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东晋唐王-第44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果说仇池新主杨俊向华山军要求交还杨安的话,华山军这边就有些不好办了。虽然说华山军就是不交,对方也不敢怎么样,但终究会影响到双方之间的关系。

    为了一个小小的杨安,连累了华山军与仇池国的关系,似乎有些太划不来了。但你说要是交了吧!又好像显得华山军太怕事,连一个小小的仇池也不敢得罪!

    这就是李信有些忧虑的地方,毕竟,仇池就在身边不远处。而且,这个地方牵一发而动全身,极易连带出其他的问题来,他也不得不好好的考虑一下才行。

    “大将军,以下官之见,这人还是咱们留着比较好!”众人都思索了起来,想了一会之后,王猛开口说道。。

    “哦?景略有何想法?”李信连忙问道。

    “其一,咱们华山军今时不同往日,声势日壮,实力与日俱增。在这种时候,要壮大的不仅仅是军力,还要修德方可!收留杨安,让周围的势力以及大小~胡族部落,都能够看到咱们包容之举。如此一来,日后各方有事,必然会有更多的人来投靠咱们!”王猛站起身来,先躬身行礼,之后才说道。


………………………………

第四百一十一章 扬武修文

    王猛的意思,李信一听就明白了。换作现代的话来讲的话,那就叫软实力。如今的华山军与其他的势力相比起来,由于经过了连番的大战,所以,在武力上面来说,已经是得到了天下人的承认了。从这一点上来讲,应该是没有人会觉得华山军弱小的。

    如果仅仅只是作为一支军队而言,那么,百战百胜便是它的最终目标,达到这一点,便可以说是达到了作为军队的巅峰了。

    但华山军不一样,如今的它是一个政权,或者说是一个没有朝廷之名而有朝廷之实的庞大团体。

    这就决定了它不可能只修武备而不修文德!对于一个政权而言,软硬两方面的实力,那是绝对不可失衡或缺的。

    这就好像是一个人一样,如果他空有武力而头脑简单的话,只能够说是一个莽汉而已。但如果再配上满腹诗书,睿智的头脑,那这个人就可以称之为智勇双全,乃是一等一的人才了。

    想必天下人皆爱此人才,而不会喜欢一个莽汉的!同样的道理,如果说华山军始终只知道发展自己的武力,一味只求强大的军事实力的话,那它在世人的眼中,也就和一个暴发户一样没有什么区别了。

    文武兼备,相辅相成!以强大的武力征服四方,以无形之文德平定四方!将华山军打造成一个对周边百姓或者是部族有强大吸引力的中心,让他们自愿的融入到华山军的体系之中来,这才是长治久安之道。

    武力的征服毕竟只是一时的,只有潜移默化的文德修养,才能够在缓慢的时间之中不断的改变一个人甚至是一个族群。

    为什么江左朝廷如此无能的情况之下,对于天下百姓而言,都始终是占据着正统的道德高地呢?就是因为文化上的那一套东西,已经是流传多年,让天下人都已经是在心底里认可了江左乃是正朔的继承者。

    江左什么都没有做,或者说是很多事情都做得非常的糟糕。在这一点上面,燕国也好,还是历史上的前秦也罢,几乎都比江左做得更好。但北方百姓们始终支持的,还是江左朝廷。

    如此相形对比之下,如今的燕国与华山军,其实都只能够算是割据势力,只能够算是一方霸主的枭雄而已。天下人心中真正的统治者,其实还是江左那个偏安一隅的朝廷而已。

    除非华山军日后只想着做一方草头王,不会再有其他的进取之心,否则的话,扬武修文乃是必要之事。

    王猛的意思,其实就是说,华山军应该利用杨安投靠的这件事情,向周围的势力与百姓们发出一个信号。

    让大家看看华山军主持公道,对于那些有难而来的人,只要他本身并不是罪大恶极的话,那么,在这里都可以得到庇护。

    毕竟,政变这种事情,尤其是在周围的胡族之中,那实在是太多了!而对于华山军而言,周围的胡族势力又多!

