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果我们利用权利,凌辱虐待滥杀百姓,那百姓就如洪水猛兽,会让吾等死无葬身之地。
这番话,希望你们能好好琢磨琢磨,而不是为了现在表面上赞同,而心中对此不以为然。
”
………………………………
第二百三十八章 法度
建立一个完善的法度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而数百年后汉谟拉比所建立的法典,在杨浩看来如同过家家一般,别人对你做什么你就要对别人做什么,虽然这很完美的诠释了,什么叫做以血还血以牙还牙,但这种法律漏洞实在太大。
法律粗浅的说是为了让弱者有一个维护自身权益的机会,只不过杨浩不会天真的认为,这样做就会对所有人都公平了。
法律的制定者是当权者,而这世界上并不缺少聪明人,只要将法律改的表面上看似公平,实际上最大的收益者便是当权者。
杨浩管不了那么多,他只希望自己在位的时候,身体力行严格的执行自己制定的法度,至于后世会演变成什么样,那就是他要管的事情了。
一代人管一代人,古往今来没有一个政权会是一成不变的。
他不知道大殿中的大臣们听进去多少,不过享有权利的同时,必须要履行应尽的义务,大齐是一格处在上升期的势力,不会养一些尸位素餐之辈。
朝会开了一整天的时间,在这一天之内,杨浩和诸位大臣各自发表意见,按着法律的性质,杨浩将其分为宪法与民法。
宪法只有三条,第一任何人不得以任何形势背叛国家,叛国者抄家灭族。
第二,禁止任何人以任何形势奴役本国公民,禁止对本国公民的买卖,违者死刑!
第三,土地属于国家,禁止任何人买卖或者转让土地,违者是情节严重,着以死刑,无期,或流放之刑。
而民法就比较多了,一时间并没有进行整理。
杨浩打算在组织人手进行完善之后,开始在全国推广。
民法包括了杀人,抢劫,强奸,盗窃,婚姻等方方面面。
只要这部大齐法典制作而出,绝对是这个时代最为完善的法典。
月上树梢,寅拖着疲惫的身子乘坐马车返回自己的家中。
几个等候在家中的妻子见寅回来,纷纷上前服侍。
寅躺在炕上看着第上烧的通红的火炉,目光有些出神。
今天朝会,让他真正体会到了什么叫做非人类,全部官员加在一起,还没有杨浩一半的想法多。
尤其是杨浩编撰出的那些案例,就好像他亲眼见证过一般,这是何等的想象力,寅有些倍受打击。
他原以为自己和杨浩的差距在不断的缩小,直到懂得越多,见到的越多,才知道自己的会的那点东西,连杨浩的皮毛都算不上。
想来想去,寅翻身坐骑,让自己的妻子将杨浩赏赐下来的羊油蜡烛拿过来。
点燃羊油蜡烛,寅从桌子上抽出一卷空白的竹简,用精美的青铜小刀,开始奋笔疾书起来。
朝会过后的半个月,大齐的人口迁移政策开始启动,经过粗略的统计,齐夏之战后,大齐所掳掠的人口已经超过五万人。
这些新增的人口,加上之前的大齐百姓与从东夷那边弄来的奴隶,齐国的总人口最少已经突破了七万人。
齐国的七万人与其余势力同等人口有着明显的不同。
其余部落和方国也许在人口上远超齐国,但是能用的人口最多也就十分之一,大部分的人都是分散在各地的小部落,或者活在最底层的奴隶。
而这些人在战时没有任何作用。
杨浩自然不会学他们,只要是人,他就要将他们最大的价值发挥出来,每一个人在他看来都是可用的劳动力,士兵。
在军队的驱赶之下,人类史上第一次有组织的人口迁移行动出现在古老的华夏大地之上。
无数衣衫褴褛的人相互搀扶着,前往从未踏足过的地域,他们不知道等待他们的将会是什么,绝望的情绪在俘虏之中飞快的蔓延。
也有人想到过逃跑,但是在大齐的骑兵面前,逃跑是徒劳的。
有时候人就是这样,即便是在人数上远远的超过对方,但没有一个想要主动寻死,即便明知到前方也许是死路,可是不到最后倒下的那一刻,那一丝生还的希望都不会破灭。
