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奋斗在洪武末年-第25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蒋瓛急忙答应,就这样,展开箱子,取出里面的东西,小心翼翼拼接起来,渐渐的,老朱看出了一丝端倪!

    “这是地形图?不对,怎么山川河流都活了起来?”

    老朱愈发惊讶。

    柳淳送来的正是长沙府的地形沙盘。

    等六十块拼好之后,再往上面看去,哪里是城市,哪里是山川,哪里是河流,哪里是农田……全都一清二楚,比起地图,可要清晰明了太多了!

    “难道那小子半年的时间,就做了这个?”

    老朱凑到近前,在沙盘的上面,还密密麻麻插了许多小旗,每一个小旗代表一个乡镇……多少人丁,多少田亩,多少赋税,一应俱全!

    老朱就这么看着,几乎一瞬间,就把长沙府装到了心里。

    默默注视了一刻钟,老朱咧嘴大笑,“果然,那小子没让朕失望!”朱元璋回头,瞧了瞧詹徽。

    “吏部,你怎么看?”


………………………………

第257章 绝对陛下亲子

    詹徽看到了地形沙盘的时候,完全懵了。他根本想不到,还有人能把山川河流完美复制,缩小呈现在面前。

    他自己看,都不得不叹服,长沙府,一州十一县,一目了然。

    柳淳弄得比一般的军用沙盘还详细多了,每一个村镇,每个桥梁,甚至每一口水井,都在上面体现出来。

    针对每个县,柳淳都做了详细的说明。

    其实在老朱立国之前,就非常重视治下的百姓田地,这两样是他争霸天下的资本,力量的来源,马虎不得。

    为了了解情况,朱元璋要求官吏制作两个册子。

    一个是黄册,记录天下的人口,征丁银,征发徭役,全靠这个。

    另一个叫鱼鳞册,也叫鱼鳞图册,跟柳淳弄得沙盘作用差不多,就是把各地的山川田地都画到一本图册上,然后把每一块地,按照拥有人不同,进行编号,标注在图册上。

    想象一下,一片土地,中间花了许多线条,分成一小块一小块的,是不是很像鱼鳞?所以呢,因此得名鱼鳞册。

    鱼鳞册体现的是土地关系,也就是征田赋的依据。

    黄册和鱼鳞册,就是大明的根基!

    有时候真的不得不佩服老朱的心细细腻,他做的不就是大明版的土地确权吗!如果完全按照老朱的设想,还真不会出现土地兼并的问题。

    但很可惜,受技术的限制,也由于官吏敷衍,鱼鳞图册十分粗糙,有的百姓承受不住苛捐杂税,选择逃亡,有些大户趁机兼并田产,加上针对士人官吏的减免,使得整个鱼鳞册不断遭到破坏和冲击。

    可即便没有破坏,鱼鳞册比起眼前的沙盘,那就是二次元和三次元的差别啊!

    柳淳不但在上面标注了土地,还统计了人口数量,等于把黄册和鱼鳞册合二为一。

    有多少丁,有多少田,清清楚楚。

    只要把长沙府总的丁银计算出来,再均摊到每一亩土地上面,伟大的摊丁入亩就成功了!

    不是有人觉得柳淳动作太慢吗?

    不是责备他半年什么都没干吗?

    在这个沙盘面前,全都不攻自破。他不但做了事情,而且还做得扎扎实实,勤勤恳恳。能把地方的情况,弄得这么清楚,推行税制改革,自然不在话下。

    一想到这里,老朱还有点愧疚。

    看起来自己多疑的脾气真的要改一改,别人不说,柳淳这小子是真的挺能做事情的。这一寸寸的山河,哪是那么容易制作出来的。

    朱元璋甚至能想象到,柳淳带着人,爬山越岭,把脚都磨破了,一层血泡接着一层……不容易,真是不容易啊!

    老朱似乎也忘了,柳淳万寿盛典的时候,不是给他做过热气球吗?

    这一次勘察地形,制作沙盘,就动用了不少热气球帮忙,毕竟跟柳淳同去的还有郭氏门人呢!陶成道这些人怎么忘了老本行。

    当然了,就算有热气球帮忙,也着实辛苦异常。老朱感动也是应该的。

    朕是不是辜负了功臣?

    这个念头涌起之后,老朱就迫切想要压下去。

    怎么办?

    这还不容易,直接找个替罪羊就是了。

    “詹徽!柳淳兢兢业业,为了变法的事情,殚精竭虑,你说他年少轻狂,说他懈怠懒惰。这话未免不够公允吧!”

