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因为此时的他,终于发现自己是真的陷入到了一个牢笼之中,以自己的实力,要想从这个牢笼里面冲出去,实在不一件容易的事情。更何况,底下的人也不一定愿意跟随自己呢!
没有办法,他便只好安安静静的待着了!这样一来的话,周通他们也就轻松了许多,每日里除了密切监视着对方的动向之外,剩下的便是商议军情,同时也是训练一下大军。
如此一来,金城这边倒是一下子变得安宁了许多,如果不去看这些大军的话,只怕还会以为这边什么事情都没有呢。
相比之下,上党与雁门等地,此时的情况也起了不小的变化。战争打到现在,无论是防守的华山军还是进攻的燕军,都已经是非常的疲惫了。
就好像是两个力士打架一般,一开始之时都是招招凶狠,而且出招迅速。但是到了后来的话,就完全不一样了。
因为种种原因,所以,双方都没有撤退。这样一来,为了将战争继续下去,双方都得不断的向上党与雁门等地派遣兵力过去。尤其是上党郡,全郡的力量几乎都已经是倾斜到了这一件事情上面来了。
连带着周围的河东与太原等地,也都在全力的支持着这两处地方的战事。但是随着天气越来越冷,对于双方而言,这战事都变成了一种煎熬。
自从接到诏令统帅各路攻打华山军的兵马之后,慕容恪最近这段时间便一直都待在太行山东侧。本来他是准备到更北面一些的雁门郡外去看看情况的,但是洛阳慕容垂那边大战爆发,使得他不得不一直停留在河内郡轵县之中。
洛阳那边的情况,现在对于燕军来说还算是有利。因为当初夺下了洛阳城之后,慕容垂很快便派人南下,前往去夺取了位于洛阳县南部三十多里外的伊阙关,以及东南部更远一些的大谷关。
这两处关隘俱是洛阳的南大门,扼守了南北通行的要道。桓云率领的大军顺着伊水北上,要想到达洛阳城外的话,必然得经过伊阙关或者是大谷关。
这两处关隘存在的时间很长久了,尤其是伊阙关。由于两处地方都是位于险要之处,所以,一旦被燕军占领之后,牢牢守住了的话,桓云的大军便被挡在了离洛阳城县城不到数十里的地方了。
随后而来的桓温,半途之中得知消息后,便改道而行。过了陆浑关之后,绕道宜阳县境内,从伊阙关西面绕了过去。前几天的时候,桓温大军才杀到了洛阳城下,如今,整个洛阳城正处在对峙僵持之中。
对于慕容恪而言,洛阳城一下子就变得危急了起来,这件事情吸引了他绝大部分的精力,自然而然的就无法顾得上对华山军的战事了。
但又不能因此而放弃对华山军的进攻,所以,对于他来说,着实是一个比较伤脑筋的事情。
好在,这个时候关于金城郡那边的情况传了过来,这让他看到了从中脱身的一线机会。
“那李信想以张琚的两万大军为人质,从而是与张瓘议和。这样一来,他必然也不想因为其他地方的事情而影响到了这件大事。否则的话,一旦其他地方牵扯了华山军的力量,他对于凉州的筹码可就少得多了!这对于咱们来说,是一个好机会啊!”轵县之内,刚刚得到探子最新消息的慕容恪,难得的露出了一丝笑意。
“大王之意,是想借此事退兵!”底下的幕僚闻言,问道。
“不错,这场战事进行到如今,咱们无有所得不说,反而是徒耗公帑,损兵折将。虽然是拿下了雁门郡几个县,但终究是无法改变大局之败。之前的时候,咱们即便是想要退兵,还得考虑华山军是否愿意。如今的话,我敢断定,李信必然也有退兵之意。此时不议和,又等待何时呢!”慕容恪点了点头,说道。
“大王之言有理。若是咱们能够从与华山军的战事之中抽身出来,便可以更好的投入到洛阳之战中去。洛阳城的得失,直接关乎着咱们下一步行动的失败与否,不可轻忽啊!”对于这个想法,幕僚还是很赞同的。
“不错!洛阳乃是四战之地,天下重城!如果咱们占稳了此地的话,那么,日后无论是西进南下,还是东进江淮,都可以由我们来决定了!想要短时间之内打败华山军,夺取并州之地,已经没有可能。再耗下去也不会有更好的结果的!”慕容恪对于这次的战事看得很透彻,最重要的是,他有果断之心,当断即断。
“可是,此事乃是由陛下所决定!若是要与华山军议和的话,属下觉得还是应该先请示陛下方可!”幕僚沉吟一下后,建议道。
“这是自然的!我已经是写好了奏折,待会便派快马送往蓟都,若是不出意外的话,陛下那边应该也没有什么问题了。”慕容恪点头说道。
慕容恪所想的没有错,他的奏折以最快的速度送到了慕容俊的手中,仅仅是五天之后,便有了新的命令下达了。
而这最新的命令,便是授权慕容恪主导与华山军议和撤军之事。并且,同时让他负责洛阳之战,燕国朝廷上下已经是打定了主意要将洛阳给紧紧的攥在手中了!
