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奋斗在洪武末年-第15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柳淳哑然一笑,“对人好的方式有很多,难道这位大人为了表示对儿子的好,就去打自己的女儿?我想你不会这么糊涂吧!至于所谓的圣人教诲,这个我清楚,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圣人说的是朋,朋友的朋!你能告诉我,那些藩国,有多少是朋友,又有多少是狼子野心之辈?”

    赵勉哪里知道这些,只剩下瞪眼睛,呼呼喘气。

    柳淳一转身,又对在场诸位笑道:“提到了圣人,我正好想要请教诸位,儒家是讲究爱有差等对不对?这也是儒墨的分歧之一,算是儒家比较重要的信条!那我想问问诸位,在爱有差等之下……是本国的子民重要,还是外藩的使臣重要?在你们的眼中,谁才是自己人,谁又比较亲近呢?”

    柳淳侃侃而谈,愣是把几位尚书给问得哑口无言,他们也的确没法回答。柳淳这小子的话处处透着陷阱,仓促回答,一准掉进坑里。

    陈靖和秦逵都对赵勉抱以同情的目光……也不知道太子殿下从哪里找来这么个妖孽?怎么如此难缠?

    大家伙下意识去看朱标,哪知道此刻的朱标笑得格外畅快,两手用力拍着,一副恍然大悟的模样。

    “柳淳啊,你小子行啊!居然连圣人之道,都有研究。这番道理,真是让人耳目一新!爱有差等,先爱本国子民,再推及海外藩属……原来圣人是这个意思啊!”

    这几位尚书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他们很想说,圣人不是这个意思!真的不是!

    奈何朱标懒得听了,他欣然拍着柳淳的肩头,“你现在就跟我进宫,把这番道理跟父皇讲了……从今往后,该怎么跟外藩打交道,咱们要按照圣人的教诲来做,可不能胡来!”


………………………………

第166章 这是要修《洪武大典》啊

    朱元璋当皇帝之后,十分好学,即便不怎么学习,爱有差等,还是爱无差等,也是人所共知的争论。墨家攻击儒家虚伪,儒家说墨家天真……当然了,这两家在祖师爷死后,儒分为八,墨离为三,全都四分五裂了。

    所谓秀才造反,三年不成。指望一群文人能够为了崇高的使命,团结一致,去做什么大事情,那是基本不可能的。

    有趣的是,自从汉唐以来,尤其是两宋理学大兴之后,很多儒生都回避了这个儒墨著名的争论,仿佛从来没有存在过一样。

    他们谈仁义,谈王道,讲圣贤之学,三纲五常……偏偏不愿意谈爱究竟有没有差别?

    其实儒家主张爱有差等,推己及人,这是很现实的,也是很正确的。

    你不爱自己的孩子,爱别人的孩子,不疼自己的百姓,疼别人的百姓……完全是说不通的,真要是这么干了,只会被当成傻瓜,脑残,二百五!

    可问题是既然这么明白的事情,为什么没人敢说呢?

    道理其实也不复杂,因为历代的儒者,尤其是理学,把三纲五常捧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变成了不可更改的天理!

    仁义礼智,无论到了什么时候,都是正确的。所以才有了饿死事小,失节事大。

    既然如此,仁义就不能存在差别,是放之四海,普天之下,不论华夷,全都行得通的。哪怕明知道那些藩国反复无常,贪财好利,也要给他们丰厚的赏赐,一来是为了上国的面子,二来是为了维护心中的“童话世界”。

    不论任何一种学说,推到了极端,那就是错误……就比如灯塔国某州,觉得公厕分成男女,对第三类人不公平,所以呢,希望设立无性别公厕……多好啊,多公平啊,等到推出之后,所有家长不干了。

    妈蛋的,你们这么干,让小孩子怎么办?他们什么都不懂,去哪个厕所?我们还怎么教育孩子了……从理想出发,却以闹剧收场。

    所以说,人真的要现实一些,就像儒家,主张爱有差等,就是很好的东西。不但不需要回避,还应该大力提倡才对!

    “父皇……最近在万寿盛典的事情上,出现了争执。主要就是一些朝臣觉得要对外藩恩遇厚待。不惜血本,甚至反对进行贸易,朝廷不该从四夷身上获利,应该直接赐给他们财物,让外藩感恩戴德,从此之后,甘心臣服,替大明戍守四方……”

    “放屁!”

