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回到上古当大王-第24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面对齐国的威胁,哪个不过还敢收留这些流亡的商人,至此商部落彻底灭亡。

    这个在另一个时空影响了华夏文明走向的部落,在杨浩的打击之下,彻底的成为了上古部落的过客,没有引起一丝波澜。

    商人的灭亡,让那些聚集在夏朝羽下的实力惶恐不安。

    这几年夏朝也在发展,不过和东边的强大邻居比起来,夏朝的力量丝毫没有让他们感觉到任何的安全感。

    齐国这几年虽然就发动了这么一次战争,但齐国的存在,就想是一把利剑悬在这些人的头上,说不定哪天就死在了这把利剑之下。

    面对齐国的威胁,夏启暗中和已经恢复实力的有穷氏结盟,准备一举灭掉这个心腹之患。

    富庶齐国虽然可怕,但只要灭掉它,那齐国的花花世界就是他们的,富贵险中求,面对如此诱惑,妘刑与夏启如何会不动心。

    只不过杨浩根本不关心夏启在做什么小动作,在储备了充足的粮食之后,齐国在洪武五年秋天,再一次进行了扩军。

    这一次扩军,让齐国的军队猛增到了四万人,嗅觉灵敏的大臣们,从杨浩的举动中,知道齐国三年的平静即将结束了。


………………………………

第三百二十五章 逐鹿中原(一)

    洪武六年初,杨浩迎来了他的第五个孩子。

    在这三年的时间中,女娇与蒹葭先后为杨浩生了一女一儿,而这第五个孩子不同,这个孩子是那两个宫人之一所生,而且是个男孩。

    正所谓母凭子贵,有了这个孩子之后,这名宫女的地位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从原来的宫人晋升为贵人,其待也不是往日可比。

    杨浩对于自己的孩子是一视同仁的,只要确认是自己的血脉,在他眼中便没有贵贱之分。

    虽然杨志是长子,继承自己的王位有着天然的优势,但时间还长,杨浩并不急于定下太子之位。

    到了洪武六年,由于纸张的普及,齐国的识字率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

    在强制教育的政策之下,齐国的未成年男性的识字率几乎达到了百分之八十,而那些女孩却暂时没有这个待遇。

    和普通人家不同,达官贵人们,自然知道知识的重要性,因此对于他们的后代,无论男女,都要学习识字,在齐国识文断字,是一个人身份与地位的体现。

    纸张的出现,也促进其他方面的发展。

    在这三年中,杨浩也利用空闲时间,写了一本数万字的短篇,名字叫做小屋。

    这篇,杨浩完全就是将后世汤姆叔叔的小屋,照搬过来,修修改改一番,将人物与背景都放在夏朝。

    以杨浩的文笔,自然是将故事写的凄惨无比,让读过的人,都对万恶的奴隶制度深恶痛觉。

    杨浩不写神话,也不写那些英雄事迹,而是从一个悲惨的奴隶角度出发,用他人的故事,来唤醒齐人的良知。

    通过对比,能让齐人知道,如今的生活来的多不容易,世界上还有很多悲惨的人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身为中原霸主的大齐,又责任有义务扮演起救世主的角色。

    在杨浩再一次扩军之后,沉寂了三年了齐人,仿佛察觉到了什么。

    坊间都在流传当今大王,要对外动武了。

    齐人们对战争并不担心,只是有些羡慕那些顺利应征入伍的年轻人。

    战争意味着军功,只要打了胜仗,那便意味着后半生就不忧愁了。

    羡慕归羡慕,齐人还是比较务实的,自己没有那个好运气,只能把自己的那一亩三分地弄好。

    等着齐国拿下新的领土之后,捐出些钱粮趁着那些反应较慢的人,还没有反应过来前,好在新领地那边选一块好地,让自己的后代不至于没有地种。

    大部分齐人会这么想,完全是齐国土地政策的原因。

    杨浩为了以后能够加速对占领区的控制,对齐人土地的继承权进行了限制。

    在齐国的律法之中,土地只有由长子继承,至于次子,成年之后只能另寻他路。

    在大齐,很少有人家只生一个孩子,即便是条件最差的人家中,第二代的人数,最少都有三人。

    这么多人没有地种显然会出乱子,这些人成年之后,唯一的办法就是去那些较为落后的地方去拓荒。

    这个政策已经制定了数年之久,不管齐国立国时间尚段,这个政策并没有显现出它的优势所在。

    不过杨浩对此一点也不担心,上古的先民不想后世华夏百姓那般,有着故土难离的情感。

    他要将齐人打造成一个狼性的民族,积极的去占领每一寸生存的土地。

    什么修墙自保,都是扯淡,只有自己强大,任何敌人都是纸老虎。

    只要有人,有钱,有粮,有强烈的国家认同感,最坚固的长城永远不是石头,而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

