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杨浩有些心灰意冷之时,少炎慌慌张张的跑到王宫。
“大王,大王!”
杨浩见此心中又是一沉,猜测难道又有什么让人恼火的事情发生了?
但是这次他却是想错了。
“又发生了何事?”
见杨浩脸色难看,少炎顾不得休息,连忙道:“大王!这次是好事。”
杨浩眉毛一挑道:“好事?”
少炎道:“大王,即日一早,户部衙门刚开门,便有百余名百姓前来户部报名,一开始臣也有些意外,询问之后,才知道这些百姓都有子嗣在学府求学,这些人最少的都捐出今年半成的收入,甚至不求回报,大王,我大齐百姓如此,真是我大齐之幸啊。”
杨浩闻言猛的从椅子上坐起来道:“当真!”
“臣不敢有所欺瞒!”
少炎拜道。
杨浩兴奋的难以自抑,以拳击掌道:“好,好啊!传令下去,不能亏欠了百姓,谁捐了多少都要仔仔细细的记录下来,该如何做,都要按照制定的政策办理。”
少炎道:“大王放心,臣自是晓得,户部官员已经详细将百姓的物资记录在册,不会亏待百姓分毫。”
杨浩点点头:“好,你现在先回户部,有新的消息,立即派人通传。”
少炎一拜道:“臣告退。”
说罢,连汗都顾不得擦一下,便风风火火的朝宫外跑去。
此时的户部衙门前,几十名学府的学生们扯着脖子叫喊着。
“大齐百姓,大齐对百姓不薄,如今大齐有困难,正是吾等回报大齐回报大王的时候,如果坐视不管,尔等可还有良心,你们忘了我们是如何才能有今日之生活?”
随着围观的百姓越来越多,学生们越说越激动,他们的词汇是贫乏的,但依旧将长安城的百姓说的无地自容,那些已经报名捐款的人家,鄙视的看着这些同胞,有些情绪激动的,甚至开始破口大骂起来。
不知是哪一个人良心发现,在一道道目光中朝着户部衙门走去。
有了第一个带头的,长安户部衙门前的人越聚越多,这让以往看起来颇为宽敞的衙门,顿时有些拥挤起来。
百姓们如此踊跃,顿时忙坏了户部的官员,为了加快记录的速度,户部官员直接放弃了竹简,从户部仓库中取出昂贵无比的羊皮纸。
即便如此,直到天黑,衙门前的人依旧没有散去。
这中状态持续了三天时间,数万人口的长安城,可以说没有一人选择坐视不管,即便是捐的最少的也有百斤粮食。
数万人数千口的人家,所得的物资是一个无比庞大的数量。
只要将这些物资都收上来,别说修一个水坝,甚至足够支撑目前施工中的管到全部完工了。
长安城的消息1极快的速度在齐国腹地传开,另外两城百姓虽然没有长安人那么财大气粗,但捐献的热情丝毫不下于长安人。
杨浩无比的欣慰,这说明人都直到虽对其好,大齐百姓已经从心中彻底的认同了这个国家。
一个民族形成的关键便是相互的认同感,杨浩不知道大齐什么时候才能从一个封建集权国家,蜕变成一个封建民族国家,但大齐的百姓让他见到了这个希望。
一个民族国家的凝聚力是无比可怕的,无论大齐亡与不亡,今后的子孙后代们都有一个共同名字齐人,这个称呼不再呼你是否改朝换代,还是异族入侵,齐人始终都是齐人。
百姓的支持,让杨浩彻底的没了后顾之忧,看着户部送过来的记录,杨浩觉得这些物资已经远远的超过了自己预期。
为此杨浩准备从这些物资之中拿出一部分,在三城之中建立养济院,专门照顾那些失去生活能力的伤残人士,老人与孤儿。
杨浩现在所能保证的就是让他们免于冻饿而死,至于舒适的生活是无法保证的,但这一项政策一出,在百姓心中他又有了新的称号,千古仁君。
其威望甚至直接超过了那些传说的上古贤王,大齐百姓甚至觉得即便是传说中的轩辕黄帝复生,大神女娲降世也比不上杨浩所做的一切。
毕竟大齐带给他们的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好处,对于普通人来说还有什么比这更重要的呢。
