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梅海洋清清嗓子说:“最后再问一遍啊,有要讲的快讲,过了这个村,可没这个店了。”
大家哄笑起来,都等着他给个结论,好赶快回家休息,明天才好干活。
这时,后排靠墙边有一支手缓缓地举了起来。
梅海洋看见了,说:“我就说嘛!那是谁,你说说看。”
党项军放下手,直了直身体,说:“我是西山派出所的,我叫党项军。”
人群里有人小声嘀咕:“一片儿jing,来这儿捣什么乱!”
党项军没理那人,脸微微有点燥热,索xing站起身来说:“梅队长,我可以发个言吗?”
“可以呀,我刚才不是说了嘛,每一个人都可以说说自己的看法。你说。”
“那好,我谈谈我的几个疑问,说错了,请大家批评指正。”
然后,党项军翻开笔记本开始说:“今天下午,我在所里接到报jing,第一时间赶到现场,由于距离较近,可以说,我是下午干jing中第一个赶到的……”
人群中有人yin阳怪气地说:“现在还不是摆成绩的时候,着什么急嘛!”
梅海洋当即制止说:“谁在那儿废话!有什么话站起来讲。”从此,不再有人干扰党项军的发言,梅海洋示意党项军继续说。
“我到达现场时,主要任务其实就是保护现场。同时,我也看到了一些情况,现在想说说的,就是这个。”
“当时,赵小东和傅斌死亡时,应该是正在吃饭。我注意到,餐桌上满满摆了一大桌的食物,我的第一印象是,这么多食物,足足够三四个人吃的了。”
“同时,我看到他们两人用于接吃剩下的骨头的垫子,实际上就是将一个一次xing纸饭盒,从中间一劈两半撕开,用纸盒的盖子当的骨碟。当时,我观察到那纸饭盒盖子上仿佛印着字,就拿起来看了看,果然上面写着‘兄弟饭庄’四个字和订餐电话。”
“收队后,我专程去了一趟兄弟饭庄。其实也不远,就在离化工厂不远的一条马路边上,那里生意一向还不错,在我们那里,这家饭庄算是小有名气,人人基本都知道。”
“老板对我说,当天中午,赵小东和他的一个朋友开车过来要了几个菜,基本都是凉菜和卤菜,还要了一只烧鸡,全部打包带走。”
“这就让我感到更加奇怪了,因为从现场看,赵小东与傅斌当时吃的菜都是盛在盘子里的,那么,那些包装盒又到哪里去了呢?我在屋里屋外、楼上楼下、甚至工厂大门口附近的垃圾桶里都仔细找遍了,根本就没有。”
………………………………
第一百一十三节 大案连发(4)
大案连发(4)
会场内大家重又嗡嗡了起来。
“更让我感到奇怪的是,当时技术组勘察现场时,在一只沙发底下找到了一块摔破的盘子碎片,也不大,只有二指宽,上面还沾有新鲜的油渍。”
“就在刚才开会前,我专门打听过了,经过化验,那些油渍与兄弟饭庄卤菜所用的红油是一致的。我不得不再次问一问,那只打碎的盘子到哪里去了呢?它难倒会自己长脚走出去吗?况且,屋里屋外都找不到,这该做如何解释呢?所以,我的看法是,案发当时,在屋内一定还有第三人,否则,就难于解释上述我所怀疑的一切奇怪的事情。”
会场上鸦雀无声。
“那么,你能否说说看,要怎么做才能进一步证明你所说的‘第三人’的存在呢?”梅海洋按捺住内心涌起的一阵激动、冷静地问。
“只有一个办法,扩大勘察、搜索的半径、对现场再做一次全面的、地毯式的检查,一定要找出屋内一次xing饭盒和碎盘子的下落。”
……
第二天一大早,二十来名干jing重新开进了化工厂,在党项军和厂里一名小头头的陪同下重新开始做起了现场勘察。
这一次,jing戒线放得很宽,沿工厂周边均有干jing在仔细地检查。
两个多小时后,各小组的检查结果陆续汇总上来了,领队的一名负责人叹了口气,对紧跟在身后的党项军说:“小党,厂区和周边都翻了个遍了,从推理上来说,你的分析应该是有道理的,可是我们并没有找到那些物证……更可惜的是,这也让我们失去了也许能找到线索的唯一机会。”
闻言,党项军心里也不知是该喜还是该忧,一时也不好说什么。只是心里还在想着,这个“第三人”如果想全身而退?乘着宿舍发生火情,门卫离岗时离开,应该是最好的时机了。可是,在此之前,他应该隐藏在哪里才既能观察到门卫,而又不容易使自己被人看到呢?
