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奋斗在洪武末年-第22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过去只是店铺内部记账,没有什么问题。可现在不行了,因为每个店铺作坊,都要在银行设立账户,他们每支出一笔钱,收入一笔钱,都要有票证凭据,银行才能做账……所以呢,就要所有的账房,必须按照统一的规矩,进行记账。账本也要有一致的格式,这样才能方便交易。”

    柳淳简单讲解了一些统一会计规范的作用,这帮人听得频频点头。

    “这的确是个事。也就是你小子能想到!”汤和发自肺腑赞道。

    柳淳叹口气,“实不相瞒,我干了好多费力不讨好的事情,光是为了统一记账,我就花了不少的钱,培训账房,改变积习,绞尽脑汁,是费钱又费力。我的进项又不多,没有法子,只能靠着卖烧酒赚钱。老国公你还舍得让我白白交出去吗?”

    汤和干笑了两声,这么说起来,的确是有点欺负人,这小子也真是不容易。

    “行了,老夫太多没有,回头给你五千两,算是老夫的一点心意。”

    信国公都出钱了,其他人还能说什么,就在纷纷准备慷慨解囊之际,徐增寿突然幽幽道:“柳兄,你培养账房,不收束脩吗?”

    柳淳白了他一眼,“我们当然不收束脩,我们又不是学堂,我收的是学费!”

    更直接了!

    大家都下意识闭嘴,先看看这小子能赚多少再说!

    “学费是多少呢?”徐增寿追问道。

    “这个……就要看学的程度了,比如初级班,中级班,高级班,是有差别的。”

    徐增寿琢磨了一下,又问道:“那这个等级怎么区分,难道是你们说了算?”

    “当然不是了,我们会组织考试的,通过了考试,才能取得相应的资格。而且我们会邀请银行和作坊的人,共同监督考试。我们考试的平均通过率,最高等级,只要十分之一,比科举还严格呢!”

    柳淳信誓旦旦道:“所以经过我们培养,并且通过考试的账房人才,都是一等一的,深受各界的欢迎,不信的话,可以去苏州看看。我这个人做事,就是靠谱!”

    傅友德绷着脸道:“这点我给他作证,白羊口的军粮军械,就是最好的!”

    徐增寿突然幽幽道:“钱也好啊!”

    这位四公子气得呼呼喘息,咬着后槽牙道:“我懂了,我终于懂了!你教那些账房收了钱,给他们考试,也收钱,对吧?”

    “不对!”柳淳摇头,“我其实也接受穷学生的,只要资格不错,足够机灵,我可以让他们免费入学,然后等学成之后,工作了,赚钱了,然后再逐年还给我就是了。”

    “那不还是要钱呢!”

    徐增寿郁闷了,他总算是弄清楚了,早就说柳淳这小子不是什么善男信女,他放着苏州那么多产业,半点没要。

    徐增寿只当他害怕老朱,不敢伸手。哪知道这小子早就给自己挑好了发财的路子。

    瞧瞧吧!

    他徐四公子,为了发财,辛辛苦苦借钱,然后威逼利诱,迫使商人卖出股份,跟他合作。然后皇家银行介入,他还要想办法跟老朱周旋应付。

    虽说挣钱不少,利润丰厚,但能揣进腰包的,却是不多。而且还要担惊受怕,勾心斗角,别提多难了。

    柳淳就不一样了,这小子另辟蹊径,帮着各处培养账房,银行发展起来,商贸交易增加,账房的需要量,那是成倍增加,而且是越来越多,几乎没有止境。

    寻常的商人没本事培养账房,朝廷呢,也没有人才,而且即便让朝廷培养,出来的账房先生,未必堪用。

    光看看太学生什么德行,就心知肚明了。

    而且朝廷培养出来的,势必眼睛往天上看,不会听老板的话。

    柳淳就瞅准了机会,他不光办学培养会计,还准备培养外语人才,商业人才,航海人才,他甚至打算开个技术学校,培养职业的工人。

    至于到底是叫新东方,还是叫蓝翔,柳淳正在权衡呢!

    柳淳笑道:“诸位国公或许听说过,我是郭氏的传人。我们郭氏之学,讲的就是这些实用的学问。你们要是有兴趣,也可以送人进来学习,为了表示诚意,我学费八折!”

    这几位国公瞧着柳淳忍痛打折的模样,哭笑不得,我们差钱吗?

    汤和抓着胡须,“你们说,这个学校值不值得去?”

