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要知道一直以来,蓝玉都很厌恶手握重权的藩王,他还几次跟朱棣冲突,平时对其他藩王也多有微词,怎么这一会儿替诸王说话了?
“梁国公,他们为非作歹,怎么是清白的!”
蓝玉没有接话,而是叹道:“殿下,臣领兵几十年,经过的大战也算不少了。所谓慈不掌兵,明知道前面是个陷阱,可大军必须过去,怎么办?派人去当先遣队,去了,就没几个能活着回来。有的时候,困守孤城的将士,前来求援,明明没有援兵,却还要告诉他们,援兵立刻到,要他们战斗到最后的一兵一卒!”
蓝玉苦笑着摇了摇头,“这些年了,多少老兄弟,哪怕到死,都不知道我在骗他们!或许他们也清楚,可没有别的办法!不死战,他们的家人就会死,战死了,家人反而能过的更好!”
“殿下,军中之事,和朝廷之事,虽然不同,却有想通的地方。潭王之死,已经足够了!”
也不知道是《三国演义》真的有提升智力的作用,还是蓝玉开窍了,反正他的这番话,切中要害。
宗室子弟,皇子藩王,要不要处置?
当然要处置,所谓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
可问题是能不能一追到底,一个都不放过?
当然不行了!
别忘了这还是老朱家的江山。
试问哪个当爹的,能心肠狠到连着杀死几个儿子,而面不改色的?朱元璋虽然铁面但也绝非无情之人。
凡事都有一个度,一个潭王,已经足够立威,表明变法的态度。接下来只要加强约束诸王,也就是了。
若是有那位藩王,继续作死,那没有客气,该动手就动手。
就目前来看,确实是够了。
朱标眉头深锁,他稍微思索,也明白了柳淳和蓝玉的意思,说白了,就是要包庇诸王。
“身为兄长,弟弟们的过错,我还是清楚的,都怪我这个当哥哥的没约束好。可让我去追究他们的死罪,我也做不到。”
柳淳点头,别说朱标,换成他也做不到。
可接下来的话,却让柳淳大为意外。
“但是!”朱标声音拔高,“对就是对,错就是错!我不能处置自己的弟弟,可我也不能处置仗义执言的忠贞之士!他们直言诸王的过错,并没有罪过,如何处置他们?假如把他们都杀了,我大明朝还有敢说话的臣子吗?”
啊!
柳淳吸了口气,他倒不是被朱标的高论吓到,而是无奈,灰心。
蓝玉在旁边五官纠结,不停转圈,他觉得朱标的话也有问题,但是却不知道如何反驳,只是干着急。
柳淳张了张嘴,似乎想说,可最后还是一声长叹。
告辞,转身直接离去。
柳淳刚出来,蓝玉就追了上来。
“小子,你是不是想说什么,告诉我啊!”蓝玉急坏了,“殿下这样优柔寡断,瞻前顾后,不行,真的不行的!”
柳淳顿住了脚步,“梁国公,殿下不是瞻前顾后,不是优柔寡断,而是分不清重点!”
“重点?”
“嗯!”柳淳长叹道:“现在的当务之急是推动变法,是建立新的财税体系。这才是重中之重!反对新的财税体系的主力来自士绅官僚,并非宗室子弟!潭王之死,已经可以杜悠悠之口,接下来就该对文官下手!灭他们的威风,推动变法。这事情本来就没有是非对错,只是站得角度不同罢了,谁知殿下如此迟疑,我,我怕是打错了算盘!”
面对蓝玉,柳淳还真没有保留,说的全是肺腑之言。
一个君王的政令,的确不是看是非对错,而且是非对错也不重要……就拿老朱来说,他狠狠收拾功臣,打压豪强,动不动就杀了,衙门外面,人皮枕头挂了一堆……残忍,无情,历代的史学家,文化人,都骂老朱。
但是不能否认,老朱的作为,是把利益的天平,向普通百姓倾斜。所以才有了国泰民安,洪武盛世。
而朱标呢?
他似乎分不清楚这些,也或许他有别的想法。
他要做个好哥哥,所以不能追究自己的弟弟,他要做个好储君,所以他不能对文官下手……但问题是,谁都不舍得下手,那老百姓怎么办?财政的弊端怎么弥补,难道可以视而不见吗?
