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奋斗在洪武末年-第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养老送终也好!

    柳三打算把自己的一切,都给儿子!

    “小子,别看有人骂锦衣卫,可咱们手里有权!别管文官武将,看了咱们,全都两腿抽筋!什么尚书勋贵,不论多大的官儿,到了诏狱,全他娘的成了三孙子!”

    “还有啊,陛下圣明,他老人家定了规矩,锦衣卫是父死子继,能一辈一辈往下传。干爹教你几年本事,等你学成了,就能当锦衣卫,大马金刀的,别提多美了!”

    柳三没口子吹嘘,奈何刘淳不是什么都不懂的山里小子!

    要是锦衣卫真那么好,柳三也就不用出生入死,在大山里迷路了。刘淳心里很清楚,得失从来都是相对的。

    就拿朱元璋推行的户籍制度来说,父子相继,祖祖辈辈,谁也改变不了。

    农户有农籍,商人有商籍,军户当然有军籍,就连妓女还有个乐籍!

    父亲是军户,所有的儿子都是军籍,可有军籍不代表能从军,只要最大的一个,才能顶替父亲的位置,其他兄弟只能叫做“军余”,换个更现代一点的名词,就是备胎!

    假如哥哥死了,就从弟弟里面挑选,继续从军,如果下一代长大了,也可以从儿子里面选……反正,这一家就要出一个兵,除非死绝了,谁也跑不掉!

    很残酷,可也很有效,朱元璋正是用这套办法,维持帝国的稳定。

    锦衣卫也是军籍的一种,而且还是最令人羡慕的那种!

    里面锦衣卫的子孙越来越多,外面又有很多人想挤进去。偏偏锦衣卫又是一个萝卜一个坑!

    有锦衣卫籍,和能成为真正的锦衣卫,完全是两码事。

    柳三盯上了刘淳,一来是他年纪合适,几年后就能长大成人,二来他是山民,无父无母,无依无靠,只能靠他,三来,刘淳的种种表现,堪称聪明机灵,是吃这碗饭的料!

    不管怎么样,总算有了安身立命的所在!

    锦衣卫,还不错!

    这一夜刘淳睡得很香甜,他梦到了飞鱼服、绣春刀!
………………………………

第4章 被裁撤了(求收藏)

    清晨,刘淳从睡梦中醒来,早饭依旧是野猪肉,他努力啃着,同时也在思索着……洪武二十年,似乎有什么事情要发生,可偏偏记不起来。

    难道吃猪肉多了,也会变得和猪一样笨?

    刘淳气哼哼大嚼着猪腿,发泄着心中的怒气!

    此刻柳三已经吃饱了,他割下了二十斤猪肉,背在身上,足够吃到出山了。剩下的就扔到了水池旁,留给山里的野兽享用。

    “走吧!”

    父子俩开始动身,他们在山里转了一阵,确定了南方之后,就一头扎下去,一天下来,刘淳的野猪皮鞋都磨破了,手上腿上,尽是被野草割开的伤口,又痛又痒。

    柳三把自己的外衣给了刘淳,让他裹着,又艰难翻过一道山梁,刘淳突然听到了铃铛声,很清脆,穿过山峦,钻进耳朵!

    “往那边走!”

    他不顾一切向山下奔跑,当踏上大路的那一刻,刘淳几乎要哭了。柳三同样是死里逃生,大呼侥幸。他们打听了行路的商贩,这条路是通往古北口的!

    过了古北口,就是大明的地盘了!

    “小子,咱们快着点,去古北口过夜!”

    两个人不顾疲劳,快步向前!

    依照史书记载,明长城是从永乐年间开始修的,不过当刘淳赶到古北口的时候,就发现有许多施工的民夫忙碌着,依照山势,修建城墙,在关口要塞,建造墩堡烽火台,对小股的骑兵能起到防御作用,当大股敌袭的时候,又能发出警报,站在这里,才能体会到烽火连天是什么样的场景!

    “这都是北元鞑子,贼心不死,时时入寇抢掠,全都怪他们,老百姓才不得安宁!”

    柳三怒气喷张,他记得是元鞑子害死了全家,不光是他的家人,还有许许多多的乡亲,柳三为数不多的童年记忆里,最多的就是一个字:饿!

    饿到发慌!

    没有粮食,吃野菜,挖泥鳅,等到这些也没了,就吃草根,树皮,啃观音土……柳三亲眼见到过,有人吃过观音土之后,肚子涨得像个大球,比怀了三胞胎还严重,可四肢却枯萎如麻杆,怪异的身形,好像传说中的小鬼,哪怕饿死了,也满脸痛苦的狰狞!

