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纵观过往战史,几乎每一次见到这样的情景,敌骑突入军阵之中后,随之而来的便是大败。
桓温是很清楚这一点的,但他此时也没有其他的办法了,本来是作为自己仗恃的黄河,此刻反而是成了自己的绝路。这一刻,他忽然间有些后悔之前太过轻率便决定过河了。
“大将军,咱们还是赶紧撤吧!能够逃多少便逃多少,如果继续留在这里的话,咱们只会全军覆没的!立刻东进,赶去与战船汇合,方有一线生机啊!”众人齐声劝道,此时的情况之下,大家都看不到希望了。
“唉!撤军!”桓温听了,看了周围这混乱的场景一眼,最终只能无奈的叹了口气,下达了撤军的命令。
其实不用他下令,大军都已经是开始四散而逃了。只是随着这一声军令,大军开始纷纷往东而去,准备与战船汇合而已。
此时,已经是得到了消息的水军战船,正在不断的向上游赶来,但这样逆水行船的话,速度也不可能特别快。如此一来,桓温决定撤退之时,两者之间还有近二十里的距离。
晋军一路狂奔,奈何怎么跑得过敌军的骑兵呢,敌骑紧紧的追击着大军,一路追一路杀,沿途所过之处,伏尸无数。那种景象,真可谓是触目惊心了。
大军追出十里左右,桓温见到身后的士卒是越来越少,而敌骑的身影却是越来越多,心中也不由的开始发慌了。而这个时候,自家的战船却连影子都还没有看到。
“莫非真是天不佑我,今日竟要命丧于此不成?”桓温不由的在心中想道。
“大将军,您看,好像是咱们的战船!”就在他有些绝望的时候,身旁突然间有人喊道!
听到这话,桓温不由的一喜,连忙是向着河面上看了过去。果然,就在下游的河面上,此时正出现了片片帆影,正在向着这边驶来,虽然看样子是不大,但这速度却是很快。
“哈哈哈哈,天不亡我!快,咱们立刻赶过去,立刻登船撤离!”见到这一幕,桓温只觉得是天无绝人之路,立刻便狠狠抽了座下战马几鞭子。
“咚咚咚咚。。。。。。!”没有多久,河面上的船只离得越来越近了,不但是有船只,战船之上还传来了阵阵的鼓声与呐喊之声。
来的这些船只有大有小,但每一艘船上都是插着桓温大军的旗帜,明眼人一看都知道这就是桓温的援军到了。本来正在岸上狂追的那些燕军骑兵,此时见到桓温援军杀到,追击的速度不由的一下子慢了下来。
没有多久,桓温终于是与这些船只汇合了。侥幸逃脱的这些士卒们,此时见到救星赶到,也不由的是士气大振,纷纷加快了速度。
“快快靠岸!桓云,你率人殿后,掩护大军登船!”桓温令人喊道。
很快,这些船只都靠了过来!岸边的士卒们见状,纷纷都不要命一般的往船上爬了上去,都只想着要早一点离开这个鬼地方,回到安全的地方去。
“大将军,快快上船吧!迟些的话,恐怕就来不及了!”一艘大一些的船在桓温的面前靠了过来,郗超从里面走了出来,催促道。
“敬舆,你因何在此?”桓温见到是他,不由的愣了一下,问道。
“下官在洛阳城内待了一会,终究心中有些不安,因此便着人找了些船只过来,准备看看这边情况如何。刚好,碰到了大将军派出的信使,便立刻赶了过来!”郗超回答道。
他是没有说得太直白了,其实桓温明白他的意思,其实说到底还是觉得自己这一行可能会出问题,所以特意前来接应的。不过,也好在他来了,否则的话,恐怕等不到大船过来,自己这些人便都完蛋了。
“敬舆,悔不听你之言啊!”感叹之余,桓温不由的说道。
“大将军还请上船,水军稍后便到。到时候,敌军必不敢再追击过来!”郗超拱手道。
桓温点了点头,随即便上了船,缓缓的驶离了岸边。
岸上,敌军的攻击仍然在继续,但比起之前来,这攻势是要缓和许多了。毕竟,船上的也可以放弓箭,对于他们来说有一定的威胁在。
而江上又不能跑马,敌军想要打过来也是力所不能及,这样一来,战斗自然而然的就无法打下去了。