    洪武六年夏。

    夏启按耐不住自己的野心,率领大军兵发齐国。

    一时间,齐国边境烽烟四起。

    而那方的苗人经过这么多年与齐人的交易,对齐国的花花世界早已经眼馋许久。

    听闻夏朝进攻之后,开始变得蠢蠢欲动起来。

    洪武六年的夏天,平静了数年的齐国,忽然间变得危机四伏,处处狼烟。

    杨浩看着边关告急的文书,冷笑不已。

    他原本想着再等上几年,再来收拾这些不知死活的家伙。

    想不到他们居然这么急着找死。

    虽然剩下时节正值耕作,但齐国的粮草并不缺乏,数年的积累,完全能支撑大齐毫无顾虑的打上一年之久。

    杨浩将边军守将的奏折合上,交给一名侍卫。

    “诸位都传阅看看吧!”

    渠接过奏折看了看,脸色顿时变得难看无比。

    大怒道:“蛮夷胆敢如此,真是找死。”

    其余大臣看过之后,都变得怒不可遏。

    寅挺身而出道:“大王,蛮夷屠戮我大齐子民,吾等应为死去百姓讨回公道。”

    “大王,下令吧,让那些蛮子看看我大齐不是谁都能惹的。”

    渠吼道。

    “大王!臣等请战。”

    武将们躬身拜道。

    杨浩点点头,道:“夏穷蛮夷,不服王化,率兽食人,残忍暴虐,此番居然无故进犯我大齐,如若退缩,今后天下人如何看我齐国,吾等如何面对大齐百姓。

    今蛮夷犯境,吾大齐,应吊民伐罪,替天行道。

    力央!

    ”

    “臣在!”

    “今封你为征西大将军,统兵一万五千人,迎战夏启。”

    力央心中一喜道:“臣!领命!”

    “浮!”

    “臣在!”

    “今封你为征北大将军,统兵一万人,迎战有穷!”

    浮躬身领命!

    一旁的渠眼馋的看着这二人,眼巴巴的等着杨浩安排自己。

    但是杨浩目光却没有看向他,而是对文官们说道:“诸位文官,务必调配好军需物资,稳定国内,在国人中进行战争动员,征发民夫。

    传令各府县,严查趁机作乱之人。

    ”

    文官们纷纷领命。

    渠终于忍不住了,连忙问到:“大王!那我呢。”

    杨浩笑了笑道:“你自然有大用。”

    渠闻言,心中顿时一喜道:“臣,听大王安排。”

    杨浩道:“既然敌人敢来进犯,这一次务必斩草除根,你算五千精锐,一舟伐沿河而上,直捣夏朝腹地,与力央一起,务必要将夏启抓住,不能让夏朝有一丝翻身的可能。”

    说着,杨浩站起身高声道:“此战,若胜,吾大齐必将一统中原,建功立业正在此时,诸君共勉。”


………………………………

第二十六章 逐鹿中原(二)

    齐国战争动员速度,几乎达到了冷兵器时代的极限。

    当朝廷宣布大齐进入到战争状态,长安城每日都有传令兵飞奔而出,三天之后,力央率领五千大军,想着西边进发。

    收到军令的各地守军,也纷纷做出响应,集结军队准备与力央的主力军队汇合。

    整个中土大地都笼罩在战争的阴云之中。

    杨浩没有御驾亲征,他对齐军的实力有绝对的自信,别说大齐三苗皆敌人,就算是周边全部的势力都一起围攻大齐,他也不会有哪怕一丝一毫的惧怕。

    这就是绝对实力带来的自信。

    夏启这些人既然活的不耐烦,那么他也不想在等了,华夏必须要尽快统一。

    只有统一之后,才能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