    朱元璋直接爆粗口了,“照他们这么说,朕还在九边屯兵百万干什么?朕只要给钱,给东西,各方蛮夷就会老老实实,简直是脑子坏了!让朕出钱,他们怎么不把家产拿出来,先送给蛮夷,让朕瞧瞧,到底有没有效果?”

    老朱骂了一阵,又搓了搓手,突然道:“朕是不是该抄了这帮人的家,拿他们的财产招待外藩啊?”

    朱标吓得脸都变色了,他爹绝对是说到做到,就因为这么点事,抄家砍头,实在是太过了。

    “父皇,圣寿在即,还请父皇以仁慈为念,不要轻易兴起大狱。”

    老朱深深吸口气,不耐烦地摆摆手,“你就是太仁厚了,等以后你做了天子,会被那些人欺负的。”

    朱元璋教训儿子,他突然瞧见一直躬身不语的柳淳,老朱咳嗽了一声,对朱标道:“你记着父皇的话,等你登基之后,一定要重用这小子……咳咳!”老朱清了清嗓子,故意提高声音道:“这小子一肚子花花肠子,坏心眼比谁都多,用他,正好跟那帮人来个以毒攻毒,这就叫人尽其才,物尽其用!”

    柳淳听完,差点喷血,不带这么欺负人的?

    “陛下,臣也是按照圣贤的教诲行事,我都能背下《论语》,不信,陛下现在就可以出题!”

    朱元璋哼了一声,“背下来有什么用?你当那些人真的会按照圣贤的教诲行事啊?圣人说了那么多话,有用的他们到处讲,没用的就扔一边,有害的,甚至去篡改曲解!一言以蔽之,都是自私自利之徒,利欲熏心之辈!”

    一提到官吏,老朱总是充满了怒气。

    “臭小子,要说起来,你就比他们好一点……你贪财不贪名,而他们呢,要名利双收,用老百姓的话怎么讲来的?既想当婊子,又想立牌坊!着实可恶!”

    柳淳都不知道怎么回老朱的话了。

    你骂文官也就骂了,干嘛非要把我扯进去,自始至终,我都是老实巴交的大好人,我太冤枉了!

    柳淳垂头丧气,干脆一句话不说。

    可老朱却兴致勃勃,十分高兴,“太子,这小子讲爱有差等,倒是提醒了朕。圣贤讲了那么多话,到底圣贤的真正用意是什么,一直以来,争论不休。历代大儒,解释不同,到底该如何处置,朕也没有太好的办法。”

    朱标没说话,而是笑着瞥了眼柳淳。

    别忘了这事情是他引起来的,问他就是了!

    “臭小子,你有什么看法?”

    柳淳眨了眨眼,为难道:“陛下,臣也没什么主意……只是臣在想,为何历代都有官修正使,却没有官修的圣贤学说呢?假如要有个标准,也就不会你说你的,我讲我的了。”

    朱元璋拿鼻子哼了一声,“这还叫没有主意?办法不是都想好了吗!”

    柳淳又低下头,盯着眼前的地砖了。

    朱元璋也不搭理他了,而是把朱标叫到面前,父子俩兴奋地商量起来……老朱为了统一思想,不是没努力过。

    他删改《孟子》就是最好的证明,只是老朱没想过,还能重新阐释圣贤的观点……他登基之后,就把朱熹的学说奉为圭臬,科举考试,必须严格按照朱熹的注解,不许额外发挥。

    可朱熹的学说再好,终究不如量身定做来得好。

    就像这一次,承认了爱有差等,在制定对外方略的时候,就可以堂而皇之重华夏,轻四夷……那么,推动海外贸易,赚取金钱,富国裕民,就成了圣贤认可的事情。

    朝中的儒臣谁再敢阻拦,就是打他们祖师爷的脸。

    朱元璋越想越高兴,妙,真是太妙了!

    柳淳这小子,坏是真坏,可关键时刻,真是有用啊!

    老朱冲着柳淳摆手,把他叫过来。

    “朕打算召集天下有识之士,一起修书,你觉得如何?”

    “陛下圣明!”

    柳淳还能说什么,只能在心里对朱老四表示道歉:对不住了,《永乐大典》怕是要提前变成《洪武大典》了。

    朱元璋又自言自语道:“修这么一部巨著,只怕耗时不少,朕如今两鬓斑白,也不知道能不能看到成书的那一天了!”

    太子朱标忙道:“父皇,此事就交给儿臣,儿臣一定竭尽全力,尽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