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好,我知道了。”常磊默默地点了点头。
随后,常磊朝着吕知府看去,清了清嗓子,上下瞅了他一眼。“吕知府,你可考虑好了,在下可是天朝太子御前侍卫,你抓我,想清楚后果,顺便一说,你抓的那几个人,官职可都不小。”
“啊?”吕知府面带惊骇,显然是被这巨大的来历吓到了。
“你们一个附属国而已,难道,想要亡国?谋害太子是什么罪名,你应该清楚。”常磊讥笑一声,不断的观察着吕知府的脸色。
“这……”吕知府果然有些犹豫,楞在原地不敢下令。
“吕知府,你别听他的,要真是太子,岂不是有什么能证明身份的物件?我听县令爷说了,他身上根本没有什么名贵的东西,再者说,我早就听闻皇上龙体欠安,若真是太子,怎么会跑到这么远的地方寻什么霍家?”韩长谷一旁焦急的说着,不断的游说着吕进赣。
“吕知府,皇上的确是龙体欠安,我们到南诏来,是为了寻一味药,为的就是救皇上的命。”常磊转了转眼珠,拿皇上前来说事。
“而且,蜀州的军队马上就到,若是到时候踏平了你们昌都府,你可别怪我没提醒过你,你关押的人中,就有一人是平定蜀州叛乱的薛坛薛
将军!”常磊一拍桌子,大喝一声,土地庙的供桌上的灰尘散了一屋。
“咳咳。”吕知府咳嗦两声,掩饰着尴尬,此时他确实有些胆怯了,畏畏缩缩的不敢言语。
“吕知府,你不会不认识薛将军吧?”常磊笑了笑,见事情有了转机,连忙接着游说。
“知道,知道。”吕进赣擦了擦额角的汗,看了一眼身边的师爷,师爷摇了摇头,表示自己也没有见过薛坛本人,只闻其名,未见其人。
当年董钰组织叛党攻占蜀州,其声势之浩大,也是令昌都百姓闻风丧胆,甚至不少人情愿,要迁都别处,好在薛坛及时赶到,率领将领平定了战乱。
加上上次董哲自蜀州起兵攻占扬州,也是薛坛所平反的,薛坛的名字,已经在整个昌都,甚至是南诏都传遍了,众人奉之为战神一般。
若是自己的属下抓了薛坛这样一位英雄,被南诏圣上知道了,岂不是要了自己的亲命?
“那个……常公子,你看,你口说无凭,就不能拿出点什么实质性的证据吗?”吕知府尴尬地走上前,客客气气的说道,态度也一反常态。
“蜀州的将军令在此。”常磊说着,从兜里掏出一块令牌,这是上次戚渊与之分别时候留给他的,为的就是能和蜀州赶来的官兵会面,相互接应。
“将军令?”吕知府和韩掌柜互相对视一眼,韩掌柜心中一凉,这下坏了。
“莫非他真的是御前侍卫?”吕知府有些怪罪的看向韩掌柜,韩掌柜闭口不言,此时也吓得浑身哆嗦。
“你啊你啊。” 吕知府愤恨的看了一眼韩长谷,这个韩长谷,若是当初真的听他的,斩立决,那自己岂不是……
“说吧,你们现在想怎么办?”常磊好笑的看着面面相觑的两个人。
“还想什么?还不赶快带我去大牢里看望太子爷?”
