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徐夫子他们就有些奇怪了,毕竟,只听到李信说撤掉王猛的长史之职,却是没有了下文。也就是说,现在王猛只剩下一个京兆太守之职了,这哪里是赏,倒更像是罚啊!
不过,他们也不敢问出来,因为谁都不明白李信在想些什么。
“咱们当初的官制,终究有些不合适了。这一次,趁着大战方休,正好修改完善一下,也可为长久之计!”李信轻轻叩击了一下桌子,看着几人说道。
“愿闻其详!”王猛点头道。
他一直都有这种感觉,觉得过去以来,华山军的文官体系一直都太松散混乱了。自己只是挂着一个长史的职务,却是什么事情都要管!
而底下的人,除了太守与县令之外,其他的官员属吏,几乎都没有什么规定。所以,大家办事之时,基本上都是按照惯例或者是江左那一套来实行的。
地盘小,实力弱的时候,这样办自然没有问题了。只要军权稳妥,大军够强,能够灵活调动便行了。而过去以来,华山军屡战屡胜,自然也就是没有问题了。
但如今情况不一样了,地盘大了,事情自然也就多了,管理的人也多了。长安城内的官员就这么些人,他王猛就是浑身是铁,也打不了几颗钉啊!
如今的王猛还有徐夫子等人,几乎都是一肩多挑。在外人看来,这也许是位高权重的表现,但个中辛苦却是只有他们自己明白而已。所以,调整官制,也许可能会让自己手中的权力削弱一些,但对于他们来说,反而都是欢迎的。
“首先,开府建衙之后,府内将设立六部!分别为兵、吏、户、刑、工、礼六部!每一部主管一方面的政事,主官为尚书!官品皆为正三品!尚书之下设立左右两个侍郎辅佐,官品皆为正四品!再配以若干从事、属吏等等,细分各司之职!”李信接着说道。
“兵部,主管军资兵员、将校升迁、战功核验以及抚恤薪俸之事!奉我之命发布调兵命令!若无有我之令符与兵部大印在,各地兵将,凡二百人以上队伍不可调动!”
众人一听,顿时便知道这兵部权力重大,绝对是华山军中头一等的关键部门。由于事关兵权,所以,大家自然而然的都没有去想谁当兵部尚书的问题,因为这是李信才能够决定的事情。
“吏部,主管各地官员的升迁考核、薪俸奖惩诸事!这个职位重要非常,景略,不得不劳烦你来任这吏部尚书之职了!”李信看着王猛,诚恳道。
这吏部手中权柄很大,可以说,基本上一众文官的升迁任免之事,都在吏部尚书的手中了。虽然不能说完全掌控,但以王猛和李信的关系,大家都明白,只要王猛提议的人,基本上李信都会同意的。
“得大将军如此信重,王猛实在是诚惶诚恐,敢不尽心竭力!”王猛连忙起身,恳切的说道。他对自己的本事还是很有信心的,所以,也没有推辞。
“户部,主管境内钱粮田地、赋税征收以及府库之事!凡华山军境内一应开支,皆从户部来!徐夫子,这些事情便是你之前所做过的那些。所以,这户部尚书之职,自然还是得你来担任了。至于户部的左侍郎之职,就由吴会来担任吧!”见到他答应下来,李信点了点头,将目光放在徐夫子与吴会的身上。
“谢大将军信任!我等必定誓死追随大将军,为华山军鞠躬尽瘁!”两人连忙起身道。
正如李信所说,这本来就是他们之前所办的事情,现在只是换了个名头而已。所以,倒也没有什么难以接受的。
“工部,主管境内一切工程之事!无论河道堤坝、城池关隘,皆出其手!这一部之尚书,就得老马担任了。至于左侍郎之职,则由黎田来担任!”点了点头,李信看向老马,说道。
“大将军放心,我一定办好工部的事情!”老马站起身来,行礼道。
“刑部,主管境内一切狱法刑事案件、违法犯罪之行为!同时,凡是各地重大案件,皆由刑部复核,一切死刑重案,皆要经刑部批准方可!同时,负责制定各种法律,以安境内百姓民心,维护治安!礼部,主管境内教化之事,培养人才。如今境内安定,也是时候抓紧这件事情了!只是,这二部尚未有合适人选,不知道你们可有什么推荐!”心中有人选的部门说完了,现在就剩下没有人选的了。
