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奋斗在洪武末年-第10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好事,每年能节省的军费开支,就相当可观了。”

    “其实不妨把眼光放得更长远一些,老大人你看,大宁都司生产的东西这么多,光是一个北平城,未必能消耗掉,您老觉得该如何是好?”

    刘三吾一介儒生,哪里知道怎么办。

    “柳经历,你有什么高见?“

    “哈哈哈,高见谈不上……我是想着铁器,牛羊肉,菜籽油一类的东西,南方也是需要的。假如能通过运河,把大宁都司的商货运到中原,甚至江南,岂不是更好!”

    “这个……”刘三吾还没有彻底迷糊,“柳经历,怕是不妥吧!运河是用来输送漕粮,若是用来运送货物,未免公器私用。更何况,运河多处泥沙淤积,清理也不容易。”

    柳淳凝重道:“老大人,我觉得你应该建议朝廷,疏通加宽运河,刻不容缓!”

    “柳淳,你想让朝廷帮你疏通运河?亏你说得出口!”一直在旁边听者的吴华实在是受不了了,这小子简直是异想天开,狮子大开口。

    大明朝廷,给你开的是不?

    什么都敢要,脸皮何其厚也!

    “吴佥事,你这就说错了。历代以来,南方物产丰饶,隋唐两宋,都是把南方的漕粮,运到北方,支应京城和边防之用。南方百姓一味付出,却没有得到回馈,故此时常有抱怨。如今大宁都司也有了可以出售给南方的商品,物资流通就由原来的单向,变成了相互获利。”

    柳淳一边说着,一边用手比划,让他们理解起来容易一些。

    “老百姓常说,一个巴掌拍不响,要想办成事情,就要你情我愿。疏通运河有什么不好?北方的货物南下,南方的丝绸粮食北运,两边的百姓,都能得到好处,这可是利国利民的好事情啊!”

    “说得轻巧,又是修路,又是疏通运河,你当朝廷有金山银山啊?”吴华气哼哼道:“刘大人,我看出来了,这小子分明是私心作怪,想要朝廷替他打通商路!”

    这家伙还真有些本事,一语道破了柳淳的心思。

    可柳淳不怕,他玩的是阳谋,不怕朝廷不答应!

    “老大人,吴佥事说对了一半,修路,疏通运河,的确需要花钱。可如果做成了这两件事,大宁都司的前景就会非常光明。有大宁都司在塞上,我们的防线就能深入草原一千里!原来计划修筑的长城,就能停下来!”

    “不修长城?”

    “没错!”柳淳笑道:“把大宁都司经营好,漠南的这一片,鞑子就没了立足之地,如果再能把河套拿回来。鞑子唯有退到漠北,这时候他们想要袭击大明,就会困难无数倍。我们只要建立一些烽火台就够用了。修长城要多少钱?把这些钱省下来,只怕修十条路都够用了!”

    刘三吾眉头紧皱,忍不住喃喃道:“不修长城修道路?”

    “没错!”

    柳淳笑呵呵道:“我大明刚刚横扫北元,盛朝气象初具,君临天下,岂能畏首畏尾!与其耗费巨资,修一道保护自己的墙,不如修一条能延伸利益的路!难不成,当下的大明还会怕鞑子吗?”

    强者修路,弱者修墙!

    柳淳送给了大明君臣,一道不算很难的选择题……
………………………………

第112章 朱老四的好日子来了

    强者修路,弱者修墙!

    刘三吾反反复复,念叨这八个字,却是越念越觉得有道理。越念越觉得涨志气!

    大明很强吗?

    如果说在洪武二十年之前,刘三吾还有所犹豫,最多说堪比汉唐,可现在,他就敢说远迈汉唐了!

    大元被灭了,不但灭了,还把大元的皇帝驯服了。

    不但驯服了大元皇帝,还在漠南站稳了脚跟。

    要知道即便以汉唐之强,也无法做到这一点,更遑论在上面广种油菜,千里油菜田,花团锦簇,烈火烹油,恰如当下的大明,蒸蒸日上!

    身为强者,岂能靠一道墙来自保?

    而且历代修墙,是因为无法驯服鞑虏,现在不同了,已经找到了驯服鞑子的办法。柳淳给他的小册子,就在手边。

    既然鞑子都能驯服,又能在漠南立足,需要的就是互通有无,让商贾顺利往来,财货两通……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修路,路之所及,力之所在!

