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宋玉竹现在眼界有些太高了。说起俄方的乱民来有些不肖一顾了。
金雨也不置可否的笑笑,军队正规化正在渗透入中华帝国军人的骨子里,散兵游勇不受待见也是情有可原的,毕竟中华民族的军人一到和平时期。就没有军人的荣誉和骄傲,那才是自己管理军队的失败。
搁到现代,解放军出个什么丑闻什么的,绝对是惊天骇浪,要死人的大事件。红军的传统丢不得啊!出些小问题,无伤大雅即可,人嘛!谁没个私心人情世故呢?
“你不会就这点信息,一大早就来打搅我吧?”金雨温和的问道。
“主席!据欧洲传来的最新消息,沙皇向中亚诸族承诺,中亚诸族可以组建自由军团,在把我们赶出中亚之后,允许诸族立国自治,像英国人允许加拿大人一样。”宋玉竹说道。
“这才有点新意,沙皇急了啊!他是怕像法国人承诺阿尔及利亚人一样,中亚诸族不相信,也想像英国人一样,玩自治领地游戏,事实上沙皇俄国依旧是中亚诸族的宗主国吧。”金雨笑道。
“也没有那么简单的,具体的事务,是由英、法、德、俄等国,共同和各族的首领族长谈判,也增加其国际公信度,还派遣各国军官训练各族的军队,其狼子野心,已是世人皆知了。”宋玉竹恨恨地说道。
“这是沙皇放出的诱饵,这是要欧洲诸国卷入中亚争端中来啊!只怕中亚今后要多事了。”金雨暗暗心惊,自言自语的说道。
自己以慢打快,准备慢慢的耗死对手,也有漏洞啊!现在其他欧洲强国插手进来,干涉中亚事务,限制自己一方的扩展,设想自己一方为了对俄作战的顺利进行,必然不会多着强敌,做出让步,也说不定呢?估计这些西方白种人认定自己不会与整个西方世界为敌,会顾忌一些国际环境,不会去招惹不必要的麻烦。
“这是试探吗?欧洲人想看看我们态度吗?”金雨问道。
“根据情报分析部门分析报告,大家一致认定,沙皇政府可能是看到中亚战区,已经被我战略合作国联合军队分割在亚洲最荒僻的角落里,等于是个负担、大包袱,如果没有欧洲其他国家资助扶持的话,怕是自己都要投降崩溃了,现在扔出来,给欧洲其他诸国接手制造借口,完全是为了给我们添乱罢了。”宋玉竹说出了情报部门的分析。
“想想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和阿富汗,都在什么地方啊?帕米尔高原!兴都库什山脉,卡兹库姆沙漠,这都是什么鸟不拉屎的鬼地方啊!比如进入中亚的阿富汗傀儡王国,扼守南北交通要冲,地理位置重要,北接土库曼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和塔吉克斯坦,东北突出的狭长地带还与我国藏区接壤,境内多山,高原、山地和荒漠就占全国面积的五分之四之多,再加上全年干燥少雨,年温差和日温差均较大,季节明显,冬季严寒,夏季酷热,谁接手这里,谁付出的代价,绝不是一星半点,而是海量。
不得不说这几个行省和国家,就是一个超级难民营,也不知道如今汇集了多少中亚各族的难民,在这个寒冷的冬季,会不会变成冰雕,客死异乡,都是平常小事。
这些地区的人,也有可能为了一口吃的,无数的青壮男子会去当兵参战,一块面包引发的战事,会不断上演也说不定,我倒是想看看欧洲人怎么接入中亚的战事。”金雨慢慢的说道,
说到这些总是屡次反咬自己中华民族一口的中亚各个民族,金雨也没什么负罪感,既然您们喜欢跟着强者后面占小便宜,那就看看最后谁才是胜利者好了。与此同时却又有种想要大笑起来的感觉,暗想就怕这些西方人不进入这个乱泥坑呢!
现在还没有被战略合作国攻打的这几个地方,在后世强大的苏联时代,能把苏联人强大的军队都给拖个半死,自己可没有那么傻,在主战场的战事还没有解决之前,进入这些没有什么工业产出的地方,那不是找罪受吗?
听着金雨描述的剩下俄控中亚地区,宋玉竹一阵恶寒:哪里的环境不就是这个样子嘛!自己不是战略策划部的研究人员,但是这种挖坑埋人的部署,考虑计算的外部环境,还有这等讲究啊!
