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奋斗在洪武末年-第28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兄弟相残,让朱元璋格外受伤,他没当好这个爹啊!人失落的时候,就需要朋友安慰,能跟老朱交心的,也就剩下汤和了。

    老爷子隔三差五,进宫跟老朱下棋聊天。

    朱元璋也有意栽培朱允炆,他把许多常规的政务都交给了朱允炆处理,真希望这个孙儿能快点长大成熟!扛起江山的重担。

    “耽搁了差不多一年了,也该动起来了。”

    朱元璋淡淡道:“允炆,立刻传旨,召见刘政、龙镡、汤怀等太学生,朕要在奉天殿,给他们封官!”

    朱允炆略微迟疑,“皇祖父,要封什么官?他们这些人,不是科甲正途,怕是难以服众啊?”

    “哈哈哈!”老朱朗声大笑:“不是科甲正途怎么了?你皇祖父还是个农夫呢!这帮人都是柳淳调教出来的,也算是你的同门师兄……你跟他们多亲多近,日后变法大业,还要指望着他们去推动!”

    朱允炆吸了口气,作为一个已经十六岁的少年,他丝毫不觉得变法是最紧要的事情。

    要说真正需要解决的,首当其冲,就是藩王!

    他还记得,朱棡就试图造反,幸好有蓝玉冲到了军营,消弭了祸端,可还有那么多藩王,尤其是雄踞北平的燕王朱棣!

    假如他想造反,没有人能拦得住吧?

    还有,自己的师父,师兄……他们究竟会站在哪一边?谁又能说得清楚!

    朱允炆忧心忡忡,却不敢显露出来,他还是要全力做好祖父眼中的乖孩子,一切等着大权到手,再做计较!

    “先生,弟子们拜见先生!”

    上百位在京的太学生,悉数聚集到了柳府,即便柳淳的书房够宽大,也容纳不了这么多人,多一半都在外面,可即便受着日头的暴晒,他们也甘之如饴。

    汤怀笑嘻嘻道:“师父,这次陛下特别恩遇,破格提拔,让弟子们去各地推动变法,弟子就接了凤阳知府的位置。”

    柳淳大吃一惊,“知府?当初我才混个同知啊!”

    汤怀憨笑道:“师父,弟子不算什么,刘兄可是接了浙江的右布政使啊!”

    柳淳转向刘政,发现这小子笑得很矜持,居然是真的!

    柳淳没有丝毫的高兴,反而抱住了脑袋。

    真是破格提拔啊,老朱,你到底弄啥咧?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第292章 朱高煦的胜利

    这些太学生,虽然早就得到了七品冠带,但是骤然让他们牧守一方,去当父母官,一个个还难免惴惴不安,一副小生怕怕的样子。

    一起涌到柳淳这来,就是想讨个定心丸。

    “师父,你说该怎么办吧?大家伙都等着呢!”汤怀笑嘻嘻道,他毕竟正式拜师,比起其他人更亲密一些,故此胆子也够更大了一些。其余的人眼巴眼望着,等着柳淳的指点。

    说起来他们是幸运的,因为参与变法,被老朱提携,平步青云。

    可在另一个角度,他们又是不幸的,因为加入了新法的阵营,朝中的老臣前辈,尤其是科甲正途出身的官吏,都鄙夷他们。

    这里面有学历的问题,也有变法之争,总之,各种情绪交织,没有人愿意带着他们玩。

    就好像年轻的狮子会结伴捕猎一样,这帮小菜鸟也都自动自觉抱成了一团,他们很清楚,团结起来,或许会死,不团结,那就真的只有死路一条了。

    “先生,我们都是您教出来的,给我们点指点吧?”

    柳淳淡然一笑,“你们想要指点,也罢……我带你们去一个地方,等看过之后,或许你们能有所领悟。”

    柳淳招呼着一百多人,呼啦啦向城外而去。他的举动,可没有瞒过宫里的老朱,锦衣卫虽然半残了,但老朱手上还有力量,那就是太监!

    尤其是捕鲸成功之后,太监手里多了一条财路。

    有了财路,就能扩充队伍,为了办事方便,老朱从锦衣卫里,拨出两个百户兵马,交给了太监。

    这就是大名鼎鼎的东厂前身,只不过朱元璋严守不许宦官干政的规矩,他授予权力,给予人员,只是在私下里运作,范围仅限于京城。是绝不会让太监到处狐假虎威的。

    可即便如此,对于太监来说,已经是很大的进步了,他们不光是在宫里打扫卫生那么简单,已经变成了天子的耳目,无疑权力地位,都大大提升。

    朱允炆当下每天陪伴在朱元璋身边,爷孙两个几乎形影不离。太监来送信,朱允炆正在看奏疏,他突然顿了一下,而后几乎低头阅读。

    他的小动作,没有瞒过朱元璋,等太监下去之后。

    老朱轻笑:“允炆,你觉得皇祖父给你挑的师父如何?”

