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管事微微睁开眼,见两位少女齐齐地跪在了床上。
阔步走了过去,寒着脸,咬着牙,发着狠,走到跪着的她们的面前,伸出手,抓住两位少女的头发,将她们的脸抬起来面着自己。
“叫。”
“主……主子。”两个少女不敢哭,眼泪在眼睛里打转转,让自己的声音尽可能地讨好和卑微。她们知道,她们有经验,越卑微,才有可能活命。
每次,李管事受了气,都要如此这般,都要她们叫主子。
林见秋,走着瞧!我不杀你,誓不为人!李管事抓住那两丫头的头发,目光如同深夜里寻找猎物的野狼,凶狠而卑鄙。
生而为奴,可奴也有高低贵贱,当你在最底层的时候,活得,不如一条狗。
“张嘴,伺候。”李管事闭上了眼睛:“谁不够卖力,谁今天晚上,去亲自挖坑埋了那死人。”
【,里面有我的照片,以前的直播和采访,还有很多番外。感兴趣记得关注哦。】
。顶点
………………………………
第159章 新闻联播诞生
“大哥,你刚刚真有种啊!编得跟真得似的,还全华夏都有分店。”庄三斧已经很尽量地压低自己的声音了,可声音还是颇大。
林见秋瞪了他一眼。
庄三斧连忙闭嘴。
一行人浩浩荡荡地朝着刚盘下的分店店铺位置走去,林见秋虽然要得急,可毕竟在这小城名声大,只放出风头没多久,就有一堆要盘店铺的人过来交易。
符合林见秋条件的,没几家,要得急,贵点就贵点了。
庄三斧一早就过去买了过来,这会子,这店铺的老板刚刚离开。
“以前是家唱戏的。”庄三斧领着林见秋走了进去,推门一开,只见戏台子,桌子一应俱全:“我不知道你要不要这些东西,想着桌椅板凳的,反正都需要,就一口价盘下来了。不过,大哥,你为什么盘这个呢?我看隔壁那个客栈不是更好?”
林见秋笑而不语,围着这家店走了一圈。
因为是唱戏的买卖,所以前面是看戏的地方,这后台也很大,有一个大空房,用来给戏子们更衣换妆,后面还有十几间厢房,给戏子们住。
最让林见秋满意的是,还有一个大院子,立了好多桩,一看就是练基本功的地方。
“还行,布局不错。”林见秋很满意地笑了起来:“等日后更好了,我们单独建,现在就先将就着吧。走,我安排安排。”
书生们齐齐地跪在大堂,等候师训。
庄三斧站在一旁,面色严肃。
而镖局的兄弟们一部分站在林见秋的两侧,一部分站在门口守着,另外一部分在后院看着。
“这是我们林氏媒体的第……”林见秋清了清嗓子,看着底下跪着的门徒们:“第一百家分店。”
庄三斧余光看了林见秋一眼,见他依旧是那个不慌不忙的模样,如果不是他知道实情,真会被骗过去。
书生们一个个面露喜色,现在自己已经入了师门,那么师门越强大,对自己越好。只是师傅在上,不敢窃窃私语,只有俯首继续听令。
“我想,叫分店有些不……不适合。”林见秋摸了摸下巴,想了想后,道:“名字定为林氏媒体新闻驿站,选一块好匾,挂着。”
“是。”
“还有这戏台子。”林见秋大拇指朝后,指了指戏台子:“招四个说书的进来。”
书生们听着,神色都有些疑惑。
“我们这呢,每天开放两个时辰,小民们可以在这吃酒,喝茶,听说书的说书。”
“掌门。”徐知彼抬起头,拱手问道:“这不是茶馆的活儿吗?”
“以后有了我们,那茶馆的生意就准备收拾收拾完蛋吧。”林见秋笑了笑,看了看这跪了一地的书生,解释道:“说书的,说的内容是最近的新闻,也是我们最新发表的报道。比如说,昨天云大当家的事儿,还有今天李管事的事儿,包括这群姬,都可以放进去说一说。”
昨日,茶馆的生意好到爆,还不是因为林见秋给茶馆的说书的说了云大当家的故事?这些小民平日里哪里听过这样的故事,自然很喜欢。
既然是搞媒体,光挂一幅画当报纸,怎么行?
