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东晋唐王-第34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想,这应该就是我要找的东西了!你们这是从哪里得来的?”李信看了一会之后,点头道。

    “这个啊!乃是我在城中一些客商那里找到的,毕竟,由于平时要做很多的被服,所以,我也得去买一些布匹。据那些商人说,这种东西是他们从西域那边带过来的,听说那里很多人都在用这种东西做衣裳呢!”

    “这样啊!我知道了!你先去忙吧!如果有可能的话,你多找点这东西,先试着做些衣裳看看!”听到这话,李信想了一下之后,说道。

    “我知道了,那我可就回去了!”周婷点了点头,说完之后这才离开。

    她走了之后,李信坐在大堂之上,将那块布料翻来覆去的看了许久。最后,他让人将吴会给叫了过来。

    “你过往经常与西域的人打交道,可曾见过这东西?”李信将那布料递给吴会,问道。

    吴会正自奇怪,听到这话连忙是接过来看了一下。

    “这好像是高昌那边的白叠子啊!下官过往之时曾见过一两次,不过,对这东西不太了解!”吴会看过之后,将东西递还回去,答道。

    “我也不知道这应该叫什么,要么叫白叠子,要么就叫橦布!你们商务司的商队来往于各地,让他们密切的注意一下,看看在宁州和高昌等地,是不是能够发现织这种布的东西!如果可能的话,将种子给带回来,要尽可能的在关中秦州各地试种!有了这东西的话,对于咱们来说,可是一件好事!”见他似乎也不太了解,李信只得说道。

    “下官明白了,一定将此事交待下去!”吴会不知道他为什么如此看重这东西,但还是立刻应道。

    其实李信不知道,这个时候的棉花和后世所见到的那种棉花,其实还是有着很大差别的。因为品种就完全不一样,所以,其品质特性也是不一样的。

    宁州那边种植的棉花,其实是属于草棉,这东西乃是在汉朝之时,从印度那边传过来的,所以,其实也叫印度棉!而高昌那边的则相对要晚一些,乃是从非洲那边传过来的,属于是非洲棉!

    这两种棉花若是用来织布,手工的话倒是没有什么,如果是用后世那种机械来纺织,就不是那么的合适了。所以,后世国内所种植的,基本上都是从美国那边引进之后改良的陆地棉品种。

    但对于李信而言,即便是草棉这种东西,也已经是非常难得了。秦州关中并州之地,有许多的地方都比较的贫瘠,而且由于人口少,所以,尽量多的寻找一些经济作物,那是十分有必要的事情。

    最重要的是,这个年代冻死人可不是什么稀奇事。达官贵人的家中,可以穿着皮裘貂袍,但普通的百姓恐怕就只能够在被子和衣裳里面塞上芦花来御寒了。

    当然,百姓也可以穿毛皮,但不可能像有钱人那样,穿着狐皮虎皮这些,他们顶多是穿着件羊皮或者是狗皮就不错了!如果有了棉衣的话,棉被也可以有了。

    普通百姓能够有衣物御寒,而士兵们,也就不用穿着单薄的衣裳,外面再罩着冰冷的铁甲了。而这样的话,如果有必要之时,大军就算是在寒冬之中行动也是可以的了。

    处理完了棉花的事情之后,李信决定去兵部的作坊之中看一下,因为那里最近都在为不破军和飞龙骑打造装备。这件事情,乃是他最关心的事情这一,自然是极为上心了。

    当初老马带领的将作营,之后建立六部,而铸造兵器的这一部就被划入到了兵部来了。老马自然不可能再当他们的管事了,所以,现在兵器司的主事乃是当初跟着老马的一个手下。

    “东西都打造得怎么样了?”作坊之中热火朝天的,由于这个地方十分的重要,所以,从郑县那里直接搬离之后,便直接放在了霸城县内,离长安城并不远。李信已经是来过几次了,此时看过之后,问道。

    “一切都还顺利,只是,这速度快不起来。如今的话,兵器每天最多能够打造一百把,而甲胄的话,一组人就得要三天才能够出一具了。这都是在赶工的状态下进行的,大将军交代的数量,恐怕在今年之前都无法完成了!”兵器司主事有些惶恐的说道。

