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木筏虽然制作简单,但是长久的来看还是用船才能省时省力。
船说起来简单,任何一格现代人能说出个船的形状。
但是想要从无到有的制作一艘船出来,几乎能难倒很多人。
此刻杨浩蹲在地上,拿着削尖的木棍,仿佛被点穴了一般,迟迟不肯落下。
他被难住了,本想着自己这个上古的爱迪生,爱因斯坦一般的任务,区区小船还不是手到擒来。
但是真正想要动笔规画草图的时候,却发现,自己的脑袋里除了对船有个大致的形象之外,根本就是毫无头绪。
杨浩很郁闷,甚至怀疑自己的智商可能真的比不上几千年前古人。
古代先民,从独木成舟到沉舟侧畔千帆过,前世的族人没有用太久的时间。
如果根据《竹书纪年》记载,帝芒十二年,命九夷东狩于海,获大鱼,这就说明夏朝时已有能力组织沿海居民到深海捕鱼。
但是杨浩在这个时代没见过船,独木舟和木筏倒是很常见的东西。
可见这个时代中原地区,是没有船这种东西的。就是不知道水域发达的南方地区,这个时代的古人,有没有发明出船来,但是这里距离南方太过于遥远,杨浩也不能为了学习不一定存在的造船技术,而派人冒着危险跑到南方去。
如果说诗经中造舟为梁,证明了在商朝末期就有船出现的话,那么殷墟甲骨文中的一些记载更是证明了商朝初期已经出现了非独木舟的木板船,商都的奴隶暴动,商王占卜得知某天可以抓到这些奴隶,但是奴隶们果断地渡水逃走,商王调用了船只过河抓捕,但还是比占卜的时间晚了几天,这件事被当成一件大事被记录了下来。
那时候肯定没有铁钉,固定木板连接的无非就是卯榫和天然防水胶,由此可证在船体不需要承受巨大风浪的情况下,由此可见大齐现今条件是可以做出可以通行的船只的。
以大齐现在工具能力,最起码要比商朝先进许多。
比不过古人的创造力,这让杨浩如何能忍,倔脾气一上来,杨浩就跟面前的这快地皮较上了劲。
原本平坦的地面,在杨浩的刻画之下,变得坑坑洼洼。
侍女敲门送饭,被杨浩吼了一句,吓得差点将餐盘掉在地上。
进退不得的侍女,只能端着餐盘站在那里,十分的尴尬。
杨浩根本没有理会侍女,红着眼睛,如同走火入魔一般。
杨浩狰狞的样子,吓坏了侍女,连连向其他侍女求救。
杨浩如今的状态,那个敢上前多说一句,慌乱中,有几名侍女连忙向着昭华宫跑去。
她们知道这个时候能说的上话的只有昭华宫的主人了。
女娇得知了消息之后,也顾不上吃午饭,连忙朝着杨浩这边赶来。
当女娇走进房间看着地面上密密麻麻如同鬼画符一般的般的东西,顿时吓了一跳。
四下看了看,见到桌子后面有个身影蹲在那里抓耳挠腮。
女娇咽了口唾沫,轻声道:“首首领?”
“出去!”
杨浩头也没回的吼道。
女娇皱了皱眉,道:“首领,我是女娇啊!您您这是怎么了。”
突然被打扰,杨浩顿时暴怒起来。
“滚出去!没有我的命令,谁也不准进这个房间半步。”
女娇脸色一白。
“原原嫔!”
女娇的贴身侍女有些担忧。
女娇谈了一口气,慢慢的退出了房门,看了看侍女端着的餐盘。
“去把饭菜热一热,搬个椅子过来,我在这等首领!”
“原嫔,您还有身孕,还是回去静养吧!”
女娇苦笑道:“无妨,按吾的吩咐做吧!”