逃跑的人被带离了难民队伍,他们不知道这些人最后怎么样了,未知有时候比死亡还要可怕,心中的恐惧,让他们放弃了徒劳的逃跑,如同绵阳一般,任人驱赶着,迎着寒风前往各自的目的地。
人口迁移工作是一项庞大的工程,为了安全起见,大齐选择了分批进行了策略,三城只间每次迁移两千人,这样的速度,完成全部人手的转移,最快也得花费两个月之久。
在大齐忙着制定律法,迁移人口之时,有仍氏消化了这次的战果之后,终于想起来了自己这个东方的盟友。
夏启大败的消息他们已经听说了,当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有扔上下差点惊掉了下巴。
他们先前也想到过,大齐就算是能守住长安城,但也会伤亡惨重,想要活命只能依附于自己。
可是大齐在这一战之中,不仅没有元气大伤,反而更加强盛,甚至连北方的顾国都打了下来,直接将北方边境推移到了斟灌氏那边。
这等强大的力量,让有仍氏感到了担忧,完全没了收获颇丰的那种喜悦。
毕竟没有哪只老虎希望自己身边有一些比自己还要强壮的同类存在。
有仍氏君臣经过激烈的讨论,最后得出的结论就是,以自己部族如今的实力,小打小闹根本无法撼动大齐分毫了,除非把全部的人手都派出去攻打大齐才有可能将其灭掉,但是这样做根本就现实。
如果任喾真的敢这么做,低下的那些长老贵族就会直接将其废掉。
打是不能打了,任喾这时候有些佩服自己的先见之明,将自己的妹妹嫁了过去,最起码能让这个盟友牢靠一些。
大齐的强势崛起,已经影响了各方势力的平衡,他要在这变动中卫自己争取到更多的利益。
和族中长老官员商议之后,任喾决定亲自前往长安城,见一见自己这个奇迹般的妹夫。
………………………………
第二百三十九章 国事访问
随着移民陆续抵达长安城,顿时让长安周边变得嘈杂忙碌起来。
为了补充军队的缺额,杨浩在大齐再一次开始征兵,只不过这一次的征兵,齐人报名十分踊跃。
征兵的消息一传出来,长安城内的适龄男子迫不及待的前往征兵选拔地点,希望自己能够成为大齐军队的一员。
只不过杨浩没有打算大规模的扩张军队,只是打算将军队维持在两千人左右。
对于一个七八万人的小国家来说,维持两千人的常备军,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
杨浩要的是精兵,因此大齐军队的物资消耗十分巨大。
虽然今年的粮食丰收,但是对于如普人来说依旧是不够的,人活着并不只是吃东西而已。
无论是衣食住行,在大齐境内都需要铜钱去购买,这些东西的价值此粮食要贵的多,也是每个人生活的必需品。
平民们以前的一日一餐的时候,希望有一天能一日两餐,真到了一天能吃两顿饭的时候,大多数人有不满足于这个现状了。
他们也想穿上华丽的衣服,也想住上砖木结构的房屋,也想用上一些精美的器具。
但是这些都需要钱,而这一年的收成仅仅是能让他们没了饥饿之忧罢了。
可是能够加入军队,这些幻想就能变成现实,齐夏之战后,士兵们的封赏可以说让每一个有理想有追求的人羡慕了。
除了令人尊敬的身份地位之外,丰厚的物质奖励,才是最吸引他们的地方。
一名普通的士兵,一年的俸禄就相当于一个人种一年地的一半了,更何况这些士兵还有比普通人多得多的土地,而且这些土地还可以国家代为耕种。
而且在军队里,吃的都是最好的,用的也是最好的,如果哪个军官克扣军饷,或者一天只让士兵吃上两顿饭,那么这个军官也就是当到头了。
有如此待遇,在普通人看来,成为一名士兵就是自己出人头地最快的捷径。
杨浩废除了固化的阶层,给了普通人晋升的渠道,极大的增强了平民的积极性,与对这个新生国家的归属感。
征兵行动仅仅进行了一个星期就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