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奋斗在洪武末年-第21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我情愿被充军发配辽东,永远不许返京,如何?”

    “你!”

    汪睿那可是很要面子的,他能被一个晚辈挤兑住吗?

    老头骑虎难下,就要答应,跟柳淳赌了。

    这时候刘三吾突然站出来,咳嗽道:“柳淳,当务之急,还是弄清楚事发的缘由,你讲个的我也觉得有理。”

    刘三吾对朱元璋道:“陛下,老臣恳请立刻掘开地陷之处,验证柳淳所讲,是否为真!”

    朱元璋眉头紧皱,刚刚事发的时候,这帮人话里话外,都逼着自己下诏罪己,他之所以叫柳淳过来,也没寄希望柳淳改变什么,老朱只想着来个缓兵之计而已。

    却没有想到,柳淳愣是把面子给他找回来了。

    既然这样,那就别怪朕不客气了!

    “好,柳淳,你跟汪学士不要打赌了,朕给你们每人一把铁锹,去玄武门外挖坑吧!”

    柳淳愣了一下,“陛下,是我跟汪学士,还是……”

    朱元璋道:“你们两个人哪够啊!刚刚谏言的官员不在少数,尤其是钦天监,都去挖坑,有了结果,再来告诉朕!”

    老朱说完,甩袖子就走,朱标赶快跟着跑了,临走还冲柳淳伸出了大拇指。

    等这俩消失了,一旁的蓝玉捂着肚子,差点笑出来,他猛地大声道:“给我一把铁锹,我要去挖坑!”

    冯胜跟汤和相视一笑,“你个老东西,还能动得了吗?”

    汤和甩着大肚子,“怎么不行!老夫还比不过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吗?”

    李景隆这个二货不失时机道:“那就跟诸位大人比一比,如何啊?”


………………………………

第224章 挖出来的真理

    有柳淳在,就少不了乐子。

    这是蓝玉的心得。

    他现在是乐开了花,乐出了鼻涕泡。

    让百官去挖坑,也亏陛下干得出来。蓝玉是无所谓,他年富力强,平时天天举上百斤的石墩子,正好过年的时候,又胖了不少,挖挖坑,出点汗,还能减点肥肉。

    武将这边,就算最老的,那也是毫不在意,毕竟拿惯了刀枪的人,还能被铁锹难住吗?

    他们一个个憋着坏,巴不得看文官出丑呢!

    你们这些细皮嫩肉的家伙,两手不沾阳春水,看你们能不能受得住?

    蓝玉第一个大摇大摆出去,在殿门口的时候,还冲着柳淳的胸膛捶了一拳头。

    干得不错,下次继续!

    武将哼着小曲悉数走了,剩下文官这边,从几位尚书,一直到汪睿等人,你瞧瞧我,我瞧瞧你,哭的心都有了。

    倒是刘三吾,他板着脸道:“老夫也想瞧瞧,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了皇宫地陷,要是不闹清楚,咱们这些人,非成为笑柄不可!”

    老先生可没说错,毕竟这么大事,是要写进实录的,马虎不得。

    没法子,只能硬着头皮上了。

    这帮人从奉天殿出来,就下意识裹紧了官服。

    初春的天气,虽然江南已经暖和了,但时不时吹来的寒风,还是让人龇牙咧嘴,能不能别去啊?

    不少人打退堂鼓,可是等他们到了事发地点之后,全都傻眼了,朱标拿着一把铁锹,穿着短打,等在了这里,在朱标的旁边,堆着不少铁锹,竹筐,还有许多短打衣服。

    “诸位大人,换衣服,干活吧!”

    太子都动手了,谁还敢偷懒啊,只能赶快换衣服。

    宫里哪来那么多的衣服,不少都是小太监穿的,上面除了汗味,还有一股子难以形容的味道……弄得这帮大臣要吐了。

    蓝玉瞧着他们,不屑一笑。

    什么玩意!

    老子上战场,渴了连马尿都没得喝,流了多少血汗,才打下了天下。这帮穷酸文人,就出一张嘴,还处处自以为是,瞧不起武夫,今天就让你们好好尝尝苦头!

    蓝玉围着大坑,转了一圈。然后用铁锹在坑边划了一道。

    “诸位部堂大人,你们瞧好了,这一半归我们武将,那半归你们文官,两边一样多,谁也不吃亏。来吧,干活啦!”

