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东晋唐王-第35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此一来的话,慕容恪要渡河的选择就比较的少,还得防范着洛阳方面的晋军以及华山军可能出动。这么多的优势在那里,段龛却是视而不见,当真是愚不可及了。

    “段龛的死活咱们不用管,不过,青州百姓不少!你通知下去,想办法让那边的人带一批百姓出来,身怀技能者尽量带回来!慕容恪不会对普通百姓怎么样,但是这些百工业者,却是不能落入他们的手中!”想了一下之后,李信交代道。

    “是,下官回去之后立刻便传令下去!”

    “除此之外,还有其他事情吗?”李信点点头,又问道。

    “暂时无大事!不过,去年十二月之时,高句丽王向慕容俊送去人质称臣进贡,同时也是请其母归国。慕容俊特地派殿中将军刁龛送其母回去,同时,还封高句丽王为征东大将军、营州刺史,封乐浪公,王号不改!如此一来,燕国后方算是稳定了!”屠七想了一下后,答道。

    高句丽就在后世的辽宁省,靠近鸭绿江的那一带地区。这个时候它的实力还没有后世的时候强大,所以,不得不依附于中原的王朝。

    但也正是因为它碰到了魏晋南北朝这样的一个混乱时期,所以,才能够不断的向西扩张,最终在隋唐之时实力达到了顶峰。

    “高句丽啊!开春之后,派一些人到那里去,将那一带的情况搞清楚。尤其是对这高句丽内部的情况,要尽可能的掌握。虽然咱们一时间用不上,但日后终归有机会用得上的!”听到这个名字,李信不由的沉思了一下,这才说道。。

    “属下明白了!”

    “嗯,若是无他事的话,你便先回去吧!”李信点了点头,说道。


………………………………

第三百三十二章 初春

    接下来的几天里,李信基本上都是在一众文武大臣的前来拜访中度过的。毕竟,他不是当皇帝,大家自然也不用按照规定的时间一起入宫拜年了。如此一番过后,华山军上下便又正式开工了。

    虽然天气尚寒,但许多的事情却要开始布置了。尤其是农事,这在任何时候都是最重要的一件事情,尤其是对于如今的华山军而言,更是不能够怠慢了。

    去年之时接连大战,以致于本来是丰收的一年,最终仓库里却是没有能够剩下多少余粮。再算上发给各地的种子之后,这仓库之中更是快要见底了。

    虽然说商务司是一直都在不遗余力的从江左川蜀那边收购粮食,却始终也是杯水车薪。毕竟距离太远了,就算中间没有人作梗,想要运回来成本也十分的高。

    说到底,还是得靠自己才行。否则的话,等于将自己的命~根子系在了别人的手上,真要是到了关键之时,那可是会要命的。

    年后大将军府内第一次议事,说的就是这个事情。

    “开春之后,户部有何安排?”这一次,李信直接点名问各部的负责人。

    “按照之前制定的方案,首先是要下去清查田亩,尤其是看看那些分下去的田地,究竟是有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再有一个,就是对于那些可能有些灾害的地方,要尽快的发放种子谷物,让他们能够跟上农时!今年的重点,除了粮食之外,还有一个便是要清点人口,好让各郡县的户籍都建立起来!”听到问话,徐夫子连忙是站起来躬身行礼,这才说道。

    “嗯,基本上来说算是比较详细的了!对了,但有一点,过年之前我对你们说过的,对于各地关卡收税之事,你们要尽快拿出一个章程来。要想办法在不损失税收的情况之下,尽量减少商旅经过所付出的时间,尤其是要解决重复征税的问题!咱们关中有很多的东西都缺少,让商人们有利可图,他们才会从其他地方将东西给我们带来!这一点,你们户部要牢记!”李信想了一下之后,点了点头,说道。

    “是,下官回去之后,便立刻安排人处理此事!除此之外,今年官营作坊还要扩大,尤其是其中的一些畅销产品,将会增加产量!为此,我们将在关中其他县内寻找一地另设工坊,毕竟,长安城内人越来越多,工坊占地太广,日后可能无法更好的扩大!”徐夫子又说道。

