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东晋唐王-第39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话虽然如此,但咱们还是应该上奏才是!我看,咱们不如一边行动,一边上奏直陈此事。想来,陛下那边应该会明白咱们这么做的原因的!”

    他说的也有道理,本来打南陵关就是冲着那边兵少防御面积大而去的!要是华山军反应过来,先增兵的话,可就不好打了。但顾虑到擅自改变进兵方略,有可能会引发严重的后果,所以,有人便退而求其次。

    “也罢,我这就写奏折送往蓟都!你们速速去准备好!我决定,留下六千兵马,继续攻打轵关与碗子城关,其余大军尽数随我渡河西进。”慕容垂想了想,这也是一个办法,为了避免慕容俊事后找自己的麻烦,还是稳妥一点的好!所以,便改口说道。

    “是,我们这就去安排好此事!”众将齐声应道,而后纷纷转身离开了。

    慕容垂的奏折写好之后,便派了使者以八百里加急送回蓟都去。不过,轵县距离蓟都近两千里之遥,就算真的是八百里加急也要五天时间才能来回呢。

    等到蓟都那边的回复自然是不可能的,他花了一天时间将兵马给收拢回来,而后重新进行了布置。

    而趁着这个时候,手下的将领们也找齐了船只!第二天下午,慕容垂便带着一万多人从小~平津渡河去了。

    小~平津的对面,便是后来的孟津县了。这个地方过去之时便是著名的渡口所在,由于东汉之时靠近都城洛阳所在,这一带地区水陆两运都很便利。

    如今虽然是变化巨大,但至少底子还在,让一万多大军渡河的话,并不算是什么难事。

    不过,由于河内郡为燕国所占了,而且,慕容垂率领大军正在河对面与华山军大战!所以,桓温留下驻守洛阳城的兵马,特地派了一部分人守在黄河南岸监视。

    等到这些人一发现对岸的燕军想要渡河之时,立刻便派人向洛阳城中的守军报告了。

    当初桓温北上讨~伐姚襄,姚襄大败而逃,桓温则趁机收回了叛将周成占据的洛阳。不过,他并没有在洛阳城中停留太久,等到与李信见过一面,得到了姚襄兵败高都被杀的消息之后,便率领大军返回了。

    他返回之时,特地留下了颖川太守毛穆之、督护陈午、河南太守戴施以二千人戍洛阳,守卫那里的宗室园陵!自己则带着大军,并将周成及降将数千家都给迁到南部地区去了。

    偌大一个洛阳城只有两千人守卫,而周围的黾池、新安等县的兵马就更少了。这些县城之中,多的不过五六百,少的甚至只有二三百而已。

    而洛阳所在的河南郡处于四战之地,东面的荥阳郡,此时大半地方都在燕军的掌控之下。北面就更不用说了,此时的黄河以北,太行山以东地区,都是燕国的地盘。

    南面是江左自己的地方,倒是没有问题,西面是华山军,也算安全。

    说实话,这样的布置,李信当初知道之后都不由的摇头。也不知道桓温是怎么想的,或者说,他是不想将自己的兵力都给牵扯在这个地方吧!

    毕竟,他的大本营还在长江中上游一带,江陵才是其根本所在啊!

    这也就导致了一个问题,当毛穆之、陈午和戴施他们得到前方的消息,知道慕容垂的大军开始渡河之后,顿时都吓了一跳。三人连忙是坐到一起,开始商量起这件事情来。

    “那慕容垂不是在攻打轵关与碗子城吗?怎么突然间率军南下了?”毛穆之有些焦虑,说道。

    “谁知道呢!听说他在那边打了一个月了,愣是一步也没有前进过。说不定,就是因为攻不下来,所以他才会改变主意呢!轵关与碗子城都不好打,咱们洛阳城可就不一定了!不说是洛阳城,就算是周围的河阴、新安等县,哪一个不比轵关和碗子城容易啊!”陈午摇了摇头,猜测道。

    “是啊!咱们这里加起来的兵力总共也不到五千人,要是我的话,我也会找上这边的!反正打哪都一样,打下洛阳及周围各县来,只怕也是大功一件呢!”戴施显然也是如此想的。

    “那可如何是好?咱们手中兵力自守尚且有困难,就不要说是支援其他县城了!不如,咱们趁着他们还没有过河,在南岸阻击他们?只要对方过不来,想来应该不会有什么问题的!”毛穆之想了一下,提议道。