    詹徽还能说什么,慌忙匍匐在地,吓得魂儿都飞了。

    “启奏陛下,老臣惭愧,柳同知的确是难得的干吏,就凭这个,对,就是这个!”他指着沙盘,也不知道叫什么好,天官大人被逼得都语无伦次了。

    “陛下,老臣胡言乱语,老臣愿意自请免官!”

    詹徽说完,把帽子摘下来,放在了地上。

    还算挺乖的,能知道进退,也算不容易了。

    老朱总算忍住了杀人的冲动,“你一把年纪,忝列天官,执掌铨选,理当眼明心亮,明辨忠奸。谁知道你竟然为了一己之私,嫉妒柳淳,恶言相向。你想过没有,假如朕听了你的谗言,把柳淳调回,谁能替朕推行变法?此番变法关乎大明的国运,朕就算想留你,也没有理由了!”

    詹徽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完了,真的要死了吗?

    他趴在地上,浑身颤抖,冷汗从鬓角不停流下来。

    老朱俯视着他,顿了顿,才缓缓道:“罢了,如你所愿,回家去吧!”

    “多谢陛下天恩!”

    詹徽趴在地上磕头作响,灰溜溜离开,出宫门的时候,还被绊了一下,掉了颗门牙。可即便如此狼狈,他都大呼侥幸。

    詹徽不只是怕柳淳的事情,关键是他担心潭王事发,那可是陛下的儿子,有一点风声露出去,他就完蛋了。

    现在能跑就赶快跑,这叫小杖受大杖走,就连孔老夫子都提倡呢,没错了!

    詹徽狼狈逃窜,收拾行囊,带着家人,就准备离开京城。

    先不说詹徽能不能安然脱身,咱文体开花,再讲讲另一位上书……赵勉!

    身为户部尚书,执掌天下户口税赋,当看到柳淳做出来的沙盘,他就像傻了似的,怎么看怎么喜欢!

    “妙啊,真是太妙了!”

    赵勉手舞足蹈,老朱轻笑,“要朕说,这东西还有一个不足之处,你能猜到吗?”

    赵勉忙摇头,“臣愚钝,猜不出来,臣觉得此物已经尽善尽美,假如全天下……”赵勉突然停住,恍然大悟道:“臣知道了,陛下是说这只有长沙一府吧?”

    朱元璋含笑点头,“没错,你算是猜对了。去给柳淳下旨,让他进京,朕要好好问问他,这东西是怎么做的!”

    赵勉点头,“臣立刻就去安排,这一次柳大人的确立下了大功,不容易啊!”

    “岂止是不容易!”老朱哼道:“朕让你们在二十年前,就清查各地的鱼鳞册,结果呢?漏洞百出,错误一堆。同样为朝廷做事,差别也太大了!你去告诉户部的人,让他们都来瞧瞧!好好看看!”

    “要看懂,看明白,知道以后怎么做事!”

    一不小心,柳淳成了别人家的孩子,班主任要把他的作业本在全班面前展示了。

    此刻的柳淳,还没有自豪的觉悟,他虽然完成了对长沙府的摸底,但接下来该怎么核定新的税率,柳淳遇到了麻烦。

    老朱觉得把税收到户部,然后再分派给各地,有些脱裤子放屁。他干脆让地方留足,剩下再交给朝廷。

    对于老朱的想法,柳淳只想送给他俩字……傻帽!

    你老人家活着,谁也不敢让朝廷吃亏,可你老人家要是走了,立刻就会出现克扣税赋的情况。

    事实上,自从潭王朱梓到了长沙就藩之后,长沙的田赋就没有足额缴纳过。

    道理很简单,按照洪武九年的规定,一个亲王的年俸是米五万石,钞二万五千贯,锦四十匹,纻丝三百匹,纱、罗各百匹,绢五百匹,冬夏布各千匹,绵二千两,盐二百引,花千斤,皆岁支。

    马料草,月支五十匹。其缎匹,岁给匠料,付王府自造。

    掰着手指头算算吧,这是多少东西?

    幸亏潭王没有后人,就他一个领俸禄的,不然还要多不少。

    长沙一府的税收根本不够给潭王的,还要从湖广其他的州府截留,才能支付潭王府的开销。

    说起来,朱梓死了,唯一的好处就是节省下了不少粮米布匹,让老百姓能喘口气了。

    可是布政使衙门那边,希望能把田赋上交,其他州府帮长沙不少了,现在轮到长沙府帮帮其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