洪武九月中旬,当齐国大地开心收秋的时候,勘探水坝建设的工部人员已经将水坝周边的地形测绘完毕。
在地图测绘方面,齐国已经有了一套较为专业的办法,杨浩首次提出了等高线的概念。
利用这个办法,能直观的以二维平面描述三维的地形结构,这对于沙盘的制作尤为重要。
拿着勘探的结果,工部用了一个星期的时间制作出了一个大约七八平方的沙盘。
以这个沙盘为参考,加上杨浩的参与,开始探讨水坝的建设。
杨浩不是要建设一个现代化的大坝,只是需要一个能控制水流的堤坝而已,这样以来在工程难度上便小了很多,大齐现在没有水泥,在修建堤坝的过程中,只能将木石结构的能力最大程度利用到完美,只有这样他才敢将其投入使用。
………………………………
第三百二十章 拉屎很重要
洪武二年对于以农耕为主的齐国来说,是风调雨顺的一年。
今年的收成要比去年好了许多,加上耕作技术逐渐成熟,齐国的农业生产已经完全的步入到了正轨。
加上鸟粪这种天然复合肥的使用,在产量上虽然远步入后世现代农业,但比起上下五千年的古代社会最高产量也不逞多让了。
粮食就是这个时代的国力,只有吃饱了肚子,才能繁衍出更多的人口。
齐国鼓励生育,如今成年的男子都已经组建了家庭,除了齐国的官员之外,普通百姓一般只是一夫一妻,这并非齐国政策上的限制,而是民间自发的一种行为。
杨浩估计这种情况持续不了多久,等到齐国慢慢的富起来,有些积蓄的男人,肯定会多找几个女人为自己传宗接代。
百姓虽然没什么文化,但并不是傻子,在生孩子这方面,也会考虑到自己的承受能力,如果生的太多让自己的生活质量下降,没人会做这么愚蠢的事情。
齐国这一年的孕妇很多,相信不久之后,就会有许多的新生命降临在这个世界上。
秋收忙碌但是快乐,看着一车车的粮食蔬菜,整个齐国的仿佛都洋溢在丰收的喜悦之中。
也许是老天在这一年真的在庇护齐国。
在齐国即将完成收获时,停滞了许久的造纸技术,终于有了重大的突破。
在耗费了数之不尽的野草和竹子之后,杨浩的造纸作坊终于生产出了一张真正意义上的草纸。
当工匠小心翼翼的将这张草纸交到杨浩手中时,杨浩的双手是颤抖的。
多少年了,这张草纸是他在这个时代见过的,最像另一个时空的东西。
泛黄的草纸粗糙无比,这样的东西虽然不能用来写字,但这却是划时代的进步。
杨浩重重的的嘉奖了参与制作纸张的工匠们,便迫不及待的体验了一把草纸的魅力。
看着扔进茅厕的草纸,杨浩咧着嘴傻笑起来。
第一张真正意义上的纸,诞生之后的命运居然是这般,不知道这个时空的子孙后代们,会不会有一句妈卖批当讲不当讲。
制作出了草纸,便意味着距离真正具有书写功能的纸张不远了。
杨浩让工匠们停止用枯草为原料,全部采用木屑与竹子进行制作,并继续试验不同材料生产出来的纸张有何不同。
他要从中选出最合适廉价的纸张来,只有便宜实用,才能让知识迅速的传播开来。
至于草纸,杨浩还没打算将其推广到民间,普通百姓们用石头木棍擦屁股就行了,至于他堂堂一国之君,如果还是这般,岂不是有**份,因此在他的想法里,草纸暂时只能作为贡品,仅供王宫使用。
这是他这么多年来第一次的如此明目张胆的为自己捞好处,因为他已经受够了现在如此恶心的擦屁股行了,是可忍孰不可忍,这是很影响食欲的一件大事。
影响食欲,那就会对他的龙体不利,如果龙体有恙那他还怎么领导时代的发展,往小了说,那是对自己不负责,往大了说,那就是人类的罪人。
杨浩如此心安理得的为自己**的生活找了个冠冕堂皇的理由。
造纸术有了紧张是一件可喜可贺的事情,杨浩是个实干家,既然纸张有了眉目,那与之配套的印刷术就必须同步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