    “不妥,咱们兵力不足以守卫整个南岸,对方兵力众多,真要渡河的话,咱们怕是挡不住的!唯今之计,怕是只能够一面准备守城,一面赶紧派人去禀报大将军与朝廷了!”陈午听了,直接就摇头否定了。

    “报,启禀三位大人,慕容垂派人送来了书信,请大人过目!”正当三人愁眉苦脸之时,门外突然间有人跑了进来,呈上一封书信。

    “哦?快快拿过来!”听到这话,三人具是一愣,对视了一眼之后,毛穆之连忙是说道。

    “这怕不是劝降书吧!”陈午一边说,一边凑过去看。。

    信上字数不多,只有寥寥数语而已。看罢之后,戴施似乎放心了一些,说道:“不是劝降书,原来是向咱们说明其目的的。对方渡河,是为了去打南陵关与硖石关啊!”

    “若是真如此倒也罢了,怕就怕对方这是假道来虢之计!以此书信麻痹我等,而后趁咱们不备之时,趁机杀将过来,将洛阳城给拿下。如此一来的话,咱们岂不是上了他的当了么?”毛穆之有些担心的说道。


………………………………

第三百六十三章 崤函古道

    毛穆之的担心也不是没有道理的,历史上的这种事情出现得还少了吗?两个友好势力之间尚且需要担心这种问题,更不要说现在江左与燕国之间是仇敌了。本来洛阳城的兵马就少,对方大举而来,能不担心才怪呢。所以说,对方这一封书信送了上来,也没有打消三人的疑虑。

    “不过,慕容垂本来是不用写这一封书信的。我想,他应该是怕咱们在他攻打华山军的时候,会从背后攻击他。所以,才会先送上书信,一来是表明其目的心迹,另外恐怕也是想要以此来震慑咱们!毕竟,若是他事先跟咱们说过的情况之下,到时候咱们还与华山军夹击他的话,他就可能真的会来打洛阳了!”想了一下之后,陈午说道。

    所谓先礼后兵,意思就是我已经给你说过要办的事情与你们无关了,如果你们自己掺和进来的话,到时候出了问题可就别怪我了!

    如果是桓温在此的话,只怕会对此不屑一顾。

    但毛穆之他们三人不能不慎重,毕竟兵力不足的情况之下,他们不敢主动去招惹对方。如果说双方之间能够保持着一种默契的话,那自然是极好的。

    正是基于这种考虑,他们三个都不愿意给慕容垂留下口实,让他借题发挥,找到攻打洛阳的借口。其实,这是他们三人的鸵鸟心态,以为自己不去招惹对方,对方就不会来打自己。

    以现在的天下大势来看,江左与燕国之间开战的话,根本就不需要什么名义,更不需要什么师出有名了。何况,只是打一个洛阳城呢。

    “对方人多势众,咱们不信也不行!事到如今的话,不如修书一封回复他,只要不攻击朝廷治下各县城,他们做什么我们一概不管!你们以为如何?”考虑来去,毛穆之提议道。

    “也只得如此了!只是如此一来的话,华山军那边以后怕是会对咱们颇有微词!毕竟,慕容垂大军终究是从咱们身边过去的!”听到这话,戴施点了点头,不过,却是叹了口气。

    “管不了那么多了,若是华山军归顺朝廷的话,身为朝廷之臣,咱们自然是非救不可的!但他们不过就是割据一方,妄自尊大之辈,咱们不去打他们便已经是宽宏大量了!”听到他这么说,陈午却是不屑道。

    “不管如何,那李信与大将军终究是有交情在的。再者,华山军在身边,总比燕国占领弘农更好。咱们虽然是解决不了这事,但还是应该立刻禀报大将军才是!”戴施知道他的意思,想了一下之后,还是说道。

    “也好,这件事情便这么办吧!咱们坚守自己的城池要紧,至于说之后怎么做,便由大将军来决定吧!”毛穆之听了,点了点头,此事就此决定了下来。

    河阴县内,慕容垂的大军已经是尽快渡过了黄河,此时的他们,正在整装待发之中。而就在这个时候,毛穆之他们派去的信使赶到了。

    “哈哈哈哈!本将军早就说过,那些晋人岂敢阻拦我们?你们看,这封书信可不就是软弱服从之意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