还得将信息进行整理,让事件能持续发酵。
“我今天正午就会继续东行,去施公的宴席。到时候你们跟着去五六个,不一定能进到里面去,但我会把所见所闻带出来,你们源源不断地送到这驿站,给他们讲讲。”
底下的书生一听,就好像都被人点了穴道似的,一动不动。
“掌门,您还去施公那啊?!”徐知彼抬起头的眼睛,亮如皓月,激动不已。
这可是只有大人物才能去的。他们自然不知道林见秋并非是被邀请去的,而是因为中了毒,女侠带他进去而已。否则,也只能跟那群姬一样,在岛下的大门口晃悠晃悠。
“嗯,世交。”林见秋淡定地点了点头,露出了一个装逼的笑容:“关系有点密切。”
一旁的庄三斧眨了眨他那如同牛一般的眼睛,只能感叹自己的大哥真是厉害,撒谎眼睛都不眨,而且说得还那么真实感十足。
这一句世交,让底下的书生一个个敬佩不已。
“这每天说书的说的内容,是非常重要的,很多小民不认识字,说出来,他们更容易懂,而且传播面更广。要让他们养成经常来我们新闻驿站听故事,了解天下事的习惯。”
书生们点头如捣蒜。
以前没有这些东西,小民们消息闭塞,自然也不怎么追求这些。可一旦有了新闻驿站,谁不想知道点更多更有趣的事儿呢?
这普天之下,也没有一处地方是专门给小民们开辟了解江湖中人和四海诸国的场所。江湖中人不会在乎小民们知道或不知道什么,几家大府早已习惯了高高在上,小民,在他们的眼里只是贱民。
而四海诸国的官者,对于小民的态度,是管辖。
既然是管辖,就没有什么义务让他们知道什么天下事。
再说了,这小城的官老爷,自己还不知道天下事呢,尤其是江湖中人,对普通民众来说神秘极了。
毫无疑问,到时候新闻驿站绝对人员爆满。
“这个戏台子上面得挂个对联什么,让小民们记住,到时候好宣传。”林见秋想了想:“天下英雄各种趣事;四海诸国权谋云集。”
说到这,他顿了顿,站了起来转过身去,看着台顶。
这横幅挂什么呢?
这横幅就是这档子说书的栏目名字了。就跟电视台定一个栏目似的。思来想去,突然,有了灵感。
“新闻联播。”林见秋说出了这四个大字:“这个说书的栏目,就定为新闻联播。要反复强调这四个字,这四个字,是我们跟其他茶馆说书的最大的区别。”
古代新闻联播,在林见秋这大手随意地一挥中,诞生了。
“到时候都忙过来了,再弄个戏台子,我们可以把很多场景都演绎出来,将《新闻联播》这栏目,越做越好。”
。顶点
………………………………
第160章 造纸独门秘籍
林见秋的心中,有一个目标,这个目标在他来到这个世界后,越来越清晰,也越来越宏伟,同样,也越来越谨慎。
记得刚到花楼的时候,他发现光给花楼姑娘挂一个宣传就能引来小民们的围观的时候,林见秋的想法是,这下好了,在花城谋到生活,不是问题了。
等出了花楼,第一步就看看这个世界到底有没有纸张,看着不普及,是不是只有达官贵人才用,无论是那种情况,都要研究一下如何造纸以及印刷。
粗布用于户外,挺好,可造纸和印刷也很重要。
只是当时的林见秋脑子里并没有古法造纸的法子,只是隐约记得看过一个博主的视频,有一些印象。造纸需要十几天,他还得试验,运气好了,一次成功;运气不好,恐怕要好多次。
当时的林见秋想到了这一层,却没有去做。
理由很简单,他从事新闻媒体这么多年了,有一种本能的嗅觉:如果这个世界没有造纸术,那么这是他手中的王牌,这张王牌能让全华夏的所有文墨店偃旗息鼓,过来投靠,这其中所能产生的巨大经济链,不可估量。
他虽然是一具二十岁出头的年轻人的躯体,却有着三十几岁职场老油条的心机。
当时的林见秋明白,造纸,必须要在自己的势力足以保护这项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