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毕竟齐国立国的基础就是领先于这个时代的农业技术。
农业是齐国的头等大事,杨浩在莘城的时候就为此思考了很长时间。
他想出的办法就是将有莘那边缴获的耕牛,有偿的租借给农民,只要农民能够支付起租金,在租约到期前这一头牛便可以说是一个农户的私人财产。
而一头母牛产下的幼崽,农民只要交付一定的钱财,便能够完全总有牛犊的所有权。
有莘氏虽然并不是以农业为主,但其部族之内,驯养过的牛数量却是颇为可观,只不过这些牛却不是耕牛,而是用来拉车,或者是用来食用的肉牛。
整个占领区境内,这种牛的数量不小于五千余头,算上野外活动的野牛,理论上齐国能获取的耕牛数量还能够再翻一翻。
算上齐国原有的耕牛数量,一万多头耕牛,完全能够保证农户,每家每户至少有一头耕牛可用。
这样一来将会极大的提升荒地的开垦速度,即便是种地的人少了,最起码在效率上不会比先前慢上太多。
再加上占领区那边也会种地,虽然其效率不可能像本土这边高效,但蚊子在小也是肉,所产出只要能保证那些劳工的消耗,就不会对齐国9造成太过于沉重的负担。
只要占领区的道路铺设完毕,有莘氏的地盘将被齐国牢牢的控制在手中,到时候再大力扶持当地的农业发展,将会事半而功倍。
杨浩的计划做的很详尽,在洪武二年三月初,齐国朝廷从原有的公民中征召了五千名新兵,算上原本的三千军力,齐国的常备军已经扩张到了八千人。
如此庞大的军力,以齐国的人口来说,绝对称得上是穷兵黩武了。
只不过这八千余人,不可能全部都是精锐之师,杨浩觉得,只要能够保这五千名新兵,能够达到目前老兵三成的水准,在防守上,齐国能够保证现有领土的绝对安全。
只需数年,齐国将会傲视群雄,不会再有一名想样的对手。
杨浩有这个底气,这底气就是来自于齐国远盛于中土诸部的物质基础。
说白了就是齐国的粮食能养活更多的人,有足够的东西,支撑自己养这么一支只负责作战的军队。
也许这个世上有天生勇武之人,但杨浩更相信后天的训练,从齐国正规军走出的士兵,放到任何一个部落都是一等的骁勇之士。
军队的扩充,也让齐国的军制发生了变化。
军官的级别已经从最高的营长,提高到了团长,而八千大军共分为了四个团。
只不过这团长虽然是最好长官,但之前相比,却也受到了更多的限制。
军权目前牢牢的掌握在杨浩的手中,除非遇到战事,这四名团长只能呆在长安城之中,没办法调动一兵一卒。
虽然有些弊端,但他们的俸禄与地位却是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杨浩允许他们在长安城附近自己选择位置修建自己的庄园,只要不超过王宫的级别,随便他们怎么搞,甚至他们仆人的数量也从原本的数人提升到了二十余人,可以说他们是除了杨浩这个帝王之外,最为奢华的一群人。
当兵打仗,死心塌地的跟着杨浩打天下为的是什么,不就是让自己的生活过的更好一些吗。
现在杨浩给了他们地位,给了他们享受,虽然无法向以前那般吃住在军营之中,但现在也足够了。
反正到时候领兵打仗的还是自己,平时窝在长安城里也能好好的享受享受,在他们眼中,这个世界上,除了长安之外,其余地方都是化外之地。
按齐国的官方说法,那些地方就是蛮夷之地,不通王化,与野人无异,自己脑袋抽筋了才会放弃长安城的奢华,呆着没事干往那些地方跑。
杨浩不怕武将贪财,正如后世的那句话所说,文官不爱钱,武将不怕死,天下便也就太平了。
毕竟武将都是把脑袋别在裤腰带上帮自己打天下的,如果自己再像要求文官那般苛责他们,那么他杨浩岂不是非人哉。
该享受的时候就老老实实的享受,只要到了战场给老子打胜仗,就是他杨浩眼中的好兵,好将领,好臣子。
