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说实在的,俄国人为了守住这一条防线,着实费劲儿巴拉的布置了一番,托克马克几十里的山道,也才得以暂保不丢。
现在国防军使用的探雷设备有两种,研制出来,早先是为了清理自己在东北边境和朝鲜半岛埋设的对付日军的地雷用的。这两种探雷器,形态就和我国拍摄的日本侵华战争影视作品中,日本军队装备的磁性探雷器和少量电子探雷器差不多的。
一种就是最常见的磁性探雷器,它的设计和工作原理非常简单,它的秘密就在常开型干簧管上。当它接近装有磁铁的“地雷”时,干簧管里的两片金属片受到磁力的影响吸附在一起,电路闭合,通电的蜂鸣器和发光二极管就会发声发光。如果“地雷”中没有磁铁,电路就没有闭合,磁性探雷器自然也就没有反应。
在实际排雷中,如果地雷的铁制壳体,如果含磁铁量超低,甚至没有的话,那就危险了。所以研制出来的第二种电子探雷器,就要更加的实用了,电子探雷器是利用电子仪器通过物理场等等的变化来发现地雷的一种装备。形形色色的电子探雷器尽管工作原理和结构千差万别,但工作原理基本一致。一旦土壤中埋设了地雷,其介电常数会显著改变。根据这一原理制造的探雷器,有的不仅能发现金属壳地雷,还能发现木壳,石头以及其他材料制造的地雷,在如今的战场上非常实用。
在其它作战部队开始享受正常的餐饮食物之时,排雷工兵们却在枪手们的保护下,抓紧白天每一分每一秒的时间,紧张的排除俄军设置的小麻烦,为进攻部队扫除障碍,打开大道。
轰轰轰!。。。。。。
当大地陷入黑暗的时候,国防军山炮部队也吃饱喝足了,像正常训练般的,向俄军防御的山头和阵地炮击起来,让俄军不得安宁。
“从托克马克经坎特到比什凯克的公路,就是一个沿着群山山腰穿行抵达比什凯克的捷径,绕道从右侧戈壁上进军,等于是要多走近两百公里的戈壁无人区。”乌鲁木齐集团军司令李兆和看着航拍的地形照片,皱着眉头自言自语的唠叨着。
自古华山一条道,也可以拿来形容这里的进军路线了。
“是的,司令员!如果从右边戈壁上行军,等于是在修一条新公路了,我们的后勤补给能力怕是要吃紧了。”参谋长彭远征点点头说道:“其实左边的戈壁上,据俄军俘虏们说,那里是沙俄政府准备修建中亚铁路线的最佳路线,只是由于备战和军事对峙,沙皇政府钱财用度太吃紧了,没有钱来修建,搁置了。要不然啊!阿拉木图至比什凯克的铁路怕是已经修筑的差不多了,那用如今这么烦恼,只有这一条山地公路可资利用,费劲儿啊?”
参谋长彭远征说的这条中亚铁路线,就是纵贯哈萨克斯塔和吉尔吉斯斯坦的中亚铁路主干线。在平行世界里,由于沙皇把大部分经费用在了西伯利亚大铁路上,并在1905年和日本军队进行了一场狗有狗的战争,更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军备竞赛影响下,把中亚铁路修的是东一段西一段的直到30年代,斯大林在苏联政府缓过劲儿来后,才一一修通。以至于如今通往吉尔吉斯斯坦的公路只此一条完整的近路,让国防军没有了多的选择余地,军队中机械化程度越高,对交通运输道路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了,贸然在戈壁上修建一条公路,短时期内,识别做念想的,不实际。
李兆和司令把航拍照片像艺术品似的,用图钉拼接定在了木板上,比之布置在一旁的沙盘还要重视,用放大镜仔细的研究着,比做学问研究还要仔细认真些。
在放大了照片中,沙俄守军的野外部署,纤毫必呈无所遁形,一些被炸毁焚烧的村镇和山头,残痕断壁清晰可见,隐隐约约间,战壕堡垒密布,修筑工事的俄军一见飞机低空掠来,惶急的向战壕里乱窜,那种恐惧的神情,在放大镜中栩栩如生,真实的反映出了俄军的精神状态。
………………………………
第379章 战争背后(二十七)
“彭参谋长!这俄国人布置的地雷阵什么时间会清理干净啊?”李兆和司令员有点着急的说道。
这么热的天气里,窝在山沟里跟沙俄守军对峙,免不了上火啊!
