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奋斗在洪武末年-第14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柳淳摇了摇头,急忙跑过来。

    “殿下,太子本来是要迎接殿下的,只是寿典事务繁忙,脱不开身,所以请殿下谅解。”

    朱棣扫了眼柳淳,少年人长得就是快,才分别了不到半年,柳淳似乎就高了一点,神态举止,也成熟了不少。

    “太子哥哥事务繁忙,都是一家人,情理之中……对了,柳淳,你小子不是本王的长史吗?怎么又替太子殿下送消息了,莫非你想改换门庭?另谋高就?”

    朱棣话说得戏谑,但却不怎么好回答。一见面就出难题,果然是朱老四的风格!

    “燕王殿下,我倒是想投靠太子殿下……毕竟我惹出来的事不小,需要有人背黑锅,只是太子不愿意收下我。”

    朱棣哈哈大笑,“太子哥哥不愿意,那本王替你背黑锅,你觉得怎么样?”

    “那就多谢燕王殿下了。”

    朱棣又笑着跟徐增寿等人打招呼,徐妙锦也过来见过姐姐,寒暄了几句,大家纷纷上车离去……朱棣特意拉着柳淳和徐增寿,坐在了一驾马车上。

    刚上车,朱棣就叹道:“柳淳,这些日子你受了不少难,也为北平做了许多事。我都记在心里,不就是一个吉安侯陆仲亨呢,我给你兜着!”

    柳淳咧嘴苦笑,“王爷,还有呢!”

    “还有谁?”朱棣惊问,他是到了山东地界,听到的消息,莫非案子又扩大了不成?

    徐增寿道:“姐夫……刚刚平凉侯费聚被调入京城,打入天牢!”

    “哦?”

    朱棣大吃,“这个平凉侯费聚我虽然接触不多,可也是开国功臣,他怎么被拿了?”

    “据说是跟陆仲亨私通,又勾结胡惟庸!”

    “胡惟庸!”

    朱棣听到这三个字,脸立刻沉下来,面色凝重,插在一起的双手,不停摆弄,显示出纠结的心理。

    胡惟庸案发十年,当初被牵连进去的官吏,已经杀得差不多了。可自从前任锦衣卫指挥使毛骧,到现任锦衣卫指挥使蒋瓛,都不断提起胡惟庸案,不断有人被抓下狱。

    说穿了,胡惟庸案就是个马桶,什么垃圾都能往里面装。而且一装还是一大堆!

    “父皇仅仅是抓了费聚吗?”

    “不!还有延安侯唐胜宗,南雄侯赵庸!”徐增寿咧着嘴道。

    朱棣不由得吸了口冷气,转眼之间,四大开国侯爷牵连其中,悉数被朱元璋拿下……老爹够狠!柳淳捅得篓子也够大啊!

    徐增寿道:“费聚当初平定苏州等地,私下里收了不少产业,赵庸在福建和广东一代,剿杀方国珍残部,收拢了不少海商,私下里做走私的生意,唐胜宗则是在西北经营很多,家里面控制着京城三成的马市。”

    这三人都不在京城,算不上是权力核心,陆仲亨作为四个人当中,唯一在京的实权侯爷,他起到了勾结串联的作用,四家合在一起,共同发财。

    “父皇要借他们的头,来推行新钞?”朱棣也是耳聪目明,什么都清楚。

    “只怕不光是这四家。”

    “什么?”朱棣惊问道:“莫非还要牵连更多……更大?”

    假如四位侯爷都不够,那就只有从公爵里面找了!

    谁会有幸承受朱元璋的怒火呢?

    “这四个人都是韩国公李善长当年提拔的人。”

    李善长!

    朱棣默默念叨,这位已经离开大明权力中心十年,却依旧时刻牵动着朝局,真是让人佩服得五体投地。

    “父皇跟李善长斗了二十几年,也该有个了结了。“

    朱棣到不担心老朱会输,他抬起头,盯着柳淳,严肃道:“从今往后,我让张玉跟在你身边,片刻不许离开……你小子也给我小心一点,假若父皇真的想收拾李善长的党羽,这帮人又没法抗衡,没准铤而走险,迁怒其他人……你明白吗?”

