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后燕夕照-第1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浪、带方五郡的合法权力。慕容廆死后,其世子慕容皝继立,称燕王,建立了鲜卑人第一个属于自己的国家——前燕,他便是慕容熙的祖父。

    慕容皝称王后,为图谋逐鹿中原,首先要平定近在咫尺的高句丽。

    咸康九年,前燕出兵五万,矢意攻打高句丽,准备一劳永逸地解决后方的高句丽问题。是役,建威将军慕容翰指出:通向高句丽有南、北两道,南路险狭,北路平阔。建议佯攻北路,以精锐出南道直捣对方国都丸城。此建议为慕容皝采纳。

    当年十一月,慕容皝先派遣长史王寓率兵一万五千从北道大张旗鼓进发。高句丽王高钊果然中计,派王弟高武率精兵五万把守北道的关马山城,自己率部分老弱守南道。不料慕容皝亲领精兵四万,以骁勇善战的慕容翰、慕容垂为先锋,从南路掩杀过来。

    结果不言而喻,高句丽军一败涂地。燕军一鼓作气,乘胜追击,直捣黄龙,杀进了国都丸城,高钊单骑落荒而逃。

    慕容皝本准备乘胜追击,但北路的王寓因力弱战败阵亡,遂决定班师回朝。于是燕国将高句丽历代积累下来的金银财物全部搜刮一空,掳走了高句丽百姓五万多人,外加上高钊的生母周氏以及一众妃嫔,最后一把火烧了高句丽皇宫,并将丸城夷为平地。

    没能俘虏到高句丽王高钊,同时又为了彻底挫败敌方锐气,慕容皝想出了一条极其毒辣的计策,他下令挖掘了高钊父亲美川王的坟墓,并将其枯骨带回燕国。

    此举果然极大的打击了高句丽。高钊后来返回丸城重建家园,又收集了各种珍宝和虎皮、人参、鹿茸等特产,派王弟到燕国称臣纳贡。慕容皝只把高钊父亲的尸体还给了高句丽。光阴荏苒,过了十三年,慕容皝看到高句丽还算俯首听命,又接到送来的大量贡品,才把高钊的母亲送回了高句丽,并封高钊为“征东大将军、营州刺史、乐浪公、高句丽王”。从此一蹶不振的高句丽基本上只有接受燕国统治的份了。

    又过了十几年,前燕被前秦所灭。高句丽将逃亡而来的燕太傅慕容评执送前秦,并向前秦天王苻坚俯首称臣。

    饶是如此,高句丽人一直没有忘记向辽东的扩张,虽然多次遭到中原王朝和辽东地方政权的大规模讨伐,致使其邑落残破,王都被毁,濒临灭亡,然而他们争雄的野心从来没有断绝过。
………………………………

第三十九章 高谈德

    风水轮流转,斗转星移,高句丽出了一位叱咤风云的英雄人物――广开土王高谈德。据闻他从小身强体壮而又胸怀远大,恩泽洽天,智略宏远,以武功显赫而获得国内赞颂。

    初登王位,他便亲自征讨百济。首先就征服了壹八城和臼模卢城等五十八座城池,后又向百济的都城进军。起初百济王拒绝降服,并欲出城拼死决战。高谈德因此大怒,率军渡过阿利水,兵临城下。这样,百济王才无奈投降,并宣誓永远效忠于高句丽。

    紧接着他用了近十年的时间,先后打败契丹、夫余,并出兵帮助新罗驱逐了盘据半岛南部任那的倭人,声威大震。

    高谈德凭借其在朝鲜半岛上的既得利益,使得燕国承认了其区域性的霸主地位。后燕第二代君主慕容宝嗣位后,由于国力大不如前,便册封高谈德为“平州牧,辽东、带方二国王”,而原本按照惯例,辽东王和带方王的称号是荫封慕容家族子侄的。

    随着疆土越来越广,高谈德的野心和胃口越来越大。原先的高句丽人因无力战胜慕容氏,不得不对后燕采取臣附朝贡,接受封王的策略。可高谈德并没有秉承这一贯的事燕政策,而是不断的开疆辟土,甚至侵犯到后燕的边境,使得双方关系越来越紧张。