“司令员!预计还须5-7天左右,这俄国人太操蛋了,怎么能跟我们学呢!”彭远征参谋长气得骂了一句。
“呵呵!。。。远征!我也就是唠叨一句而已,别急!这都是我们玩剩下的罢了,比耐心,谁怕谁啊!”李兆和笑笑说道,真怕自己的一丝火气表露,会影响到其他参谋人员的心理。
“急!呵呵呵!司令员,我是怕如今天气好转了,空军这几天下来,说不定就把俄国鬼子给炸崩溃了,我们没有表现的机会了。”彭远征参谋长也笑笑,把顾虑说了出来,看了一眼野战帐篷中的其他人员。
“这倒是个事儿啊?”李兆和摸了摸下巴说道:“三五百里对于飞机来说,几个小时的时间就一个来回了,是方便啊!他们真要把俄国鬼子炸投降了,那我们陆军还就得做好打扫战场的准备,多省事儿啊!大家说是不是?”
嘿嘿!。。。其他人只是笑笑,不置可否,这个话题左右还是不参与为妙。
“那还不至于吧!司令,我们集团军两个山地师,已经从托克马克两翼山脉包抄过去了,怎么着也要捞一网大鱼的,我们窝在这里不舒畅,俄国鬼子就属耗子的。日子更不好过不是。哈哈!。。。。。。”彭远征说着笑开了,岔开话题。
“没事儿!不抢功不揽功,后面的战事多着呢!仗好打点还不愿意啊?我倒是愿意俄国鬼子马上投降的话,我真的是夹道欢迎他们,快点把地雷都给挖出来才好,真不知道俄军埋了多少地雷,这雨下的,不知道他们还找得出来不。”李兆和说道,把自己的真实心态表达出来了。
“估计不成吧!哪有我们当年对付日本鬼子那么专业啊!工兵们都说俄国鬼子的地雷,埋得烂七八糟的。毫无规律可言。如今泥石俱下,他们自己都不可能知道自己以前把地雷埋在什么地方了吧!指望他们再把地雷找出来,难喽!”彭远征摇摇头说道。
“说说而已,诸位!盯紧点啊!要我们的炮兵和重狙手,重点打击俄军可能的破坏排雷行动,到时候大家自然是要在战场上见真章的。”李兆和不以为意地吩咐道。
“是!司令员!”集团军司令部里的参谋们敬礼应是。
有与俄军对峙的国防军为阿拉木图空军基地提供天气预报,中华帝国中亚空军阿拉木图指挥所,每天调遣过千架次的飞机,对托克马克、坎特和比什凯克进行密集轰炸。让沙俄守军坚守的日子更加艰难。
山上驻守的俄军苦不堪言,每天尽力的挖掘山洞和战壕。白天里东躲西藏的,晚上呢?前沿阵地依然要遭受火炮的袭扰,这段时间里,真的是日日夜夜提心吊胆的,疲惫不堪。
7月19日,凌晨。
月亮在哨兵的速地穿梭在天空和乌云之间,一明一暗的晦明不定,天空中风云变幻。似乎在演绎着人世间的无常变化。
轰轰轰!。。。。。。
日趋推进的国防军炮兵对着俄军山头,作着纵深炮火打击,只是已经显得稀稀落落,再也没有了前半夜那样密集了。
“这些黄皮鬼,实在是太可恶了!没完没了了啊!终于不炸我们这一片了。唉!――”一个俄军哨兵抱怨的骂道,还一边打着哈欠,夜间山风吹着。凉爽的让人直欲睡去。
“死猪啊你,瓦西里你想找死吗?不炸我们这里的阵地了,你还不情愿,还终于――改天炸不死你个狗日的东西。”旁边一个眯着眼。捂着自己哈欠连天的嘴,愤愤不平的骂道。
“安德烈,不就是说说嘛!尼玛的,简直一混球。”叫瓦西里的不满的回了一句。
炮火闪现,黑黝黝的山体就像一个受伤的巨熊似的卧在大地上,炮声传来,倒在地上像狗熊一般直哼哼着。
俄军哨位上不是的传来相互漫骂的话语,就像催眠曲一样,其余哨位上的俄军裹了裹军衣,抱枪靠在战壕上微笑着打着盹,外部环境要真没有一点动静反而让人极不自在了。
这些人松懈的这个时刻,却不知山脚处,一个个人型生物如同变色龙似的,贴着山涧沟壑、弹坑,慢慢地爬了上来,潜伏下来,犹如捕食前的毒蛇般静静地守候着。
黎明前的黑暗自来是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