“是,是。”吕知府做了一个“请”的手势,连忙吩咐人备轿子。
一路上,常磊也一直在想,若是自己提早说出身份,是否就没有这么多事情发生了,只不过戚渊一直让几个人隐瞒身份,防止六阿哥
从中作祟,但现在看来,反倒是多此一举。
“太子。”
常磊见到戚渊,连忙冲上去,看了看牢门上的枷锁,不满的回头看了一眼。
“知府大人……这是?”县令也还是一脸疑惑的样子,懵懂的看着吕知府。
“放肆,这是天朝太子。”吕知府气的直跺脚,这个县令,如今的不开眼,竟然将太子关押在又脏又臭的牢房之中。
“还不赶紧叫人放了?”常磊怒斥一声。
“等等。”戚渊摆了摆手,几人齐刷刷的看向他。
“韩掌柜是吧,我倒是想知道,到底是什么人出卖了我们,又身在何处?”戚渊冷峻的脸上没有一丝表情,微微颦起眉毛,一对怒目圆瞪,紧紧的盯着眼前浑身发颤的韩掌柜。
“太子爷,太子爷,小的有眼不识泰山,还望太子爷恕罪。”
韩掌柜“扑通”一声跪倒在地,急急忙忙的磕着响头。
“太子爷,小的也是受人蒙骗,真的不知道您就是天朝太子,小的一家老小,还等着小的回家呢。”
“你现在知道错了?”薛坛冷哼一声,吕知府悄然的看着,看来这位就是传说中的薛将军。
“薛将军,您暂且息怒,等到一切水落石出,再处置他也不迟。”吕进赣上前谄媚的笑着,讨好着薛坛。
“说吧,到底怎么回事。”戚渊一甩袖子,冷眼看着,收了冷落多少也有些不满。
“太子,是一个小丫头片子,跟我说常侍卫在城外土地庙中,所以,所以小的不敢多迟疑,就带着吕知府前往,哪成想,常侍卫随身带着将军令,小的真是该死。”韩长谷磕头如同敲鼓一般,“砰砰”作响。
“好一个九伶。”戚渊和尹清绮对视一眼,心中有了定数。
“带我去找她,我倒是想看看,这个忘恩负义的家伙,到底想干嘛!”
“太子息怒,太子息怒!”吕知府连忙劝告道。
“太子,您在府上歇息片刻,小的这就将人带回来,让其前来参拜太子,并且禀告给圣上!”
………………………………
第三百八十二章 册封
() “不必了。”
戚渊皱了皱眉,既然霍家人在南诏如此的受人凌辱,自己若是召见圣上,且不说不合规矩,更何况,也会打草惊蛇。
戚渊和尹清绮对视一眼,两人心知肚明,戚渊已然不是太子,只不过假借太子的名号办事,被南诏圣上发现,恐怕会横生枝节。
“你将九伶带过来便可,剩下的我来解决。”戚渊沉吟一声,缓缓的说道,眼神中满是威严。
吕知府当然不敢随意怠慢,况且,吕知府也并不晓得,昔日的太子爷如今竟然沦落到无家可归的地步,否则,以吕进赣狗眼看人低的架势,早就将几人处死。
一个被当今圣上视为眼中钉的皇子,死了也就死了,况且,借此机会,还能参上一本,没准能得到六阿哥的赏识。
戚渊默默的想着,每一步都算计的清清楚楚,但皇上突然苏醒,的确也是戚渊失策。
吕知府只用了一杯茶的功夫,便将霍九伶弄送到了县衙,大声呵斥着:“见到太子还不跪下!”
霍九伶冷眼看着,嘴角露出一抹诡异的笑容。
“民女九伶,参见太子。”
不知道是有意无意,霍九伶将“太子”两个字咬的很重,并且紧紧的盯着堂中的戚渊。
“你为何要出卖我们?”常磊咬牙切齿的说道,还没等戚渊发问,便开口说道。
戚渊皱了皱眉,默不作声,此时不是和霍九伶讨论谁对谁错的时候,毕竟尹清绮还是病患在身,戚渊也不想这个时候和霍九伶产生隔阂。
“常公子杀人,难道九伶要眼睁睁的看着,那梨园戏子红莺姑娘白白死掉?官大于民,还有没有王法?”霍九伶带着那抹邪笑,说话间丝毫没有正视常磊一眼。
“你!”常磊气不打一处来,起身便要教训霍九伶。
“慢着。”戚渊一伸手,上前阻止了常磊接下来的动作。
“听她说下去,你说吧,你有什么目的?”
“请太子爷明察,小女只是您身边的一位丫鬟,怎么做出出卖太子这种大逆不道的事情呢?我出卖的,不是太
子……”
霍九伶狡黠的目光看的尹清绮心中一惊,这个小丫头片子,又有城府,又知道了太多的事情。
“是常公子,而且,红莺一案还没有了结,国有国法,家有家规,您怎么能认定此人不是凶手?难道就是因为他是您身边的侍卫,而红莺姑娘无名无氏,所以常公子就能肆意妄为了?”霍九伶一扬下巴,质问着戚渊。
“你个小丫头片子,你不知道他是谁吗?竟然敢如此的无礼!”吕知府上前指着霍九伶的脸怒骂道,但霍九伶丝毫没有畏惧的意思。
“慢着,我知道她的意思。”戚渊缓缓的点了点头,一副了然于心的样子。
“说吧,你想要什么?”戚渊身上冷冷的寒意让身在一侧的尹清绮有些恐惧,她从未见过有人敢威胁过戚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