    只要这件事情做好了的话,日后其他的胡族中再出现了这种类似的情况,那么,胡族之中落败的贵族便会来投靠华山军了。

    华山军在这上面可以做的事情很多,比如说像当年齐桓公一样,率兵保卫其他的国家,为之主持公道,甚至因此而决定了其他国家的国君人选。

    华山军不必去立国君,但是却可以慢慢的形成一种机制,从而是决定周围各个胡族的首领退立之事。就好像后来的朝代那样,番邦臣属之国的国君,想要正常继位的话,必须得得到中原王朝的册封方可。

    称臣不征,这不是李信最终的想法。毕竟,羁縻政策的坏处,这个时代的人可能看不太清楚,但李信却是非常明白的。所以,他最终的想法,必然不会走羁縻政策这条路,但一开始之时,自然是免不了的。

    如此一来的话,那些胡人贵族为了得到华山军的支持,就必然得向华山军效忠,就必须得向华山军靠拢。等到时机成熟之后,其他的事情也就好办得多了,至少,胡汉之间的融合将会变得更加的容易。

    王猛是深知道其中奥妙的,只是他不知道后世有一个专门的词语叫软实力而已。

    “景略所言甚合我意!”李信点了点头,赞同道。

    “其二,仇池小国虽然与咱们并无多大的矛盾,但其想要独立于各方之外,亦是不可能之事!如果杨安在咱们这边的话,将来有事之时,咱们便有了出师之名了!”王猛接着说道。

    虽然他没有明说将来有何事,但在场之人都听明白了,知道他说的就是将来要吞灭仇池的事情。虽然这好像有点阴谋论的味道,但从对华山军的大局而言,却是非常合理的。

    “王尚书谋划深远,早有先着!留下杨安,对咱们而言好处不小!”刑部尚书梁平老附和道。

    其他几个人,听到这两个理由之后,也都觉得不错,所以,最后大家都赞同将杨安给留下来。

    “好,立刻命令天水太守,派人护送杨安至长安!另外,传令天水、陇西两郡镇将,调派兵马坚守与仇池交界之处,以防仇池发难!”见到众人都同意,李信也没有其他的意见,当即便下令道。

    “下官等遵令!”王猛等人连忙躬身道。

    决定了这件重要的事情之后,接下来李信又与众人讨论起了其他的政事。

    金城郡那边,和谈终于是进行到了最后的阶段了。如今还差的,就只剩下那一批良马了。

    张瓘已经是回到了姑臧县内,此时的他,正在下令从周围各地征调马匹,以便尽快将古浪峡关给换回来。

    五千匹的良马并不是一个小数目,更别说还要挑选一番了。这要是对其他的地方而言,估计是一件天大的难事。但这里是凉州,自古以来便是畜牧重地,天下有名的地方。

    所以,五千匹马对于张瓘而言可能有些肉疼,但却是不至于伤筋动骨。

    “使君,那两万大军回来之后,经过两天时间的修养,已经是恢复得差不多了。听说使君用了那么多的东西才换回他们,那些士卒都是对使君您感激不已啊!”刚刚从军营之中赶回来的宋混,此时对张瓘说道。

    如果是平时的话,张瓘听到这话怕是会很开心的。但在此时,他的脸上却是充满了忧虑之色。

    “怎么样?古浪峡关南面的那两万华山军还没有撤走吗?他们是不是想趁着咱们交完了东西之后,便趁机反悔再打过来?”张瓘来回走了几步,突然间盯着宋混,问道。

    “这个。。。。。使君不必担心!华山军虽然势大,但观李信这些年来的做法,并不是一个无信之人。既然咱们都已经是订了契约了,想来他也不会反悔才是!依下官之见,对方大军之所以久久不退,应该是怕咱们反悔,想等到所有东西都齐了之后再撤退吧!”宋混知道他在担心什么,便宽慰道。

    说实在的,他担心的还真不是华山军那边,而是张瓘此人。毕竟,当初先撕毁了与华山军约定的人,也是他自己啊!有这些前科在的话,估计谁也不能够信任他啊!

    “派人去催促一下,立刻收齐马匹,交给华山军让他们离开了事。古浪峡关一日不掌握在咱们的手中,我便是一日不得安宁!迟恐生变啊!这件事情你亲自去办一下!”张瓘心中不放心,所以,决定尽早结束此事。

    “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