“主席!克里木半岛战区来电:塞瓦斯托波尔要塞俄军被围困数月以来,现在开始顶不住了,在西伯利亚寒流袭来之际,更是不堪,截止昨日晚上8时,走出山区的俄军已达5万之众。据审问调查,守军的存粮已不足一周食用的了,人心散了,到了要投降的关头。据投降的俄军军官说,战区总司令德米特里大公要塞司令部中城防司令官拉德琴科。第聂伯有心投降,只是担心投降后的待遇问题,一直在犹豫着,事实上塞瓦斯托波尔守军已经是放羊了,任由官兵自由决定去留。”宋玉竹说道。
“他们的军中高层投个降,还想两边卖好吗?要不是不想强攻硬打塞瓦斯托波尔要塞这等山高路险的要地,会留他们滋润的活到现在,等到饿得他们自己爬来投降的时候,就是他们去卖苦力的时刻,想那等没事,们都没有,窗户都不给他们开一扇。享福太久了,该回报社会了,当我们打仗不花钱,好玩啊!”金雨恨恨地说道。
宋玉竹暗暗好笑,也不知道自己的老板为什么这么恨这些俄国老毛子,这么下力气恶搞俄军将领和降兵,指望他们去后方挖矿采煤,不累死一大半人去啊!
………………………………
第410章 分割(三)
“昂!昂!。。。”
一声汽笛声远处传来后。不一会儿一列火车缓缓地驶入拉瓦尔品第火车站,火车进站后随着站台上那些穿着绿色军装地英军军官们地哨子声,这座位于位于博德瓦尔高原,海拔500多米,人口数十万的火车站立即进入了一片繁忙之中。
1849年被英军占领后,因其位于印度西北的防御要冲而受到重视。拉瓦尔品第为木材、家畜的集散地,拥有纺织、食品、金属开采冶炼等工业,有拉合尔-白沙瓦铁路通过,与阿富汗、斯利那加、拉合尔之间有公路相通,为英军早期入侵阿富汗、掌控阿富汗的交通枢纽。
这是一列从勒克瑙驶来的列车。列车的车厢里乘客是奉命从印度各地抽调来的殖民地军团,英控印度期间,驻印军分成两部分:其一是传统的英国团队,出于殖民者的优越感,拒绝任何土著士兵。其次是由印度人、锡克人、廓尔喀人等组成的本土军队,其高级军官现在由英国人、法国人担任。
至于法国人殖民地内的安南人,实在是不值一提,此时连给印度阿三提鞋都不配,用不上啊!不得不说在感受到德意奥等国组成的同盟国和战略合作国的强大军事扩展压力之后,英法两国海陆两大强军合作起来,越发亲密无间了。
当列车的车门打来的时候。车厢内一群来自东方、橄榄肤色的小个子,这群小个子在军官们的招呼声中跳下火车的时候,这群穿着英式军装背着李恩菲尔德步枪年青人,身上却挎着他们从不离身地弯刀,这可是英军组建的最具战斗力的本土军人。
在这些来自喜马拉雅山下的小个子在军官们地命令中集合的时候,拉瓦尔品第火车站到处响彻着人嚎马嘶。拉瓦尔品第火车站将在未来的战斗中承担着在阿富汗、土库曼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部分地区前线沙俄军队几十上百万军人的所需后勤的中转,所有的物资从卡拉奇港和印度南部运来后,都将从这里用卡车运到阿富汗,更远的地方只能用火车运输了。
现在在拉瓦尔品第火车站停下火车来,就是受到恶劣天气的影响。深及膝盖的积雪,就算是铁路护卫队尽力清理冰冻形成的障碍,短时间里效果也不明显,铁路也得停运。须知搁到后世,参照英式铁路标准建起的印度铁路。可是高居世界列车翻车撞车率最高的国度。危险得很。
正像金雨说的一样,英国人和法国人正在忍受着克什米尔高原和中亚高山恶劣气候的影响,下个大雪,在这里任何人都得感冒打喷嚏。
这是一支由廓尔喀青年组成的印度本土部队――伊莉莎白第1廓尔喀来复枪团;一直是英国在印度本土部队中最中坚的力量。战斗力和自律性,也是包着裹头部的印度阿三不能比拟的,就算是他们最后不能搭载现代交通工具,剩下的一千多公里的路程他们将靠马车、汽车以及自己双腿前进,对于这些来自喜马拉雅山脉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