    傅友德道:“家大业大,要有规矩,以后少不得跟银行打交道,我看是必须要学了!”

    蓝玉也道:“我家里倒是没有什么。可不少军中的老兄弟,他们过得不怎么样,家里的后辈也没有出路……怎么样,柳淳,愿不愿意收下?”

    “当然了,凡是将士的后人,我五折优惠,包教包会!”

    柳淳把陶成道叫了过来,“师弟,这回你就有事情做了,回头跟这几位国公爷问个数目,咱们要准备扩大学校规模了。”

    “好嘞。”陶成道笑呵呵道:“师兄,你可真行,这石头缝里,都能让你榨出油来!”

    “呸!说什么呢!”柳淳狠狠啐了他一口,“我这是教书育人,很伟大的!我可提醒你,咱们郭氏之学,能不能发扬光大,就看这一次了!”

    陶成道讪讪笑着,他是越来越佩服自己的小师兄了。

    就在这时候,突然有人喊道:“皇爷驾到!太子驾到!”

    瞬间,所有人立刻站起,赶快出去迎驾……

    奋斗在洪武末年

    奋斗在洪武末年


………………………………

第233章 老朱的礼物

    朱元璋和朱标来了,对于柳家来说,绝对是天大的恩遇。

    就为了迎接皇帝和太子,三爷把媳妇送进了洞房,只出来转了一圈,一口酒没敢喝,就回到了洞房,向媳妇讨教面君的礼节。

    他一遍一遍的演练,生怕有半点差错。

    说到底,三爷跟柳淳不一样,他可不是穿越者,没有足够大的心脏,骤然被人放到了本不属于他的高位。三爷只能战战兢兢,诚惶诚恐,把任何事情,都努力做到最好,不惹麻烦,不让人笑话。

    柳三规规矩矩,给朱元璋行大礼。

    老朱瞧了瞧他,沉默了一会儿,突然笑了起来,“朕想起来了,你的脖子后面,是不是有个伤口,是被驴咬的?”

    柳三愣了,惊讶道:“有,的确有,陛下怎么知道的?”

    朱元璋大笑着抓起柳三的胳膊,把他拉到了自己的面前。然后转身对在场的诸位国公勋贵道:“你们还记得吧?当年朕在军中收养了不少孩子,他们为了朕的江山,出生入死,好多人都战死了。活着的当中,就属黔国公沐英,最得朕的喜爱。朕当年赐给沐英一头驴,他人小,骑不得战马,就骑着驴到处跑,结果就惹祸了,他的驴把一个少年的脖子给咬了一口,鲜血直流。沐英都吓坏了,跑去找皇后要了金疮药,才把血止住!”

    朱元璋对柳三笑道:“怎么,朕说的没错吧?”

    柳三憨笑道:“臣当时太小了,只记得被驴咬过,是有人给臣送了药。等到两三年之后,臣才知道,纵驴咬我的是沐英将军,那时候他已经替陛下四处征战,立了不少战功。臣比他年纪小,又过了一两年,才能为陛下效力。”

    朱元璋很感慨,他收养的孩子,何止千百,能受封国公,享受荣华富贵的,仅仅沐英一人。还有太多人,第一次上战场,就死于非命。

    像柳三这样,算是遗憾,也算是幸运。

    朱元璋十分动容,“你们这些人,就跟朕的儿子差不多,可没有法子,朕是天下人的君父,要操心的地方太多,有时候就难免疏忽,你不会责怪朕吧?”

    柳三扑通跪倒,痛哭流涕,“陛下,臣的全家都死了,若非陛下,臣早就成了野地里的枯骨,哪里还能活到今天!享受着太平盛世,臣早就告诉自己,这辈子唯有一命,报答天子。陛下让臣上刀山下火海,臣绝不含糊!”

    朱元璋朗声大笑,“行了,大喜的日子,不要说不吉利的话。”老朱把柳三再度拉起来,然后对朱标道:“太子,他们都是我大明的忠臣良将,这大明江山,就靠着这样的人撑着呢!”

    朱标忙道:“儿臣知道,柳同知的确是难得的忠良,辽东的大胜,他居功厥伟,这几年屯田大宁,他也出了大力气。”

    “嗯!”

    朱元璋点头,“朕此番前来,就是告诉大家伙,朕没有忘了你们,凡是为大明立功的臣子,朕都不会亏待。”

    柳淳在人群的后面,他向来不怎么相信朱元璋的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