”

    朱棣扫了一眼,似乎有些印象,此人是个翰林,不久前转任詹事府。朱棣没把他当回事,只是随意道:“讲!”

    杨溥磕头作响,“多谢陛下天恩……微臣听闻,自古圣贤有三不朽,曰立德,立言,立功……三者齐备,方可为圣。方才陛下所言,柳大人与国有功,编写书籍,教化有成,只是……只是柳大人德行有亏,臣以为不可为衍圣公!”

    此言一出,举朝皆惊。

    这家伙实在是太胆大包天了。

    阻止朱棣封圣的人不少,但是却没人敢直接攻击柳淳的人品。

    道理很简单,说他功劳不够,没有著书,不和规矩,这都没什么,说他德行有亏,那是直接质疑柳淳的为人啊!

    这要是没有证据,信口胡言,当着所有文武,那可是要出大事的。

    搞不好小命就没了。

    朱棣冷哼道:“杨溥,你是觉得朕手中之刀不够锋利吗?”

    杨溥跪在地上,磕头作响,“启奏陛下,臣一心忠于朝廷,君父让臣生臣就生,君父要臣死,臣就死。只是臣却不敢隐瞒天子,臣这里有一样东西,请陛下过目之后,就知道臣所言不假了。”

    朱棣眉头紧皱,心说这小子真有什么证据不成?

    “拿上来吧!”

    有小太监托着托盘,将一个小东西送到了朱棣的面前。

    朱棣接到了手里,仔细看去,这是个四方形的瓷器,有半个拳头大,还是青花的,上面有张果老倒骑驴的图案。

    朱棣再轻轻碰了一下,盖子掀开,里面露出了一些黑乎乎的东西……是茶叶!

    一瞬间,朱棣就想明白了,这是当初柳淳弄得小罐茶!

    这东西本来是出售海外的,杨溥手里怎么会有?

    有也就罢了,他这时候拿出来,这事情要糟糕啊!

    当年柳淳弄出小罐茶,那是为了忽悠外藩,多捞取一些钱财,这事情老朱不但知道,还大为赞赏。

    只不过那时候的柳淳只是个无足轻重的小官而已。

    更何况老朱把他当成了子侄后辈,十分喜欢。小孩子讨大人欢心,耍点小聪明,只会得来掌声喝彩。

    可现在不同了,要加封柳淳为衍圣公,让他统领士林,结果黑历史被翻出来了。

    不论按照什么标准,弄虚作假,这都不是圣贤的作为。

    你说柳淳是个臣子,为了大明牟利,没有问题,可若是推到衍圣公的高位,这就是绝对的瑕疵啊!

    人家会说你的科学只能用在大明,而儒学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至理名言,科学想取代儒学,还差着火候呢!

    有人也看出了端倪,包括道衍,老和尚面露喜色,坏笑着瞧柳淳。

    你小子四处耍心机,抖机灵,没想到吧,遇到了对手!

    这个杨溥有点意思,年纪不大,可心机够深的,手段也高明,值得栽培。道衍暗暗下决心,他要保杨溥。

    有这小子在,跟柳淳斗智斗勇,他老人家也不寂寞不是!

    道衍曾经一度以为自己老了,满朝文武,能对抗柳淳的几乎没有,可现在看来,人才辈出,柳淳离着笑傲江湖远着呢。

    这个杨溥是其中一个,还有那个叫杨荣的,以及不声不响的杨士奇,这仨人都不简单,瞧着吧,热闹还在后面呢!

    道衍一副看好戏的心态。

    朱棣面色凝重,十分不悦。他简直想把柳淳揪过来,好好质问他,你当年出这个主意干什么?这不是自己给自己挖坑吗?

    而且这事情非常麻烦,如果追究下去,肯定会掀起有关大明和海外贸易的问题,现在北平正在弄贸易中心,要把外藩都迁居过去,会不会引起争论,还有小罐茶朱元璋也是答应的,会不会有损先帝名声?

    朱棣固然霸道,但是也不能什么道理都不讲啊,杨溥的确击中了要害。朱棣紧紧握着小罐茶的盒子,愤怒道:“退朝!”

    百官纷纷告退,不少人都乐开了花,对杨溥充满了敬意,更是有人想去跟他攀谈。可哪里知道,杨溥这家伙格外谨慎,步伐匆匆,贴着墙就走了,谁也不跟谁说一句话。

    “真不愧是三杨之一,有点本事!”

    柳淳反倒是满脸的赞赏,小太监跑到柳淳耳边,怯生生道:“大人,皇爷让你留下。看皇爷的样子,都气坏了。”

    :。:


………………………………

第554章 永乐大典

    柳淳笑呵呵去见朱棣,半点担心都没有。小太监也不敢多说,只是想不通,这位柳大人真是不一般,这年头不怕陛下发火的,宫里是皇后,宫外怕就是这位柳大人了。

    柳淳走进了寝宫,见礼之后,朱棣就摆手,把其他人赶了出去。等到宫女太监都出去了,朱棣脸上反而没有那么多怒气,甚至笑了。

    他让柳淳坐下,忍不住揶揄道:“本来还以为你能一呼百应呢,没想到竟然是举朝反对,你惭愧不?”

    柳淳坦然一笑,“陛下,自从洪武年间开始,臣就是这个处境,习惯了!”

    这话说的,朱棣还不知道怎么继续了,他重重叹口气,“你的门人弟子都没在京中,就连朱高炽他们三个都没上朝,这个结果,也是情理之中,朕早有预料。而且朕已经下令!”

    朱棣说着,将几份手谕扔给了柳淳。

    其中第一份,就是请葛诚进京。

    这位原是燕王府的长史,朱棣的嫡系,如今代朱棣去凤阳祭拜,马上就要回来。葛诚只听朱棣一个人的,而且资格够老,他能开口,情况就会扭转。

    第二份,这是送去双屿的。

    “我知道你瞧不上陈瑛,这个人我也清楚,是个酷吏。可关键时刻,就要他这样的人!”朱棣冷笑道:“朕唯有借助他的狠,才能压得住百官的滑。”

    另外还有几份手谕,是调柳淳门下入京,包括汤怀、荀顺庆和刘政等人。

    朱棣伸出巴掌,“五天,只要五天之后,人全都到齐,就在朝会上一局定乾坤!”朱棣信心十足,他瞧着二郎腿,不屑道:“老百姓常说事不过三,朕已经给了群臣两次机会,如果他们还敢跳出来,继续阻挠,朕不介意砍几颗脑袋玩玩!”

    管砍头叫玩玩,你可真是朱元璋的好儿子。

    柳淳太了解朱棣了。

    这位用兵打仗,虽然喜欢行险,但实际上却是很谨慎,不会贸然出手的。

    从第一次试探,到早朝,中间两天时间,朱棣一点动静没有,任凭百官在下面折腾,这就是在挖坑。

    跟皇帝意见不同,就要杀人,那是不教而诛。

    可若是给了两次机会,还死不悔改,那就是自己找死了。

    早朝上,朱棣生气啊,发怒啊,根本是演出来的。

    如果这么容易罢手,就不是永乐大帝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