尤其是不久之后,水军的大战船出现在了这边,大军撤离的速度加快了许多。最终,在水军的掩护之下,桓温最终还是带领着一部分的大军慢慢的撤到了南岸去了。
“大王,咱们为何不追过去呢?”北岸的一座山包上面,慕容恪等人正驻马于此,观看着前方的战局。此时见到桓温等人缓缓向下游驶去,有人不由的问道。
“追过去又能如何呢?正如桓温刚才败于我们手中一样,咱们过去了那边的话,恐怕会是一样的下场。对方有水军在,始终都会对咱们形成威胁的!如今局势又回到了从前一般,这样也好,经过这一败之后,桓温应该不会再想着过河了。对于咱们而言,也算是可以安心了!”慕容恪远远的望着河面上的情景,淡淡的说道。
桓温回到了岸边之后,立刻便重整军马,令人清点人数。
“大将军,一万大军回来的只有三千人而已。剩下的,不是在那边战死了,便是被敌军冲击及登船的时候,卷入到了河水之中下落不明了。这一战,咱们损失惨重!”桓云回来报告的时候,情绪显得有些低沉。
桓温听了,也不由的沉默不语。毕竟,这一次的战败,责任可以说是完全在他的身上。如果不是因为他自己没有做好准备,便匆匆忙忙的去追击敌军的话,结果也不会变成这个样子了。
毕竟,别的不说,光是与水军的配合如果是准备好了的话,最后撤离之时也不会变成这样了。更不用说,明明知道对面的地形地势的情况之下,连骑兵都没有便直接杀过去了。
“罢了,回洛阳再行商议吧!”最后,桓温只是淡淡的说了一句。
桓温大败的消息,很快便传回到了长安李信的手中。
“不出所料,之前就觉得慕容恪不会那么轻易撤军的!如今终于明白了,他分明就是想用这种匆匆撤军的样子,让桓温以为他是害怕了。毕竟,如果不这样的话,桓温是不太可能追过去的。果然,桓温好大喜功的毛病再犯,上了慕容恪的当了!”看过消息之后,李信不由的感慨道。
“不过这样也算是好事了!从今以后的话,桓温应该不大可能会再敢杀过河去了,若是他老老实实的守着洛阳这一线,对于咱们来说好处也不少。如此一来,咱们也能够将更多的精力放在其他地方!”王猛想了想,开口说道。
“是啊!桓温不敢进军了。而以慕容恪的性格,在他还会受到水军威胁之前,应该也不大可能再杀过河来。如此一来,双方便只能够是隔河相峙,两相罢手了,战事自然也就平息了。只是,人心难测,谁也料不到下一步局势会有什么变化,咱们还是不能够放松警惕的!”李信点了点头,对他说道。
“让陈康与赵吉那边做好戒备便可以了,再过一些时间,便又到了夏收之时,咱们还是先管好这件事情要紧!”。
“那是自然的!今年若是再丰收的话,那咱们去年的消耗应该就补回来了。从各地的情况来看,这两年来天下无天灾,尤其是江左等地更是如此。因此,江左等地粮价很低,咱们正好可以利用这个机会,大量买进粮食入仓。这样的话,等到日后要用之时,也就不用再担心了!”说到这件事情,李信想到了最近职方司送来的情报,便说道。
如今的职方司可不仅仅是涉及军情而已,在李信的要求之下,各地的民生等情况,也都在收集的范围之内。
………………………………
第四百三十八章 意外的消息
一切正如李信他们所料的那样,回到洛阳之后的桓温,在经过了深思熟虑之后,最终决意收手了。他也不再想着打过河去的事情,对于他而言,收回洛阳的目的现在已经是达成了。而且,相比起之前来说,现在还将河阴等地也一并掌控住,总体来说,比起北上讨~伐之前还收获大一点。
在洛阳这边盘桓了将近半年时间,不单单是桓温手下的士卒将领已经是疲惫不堪,就是他自己,在经过了这两次的败退之后,也都已经是彻底死心了。
如今他最想的事情,还是回到自己的江陵去,准备在那里好好的休养一段时间再说。不过,在这之前,他还得先将洛阳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