    朱允炆放下手里的奏疏,忙道:“先生心思机敏,年轻有为,的确是当世少有的贤才,孙儿获益匪浅!”

    朱元璋不以为然,“可皇祖父看来,你怎么有些忌惮……或者说,是害怕?”

    朱允炆脸色骤变,他忙到老朱面前,深深一躬,然后道:“孙儿才疏学浅,国政又如此繁重,孙儿唯恐辜负了皇祖父的希望,故此战战兢兢,还请皇祖父见谅!”

    老朱深深吸口气,凝视着朱允炆……乍看之下,这孩子给朱标年轻时候,一般不二。这也是老朱为什么很快立他为太孙的原因所在。

    可每日在一起,渐渐的朱元璋发现,朱允炆和他爹还是不一样的。

    朱标的仁厚宽宏背后,是强烈的自信。

    可朱允炆呢,处处谨小慎微,明显有些底气不足,表现出来的就是疑心和猜忌……老朱也猜得出来,或许跟朱允炆的身份和年纪有关。

    “唉!”

    老朱轻叹口气,“皇祖父励精图治,本想给子孙留下一个太平天下……可柳淳带着数百太学生,在长沙府清查了一遍。不得不说,各种乱象已经出现了苗头。皇祖父定下的治国之法,似乎也有所不足,必须拾遗补缺,甚至改弦更张……这就是力主变法的原因所在!”

    “既然要变法,就要有人才!相比起满朝旧臣,变法能依靠的人不多,柳淳算一个,还有就是这些年轻的官吏。算起来他们也是你的师兄,有这层情分在,他们会忠心耿耿,成为你的左膀右臂!”

    一个英明的天子,必然是战略大师……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这九字真言,就是夺得天下的秘诀。

    如今朝廷想要变法,就要弄清楚敌我。变法最大的敌人,就是庞大的士绅集团,不管是汉唐的世家门阀,还是两宋的寒门地主,一脉相承,根深蒂固。和如此强悍的对手交锋,没有强大的左膀右臂,是根本做不到的。

    柳淳是个少年英才不假,但光靠他还有那些太学生肯定不行。所以老朱没有动蓝玉和冯胜,而是准许他们暂居凤阳。

    这就是留下两个暗子,他在日,能推动变法,不需要勋贵帮忙。可若是他不在了,还可以借助勋贵的力量,抗衡文官士绅。

    老朱很清楚,这些勋贵当中,以蓝家和常家为主,他们跟朱标都非比寻常。

    朱元璋很希望太孙朱允炆能跟这些人多亲多近,成为天然的盟友。哪怕他死了,朱允炆的龙椅依旧安稳,变法依旧能够推动下去。

    奈何朱元璋渐渐发现,事情和他想的不太一样。

    太孙跟蓝家和常家,怎么都亲近不起来。

    而且蓝玉请辞,朱允炆连句话都没替他讲……蓝玉是常氏的舅舅,可问题是常氏也是朱允炆的嫡母啊!

    老朱又忍不住想起,前些时候,晋王朱棡被押解到了京城。

    他也曾询问朱允炆的意思,朱允炆跟他讲,天家颜面要紧,晋王又是皇祖父的嫡子,不宜明正典刑,还是要留个全尸。

    朱元璋当时同意了,还觉得孙儿替自己着想,十分孝顺。

    可再回头想想,又觉得不妥……祖父再亲,总不能超过父亲吧?那可是杀你爹的凶手,岂能轻易放过?

    若是换成嫉恶如仇的,一定会要求明正典刑,哪怕会弄得皇帝不快,也在所不惜。

    朱允炆这个孩子,是太小心谨慎了,还是……老朱不敢想下去了。

    说实话,短短的两三年时间,先是临安公主,接着是汝宁公主,然后是潭王,太子,还有晋王!

    哪怕子女再多,也架不住一个接着一个死去,而且死的又是那么惨,几乎没有善终的,哪怕是铁石心肠,也会破碎不堪。

    用不着仔细观察,就能发现朱元璋比以前明显老了许多,鬓角的头发都白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