    “你们这里人确实是少了一点,要做的事情又多!这样吧!过几天我让兵部和工部再给你调拨一批人过来,你想办法将我要的东西,在今年之前都给完成!”李信打量了一下四周,其实大家都是汗流浃背的在干活,并不是他们偷懒。所以,也没有责怪他,想了一下之后,说道。

    “谢大将军体谅,如果能够再得到人手的话,只要再多有一百人,这速度便能够大大提高了。至少,这整个作坊都可以完全利用起来!”听到这话,主事高兴道。

    兵器司重新建造之时,李信出于长远的考虑,所以,特地将这个地方给划了一大~片地方。如此一来,便是建成之后,由于人手不足的原因,导致作坊之中还有不少的设备都没有运转起来。

    “对了,我上次和你说过的那东西,你找人去试过没有?”点了点头,李信想起一件事情来,问道。

    “大将军说的是那种石炭?自从得到大将军的提醒之后,下官便派人去找了。这种东西在北地郡、河东等地都有许多,所以,很轻易就找到了。按照您说的方法,下官让人试验了一下,果然效果不一般!如今还在研究之中,如果可能的话,日后也许就都改成用那种东西来打造兵器了!”主事愣了一下之后,立刻反应过来,连忙答道。

    李信说的其实就是煤炭,以前的时候,华山军对于兵器铸造没有那么高的要求,而且,量也没有那么大。所以,也就一直都用原本的方法来打造也没有什么问题。

    但随着需求越来越大,除了军用还有民用呢,所以,这种低效率的方式是必要作出改变了。正好,关中四周可都是煤炭丰富之地,正好可以就地取材不是。

    “有用就好!这东西你们日后多研究研究,还有,那种风箱也得改进一下,看看能不能用水力或者是畜力来推动。这样的话,日后你们也可以省掉许多的人工,尤其是对提高效率,提高品质很有好处!告诉大家,谁要是打造出了上好的兵器甲胄,谁要是改进了技术,都将得到奖励!”听到这话,李信终于放心了一些,随即又说道。

    “是,下官一定将这话交代下去!”

    激励机制的存在,才能够让自己这边的技术不断得到提高。要不然的话,虽然按照正常的历史发展,这种技术终究还是会进步的,但时间可就不知道要等到什么时候了。。

    想当年秦国能够一统六国,政治财力等等或许都是原因,但这兵利甲坚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如今华山军与其他人相比,实力上既然有着不小的差距在,自然得想办法从技术上弥补了。

    这样的话,一方面提高士兵的战力,一方面提高装备的品质,双管齐下才能够在最短时间内得到最大的提升。


………………………………

第三百二十五章 上洛郡

    魏晋之际,用煤炭来炼铁其实并不是没有人做过,但这尚属于一种探索性质而已。由于相比起传统的做法来,这种方法更加的繁琐,主要是各地资源不一样,有些地方根本没有煤炭,但是木炭却是应有尽有的。所以,用煤炭炼铁其实还没有大规模应用。

    真要说大规模应用之时,还得等到宋朝才行了。当然,现在李信这样横插一杠子的话,也许历史会提早!

    不破军配以陌刀劲弩,再配上盾牌重甲的话,这样的部队绝对不是一般人能够撑得起来的。尤其是选拔~出来的士兵,现在虽然是训练非常的辛苦,但每天吃得也极好!

    自从李信来到这个世界以后,由于从前的习惯所累,所以,别人吃两顿,他得吃三顿。开始的时候,他这还被大家笑过,都说他是富家子弟,受不得穷。

    但是到了后来的话,大家反而是被他给影响到了。尤其是华山军建立之后,即便是再困难之时,李信也没有断过大家的粮,每日三餐都是准时供给。

    隔一段时间便有肉吃,平日里吃的都是管饱,尤其是大家训练繁重的时候。如此一来,也就让华山军的士兵们体质比其他地方的士兵要好上许多。

    像是现在的不破军与飞龙骑,由于每天的训练都十分辛苦,所以,基本上每天都是有肉吃的。虽然说这样的花费,每一天都让徐夫子等户部官员看了揪头发,但他们也都没有说什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