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西北骑兵集群指挥司令官赵锦宇,派出两个团驻防阳原、蔚县,直到前方传来,还无清军大队人马的消息才安心下来,终于完成把慈禧太后一行堵在山西境外的第一步,也算是初步完成战略部署了
国防军之下的军情局,安插在各省的暗势力武装,是很严密的军事组织,做事极为严谨,一周之内颠覆山西,也算是通过了一次大考,很是不容易,如果不是通讯落后,全省一起起义暴动,一天之内收复山西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编西北骑兵集群像旋风一样刮过山西大地,就像在传递一个信号一样,军情局早年安插在山西的民团武装,一下子就接二连三的全冒出头来,夺取县城,掌握了地方政权,有力的配合了西北骑兵集群的军事行动,山西几乎就在一周之内,改天换颜了,社会秩序也没有什么大的动荡
从北京经八达岭古长城,进入山西,最好的官道,要数从宣化到阳原的官道了,也不排除熟悉山西地形的,抄近路从蔚县进山西,所以啊西北骑兵集群指挥司令官赵锦宇不得不在阳原、蔚县驻兵,卡住进入山西的交通要道,怎么想慈禧太后一行,不会翻山越岭的走山路进入山西
10月30号,阴了这么多天的老天,这才下起了雨来,气温持续下降,到了晚上,开始下起雨夹雪了
有道是兵贵神,可是慈禧太后一行实在是快不起来啊清军又满清贵族子弟拖累,每天只能行走6-70里地,算上全部的骑兵,马匹才有7000余匹,和十几万人的满族逃亡大军比起来,只有杯水车薪,才能准确的形容慈禧太后一行的窘境了不过比原来历史中的狼狈样好多了,毕竟国防军给了慈禧太后太多的准备时间不是这才好不容易的走到宣化县衙休息,离大同还远着呢
这一赶上雨夹雪,慈禧太后一行,那个无奈啊心都揪起来了,本来就慢,又下雨又下雪的,看来是走不成了,要下雪你就下大些撒,冒雪赶路也不错的,下什么雨啊
人说福无双至,祸不单行,10月31日,寒冷的天气继续着,大雪纷纷扬扬的下开了,1899年的第一场雪,就这么来临了,满足了慈禧太后一行的祈祷可是心急赶路的清军,前出打前站的骑兵,带回来让众人快要绝望的消息
顶风冒雪的老甘军们早习惯了,前出打探回来的消息,自己都心虚不已,国防军的血色底子黄龙旗,四处插遍了阳原、蔚县的城郭,就连北逃西安的最后通道,也被国防军给截断了,惨啊这不前不后的,实在不是个安生立命的地方啊
“太后,臣下以为,如今已是不能在向西安去了,只有先占住张家口,一有不测,臣下护着太后进入蒙古草原,决不让国防军对太后不利”董福祥是少数能在慈禧太后面前说话的人物,此时军情紧急,不是优柔寡断的时候,历来王朝迭,前朝掌权者,谁又会有好下场呢?
慈禧太后看了看心腹大臣荣禄,能进到慈溪屋里的就那麽几个人,荣禄本来平视木然的脸孔,是木讷的狠了
“老佛爷,使得快点占住张家口,如果再让国防军占住了张家口,大军的所有退路都没有了”荣禄心都凉到背心了
“是啊,老佛爷,这西安怕是去不成了啊”军机大臣刚毅一样苦着个脸,什么时候吃过这么大的口头啊
载漪、载勋、载濂、载滢四兄弟,骄纵享受惯了,这一路上,吃足了苦头,此时脸到绿了,那里好有什么主张啊,由着别人做主得了,别人一拿主意,死人立马点头,好赖还是知道的,自己这些满清贵族皇室子弟,怕是一被抓住,不整死,也得下十八层地狱
“那就全凭董宫保拿主意了”慈禧太后还是比较能用人的,比较信任董福祥,就像信任李鸿章一样,只是这些人已近不适合时代潮流了,无力应对时代的剧烈变化了,只有大败亏输
但是相对的,在大决策上还是有着一定的见识,只要这些大军在草原上散开,还真不好收拾
“那就让袁爱卿和一队骑兵先冒雪进驻张家口,臣下一众,护着太后随后就到如何”董福祥决断了:“在下雪时行军,比雪后容易得多得多”
有经验的人都知道,雪后道路泥泞不堪,最是难行了