    血仇不能不报!

    “元鞑子该死!好在他们猖狂不了多久了!”

    柳三信心十足,他这次拿到了关键的情报,只要交给朝廷,运筹帷幄,一定能重创鞑子。没准还能深入大漠,痛击北元,铲除心腹大患!

    相比起柳三的踌躇满志,刘淳则是更关心周围的环境,他能很明显感觉到,守城士兵的认真严谨,哪怕柳三拿出了锦衣卫的腰牌,他们也要确认之后,才肯放行。

    在古北口休息了一晚上恢复体力,柳三生怕耽误了军情,第二天早上就急急出发。考虑到刘淳年纪还小,还雇了一架马车,向北平而来。

    上车之前,柳三把一个包袱扔给了刘淳。

    “随便买的,你先换上吧!”

    他嘴上这么说,可衣服的料子极好,大小也合适,显然是花了心思!咱柳三爷,还能亏待自己的宝贝儿子!

    真别说,刘淳这小子长得就是俊俏,换上了合适的衣服,越发显得挺拔英俊,细皮嫩肉,唇红齿白。

    唯一的问题就是没有头发,好在三爷准备了一个头巾,把光秃秃的脑袋完美笼罩。

    “嘿,光是这卖相,都能混个状元郎!”

    三爷抚掌大笑,什么不愉快都不翼而飞了,这次可赚大了,不但立了大功,还捡了个儿子,真是苍天有眼!

    三爷翘着腿,斜靠在车厢里,情不自禁地哼着小曲,开心到飞起……刘淳的心情也挺好的,他不时询问情况,柳三耐心解答,让刘淳对这个时代增加了许多了解。

    从古北口,到北平,用了两天多的时间……终于高耸的北平城,赫然出现在面前。

    作为昔日的元大都,北平格局宏大,城高池深,非比寻常。

    只不过往来的客商,无暇欣赏北平的雄伟,他们全都聚集在城门口,看着上面的一张告示。

    有识字的读书人摇头晃脑念了出来:“……锦衣卫指挥使毛骧勾结奸佞,败坏朝典,外通倭寇,内结权臣,罪行累累,罄竹难书……按律问斩,夷其三族!”

    什么?

    锦衣卫指挥使毛骧被杀了?

    臭名昭著的刽子手也有今天?

    真是老天爷开了眼,这就是天道循环,报应不爽!

    “杀,杀得太好了!”那个读书人高举双臂,兴奋大吼,状若癫狂!

    围在城门口数以千计的百姓,不是每个人都知道毛骧是怎么回事的。那个年轻的读书人就主动讲解起来。

    他脸涨得通红,“你们听着啊……这些锦衣卫狗贼,简直坏透了。”他一张嘴,就开始骂起了锦衣卫。

    “这些杀人的恶鬼,专门杀害忠臣,陷害好人,手段残忍,令人发指!这么多年了,光是死在这个毛骧手里的人,就有十几万之多!他不光杀人,还抄家灭族……想不到啊,这个贼也有今天!怎么样?老天爷有眼睛,凡是干了坏事的,都没有好下场!”

    年轻的读书人眉飞色舞,高兴坏了,老百姓并不清楚内情,只觉得杀了一个恶人,自然是好事。上了年纪的,干脆跪在地上,高呼陛下圣明,感动地热泪盈眶。

    正在这时候有个少年在人群当中探出头,“那位书生,说的可真有道理!老天爷看得清清楚楚,要不土地庙前面,怎么挂了那么多人皮枕头啊!”

    朱元璋痛恨贪官,凡是贪污六十两以上,就给扒了皮,填上草,挂在衙门或者土地庙外面。刘淳从古北口入关,路上就看到了好几个。

    那可都是文官,而且多半还栽在锦衣卫的手里。

    书生当然能听出话里的刺儿,他恶狠狠盯着刘淳。

    “小子,你也敢胡说八道?”

    刘淳才不怕他,老子也是准锦衣卫,可不能你们这么糟蹋!

    “告诉你,锦衣卫是奉旨办案!你敢说杀的人是忠良,就是要推翻钦案!是什么居心?”

    嚯!

    瞬间一口大黑锅就飞了过去,把年轻书生结结实实扣住了,他涨红的面孔开始失去血色,嘴唇哆嗦着,“小子,你诬陷好人!”

    “你说我诬陷,那你把锦衣卫上上下下,都给诬陷了,你算什么?”

    “我,我没诬陷,锦衣卫无恶不作,人尽皆知,这,这不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