    “这件事情你们户部自己先谋划好,之后再将相关公文送上来便可!吏部今年又有何计划?”这算是小事,所以,李信也不打算详细过问,转头看向了王猛,问道。

    “是!吏部今年将重点考核各地官员的政绩,尤其是与户部配合,加强对各地官员使用公帑过程的监督,力求使每一文钱都用到正途之中!除此之外,最重要的还是对于各郡县官府内的书佐小吏进行考察,以便从中拔擢一部分人才,充实各郡县!”王猛站起来答道。

    “人才之事,至关重要,自从咱们华山军建立至今,这个问题便一直伴随着咱们!吏部这个做法很好,那些小吏官佐之中若有真正的人才,不要管其资历如何,也不要管其过往所做何职!只要品性合格,不是对华山军居心叵测之辈,皆可提拔任用!”听到这话,李信不由的点了点头,说道。

    “再有,则是对于官员制度的一些考订修改,以及官服俸禄等等一系列关乎礼节规章之事!无规矩不成方圆,无论是上公文还是下命令,都必须得合乎规矩才行,这也是吏部今年将要做的一件主要事情!”王猛接着说道。

    李信虽然是制定了一份官制,但他这份官制比较的粗糙,因为只有县令太守县丞主簿之类,以及军队是比较详细的。而县衙郡守府甚至于六部等等的一些详细设置,则没有写出来。

    终究,李信也不是神人,哪怕有借鉴他也不可能一个人将这套制度都给制定出来。他牵头制定了一个大概,而后王猛带着吏部众人再加以补全,依照前朝各代旧制删繁就简,最终才可能出来一套合适的官制。

    这对于华山军长远的发展而言,那是一件十分重要的事情,只有将这个体系都给理清了,尤其是将方方面面都给考虑清楚了之后,大家才能够真正的做到各司其职。

    如今的华山军规模还不算大,与地盘相比起来,这个政权实在是够小的了。别的不说,就像是苻秦之时那样,地盘与现在的华山军差不多,但他们的官员可就多了很多了。

    当然,这也与苻健称帝有关!李信虽然现在只是个大将军,但一套架子终究还是要建立起来的。

    “很好!兵部今年可有打算?”点了点头,李信又问兵部尚书何风。

    “主要还是按照去年的计划,一是将各地的兵员给安排到位,之前没有满编的军队,今年要全部完成!还有,便是对军中各项资产要进行登记,包括兵员兵器甲胄,以及战马军仓战车等等,都要完成登记造册的任务!除此之外,将士薪俸的制定,以及抚恤奖惩制度,也要建立起来!以及增加军器司的作坊,加大军器产量,同时储备一批军资!”何风站起身来,恭敬的说道。

    “嗯,兵者,国之大事也!对于咱们来说尤其是如此!军队的稳定与否,事关咱们华山军的生死存亡,不可不慎重!你说的这几件事情,都得好好去办!再有,军队的轮戍制度,要考虑一下,不能让士兵长久的待在一个地方!每隔一段时间,得让他们回家看看!”对于这个方案,李信也没有太大的异议,不过,还是补充了一点。

    让士兵回家探亲,这种事情在别的地方可是没有的,这是后世才有的措施。李信这是活学活用,将它给搬到华山军中来了。

    古代的士兵一旦入伍的话,便几乎长年都在军中,遇到好点的皇帝时还好,偶尔会罢兵役,将一部分士卒放归家中。但遇到了苛刻的皇帝,几乎一入军队便是干到死了。

    其实放假并不是什么难事,但古代的皇帝们,往往会考虑到许多的其他因素。比如说人一走之后就不回来了,边关时常有战事发生,没有人愿意在边塞驻守等等。

    所以,他们是不愿意给士卒放假的,因为这可能会危及到他们的统治。

    但李信所想不一样,首先一个在于如今天下之势混乱,自己这关中还算是太平。所以,那些士兵如果真的逃跑了的话,那就只能够说明自己做得还不够,对自己也是一个警醒。

    再者,他们能逃到什么地方去呢?要么是进山落草为寇,要么就是在其他的地方被抓去当兵。李信可以说,自己的华山军乃是这天下待遇最好的一支军队了,没有人会傻到离开这里去其他地方当兵,除非他有二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