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奋斗在洪武末年-第55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原本的城市百姓就没有了工作,更遑论涌进来的青壮。

    这些人数有多少呢?

    柳淳按照最保守的估算,光是应天加上苏州,就有七八十万之多!

    除此之外,京城的二十万禁军,梅殷的人马,加上各地的溃军,乡勇,数量也在六七十万左右。

    “王爷,也就是说,短时间之内,我们必须让两百万以上的青壮,找到生计,能够安居乐业。不然这些人就会和建文旧臣勾结在一起,继续造反!”

    朱棣眉头紧皱,“像北平那样,开始大工程建设,可以吗?”

    “很难!”柳淳老实承认,“我们在北平,需要安置的人不过一二十万而已,江南是十倍还多,而且我们也没有那么多钱,工程可以做,但是解决不了主要的问题。否则先垮掉的就是我们的财政了。”

    “那移民呢?向辽东移民如何?”

    “也很难,现在北方,尤其是辽东,还是冬天,要大举移民,必须等到三个月之后,而且要给移民配备足够的物资,还要准备住房。总而言之,人数太多了,移民超出了我们的能力。甚至连恢复江南的工商业都不现实。破坏容易,重建太难了。”

    朱棣深深吸了口气,“柳淳,现在要安顿这些人,怕是只有一条路可走了。”

    柳淳没有否认,的确只剩下一条路了。

    坦白讲,过去柳淳讲变法,费尽了心机,磨破了嘴皮子……但是人都有惰性的。现状还不错,就得过且过,受益的人未必感激,但是受害的人一定反对,而且还会撺掇一大堆人反对。

    只是这帮人想不到,正是因为他们的折腾,闹到了现在,就算想不变法都不行了,唯有拿整个士绅集团去填,才能解决问题。

    朱棣捏着徐辉祖的小本本,这里面还有专门记载徐家财产的部分。

    都说包子有肉不在褶上,偌大的中山王府,从里往外,都是肥肉,流油的那种!

    其中光是田产就有近三十万亩!别的房舍、店铺、庄园、商行……这些都不用说了。

    “把徐家的财产分了,至少能安顿一万人,也就是二百分之一。”朱棣冲着柳淳哑然一笑,“没法子了,就算王妃不高兴,我也没有别的办法。”

    柳淳还能说什么,有福同享有难同当吧!

    “王爷,我觉得做这件事情之前,应该先去看一个人。”

    “谁?”

    “方孝孺!”

    ……

    简陋的院子,一架葡萄,一张方桌,约莫20平的院子,三间正房,两间厢房,这就是方孝孺在京的住处。

    两边的厢房都堆满了书卷,他死之后,还没有人来破坏。

    柳淳和朱棣来到了院落,正在四处观看,突然外面有了脚步声,侍卫拦住,此人连忙道:“下官是杨士奇,特来,特来拜祭方先生。”

    朱棣在里面道:“让他进来。”

    侍卫让开,杨士奇快步走了进来,见到朱棣和柳淳,慌忙过来施礼。

    “下官见过燕王殿下,见过少傅大人!”

    柳淳笑了,“杨士奇,当初我请你进京,在鸡鸣山学堂教书,还参与了皇明祖训的编撰……这几年没有受到我的牵连吧?”

    此话一出,杨士奇吓得慌忙跪倒,按理说,他是柳淳一系的人马,可别人多数都参与了靖难军,就算没参与的,人家也都退归林下。

    唯有他,继续在朝中为官,还跟方孝孺搅在了一起,实在是有些说不过去。

    “下官有负少傅大人提携之恩,下官有罪!”

    柳淳轻笑,“你不用说了,我知道你的事情。你有老母需要奉养,也是情理之中。”

    杨士奇慌忙道:“多谢少傅大人体谅,下官在京,全靠方孝孺庇护,而且……”杨士奇不敢说话了。

    朱棣瞧着他,“讲,别吞吞吐吐的。”

    “是……下官,下官觉得方孝孺和那些官吏,似乎有所不同!”

    朱棣瞧着他半晌,突然发笑道:“什么叫有所不同,就是很不一样!”朱棣恶狠狠道:“这个姓方的就是不爽利。假如他愿意投降本王,清丈田亩,落实均田,他是最好的人选,可他偏偏要跟着朱允炆一起去死,真是迂腐透顶,不可救药!”

