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其他臣子也只能跟着跪倒,朱允炆连忙侧过身体,“皇祖父刚刚离我而去,孤悲痛欲绝,无心他顾。”
我现在太伤心了,没有精力去想当皇帝的事情呢!
话,有点假!
齐泰继续拜求,朱允炆最后只能很“勉强”点头。
终于,该准备新君登基的事情了。
齐泰上蹿下跳,替朱允炆张罗,看他卖力气的劲儿,仿佛是他要当皇帝一样。
一个帝国的新陈代谢,最重要的就是两道诏书,一个是遗诏,一个是登基诏,遗诏是黄子澄拟定的,齐泰就想拟定登基诏。
可就在这时候,突然发现,原来宫中的玉玺,不翼而飞了。
别误会,没人偷,而是被人光明正大拿走,看管起来了。
这个人正是朱允炆的母亲,吕氏!
“圣人年纪还小,经历的事情也少。骤然登基,要统御万里江山,真不知道他要多辛苦!我这个当娘的,就勉为其难,替他操劳一下吧!”
敢情朱允炆进宫,吕氏也跟着进了皇宫,身为皇帝的母亲,霸占玉玺,当然是要垂帘听政。
这个女人也不简单,当年朱标连太子妃都不舍得给她,现在她却即将成为皇太后,若是再加上玉玺,她就能垂帘听政,堪比皇帝!
朱标!
你连当皇帝的福气都没有,真是个可怜人!
在这一刻,疯癫的人越来越多了,不差吕氏一个!
“启禀太后,新君登基大典就在明日,臣已经拟定好了登基诏书,只要用印,就可以明日正式颁行,臣已经请求陛下,尊生母为太后!”
听到太后两个字,吕氏的浑身一震,终于露出了笑容。
“齐大人会办事,哀家早就知道。”说着,她让人取出玉玺,当着齐泰的面,就要用印。
齐泰在登极诏上面乱指,吕氏的贴身宫女不懂这个,尴尬地杵着,不知道印在哪里好!
齐泰赔笑,伸出手,很自然接过玉玺,然后在诏书上按了一下……只是接下来他没有把诏书带走,而是将玉玺塞进了怀里,用双手环抱住,扭头就走!
“齐大人!”
吕氏大惊,急忙让人阻拦。
齐泰毫不畏惧,“我怀中乃是玉玺,伤损一丝一毫,就要灭你们的九族!都闪开,我要将玉玺献给陛下!”
这货是真的不在乎脸皮了,侍卫迟愣之际,他冲出了宫门,朗声道:“自古以来,妇人干政,乃是大忌!太后还是安心在宫里荣养吧!”
吕氏听到这话,简直气炸了肺,她万万想不到,这帮满口仁义道德的读书人,耍起无赖,竟然是如此丑陋不堪!
她让手下人立刻去追回玉玺,而齐泰呢,早有安排,一路上顺利到了前面,喜滋滋将玉玺献给了朱允炆。
“陛下,臣幸不辱命,将玉玺带回来了。”
朱允炆点了点头,将玉玺抓在了自己的手里,这一刻,他感觉到了权力的滋味!很美妙!
齐泰更加得意,他帮着抢回了玉玺,凭着这个功劳,以后的朝堂上,就该是他呼风唤雨才是!
只不过齐泰的好运气似乎用完了,以茹瑺为首的几位大臣走了进来。
“启奏陛下,臣等接到北方士子告状,今年恩科有弊端,而且先帝之死,似乎与此有关!”茹瑺斜视了一眼齐泰,“为何恩科没有一个北方人,这是什么道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第385章 帝王无情
齐泰黑着老脸,紧紧盯着茹瑺……心说老子已经赢了,太孙继位在即,君臣名分已定,老子就是帝师,所谓成王败寇,说什么都没用了,你们还敢跟老子作对,那就是找死,怪不得别人!
想到这里,齐泰朗声道:“茹大人,科举取士,自有规矩,本官既不是主考,也没参与取士,你把罪责加不到我的头上!更何况恩科乃是天子垂青,给士子们一个额外的机会。现今天子继承大统,普天同庆,你却说恩科有弊端,是什么居心?”
茹瑺呵呵冷笑,“齐大人,你可真是会颠倒黑白,这一次恩科主考乃是翰林侍读学士,他是门人,又是你推荐他担任主考,难道还没有瓜田李下吗?”
