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奋斗在洪武末年-第42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几个盐商一听,立刻道:“小的们愿意八折!”

    冯诚淡然一笑,“好,八折之外,再抽一成五的税,从今往后,你们的盐,不但能在云南卖,还能卖去缅甸!”

    “缅甸?”盐商们愣了,“听说缅甸靠着海,他们也吃井盐?”

    冯诚冷冷一笑,“现在缅甸大半都在我们的手上,老子让他们吃什么,他们就吃什么!懂吗?”

    “懂!懂了!”盐商吓得屁滚尿流,赶快跑了。

    冯诚按着刀柄,顾盼自雄了好一阵子!

    敢情这爷们起来,竟然这么爽快!

    他一瞪朱楩,“岷王,你还愣着干什么赶快给蜀王写信,让他共襄盛举!一起讨伐朱允炆!”

    “哎!是!是!”

    朱楩一肚子气,老子好歹是个王爷啊,怎么成你姓冯的孙子了?

    冯诚才不管这些,你想给我当孙子,还要问问老子乐不乐意呢!俺老冯的眼光是很高的,不信瞧瞧我那个便宜外甥!

    干得那么出色老子都不拿正眼瞧他!

    ……

    朱楩从云南打到了富顺,只迈出了一小步,可对于这个天下来说,却不亚于朱棣举事带来的影响!

    “陛下,蜀王告急,请求朝廷立刻发兵,平定岷王之乱!”黄子澄战战兢兢道:“根据各地的奏报,巴蜀等地,还有湖广,都出现了盐价上涨的问题,百姓怨声载道,苦不堪言!”

    朱允炆才当了不到一年的皇帝,额头竟然有了抬头纹!

    愁啊!

    真是发愁!

    朱棣迟迟剿灭不了,朝中臣子离心离德,现在各地又不断烽烟四起,就连一个小小的食盐,都出了问题。

    这,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啊?

    “黄先生,你看该如何是好?”

    黄子澄苦着脸想了想,“陛下,臣以为的确该尽快平息岷王之乱,可,可要派谁去合适,臣还一时没有主意。”

    朱允炆沉吟片刻,只好去请方孝孺。

    这些日子,老方明显憔悴了许多,身上的官服都脏兮兮的,来不及清洗。

    “陛下,臣以为大事不妙!”方孝孺道:“岷王朱楩庸才而已,他能想到取叙府,攻占富顺,祸乱盐法,必定有人支持!”

    “谁?”

    “自然是西平侯沐春!”

    “什么?他会背叛朝廷?”朱允炆吃惊道。

    黄子澄忙道:“方公,据我所知,沐春跟柳淳之间,矛盾不小,更何况沐家素来忠勇,应该不会跟逆贼为伍!”

    方孝孺都懒得废吐沫,还拿沐春跟柳淳之间的争斗说事啊!要不是你们这些人,尤其是你老黄,撺掇陛下尽快除掉柳淳,没准沐春还真会听朝廷的话。

    现在沐春手握三十万大军,手下又多数受了柳淳的恩惠,他要是没有动作,那就奇怪了!

    “陛下,假如云南人马进军巴蜀,朱棣攻取汉中,从西北到西南,悉数糜烂,不得不防啊!”

    “啊!”

    朱允炆这才感觉到事态严重,“方先生,你看应该派谁去,去平叛?”

    方孝孺沉吟了片刻,“陛下,唯有让魏国公领兵了。”

    朱允炆一听是徐辉祖,还有些迟疑……方孝孺越发憋屈,“陛下,巴蜀不容有失,不派魏国公出马,镇不住局面,万一蜀王被人裹挟,也跟着乱了,江山必定不保啊!”

    朱允炆总算点头了,“就让魏国公去吧1"

    “人马呢?”方孝孺追问。

    “给,给他十五万,应该足够了!”朱允炆声音颤抖,他第一次有种不祥的预感,这是怎么了,难道朕的江山,真的要完吗?