这两个部门相对而言,在众人眼中并没有那么的重要。除了兵部现在还没有任命之外,就剩下这两个部门了。
“这一次苻秦与姚襄的降臣之中,也有不少的人才,大将军不妨考虑一下他们!我听说那薛瓒乃是饱读诗书之人,这礼部不如让他去当尚书吧!想来一定是没有问题的!”王猛想了一下之后,提议道。
“很好!此职倒是可以让他去试试,希望他能够办好此事!”李信考虑了一下之后,最终同意了。
“刑部尚书一职,非一般人能任,当以精明能干,尤其是得刚正不阿之人才行。法乃国之重器,不可不公,疏忽不得!我意让梁平老去试试,如何?”王猛接着说道。
梁平老当初归顺之后,便也跟着大军返回了关中,如今的话,也一直没有安排职位。他的性格,倒是比较合适这个职位的。
“好!兵部那边,我再考虑一下!各部主要人选,便先这样定下吧!至于各部的侍郎之选,咱们再来商议一下,之后便立刻下达任命,也好让各官归位!”李信点了点头,总算是将这件大事给安排妥当,心中也放松了许多。
六部的划分,毫无疑问对于现在的华山军体系而言,乃是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情。一方面是权责的划分清楚了,减少了办事的时间和中间环节,能够更加的提高效率。
另外的一方面,则是不会将太多的事情都给压在一个人的身上,造成集权太重的后果。而六部所有的事情,最后的决定权又回到了李信的身上。
如此一来,对于华山军日后的发展而言,绝对是有着更大的好处的。
………………………………
第二百八十六章 五军都督府
几人在房间内商量了一天时间,将绝大部分的事情都给商量完成了。不过,李信想要做的事情,暂时还没有做完。所以,这个会议第二天还得再接着开。由于只有几个人在,所以,虽然外面的人都知道这一次的议事,应该会对整个华山军有着重要的影响,可能会有许多的重要事项决定下来。但却没有任何人能够打探到任何的消息。
第二天上午,大家接着在李信平日的办公处开会。
“昨天将六部的事情给决定下来了。今天的话,咱们再来谈一谈军队的问题吧!”大家刚刚坐下,李信便开门见山道。
听到这话,王猛他们不由的愣了一下,随即相互看了一眼,这才有些迟疑的坐了下来。
“军队之事,皆由大将军自决便可!我们也只能够在旁边给一些意见而已,终究,对于这行伍之事,我等不如大将军熟悉!”还是王猛先开口,这其中意思,大概是大家都不想掺和到其中来。
这个时代乃是一个乱世草头王,谁有兵权谁就是老大的时代。所以,但凡是掌兵之人,莫不是对自己手中的兵权看得非常重。这也就是王猛他们为什么会自动避开的原因,毕竟,插手这些事情,有一些犯忌讳了。
“一人计短,众人计长!我和其他那些王侯将军们不一样,军队这东西,不是自己想抓就能抓~住的,还得看我自己的本事。否则的话,再怎么防范也是不可能防得住的。你们都是我所信重之人,否则也不会对你们说这话了。我的为人你们也很清楚,所以,不必顾忌太多!”李信知道他们的担忧,所以,宽慰道。
“大将军仁慈,我们这些人向来都知道的。您有什么想法,直说便可!若是我们有什么意见,也定然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徐夫子在一旁连忙说道。
“是这样!我准备成立五军都督府!”李信看了众人一眼,缓缓说道。
“五军都督府?何意?”众人还是第一次听到这个名称,不由的疑惑道。
“所谓五军都督府,即为前后左右中五军!这每一军皆设都督一名,主管一方军事。兵部主管兵籍征丁之事,而五军都督府则管打仗练兵,负责调兵遣将之事!两者分属不同部门,但又相互联系!平时的话,天下太平无战事,则带兵将领回府交差,在府内点卯!若是有战事发生,则任命将领出征!”李信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