    后燕长乐二年,高谈德以堂兄高慕礼为大将军,率五万人马,侵占以新城为中心的七座边城,掳尽城中的人马财物。

    燕王慕容盛自是大怒,遣派使者前去质问,但广开土王却拒不接见。于是后燕群情激愤,纷纷建言请求对高句丽大举用兵。

    是年秋天,待备齐了粮草辎重和军用器械后,燕王遂命当今王叔、河间王慕容熙领八万人马,兴师北伐。

    两国间的恩恩怨怨,当真是由来已久,波澜迭起。

    其时秋高气爽,我一路随大军北行,闻着长草的清气,甚是畅快。每日四方远眺,耳听呜呜号角之声,又觉心境十分开阔。

    在我几日的随军行进中,看得出慕容熙善于治军,纪律又严明。就如今日早晨拔营出发时,行军将军刚发出营发令,但听得一句“拔营”的号令,渐次第由一句变成十句,十句变成百句,百句变成千句,声音越来越大,却是严整有序,毫无惊慌杂乱。跟着左右先锋队起行,前军、左军、右军,一队队的向北开拔。一路上浩浩荡荡八万大军行军,惟闻马嘶蹄声,竟听不到一句人声。

    是夜,军队扎营后,慕容熙携着我的手,道:“咱们瞧瞧去。”二人走出帐来,一步一步的往营地旁的山上走。行进中,冷风吹拂起他的衣袂翻飞,清辉月色将他的身影包裹,而那眉宇间的淡定与从容依然清晰可见。

    我们站在山顶上,遥望下去,但见黑夜之中,每一面军旗上都点着一盏灯笼,红、黄、蓝、白各色闪烁照耀,静阒无声。

    我大为叹服,说道:“治军如此,难怪大燕铁骑马踏天下,燕国国威震于四海!高句丽人虽然勇悍,终究是敌不过大燕。”

    慕容熙闻言转过头来,目光清澈如一潭清泉,就这样盯着我,我几乎连心跳都偷偷的漏了一拍,竟不能回避。

    月色溶溶如梨花,映在万千树叶草木之上,似乎升腾出湿冷清新的草木清馨。他站在山顶岩边,一袭白衣萧萧,清粹冷冽如白露含光,恍若自异世而来。
………………………………

第四十章 是何神

    忽然间,他对着我轻轻一笑,那淡泊怡然的笑容令他整个人熠熠如明珠生辉,在暗夜里散发出一种温润夺目的光彩。

    我心荡神摇,彻底沦陷在他那优雅醉人的眼神里,心底暗藏的温情如柔软的春草,撩拨了我的全身,我似乎听得见自己沉沉入耳的心跳声。

    我遥想他鲜衣怒马,驰骋沙场,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他人的端然作势又怎及他的高华风仪?硝烟弥漫的战场他叱咤风云,风起云涌的江湖他洒脱不羁,这一晚他傲然一笑,郎艳独绝,世无其二。

    多年后,当我涤尽了世间繁华,荡尽了红尘喧嚣,唯一记得的,就是这一晚他白衣若雪,清绝立世,天地敛光的神采。

    恍惚中,他的语言字字在耳边,轻缓如暮春四月的风贯入耳中,“很晚了,回帐中歇息!”

    我从痴迷中回过神来,红着脸回去了。

    一夜好梦。次日,黎明已至,天光畅亮。我陡然间发现慕容熙竟一夜未归。

    穿起男装步入帐外,此时晨光兀自有着浅蓝的柔和色调,带着露水的潮湿气息。天边朝霞灿若云锦,我从没有发现,连朝霞也可以美到如此让人叹慕的境地。

    然而更令我叹慕的是,眼前竖立着一座巍峨气派的营寨。原来,慕容熙于夜间率众于对方营地前十里处深挖长堑,竖起鹿角,截洲为城,一夜之间,营寨已然建成,寨中黑压压的数百座营帐覆压蜿蜒,无边无际。我喃喃自语:天哪!是何神也!

    霎时间太阳于天际露出一弧,金光万道,显现出到处都是军马。蓦地鼓声大起,约万名士兵喊声震天动地。我抬头看见慕容熙身穿明光铠,站在营寨中的高台之上,手持长刀,发令指挥:“出发。”

    军队分成前军、左军、右军、中军四部,兵甲锵锵,向东挺进,另有小队游骑,散在两翼。一时间尘土大起来,扬起十余丈高,宛似黄云向高句丽军营中袭去。

    我手提长剑,随于后军之后。我在燕**营中的身份是军医兼慕容熙的亲身护卫,不用参战,但我牵挂慕容熙,遂尾随大军其后。

    过不多久,已至敌方军前,却不上前挑战,数千人马遥遥站在对方强弓硬弩射不到处。

    燕军中军将军突然大声喊道:“击鼓!”燕军营中数百面皮鼓蓬蓬大响。接着敌阵中鼓声擂起,数百面皮鼓也蓬蓬作响。蓦地燕军军中鼓声一止,数千骑兵喊声震动天地,挺矛直冲过去。

    眼见燕军前锋冲近,敌阵中鼓声立止,数千枝羽箭密集如蝗虫般同时射了出来,燕军前锋纷纷倒地,但燕军勇悍能战,前仆后继,蜂拥而上,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