“哦?那好啊,有本事你就去抓,等有了证据,再来找本官问罪不迟……”
“不必了!”茹瑺朗声道:“陛下,根据臣接到的消息,这一次的科举有泄题的情况,这才是北方学子无一上榜的原因,而泄题之人,就是齐泰!”
“你胡说!”
齐泰真的变了脸色,他万万没有料到,这么隐秘的事情,竟然让茹瑺给知道了!
不过还是那句话,反正他是胜券在握,历史从来都是以成败论英雄,他没什么好怕的。
“陛下!”齐泰猛地转向朱允炆,“陛下,老臣冤枉,老臣纵然有天大的胆子,也不敢在科举上面动手脚……更何况这些年老臣兢兢业业,一心辅佐陛下,老臣之心,天地可鉴,还请陛下主持公道!请陛下还臣清白!”
齐泰跪在地上,涕泗横流,不停磕头。
朱允炆俯视着这位师父,又瞧了瞧义愤填膺的茹瑺等人。
朱允炆突然幽幽道:“茹爱卿,你们当真查到了罪证?”
“回陛下,臣不但查到了罪证,臣……还知道,陛下曾经亲自批阅试卷,而且就在陛下昏倒之前,曾经传旨要召见所有跟恩科相关的考官……宫中的出入记录上面,写的明明白白,臣已经拿到了证据……另外,关于此次恩科不公的情况,北方士子,群情激愤,更有人提前泄题,总而言之,此案关乎重大,臣以为不能不查!”
齐泰的鬓角见汗,他倒不是怕宫外的那些事情,毕竟什么泄题啊,北方士子落榜啊,都可以扛过去。问题是朱元璋的确下过口谕,若是有记录……这就是先帝关心的案子,作为嗣君,朱允炆不可能无视,如果不管,那就是不孝,会落人口实的。
齐泰慌了,他希望朱允炆能压下去,只要压下去,随便处置几个考官,有个交代就行了。他现在很有自信,毕竟朱允炆登基称帝,身边可用之人不多,还要仰仗自己……除了自己,也没人能帮得了他!
“陛下!”
齐泰仰头,还没等说出后面的话,突然,朱允炆猛地一拍桌案,豁然站起,年轻英俊的面孔,因为愤怒而扭曲变形。
“齐泰!你身为文苑清流,在东宫多年,不思报国,却屡次兴风作浪!朕已经查清楚,尔曾经以假麒麟,蛊惑练子宁上书,而后又打着东宫旗号,走私茶叶……还有,你心术不正,屡次挑唆,搬弄是非,无恶不作。朕本来顾念师徒之情,以为你能回头是岸,谁知道你怙恶不悛。胆子越来越大……恩科一案,乃是先帝临终之前,心心念念的大案,朕岂能视而不见听而不闻,辜负天下士子之心!又岂会纵容你这般的恶徒,败坏国典,胡作非为……”
“来人!”
侍卫一起涌入,朱允炆一指齐泰,怒喝道:“将他给我拿下!”
侍卫扑上来,一下子就把齐泰按住了。
此刻的齐泰,完全懵了!
怎么回事?
陛下怎么不保自己了?
不但不保,听他的话,怎么还要把所有的事情,都推给自己?这,这是什么道理?
麒麟之事,走私茶叶,科举泄题……这些事情是我一个人能干的吗?没有东宫的力量,谁会听我齐泰的?
一向自诩聪明过人的齐泰突然明白了!
卸磨杀驴!
自己辛辛苦苦,替朱允炆谋划,别管成功失败,他绝对是最尽职尽责的师父,没有之一!刚刚当上了皇帝,还没有举行登基大典,就拿自己开刀。
朱允炆,你的良心呢?
齐泰发了疯似的,“陛下,陛下!你不要忘了,是臣忠心耿耿,替陛下操劳,是臣逼死了定远侯啊……陛下,你不能无情无……”
当听到定远侯三个字的时候,朱允炆突然厉声大吼,“齐泰匹夫,你丧心病狂,胡言乱语,把他的牙齿敲下,一个不留!”
这句话说完,包括茹瑺等人都傻了,我的老天啊,这还是那个处处标榜仁义敦厚的太孙殿下吗?
怎么大权到手,人就完全变了一个样子啊?
他们在惊讶之余,侍卫们已经动手了。用刀尖儿狠狠刺入齐泰的牙床,然后用铁钎对准,以锤子狠凿。
大约一刻钟之后,齐泰满口的牙齿,一个不剩,全都砸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