    “对!真是太有理了!”

    足足花了一个晚上,老先生仔细思量,把前前后后的关系,都想通了……他立刻拟了一份自认无懈可击的奏疏,让人用八百里加急,送去了京城……

    刘三吾的这道疏,可是不一般!

    在宋濂死后,大明文坛已经没了领袖,德高望重,人品端正的刘三吾,就是当下士林的一杆旗帜。

    老先生受命前往北平办案……明眼人都知道,这又是锦衣卫掀起的一场大狱,会牵连多少无辜,谁也说不好。

    大家伙只能祈祷老先生能顶得住压力,尽量多活一些人。

    谁也想不到,这次的案子,居然还没开始,就被化解的无影无踪。

    北元从皇帝以下,数千贵胄,悉数接受教化,愿意重新做人,再去追究什么通敌,已经没有多少价值了。

    即便真有那些卑劣的商贾,抓出来严办就是,想要牵连无辜,是绝不可能!

    文宗当真是厉害!

    姜还是老的辣!

    不出手则已,一出手就春风化雨啊!

    当世之上,能从锦衣卫手底活人的,唯有老先生一人!

    ……

    刘三吾还没回京,却已经被捧上了天。

    老先生的奏疏,自然会得到无数支持。

    区区几天的功夫,就有二十几道奏疏送到了通政司。

    身为最勤劳的大明皇帝,朱元璋岂能不知!

    面对千篇一律的放弃修墙,全力修路的主张,老朱嗤之以鼻!

    “一群腐儒,狗屁不通!”

    太子朱标心情不错,刘三吾顺利完成了他的嘱托,救了无数人,朱标当然要替老先生说话。

    “父皇儿臣以为未尝没有道理,只是人云亦云,未免不妥,可也足见人心所向!”

    “放……算了,大好的日子,不骂人了。”朱元璋黑着脸,用责备的语气,考问道:“你也去北平巡边过,父皇问你,这边墙有何用处?”

    “自然是区分华夷,保护大明百姓了。”

    “哼!”朱元璋哼了一声,“不求甚解!长城边墙,至少有三个作用,其一是预警,长城依山势而建,上面有几丈高的烽火台,若是鞑子入寇,立刻点燃狼烟,可以提醒将士,立刻御敌;其二,是防御,依托数丈高墙,可以抵御小股鞑子入寇,保护百姓安全;其三,那就是发起进攻,边墙宽有数丈,上面能行军走车,若是鞑子入寇,可以迅速集结人马,给予反击。而且在长城周围,还可以建造墩台,仓库,作为囤积粮草军械之用,以支应大军前出大漠,痛击鞑虏!“

    朱标听完老爹的话,频频点头,“父皇真是高见,孩儿茅塞顿开!”

    朱元璋更生气了,摇头道“这不是朕的高见,而是有人跟朕讲的!”

    “哦?那这个人是谁?他有这样的见识,应当重用才是!”朱标傻傻道。

    “呸!朕恨不得砍了他的狗头,挂在城门上示众!”老朱脸色铁青,用力敲着书案,咚咚作响!

    朱标很晕……从一开始就晕乎乎的,老爹这是怎么了,好像肚子里有一股邪火,是谁把他气成这样?

    通常按照老爹的脾气,敢惹恼他的人,不管多大的功劳,都没有什么好下场。

    可为何看老爹的样子,拿这个人又没有什么办法。

    究竟是谁,有如此本事啊?

    朱标满脸好奇。

    “你真不知道?”朱元璋怒冲冲问道。

    “儿臣的确不知!”

    朱元璋用力深吸一口气,随手把一份密报扔给了朱标。

    “自己看吧!”

    朱标慌忙接过来,展开一瞧,顿时哭笑不得!

    “怎,怎么也是那小子写的?”

    朱元璋斜靠在龙椅上,切齿道:“这个小畜生策动刘三吾上书,说什么强者修路,弱者修墙,弄得朝野议论纷纷。结果一转头,就给朕写这玩意,把刘三吾给卖了!合着全大明,就他一个聪明人,玩弄大臣不说,还想玩弄到朕的头上!真是气死人也!”

    朱标慌忙道:“父皇,大明没人能玩弄父皇,也没人敢玩弄父皇,若是柳淳有这般心思,便不会上这道奏疏了!”

    太子这几句话,足以救一个人的性命……价值奇书一本……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