    蓝玉说着,挥起铁锹,玩似的挖起一大锹土,扔到了一边。

    有个年轻的文官,觉得什么都能丢,就是面子不能丢。

    也学着蓝玉的模样,挖了一锹。

    他往外扔的时候,突然嘎嘣一声……脸都绿了,腰,腰折了!

    这家伙咬着牙把土轻轻放在一边,捂着老腰,跑到人群后面哭去了。其他人的脸都绿了,这是摆明了欺负人啊!

    “哈哈哈!”

    蓝玉朗声狂笑,“我常听人说,半部论语治天下,怎么样,孔老夫子没告诉你们怎么挖坑吧?”

    这帮文官被气得鼻子都歪了,该死的蓝玉,你就是个莽夫!咱们走着瞧,早晚要让你好看!

    废话少说,两边人干了起来。

    武夫这边是不用说的,他们安营下寨挖壕沟,挖陷坑,防御敌人偷袭。这种事情做得太多了。尤其是面对蒙古骑兵,人家来去如飞,速度极快,如果不提前准备好,让人一个冲锋,就会七零八落。

    因此军中的老将,都是干活的好手。

    哪怕是李景隆,那也是八尺身高,浑身肌肉,气力十足,他卯足了劲儿,一个人顶得上两个人。

    像颖国公傅友德,郭英,耿炳文全都老当益壮。

    他们不光会干活,还会安排。

    有人挖坑,有人倒土,渐渐的,就向下挖了三尺多深。

    宋国公冯胜弯腰,从坑里捧出了一把土,递给了汤和。

    “来,你瞧瞧!”

    汤和拿在手里,捻了捻,然后冲着柳淳竖起一个大拇指。

    “小子,你猜的八成是对的!”

    朱标跟柳淳不远,他忍不住道:“信国公,何以见得?”

    “殿下,你看,挖下去三尺多了,土虽然比地面的湿,但是却挤不出水来。柳淳讲地下的水下降,是有道理的。”

    朱标道:“信国公,这地下的水,也会有变化?”

    汤和大笑,“殿下,一看你就没挑过水,井里头的水,一年四季,可都不一样。老臣听懂水脉的师父讲,地下也有一层层的水中间有沙土隔着,就像是千层饼似的。打井就是找个水脉汇集的地方。老臣见过,高明的师傅找出来的地方,打进去之后,水自己往外冒,都不用费劲,就跟泉水似的。”

    都说人老成精,汤和还真见识不少,他滔滔不断讲着,朱标听得频频点头,皇宫里哪能听到这样的事情啊!

    原来打井也这么有学问,朱标津津有味,干活都轻快了不少。

    可在另一边……文官堆里,他们干活的速度远远比不上武将,一个个吭吭哧哧,汗流浃背,叫苦连天。

    真正让文官感到压力的还不只是出点汗而已。

    可以说是积怨已久。老朱听从柳淳的建议,设立了皇家银行,分了文官的财权。接着又推动官方主导的海外贸易。这样许多士绅官吏恨得牙根痒痒的。

    然后苏州钱庄,皇家银行直接出手,抢占产业。更有老朱提出,要迁都,离开南京!

    试问南方的文官,他们能忍受得住吗?

    假如真的由着朱元璋折腾,他们手上的财权没了,京城搬走了,地利也没了,势必会冲击至关重要的科举考试……

    残酷的现实,一步步逼近文官的心理防线。

    他们必须反击!

    可问题是,面对朱元璋这么霸道的天子,如何反击呢?

    弄不好可是会掉脑袋的!

    李善长的人皮就在城外挂着,谁也不想成为下一个。

    偏巧在这时候,皇宫北边塌陷,宫城出了事情,自然是指向皇家。而皇帝都是面南背北,接受朝贺。

    北方出了事情,也代表皇帝有麻烦。

    天人感应,上天示警。

    能逼着老朱下一道罪己诏,不论是苏州的事情,还是迁都,都能有挽回的余地。

    洪武朝的官员,没几个笨蛋,他们几乎不用串联,就异口同声,这是老天爷降下了警告,需要反躬自省,检讨失误。

    这个调子定下来,老朱就算再强悍,也没有咒念。

    他也怀疑,是不是真的做错了,上面的爹对他不高兴了?

    真的,就差一点,朱元璋就下罪己诏了。

    偏偏这个时候,柳淳冒了出来,他跟汪睿一顿辩论,让整个事情一下子翻过去了。

    争论天意干什么?

    有本事把地挖开,瞧瞧是怎么回事,不就明白了!

    这么简单的事情,有啥费吐沫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