有了这个命令,慕容恪的行动便没有什么顾忌了。立刻便派人前往晋阳求见李信,传达了自己的议和撤军之意。
晋阳县内,李信最近的注意大半放在了金城郡那边。他在等着屠七他们的消息,等着那边战事的结束。自从十二月初一那天得到消息,到现在已经是过去快半个月了,古代的交通情况,着实是让李信都有些无可奈何了。
慕容恪派人来议和,以求双方罢军之举。这对于李信而言,也是正中下怀之事。由于双方都没有对方的筹码在手中,战场上面也是一个不胜不败的局面。
所以,这场议和比起屠七那边的来,可就要轻松得多了。双方当即便约定了以现在的实际控制线为界,作为两方势力之间的边界。以此为诺言,谁也不得违背。
如此一来,仅仅只是一天的时间,议和之事便轻松达成了。消息很快便由李信及慕容恪两边分别传达到了双方的大军之中,得到这个消息之后,双方的将士们都不由的欢呼了起来。。
打了近三个月的仗,对于身在其中的人来说,感受是最深切的了。如今能够远离这苦寒的边关之地,有机会回到家乡与亲人团聚,大家怎么能够不高兴呢。
双方的动作都很快,命令传达下去之后,立刻便退兵了。华山军这边,李信从其他地方调遣了兵马前去将之前在各处大战的将士们给换了下来。同时给他们放了一个假,算是让他们都好好的休息一下。
………………………………
第四百零七章 回长安
华山军与燕军达成协议,各自撤兵的决定,其影响并不仅仅止于是两方势力之间而已。先说那慕容恪,在与华山军达成协议之后,立刻便重新排兵布阵,调派了其他的兵马将这些连续打了几个月的大军给替换了下来。为的就是防止华山军可能反悔,趁着自己撤军的机会突然间杀出来。
而后,他又从其他各郡县中,征调了之前并无战事的一些兵马,全部都聚集到了河内郡,就驻扎在河阳县与河阴县之中。一同调集过来的,还有着大批的军械粮草等物。
谁都看得出来,他接下来是要将所有的重心与精力都给放在洛阳城这边了。对于城内的慕容垂他们来说,这自然是一个好消息,但是对于城外正在猛攻的桓温而言,可就不是什么好事了。
桓温绕道杀到了洛阳城外,伊阙关与大谷关之阻自然也就解开了。桓云的大军得以北上,与桓温大军汇合之后,晋军的兵力达到了五万之众。从人数上来说的话,倒是远远胜过了城内的慕容垂了。
但随着河阳县与河阴县内燕军的不断增加,桓温所面临着的压力也就越来越大了。尤其是对于慕容恪这个人,桓温非常的忌惮。
“想不到,慕容恪居然与华山军达成了和议。如今双方各自撤军,他便没有了后顾之忧,如此一来,其接下来必然会全力对付咱们了!”桓温的中军大帐之内,郗超有些担心的说道。
桓温听到这个消息之后,脸色也很不好看。毕竟,他之前的想法,是趁着慕容恪无瑕分心之时,迅速夺回洛阳城,而后便坐观华山军与燕军大战的。
但如今的局势已经是变化太快,这让他有一种被慕容恪给看透了的感觉。战场形势变化至此,再说什么都没有用了,接下来就得靠他自己和燕军去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