    柳淳能不明白了,他这些日子也在发愁,陆仲亨是因为银行和新钞的事情,被抓进去的,蒋瓛办案的效率那叫一个高,很快又拿下了三位侯爷……鬼知道最后能牵连多少人。

    这帮人可都是传说中的淮西勋贵,从战场上厮杀出来的狠人。

    他们抗衡不了朱元璋,但是随便派几个人,要了柳淳的小命,还是不难的。

    朱棣可不舍得柳淳出危险,毫不客气地说,整个北方三镇,全都压在了他的身上,咱朱老四可是很呵护手下的。

    这不,他把最亲信的张玉派出来,仔细保护柳淳。

    只是朱棣没有料到,打柳淳主意的人可不只是淮西勋贵而已!

    “父皇,儿臣恳请父皇赐一人给孩儿。”

    秦王朱樉,笑嘻嘻向老朱提出要求。

    朱元璋刚刚收下了儿子的礼物,心情还算不错。

    “说吧,你想要谁?”

    “要谁父皇都会答应?”朱樉给老朱下了个套。

    朱元璋拿鼻子哼了一声,“都有胡子了,还撒什么娇!你要是不愿意说,就滚蛋!”

    朱樉吓得一缩脖子,忙委屈巴巴道:“父皇,儿臣只想要一个人,儿臣听说他经营有道,才一两年的功夫,就让北平物产丰饶,财富遍地。儿臣久居西安,励精图治,奈何身边没有合用的人才。假如父皇能把此人交给儿臣,定然能让西安脱胎换骨,儿臣拜求父皇了!”

    说着,朱樉还真撩起蟒袍,跪在了地上。

    他从码头回来,就气急败坏,到处打听,心说老四的北平十分寒冷,人丁稀少,产出有限……虽然西安也衰败了,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没有道理,比不上北平,而且瞧北平的架势,怎么比江南的物产还多啊?

    这简直是岂有此理!

    等问了一圈,终于有人告诉朱樉,燕王用了一个人,此人善于经营之道,在北平办钢铁厂,推行屯田……人家种粮食,他偏要种油菜籽,种黄豆。

    结果呢,长出来的东西深受江南欢迎,卖得可火爆哩。

    前番十几船的东西都卖光了,现在燕王又送来了新的货物,瞧着吧,准又是大卖。

    朱樉也在经营羊毛生意,很容易理解柳淳在北平干的那些。

    听完之后,他是大喜过望!

    这就是本王要的人才啊!

    朱樉琢磨着干脆抢在四弟前面,跟老爹说点好话,只要老爹答应了,这个人才就是他的了!

    “父皇,孩儿离京多年,前番还是母后驾崩,孩儿才赶赴京城奔丧。孩儿这些年,辛苦经营,无奈西北贫瘠,百姓穷苦,民不聊生。儿臣拜求父皇,赐予儿臣善于经营之才俊,以造福一方子民!儿臣感激不尽!”

    朱樉很是狡诈,他不经意间,把马皇后给搬了出来……等于是跟老爹说,我是嫡子,老四不是,有什么好的,应该先给儿子!

    朱元璋能听不出来吗!

    他只是长长出口气,“柳淳虽然年轻,但他建议设立银行,智虑深远,非比寻常。久后必是辅国之才,朕的户部尚书,就是给他留着的!”

    一句话:乖儿子,柳淳是你爹看上的人,你小子就别想了……


………………………………

第161章 老朱家的贪财基因

    秦王朱樉从宫里出来,整个人都晕乎乎的,要说老爹赏识一个人也没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这些年被老朱夸奖过的臣子不在少数,同样,被杀的就更多了。

    所以还是那两句诗说得好,金杯共汝饮,白刃不相饶!

    这就是朱元璋!

    身为开国之君,气魄之大,古往今来,也是少有的。

    所以朱元璋不屑于说假话!

    既然没说假话,父皇如此推崇一个少年人,还许诺了户部尚书的位置。

    这可不是简单夸奖一句“人才”或者“大才”那么简单,要知道方孝孺也被夸过。这是直接给柳淳安排位置了

    还是总揽一国钱袋子的户部尚书!

    爹啊,你到底多喜欢这个臭小子啊!

    还有四弟,你这是捡了多大的便宜,弄了这么个宝贝!

    不行!

    绝对不行!

    我要去瞧瞧这个臭小子,看看能不能拉到自己这边来,老爹不肯给,他主动投效,那总没问题吧!即便没有投效,跟他谈谈经营之道,一起发财也是好的。

    朱樉做为皇帝次子,受封秦王,地位尊崇无比。到了封地,却一心养羊,四处卖羊毛……足见这家伙爱财之心。

    他回到了临时住处,竟然挑了好些礼物,有玛瑙,玉石,西域的香料,还有不少雪莲,羊皮……都是顶好的东西。

    装了三个箱子,就让人带来,去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