宣化离张家口不远,也就一天的路程,顶风冒雪的算是到张家口歇了6-7天,一众只会在京城上妓院遛鸟耍子的满族子弟,才算是缓过劲儿来
到了11月9日,编西北骑兵集群从蔚县、阳原和天镇,韩玉坤的骑一团从居庸关也逼上了张家口
慈禧太后一行,不得不如丧家之犬似的,从张北逃入蒙古草原,连陕甘之地都不敢去了,直奔库伦十余万满族子弟,受不了苦的,一路上冻死累死了两三万人,遭遇极惨
哎有时候,杀人真不需要用刀的
百度搜索泡书阅 /
………………………………
第131章 大势已定
护卫慈禧太后一行的清军,已是彻底的被国防军打垮了,见到国防军骑兵集结过来,只能有多远跑多远了不提也罢西北骑兵集群在东北顶风冒雪的作战,早就习惯了,冬装齐备,现在又不配备火炮,一把躺倒,一把匕首,一支骑枪,带足子弹,就可以在草原上,横行无忌了
西北骑兵集群总指挥官赵锦宇,在慈溪太哈皮一行一入蒙古,也毫不迟疑的准备向归绥城开进
赵锦宇在入蒙之前,就召集连长以上军官开个吹风会五个骑兵团
的军官,数百人开会,在古时候的古建筑里到不拥挤,喝着热茶,烤着炭火,人又多,屋子里暖融融的,舒适的很
“各位,我们西北骑兵集群,第一波军事行动,算是完美的完成了,一个集体三等功是跑不了了的”赵锦宇顺嘴就对北进第一阶段的军事行动做了总结,就以急行军威逼慈溪入蒙,没有什么大的难度,确实没有什么好说的,也不必多说:“到了现在才是正题,慈禧太后一行的武装,老的老,少的少,跑到蒙古这疙瘩苦寒之地,那也是兔子的尾巴----长不了了的总指指示:每每中原大变之时,西北的地方民族势力,就会屠戮在西北谋生的我辈汉人这是几千年来,我们汉人一代代用血和泪的教训书写的在座的,有多少西北汉子,大家心中有数,这种事,祖祖辈辈的教训,我们必须打破,不能再让悲剧重演”
时常讲话发言的人,由于要大声说话,很费嗓子,要不是喝水融喉,在西北地区,干冷干冷的,不常喝水还不行,下面的人也理解,扯着嗓子说话,让几百人挺清楚讲话不容易赵锦宇喝了口茶水续道:“我们西北骑兵集群,之所以被称作西北骑兵集群,就是指我们骑兵各团,今后就将扎根大西北,掌控大西北,不让沙俄老毛子再敢随意窥视我们中华大地西北的领土至此我西北骑兵集群,兵出归绥,有一团长候铁山负责攻打,善后,治理;出兵包头,有二团长刘铮负责攻打,善后,治理;出兵巴彦卓尔收复银川、兰州,则由我亲自带队总指给予我集群在明年扩军一倍的编制和资金,希望大家发扬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好好地搏一场功名,国家立,我们西北骑兵集群,是军队第一批重编的军事单位响鼓不用重槌擂,大家自己思量”
都是军中悍将,不是政客,有些话还是要点明白,但是又不能点的太直白了,赵锦宇觉得自己说的够露骨了
26岁的一团长候铁山是个陕北刀客后代,站起来发问:“司令,如果那些蒙古番子操蛋不服,咋办?”
还行,在东北学习的不错,官话把陕北方言遮盖了不少
“咋办?”赵锦宇没有迟疑反问道:“这还叫我来教吗?乱世当用重典,听话的族群,族长贵族等明年暖和了送北京去,土地牧场没收军管聚众闹事的,连根拔起,斩尽杀绝”
“司令我这不是要讨个准信儿吗?立威吗,这,我拿手,不殃及无辜,不放过一个歹徒,不然谁给我们牧马放羊啊,哈哈”一团长候铁山也是一套套的说辞
哈哈哈哈会场中的人都笑了起来,心照不宣,讨得尚方宝剑,只要掌握好尺度,官升一级自是不在话下了开国战争只剩下这最后一战了,今后要想再进一级,恐怕就难多了
赵锦宇稳稳地喝了些茶水,就让大家自己议论了一会儿才制止住大家,发言道:“下面我再讲一下,地方治理问题,满清时期的旧官僚,没有才能的原则上不再任用,妥善接受好地方上的地理县志,文物归档这一次在地方治理上,绝不能对地方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