柳淳摇了摇头,他曾经对朱标寄予厚望,也觉得跟一个宽厚温和的老板,比起跟雄才大略的朱老四,舒服多了。他才会不停向朱标靠拢,帮着朱标筹谋。
他甚至想到了,朱标性格温和,推动不了大的改革,所以柳淳拼命给朱元璋建议,老朱也很配合,主动承担起父亲的责任,甩开膀子,要替朱标铺路。
可就在这个节骨眼上,朱标自己迟疑了。
这是什么鬼啊?
我们给你抬轿子,你只管坐上去就是了,可你居然不乐意,那我们是为了谁啊?
柳淳从房间里出来,没有多话,也是心中不快,来了小脾气。
蓝玉很理解柳淳的心情,说实话,他也不高兴了,可又能怎么办呢?太子毕竟是他的晚辈!
蓝玉咬了咬牙,伸手拍拍柳淳的肩头,“行了,你去跟新月四处瞧瞧,观赏一下风光,我去跟殿下说。”
蓝玉扭头,返回了客厅。
此刻朱标坐在那里,两眼空洞地望着前方,显得落寞无助。
“殿下,柳淳有治国之才,老臣一直想让他给殿下效力的。”言下之意,我费了好大力气拉来的人,你也太不给面子了。
朱标突然叹了口气,“梁国公,你觉得该如何治理一个国家?”
蓝玉茫然,“我说不好!”
朱标低着头,缓缓道:“母后在临终的时候给我讲,父皇性子急躁,手段残忍,不留情面。我若是继承了皇位,应该反其道而行之。作为兄长,要跟弟弟们相处和睦,身为君王,要跟臣子坦诚相待。”
“国家有穷有富,但归根到底,要看人心齐不齐,贸然变法,而且以杀戮推动新法,弄得天家骨肉离散父子相残,兄弟反目,臣子离心离德……梁国公,你说这么大的代价,值得吗?”
………………………………
第249章 贬太子,升柳淳
“臭小子,有酒吗?上次婚宴上喝的那种,要最烈的!”蓝玉慵懒地说着,语气的节奏有点像柳家的大肥猫,不用仔细听,就能感觉到其中颓废沮丧。
柳淳正在跟蓝新月练武,一拳一脚,按照张定边所教,打了一趟拳,脑门微微冒汗,感觉很舒服。
擦了一把手,柳淳把手巾板扔到了一边,迈着大步,坐在了蓝玉对面的石头墩子上,顺手给他倒了杯茶。
“还是喝茶吧,免得酒后失言!”
蓝玉哭笑不得,这小子还真行,居然比自己都小心谨慎,可也是,他才用了多少心思,哪像自己,把几十年的心思,都押在了一个人的身上。可到了今天,却发现自己打错了算盘、
怎么形容呢,有点像养了个孩子,从小学习很好,一路都考第一,轻松进考场,提前十五分钟交卷,超级学霸,等着清北录取……结果突然发现,孩子是隔壁老王的!
蓝玉的心情,或许比喜当爹还要严重许多。
“柳淳,你知道吗,有多少人,把身家性命都押在了他的身上!我们都盼着,望着,想着,让他当一个明君,当一个旷古未有的英主啊!”蓝玉的拳头收紧,手背上的青筋像是蚯蚓般,根根突出。
柳淳叹口气,“其实从某种程度上,殿下的确如同你们希望的那样,他做到了,他孝顺父亲,爱护兄弟,选贤任能,有识人之明,又聪明睿智,谦恭仁爱。哪怕对待我这种无名小卒,也是礼贤下士,受宠若惊啊!”
柳淳努力忍耐着愤怒,可最后一句的自嘲,也暴露了他的内心。
真的是失望!
皇帝不是这么当的!
真的!
不管在任何情况下,身为一国之君,都要维护公平公义,照顾弱小,抑制豪强,约束利益集团。只有如此,国家才能长久,百姓才能服气。
朱标不愿意对宗室下手,情有可原,不想对文官下手,或许也有道理,他又爱护勋贵,多蓝玉等人多次回护……他都做得很好,堪称完美。
可问题是这些人都照顾好了,那老百姓怎么办?
莫非要牺牲百姓吗?
朱标当然不是这样的人,他肯定爱惜百姓,肯定竭尽全力,照顾百姓……但问题是资源就那么多,偶尔赈济百姓,救济穷苦,免除州县的赋税……这些都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