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奋斗在洪武末年-第32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老朱气哼哼道:“新的祖训,针对不征之国,要进行重新阐释,顺我大明者,可安享太平,敢忤逆大明,一定要严惩不贷!”

    老朱又说了好几样,最后到了关键的地方。

    “皇祖父打算明定变法,为子孙之使命所在,务必让我大明国富兵强。”

    此话一出,果然,朱允炆先是面色狂变,紧接着他撩起袍子,跪在了朱元璋的面前。

    “允炆,你这是何意?”

    “启奏皇祖父,孙儿以为此议似有不妥之处!”

    老朱眉头紧皱,“你什么意思?”

    “皇祖父在上,孙儿不敢隐瞒。孙儿觉得,变法这一词,就有不妥的地方。“朱允炆偷眼去看柳淳,发现柳淳云淡风轻,并没有任何的变化,脸上的笑容依旧,他的心就咯噔了一下。

    齐先生教导自己的话,可千万别触了霉头啊!

    朱允炆咬了咬牙,“启奏皇祖父,我大明江山,乃是皇祖父提三尺宝剑,打下来的基业。大明的法度规矩,皆是皇祖父所定。既然如此,变法岂不是成了变皇祖父之法?若是在祖训之中,规定子孙要进行变法,那,那皇祖父的祖训,又放在哪里,孙儿委实没有想清楚,还请皇祖父明鉴!”

    老朱听闻朱允炆的话,不置可否,而是扭头看向了柳淳,“师者,传道受业解惑也,太孙不懂,你这个当师父的,应该给解释清楚吧。”

    柳淳点头,他先伏身,请朱允炆站起。

    而后笑道:“殿下,臣所言之变法,其实不是变陛下之法,而是变秦汉以来,绵延两千年的成法。”

    朱允炆更加困惑,“先生,既然绵延两千年,那为何要改呢?”

    “哈哈哈!”柳淳轻笑,“当然是为了大明千秋万代!因为历代以来,皇权难以深入乡下,朝廷缺乏对百姓的真正掌控,以至于盛世不过三百年,大明要打破这个怪圈,自然要进行彻底的变法。”

    朱允炆似有所悟,可又疑惑道:“先生,弟子还是不太明白,所谓一乱一治,盛衰循坏,这是自古以来的天理,如何能以人力抗衡?身为天子,也只能修德爱民,尽力延长国祚,如此,便是仁君了。”

    柳淳道:“殿下,你这话又问到了关键之处,为什么会有治乱循环,盛衰交替。臣以为固然有天命在上,可归根到底,在于土地的兼并,千百年来,历朝历代,都围绕着土地在打转转。臣觉得这次订立皇明祖训,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明确土地所有!严厉杜绝兼并!从根本上,解决士绅借着土地牟利的可能!”

    朱允炆越发惊讶,“先生,你有什么打算?”

    “清丈田亩之后,把丁银计入田赋,如此一来,一块地固定有多少税赋,就确定下来。这块地可以买卖交易,但税赋不变。也就是说,士绅兼并土地越多,负担的税赋就越重。而且还可以设置一个上限,比如超过一千亩,就需要负担成倍的田赋,三千亩,再翻一倍!如此一来,即便有人还愿意兼并土地,也没有什么,只要能负担得起田赋就是了。”

    柳淳说到这里,朱元璋突然朗声大笑,“柳淳,真有你的!这一招果然够狠啊!不过朕觉得很不错!朕看你们在长沙的议论,就提到了这一点。你果然打算这么办!”

    柳淳忙道:“陛下,不是臣打算,而是陛下有没有魄力如此作为了!”

    老朱含笑:“你小子敢跟朕用激将法了?告诉你,朕没有什么不敢的,抑制兼并,让大明国祚绵长,朕无所畏惧!这一条,一定要写在祖训里,而且要告诉所有子孙,谁敢破坏,绝不轻饶!”