    杨士奇朱棣的话吓了一跳,毕竟方孝孺还是建文旧臣,而且是仅次于黄子澄的那个,燕王殿下居然对他推崇有加……难怪方孝孺最后的遗言那么奇怪,此刻杨士奇似乎懂了。

    想到这里,他鼓足勇气,“殿下,少傅大人,在城破之前,方孝孺曾经让微臣带几句话。”

    朱棣道:“讲。”

    “是这样的……他说士人当中,或许有好人,但是要想彻底变法成功,就必须铲除士人……他还说,会,会替少傅大人除去最大的绊脚石!”

    柳淳一愣,“他这话什么时候说的?”

    “就是在大军渡江,朱允炆宣召商议国事之前……对了,方公入宫之后,衍圣公孔讷和孔公鉴就死了,然后百官在左顺门痛打方公,他伤势严重,几乎丧命,等他回到府邸,吴华就带人赶来,杀了方公。还说他跟,跟靖难军勾结,居心叵测。”

    朱棣和柳淳都大吃一惊,他们都知道衍圣公的死,朱棣还觉得是老天爷帮自己,没想到竟然是方孝孺之功!

    朱棣意味深长地叹口气,显得很遗憾懊恼,“柳淳,这个方孝孺的确不一样,只可惜,他不能为我所用啊!”

    柳淳沉吟道:“他是看出了问题所在,当初在江上议和,我跟他聊过。方孝孺始终以士人自居。只不过我知道,他所谓的士人,应该是士为知己者死的那种古之仁人君子,和现在的士人完全不同。他选择一死,其实是为了心中的道。”

    朱棣在北平的时候,接触过方孝孺,那时候的老方还是个腐儒一个,朱棣根本看不起,可十多年后,方孝孺居然有如此胸怀见识,实在是让人刮目相看,偏偏他又宁死不愿意效忠自己,真是可惜啊!

    “杨士奇,你对方孝孺的遗言有什么看法?”

    “这个……”杨士奇沉吟片刻,突然眼前一亮,忙道:“刚刚少傅大人讲,方孝孺的士,是古仁人,微臣觉得,方公多半是想除去现在士人身上的一切优待,让士人恢复古之风采,重义轻利,以天下为己任,以苍生福祉为念!”

    听完杨士奇的话,朱棣很满意,他瞧了眼柳淳,“你觉得如何?”

    “杨士奇所讲,的确冠冕堂皇啊!”柳淳笑呵呵道:“上古士人各个都是地主啊,他们的日子比现在的士绅地主还要逍遥呢!”

    柳淳话锋一转,“不过杨士奇也点到了关键之处,士人应该是一种责任,一种心态,而非一种特权!”

    “所以……臣建议,立刻没收所有士绅田地,安顿流民百姓,事不宜迟,必须立刻行动!”

    顶点


………………………………

第533章 内阁首辅是怎么炼成的

    听到要没收土地,杨士奇顿时心里咯噔一声……坦白讲,他对此举是存在疑虑的,可他也知道自己人微言轻,朝廷大事根本不是他能参与的,至于方孝孺托付他,要保护士人,留下读书人的斯元气。

    杨士奇更是不以为然,他觉得方孝孺的确是太迂腐了,既然知道这些人无可救药,还总想着做点什么,这不是给自己找不痛快吗?

    就像是朱允炆,明知道他不行,还要陪着他一起完蛋,除了脑残,就没有别的词可以形容了。

    杨士奇默然不语,但是朱棣却看上了他。

    “柳淳,你说他当初跟你一起修过皇明祖训?还在鸡鸣山教过书?”

    柳淳笑着点头,“的确如此,杨士奇采过人,熟读经史,一支笔,可是大明少有啊!”

    朱棣大笑,“你这么称赞一个人,可是难得!这样,就任命他为翰林侍讲,入值渊阁,预机务!”

    朱棣说的轻飘飘的,杨士奇也仿佛没有在意似的。

    只有柳淳,咯噔了一下,内阁来了!

    不出意外,杨士奇成了大明朝第一任内阁首辅!

    当然了,此刻还没有这个说法,内阁的体制也没有完全齐备,很少有人能看清楚,这个小小的内阁,究竟会成长为什么样的怪物……

    很多人都说内阁是朱棣创立的,其实这是不对的。早在老朱时期,废了丞相之后,国政尽数归于朱元璋一人。

    老朱也不是全知全能,因此他设置了一些顾问,也就是所谓的大学士,充当咨询之用。这就是内阁的滥觞。也就是说老朱遇到了拿不准的事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