一边想着,党项军一边陪着那位负责人从赵小东的宿舍里走出来,准备送他们离开。
在二楼过道里,那位负责人收住脚步,笑着问厂里的小头头说:“厂里的厕所在哪里?我去方便方便,省得回去路上万一堵车,就不方便了。”
小头头用手指向厂区一角说:“在那边。”
这个工厂分办公区和生产区两大片,虽然都在一片围墙内,两块区域之间却用绿化带大致隔出了各自的一片区域,厕所就修建在靠厂区的一角。
党项军抬头用目视法测了测,厕所距离这片宿舍区还挺远的,足足有三百多米,心里忽然一动,问:“住在这片宿舍区的这些同志,平常也是跑那么老远去上厕所吗?”
小头头尴尬地一笑说:“那倒不是,他们每人都有一把办公大楼一楼厕所的钥匙,平时就近都用办公大楼里的厕所。只是,现在放假,大楼锁着,我没有大楼的钥匙。”
办公大楼靠近宿舍区的一侧开了一个侧门,平常正是宿舍区人员出入大楼的捷径。
“哦,哪些人手里有大楼的钥匙?赵小东有吗?”党项军问。
“按厂里规定,除了门卫和后勤那里都各有一把,其他人都没有。要用的时候,必须到门卫那里去领。你知道的,门卫嘛,平常就是负责按时来开个门、锁个门什么的;后勤嘛,主要就是为了要打扫卫生方便。”
“赵小东科长,按规定,也是不能私自拥有大楼钥匙的,只是我听说,他嫌每次都要去门卫那里取钥匙麻烦,说是自己配了一把侧门的钥匙,反正他就是负责保卫的嘛,也没人追究的。”
这一点,后经保卫科人员事后予以证实了。
党项军愧疚地望着领队说:“咱们今早似乎是把整个办公大楼给忽略了。”
这也难怪,工厂员工放假,办公大楼一直就上着锁嘛,谁还会想到进到里面去搜查?
……
经进一步检查,果然在办公大楼一楼的男厕所内发现了一个黑sè的垃圾袋。一打开,袋子里托底的是几个码得整整齐齐的餐盒,盒面上印着‘兄弟饭庄’四个大字,里面装的全是一些盘子的碎片和倒掉的菜肴。
说起来,化工厂最近放假还真帮了专案组不少的忙。首先是进出人员大幅的减少,整个厂区,特别是案发的这片办公区,出入人员不多,现场勘察起来不受干扰。然后就是垃圾清运的频率从一天一清改为五天一清了,这才客观上保存了厕所内的证物。
意外的收获是,在详细检查办公大楼时,技术组在一楼男厕所一只老式门锁上,取到的几枚可疑指纹,在经逐一核对后,最后就只剩下半枚指纹一直无法找到主人了。
而从赵小东的遗物里找到的所有钥匙,竟然没有一把能打得开办公大楼的侧门,更不用说厕所的门锁了。
赵小东配的钥匙又到哪里去了?
……
在梅海洋的办公室,党项军按照梅副支队长的要求,进一步将自己对于赵小东一案的分析和判断理了理,做了一个详尽的汇报。
结束汇报前,他说:“现在可以进一步地证明,这个‘第三人’是存在的,男厕所的那半枚指纹、赵小东不翼而飞的钥匙都是新的证据。”
梅海洋不置可否,问:“那,下一步你认为应该从什么方向继续开展侦查呢?”
党项军搓着手说:“除了继续比对那半枚指纹,目前来讲,也只能是从赵小东最近所交往的人员入手了。”
梅海洋将一份报告递给党项军,说:“这是与赵小东有关的另一个案子,高书林案,也就是“1。14”案,你应该听说了。这份最新的报告说,高书林的死亡时间并不是案发当ri,而是在案发ri之前的48小时以上。更加有趣的是,报告说,高书林的尸体似乎曾有过冷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