    顶点


………………………………

第417章 徐家兄弟的选择

    方先生,你陪着朕说一会儿话。”

    朱允炆主动留下了方孝孺,至于黄子澄,则是去传旨,让徐辉祖领兵出征。朱允炆邀请方孝孺去御花园,当初朱元璋的菜地让朱允炆铲得差不多了,就剩下当年马皇后亲手栽的茶树还在。

    君臣漫步在花丛之中,心情一下子好了很多。

    “方先生,朕一度觉得,只要登基称帝,坐上了龙椅,便一切安好,什么都不用担心了……皇祖父就是如此,没有人敢忤逆他的话,他想怎么做,就怎么做,从来不用担心有人反对。”朱允炆面色苍白,愤怒之火,在心头燃烧。和老朱比起来,他真是太惨了点。想做什么都会受到掣肘,现在更是烽火遍地,江山风雨飘摇。

    无论如何,朱允炆也没有想到,皇帝会这么难当。

    方孝孺颓然长叹,朱元璋也不是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啊!其实很多时候洪武大帝很丢人的,老百姓丢了一头牛,都敢来敲登闻鼓,一个小小的粮长进京,朱元璋也会召见,谈话,赐宴,从来没有懈怠过。

    老朱是把这些“小事情”做好了,把盘稳住了,才能大开大合,肆无忌惮……至于朱允炆,江山不是他打的,既没有威望,又没有民心,想学老朱的霹雳手段,那不是做梦吗!

    方孝孺不觉得朱允炆会这么弱智,连这点差别都看不出来。

    皇帝这么说,是因为他失去了自信,他迷茫了,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

    毫无疑问,可是很要命的事情,当头的失去了方寸,让下面的人如何是好?

    “陛下!”方孝孺沉吟道:“老臣以为,陛下还是应该收拾人心,以变法为重……只要将变法推行下去,有了成效,百姓心向朝廷,国库充盈,兵强马壮,诸位藩王也就不会成为朝廷的威胁了,陛下挥手之间,就能削藩成功。”

    朱允炆微微点头,真有道理啊……这话怎么听着耳熟啊?

    是柳淳!

    就是他!

    当年柳淳就是这么讲的。

    他说的比方孝孺还要详细,他主张用发展的手段,变法的方式……或许有一天,藩王根本不会成为威胁。

    坦白讲,朱允炆只是把柳淳的话当成了推脱的手段,他为了帮燕王朱棣,才这么说的。可现在呢,方孝孺也是这个看法,难道方孝孺也是朱棣的人?

    或许真的错了!柳淳跟自己讲的是真心话,奈何自己没有听懂!等自己明白过来,什么都晚了。

    “方先生,你觉得现在推行变法,还有用吗?”朱允炆颤声道。

    方孝孺有些尴尬,假如朱允炆登基之后,就立刻推行变法,请柳淳回朝主持变法,甚至给朱棣授权,让他在北平继续推行变法……这样一来,就消除了藩王举兵的可能。

    身为天子,自然是变法的最大受益者,还有什么好担心的。

    可惜的是朱允炆,还有他身边的人,根本没有这个心胸,他们看不到大局,身为新君,没有一样造福百姓的措施,反而醉心于铲除威胁,弄得天下大乱,有今天的下场,实在是咎由自取。

    只是诸王已经造反了,现在改弦更张,还有用吗?

    “陛下,什么时候变法都不晚。臣以为士绅一体纳粮服役,这一条必须落实。不然连番大战,只会耗光国库,民不聊生。一旦流民四起,局面就没法收拾了。”方孝孺心中苦涩,他嘴上说不晚,可实际上已经错失了最好的机会。

    而且他还担心,即便现在开始做了,也未必能推行下去,道理很简单,就是朝中的那帮人,他们会为了大局,牺牲自己的利益吗?

    “方先生,你从明日起,接掌户部,替朕理财,所有变法的事情,全都交给先生。方先生,朕,朕会全力以赴支持你的。”朱允炆终于点头了。

    方孝孺跪倒在地,匍匐叩拜,泪水模糊了双眼,“陛下厚恩,臣肝脑涂地,在所不辞!”

    宫中上演君臣相得的戏码,至于朱允炆的另一位师父,黄子澄则是向徐辉祖传达了圣旨,并且笑道:“魏国公,此番领兵出征,必能大获全胜,老夫先祝贺魏国公旗开得胜,凯旋而还!”

    徐辉祖比黄子澄高了很多,可此刻他腰弯到了极低的程度,和黄子澄差不多,神态上更是毕恭毕敬。

    “黄大人,在下领兵出征,皆是黄大人的功劳,我感激不尽。”

    徐辉祖在躬身的当口,将一张汇票塞到了黄子澄的袖口里,十万贯,见票即兑。黄子澄不动声色收了起来。

    徐辉祖感慨道:“大将在外,最怕后方不稳。我这次出征巴蜀,平定岷王,还是请黄大人多多周旋,替我遮风挡雨,等平定了岷王,我自当亲自拜谢,感谢黄大人回护之恩!”

    黄子澄含笑,称呼都变了,“国公爷忠肝义胆,用兵如神,老夫深知国公爷的本事,区区朱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