    诚然,柳淳的办法还是没法真正一劳永逸,毕竟百姓繁衍生息,人丁增加,土地还是会不够用,但是却遏制了大地主的出现,最大限度保留了自耕农。

    这是一个非常大的底盘,也就是国家的根基。

    所谓自耕农,其实可以算成小土地所有者,而小土地所有者又能归入小资产者的行列,勉强可以和小资中产划上等号。而众所周知,要想社会稳定,一个庞大的中产阶级,是非常重要的,也就是所谓的理想的纺锤型社会结构,中间大,两头小。

    这套理论从外面引进来,立刻就变得高大上了。

    其实放在古代,有土斯有财,历代抑制兼并,不就是为了保护中间的自耕农吗!也就是维护社会稳定的大多数。

    而土地兼并又是什么,不就是极少数人,变得超级有钱,而绝大多数农民,失去土地,变成佃农,流民,也就是从橄榄形社会,变成了哑铃型社会……然后底层承受不了,揭竿而起,改朝换代。

    说起来,我们漫长的历史,有太多的经验教训可以汲取,读通了五千年的积淀,回过头再看那些外来的东西,真的没有什么高深可言。

    柳淳陪着老朱,在御菜园行走,谈了许多许多,整个皇明祖训的框架就已经出来了。朱元璋是很满意。

    “允炆,皇祖父把柳淳派给你当师父,就是因为他有经天纬地之才,所谋者,深合朕意。你要多听柳淳的意见,他是没有那么多私心的!”

    被老朱当面夸奖了,柳淳还有那么一点意外,这还是那个成天骂他的老朱吗?怎么跟换了个人似的?

    朱元璋用力哼了一声,“你小子是不是皮子紧了,非要朕骂你才舒服!是吧?”

    柳淳忙摇头道:“臣,臣只是觉得自己做得远远不够!”

    “那你就好好干活!回头把祖训给朕拟好了,送到宫里。”

    “臣遵旨。”柳淳又道:“陛下,臣独自一个人,怕是难以胜任,不知道臣能不能找几个帮手?”

    “你只管找就是了。”老朱没有迟疑,很快同意了。

    柳淳冲着朱允炆笑道:“太孙殿下,齐泰齐师傅,为人谨慎小心,做官以来,从不出错,此人倒是拟定祖训的不二人选!”

    “是,是吗!”朱允炆勉强挤出一个笑容,“既然先生说了,那就不会错,回头我就去告诉齐先生,想来他也会欣然同意的。”

    朱允炆嘴上这么说,可心里却波澜汹涌,跟烧开的锅似的……莫非说,柳淳已经知道齐先生帮了自己许多,要对齐先生不利?

    可他也不该让齐先生参与草拟祖训啊,柳淳到底是怎么想的?

    朱允炆迷茫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第327章 告密者齐泰

    先生,你看该如何是好?”

    朱允炆吞吞吐吐,把修订皇明祖训的事情说了一遍……只见齐泰面色凝重,阴沉得能滴下水,朱允炆心中惶恐,又问道:“先生,此中莫非有什么谋算?”

    齐泰不屑一笑,“殿下睿智,当前变法操之谁手?”

    “自然是柳……先生。”朱允炆咧嘴苦笑,他曾经有一段跟柳淳修复了关系,但是随着诸位师傅进入东宫,他跟柳淳之间,似乎越发疏远。

    但问题是皇祖父却偏爱柳淳,在御花园言谈之间,有意把柳淳作为辅政大臣留给他,这让朱允炆十分不安。

    “殿下,事情昭然若揭了,柳淳想借着祖训的名义,逼迫殿下在登基之后,继续推行他的变法!”

    齐泰用词很讲究,一个“他的”就把柳淳跟朱允炆区分开了。

    朱允炆沉吟道:“齐先生,皇祖父对柳先生的变法,非常推崇,我以为若是能成,也未尝不可啊!”

    齐泰轻笑,“殿下,柳淳此人算计精深,智虑过人。他借着变法之机,安插亲信,培植党羽,甚至连孔孟二圣都不放在眼里。倘若让他掌权,外结藩王,内有锦衣,勋贵,朝臣,皆为之所用,臣……真是不敢想象啊!那时候柳淳就是曹操,就是王莽,可以随时行废立之事啊!”

    朱允炆打了个冷颤。

    他觉得齐泰的话很有道理,不要讲什么变法不变法的。光是柳淳掌握的权力,就让他感到了惶恐不安。

    “齐先生,柳先生还荐举你去协助草拟祖训,我,我看他还是有心跟先生修好的。”

    齐泰摇头,“殿下,这就是柳淳阴险的地方,他让臣过去,无非是想败坏臣的名声罢了!”

    “那,那先生还去吗?”朱允炆关切道。

    齐泰沉吟道:“臣势单力孤,如何能跟柳淳抗衡?臣只有勉为其难了,不过请殿下放心,不管多难,臣都会挺过来,都会等到殿下能够扭转乾坤的那一天!”

    朱允炆越发悲观,“先生,已经拟定了祖训,变成了金科玉律,我,我怕是无能为力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