没人打扰自己,杨浩坐在地上,皱眉凝思。
通过不停的创作草图,杨浩隐隐的摸到了一些思路。
只不过有些地方的结构却怎么也想不明白。
简单拼接船,杨浩已经有信心能够做出来,但是这样的船只,费时费力不说,效果上也就比木筏强那么一点。
杨浩要的是那种带隔舱的船只,但是这个隔舱该怎么设计,他想了很久,都一点思路都没有。
长久的思考,让杨浩头昏脑胀,大脑高负荷的运转仿佛就要爆裂开来一般。
想了很久,还是没有一点思路,杨浩无奈的叹了口气。
心中不得不佩服古人的聪明才智,和他们想必,杨浩忽然觉得自己把自己比作爱因斯坦一般的人物,是如此的可笑。
杨浩知道自己有些走火入魔了,发明创造那里有那么简单,自己不是天才,脑海中不可能如同触电一般闪着灵光。
从地上站起来,阚泽满地狼藉,杨浩自嘲的笑了笑,抬头看向门外,见到女娇正坐在椅子上,靠着门边打起了瞌睡。
杨浩走过去将自己的衣服脱下来,轻轻的盖女娇的身上。
动作虽轻,但是女娇还是被惊醒了。
见杨浩站在自己面前,还有自己披着的衣服,脸色一红,连忙行礼到:“女娇失态了!”
杨浩将其扶起道:“还没吃饭吧!陪我一起吃点。”
女娇闻言,心中一暖,点了点头,被杨浩搀扶着坐在了院中大树之下。
侍女们看着杨浩夫妻二人,相谈甚欢,心中羡慕异常。
“首领真宠爱原嫔啊,真让人羡慕。”
“那两位宫人,也就是有一副皮囊,我们原嫔可是从首领最弱小的时候,一直陪在身边的,那两个女人,也敢和原嫔争。”
女娇的贴身侍女,得意洋洋的吹嘘着自家的主人。
………………………………
第一百六十九章 人都跑光了
想通之后饿得杨浩,不在那么疯魔一般的研究隔舱船只,生活又恢复到了以往的节奏当中。
城外的农夫依旧在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干活。
闲暇之余,坐在田间地头,三三两两的凑在一起,述说着今天种了多少地,浇了多少水。
而看着在烈日下还在劳作的那些劳改犯,农夫们心情暗爽之余,便是对夏朝的咒骂。
有了大齐做后盾,他们也不怕会有贵族过来将他们抓起来砍头。
要不是有士兵看着,一些比较激进的甚至想过去将那些劳改犯拖出来,直接弄死了事。
日子刚刚有了些盼头,这些挨千刀的,就想要夺走一切。
想到如果大齐当时战败,他们就有可能成为奴隶,或者比奴隶更为悲惨。
所有人都气不打一处来。
干活的劳改犯们,是不是会遭到来自不明方向的石头攻击。
而那些士兵对此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只要不造成混乱,或者闹出人命,他们也乐的呆在一旁看热闹。
官员的设立,让这个万人的部落有序运转。
一万人的部落,在周边的方国之中,绝对是数一数二的力量。
面对大齐这样快速崛起的势力,各方都在观望。
强大的氏族在等着夏启的决断,弱小的部落为了自保,已经开始向着远离大齐势力范围之外迁移。
只不过这样一来,让掳掠人口的效率顿时减缓了许多。
很多时候,军队按着部落提供的地图,费了好大力气才找到目标。
却发现早已经人去楼空,只有一堆堆灰烬,证明这里曾经有部落存在。
而松的队伍甚至走到了墟市那边,只不过,周边的小部落如同集体消失了一般,连个毛都找不见。
到了墟市这边,众人知道不能再往前走了。
这里已经超出了大齐的势力范围。
如果再往前,就很有可能遭遇其余方国的战士。
如果那样,对于作为小队行动的掳掠队伍来说,是极其危险的。
溪虽然也想为兄弟们多争取一些功劳,但面对可能存在的危险,他还是选择了放弃。
小部落的迁移,让抓捕行动暂告一段落。
外出的队伍开始陆陆续续的返回。
经过齐城的时候,松看着山林间若隐若现的城墙,有些挪不动脚步。
黑皮见此笑道:“和班长说说,在齐城修整两天,反正现在急着回去也没什么事情。”
松闻言有些心动,但是想了想,还是摇了摇头,道:“算了,咱们现在是军人,你也知道军令如山,没有命令,随便停留,可是犯了军规的。”
“唉,眼看着家门就在眼前,却不得而入,这叫什么事啊。”
黑皮说着见松好似被施了定身法一般,直直的看着一个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