在新兵被分到各自的驻防地点后,南方的苗人也千里迢迢的来到了长安城。
当这些苗人,看着服装统一,铠甲鲜明的庞大军队向着从自己身边经过时,他们心中的震撼根本无法用语言来描述。
到现在他们才知道,自己当初的做法是多么的明智,如果当初不管不顾的与齐人开战,想到这样的军队杀进三苗,那将是多么可怕的一场灾难。
只不过他们不知道,从他们身边经过的只是一些新兵蛋子,只是中看不中用的样子货,真是战斗力只能用战五渣来形容了。
杨浩不知道,齐军一次正常的军队调动,却吓坏的苗人使者。
………………………………
第二百九十二章 盛气凌人
南来的苗人风格迥异的装扮,引起了长安百姓的好奇。
苗人身上骨头装饰,还有皮肤上涂抹的诡异颜料,很容易将他们与齐人区分开来。
野蛮而原始,这让不知道文明到底是什么含义的齐人,在见到这些比中原部落还要落后的人时,文明的概念开始在他们的脑海浮现。
不管是什么等级的文明,当更高级文明的人面对落后的文明往往会生出一种优越感,这与个人的主观念头无关,一切都是环境使然。
面对自己从没有解除过的强大文明,苗人心中下意识有些自卑,当跟着齐国官员走在朱雀大街上,苗人表现的很是拘谨。
他们没有马上见到杨浩,而是被齐人安排到了一个被称作理藩院的地方。
这里是齐国接待外族使节的地方,杨浩所做一切都是对后世的模仿,他没有兴趣也没有那个本事,自己发明创造一切新的东西,
毕竟拿来主义往往最简单也是最有效率的。
杨浩知道苗人已经来了,他打算故意晾他们几天,杀一杀他们的锐气,让他们明白这里他才是老大。
长安城的繁华,让这些苗人们叹为观止,杨浩虽然没有召见他们,但是并没有限制他们的行动,除了一些地方不能去之外,闲逛一下并没有什么人去找他们的麻烦。
除了受到齐人的指指点点之外,呆在这里的这几天,到是有一种让他们乐不思蜀的感觉。
虽然齐人给他们提供的饭菜,只是长安城寻常百姓的吃食,但对于比茹毛饮血的原始人强不了多少的苗人来说,这就是他们从没有吃过的美味。
甚至他们觉得,那个自己即将要见得齐王对她们还算不错。
数天之后,苗人使者们受到杨浩的召见,经过修缮的齐国王宫,在他们眼中就是天神的住处,也许他们想象中的天国,也许还比不上这里。
苗人们跟在齐国官员的身后,亦步亦趋的走过长长的青石板路,来到巍峨的大殿之前。
面对分列两侧,如同雕塑一般的齐国士兵,苗人紧张的咽了口唾沫。
“传三苗使者觐见!”
一名长相威严的齐国官员,站在高高的台阶上,声音洪亮的喊道。
面对着齐国满朝文武,即便是自认为见贯了大场面的苗人使者,也觉得心底发虚,忐忑不安起来,一时间不知道该说着什么。
“无礼苗使,面对吾王为何还不拜见!”
一声呵斥传来,苗使吓了一跳,见一彪形大汉正对自己怒目而视。
苗使反应过来后,看向正前方主坐上的杨浩,连忙拜道:“三苗使者,娅!拜见齐国大王!”
杨浩听着这声音有些诧异,因为这声音是女人的声音,只不过其脸上的油彩和长久没洗澡模样,很难一眼看出这是个女人。
杨浩只是略感诧异之外,并无什么不满之色。
“为苗使者赐坐!”
娅学着齐人的姿势忐忑的坐在这古怪的椅子上局促无比。
“苗使这段时间,在我大齐过的可还安好,下面官员可有怠慢之处。”
“齐王!贵族之人并无怠慢之处。”
杨浩点点头,道:“听说你们来我大齐是为了交易?”
“回齐王!娅奉部族之命,北来齐国,希望你我两族能够交易货物。”
“想与我大齐交易,不知道你们三苗能拿出什么东西,你也应该知道,我大齐富有四方,人口多如天上星辰,我不觉得,你们有何值得我大齐需要之物。”
如果说在来长安之前,娅还有信心造成这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