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现该轮到俄国人和英法抓狂了。
国方面到底是什么用意?是要公开加入德奥团体么,从国人的口气看,似乎并没有这个倾向;是要从俄国取点什么么?这动作未免也太粗鲁了一些。尴尬的是,目前如何处理?让俄国人低头是没有问题的,但前次是要解决江东十四屯,现这点情况恐怕就不是这样的让步能够满足的。要命的是,这次短暂突击还阻断了西伯利亚大铁路,本来国输入的物资已经断绝了几个月,现连海参崴上岸的,从美国和别的国家进口的物资也没法送往东线,这才是要命。
不得不承认,蒙古境内贯穿铁路之后,国人掌握了解决问题的关键点,不承认这个地位,俄国还会遭遇多的麻烦。损失2个师是小事,可这条铁路维系着超过120个师的供应和装备,国人只要轻轻一掐,德国人东线花几十万部队都做不到的事情,国人几万部队就可以做到了。这才叫战略要害!从前俄国人欺负国国力衰弱,把西伯利亚铁路几乎沿着俄边境修过来,而且还要让东铁路和西伯利亚铁路对接,方便他们直接进攻国。反过来也是一样,俄国能方便的杀进来,国也能方便地杀出去。
等想明白这个事情,尼古拉二世已经没有任何办法了。前线的惨败,可以让大公辞职作为替罪羊,可是,国方面的情况,却着实难以应付。交战,抽调不出兵力不说,还没有必胜的把握,讲和,拉不下这个脸,重要的是,国人不按常理出牌的举动让俄国人根本就摸不着头脑。
国人究竟想干什么?既不宣战和选择阵营,又公开地,几乎是以战争的方式对另外一个国家动进攻,简直就是所有人的噩梦。
“我们的战略意图?”秦时竹大本营里,对着四总部有过一段论述,“我们布置逐鹿行动计划,固然是针对俄国,但是,这并不等于我们要站与德奥一起的阵营里。诸位,总参有过一个结论,亦即从长期来看,德奥由于后续乏力,总免不了要失败。德奥失败,便是英法抬头。我们所希望的,便是继续维持这种不胜不败的局面。我们是不可能公开跳出去支持德奥的,那么就只有敲敲边鼓这条办法……卡住俄国的喉咙,一方面为了我们自己的利益,另一方面也等于间接助力德奥――归根到底还是为了自己。”
“根据情报,俄国人德国人起的进攻损失了30多个师,若不是大公下令撤退,还会被围歼住多的部队,可偏偏大公因为这个撤退指令,还被沙皇撤去了职务,一撸到底,当真是滑稽的可以。”陈宦道,“总参的意思,是要各部加紧用力,早日促成俄国的崩溃。”
“不过,俄国的特使也过来了,据说,愿意和我们谈条件。”张绍曾等人对秦时竹的间接路线战略还是抱有一些不同意见,“这就比较尴尬了,条件谈不拢,还得打,这就违背了总统暂时不扩大的命令,条件谈拢了,双方休战,又不符合逐鹿计划继续牵制俄军的战略目标,端的是进退两难。”
“我是不主张和谈的……”陆尚荣道,“和谈的成果终究有限,而且,我们对俄国的逼迫还没有挥到强的地步,我倒是建议,继续再添一把火。”
秦时竹笑了:“诸位的心情我都理解,你们的想法也考虑到了。谈肯定是要谈的,不仅俄国,便是英法和美国都盯着这个会谈,一点诚意都没有,不利于开展下一步行动,而且,谈也不是假谈,要谈出成果,谈出意义来――必须弄到实打实的好处。但是,有一点要提醒诸位,不要为和谈的成果所束缚住。和谈哪怕成了,也是上一轮冲突的结束,并不等于我们就不能挑起第三轮、第四轮冲突,想当初,俄国人不是一而再再而三地欺压我们么?”
逐鹿计划第一、第二阶段是扩展阶段,通过江东十四屯、西伯利亚铁路方向的动作,逼迫俄国方面拿出解决问题的诚意来。
第三阶段就是收缩阶段,俄经过讨价还价之后,达成了好几条协议。
第一,俄国放弃剩余的庚子赔款,已经划拨,但尚未交付的亦照此办理;
第二,俄国承认国队江东十四屯附近拥有主权,对原来的惨案进行道歉并公开赔偿300万华元,用于国政府安置居民和原有居民财产的赔偿;
第三,除北京使馆区外,俄国自愿将华所有的租借地、铁路附属地和租界交还国,废除治外法权;
第四,俄国收回华行的卢布,用黄金或者价值的华元予以收回;
第五,俄国当年从国掠走的物,必须如数归还;
……
作为交还,国释放冲突被俘的俄国官兵,恢复西伯利亚铁路通行,继续履行向俄国供应战略物资的合同义务。随着俄协议的达成,英法也渐次松了口气,为了应对俄国前线的危机,英法已经西线起了牵制性进攻,而俄和解的实现,等于为俄国提供了稳定后方的保证,足以挽回目前不利的局势了。
………………………………
第023章 时机来临(11)
第023章 时机来临
这一番折腾下来,已经是1916年6、7之交了,眼看对俄战略取得重大进展,秦时竹签了大总统令,启动了国防军特别大演习――国特演的进程,拉开了逐鹿行动第四阶段的帷幕。
逐鹿计划作为战略计划,完全保密是不可能的,即便采取了为严格的保密措施,也会一定程上泄露出去――理由很简单,只要是计划,就得有人执行,一执行,就有可能泄露。只有永远不用来执行的计划,才可能完全保密。
当然,秦时竹等人是战略研究出身的干活,不会被这种问题难倒。全部保密不可能,那就部分保密,于是,整个逐鹿计划被分解为若干个阶段,若干个方面开展。这个当,还编列了整体框架图和流程图,输入框里面,载明了态势和拟采取的行动。成功了,信号变为是,整体进程推进到下一阶段,失败了,信号为否,按照流程图示意展到别的阶段。整个流程图看下来以后,简直就是密密麻麻的网络式图标。
战略展到这种阶段,采取计算机作业才能大限地提高效率,挥优势,但现是1910年代,电脑虽然有也不能拿出来,于是,先进的思想提前100年出现后,着实将参谋部折腾得够呛。但民国初年,正是牛人当道的时候,张绍曾、蒋方震以下,参谋部的精英,愣是用手工作业,将这个原本该由计算机完成的图纸,用纸笔完成。
到了图纸出笼的时候,该干什么,不该干什么,全部一目了然,这也是全体高级军官对总统深深服膺的地方――总统一天军校也没读,但是战略学却是了若指掌。
国特演就是逐鹿计划的微妙一环。俄国屈服之后,照理说该边境的部队撤退下来,但由于各处交割、交接非常麻烦,事情便拖了下来,国方面的意思很明确,俄国不把东西交代清楚,是不可能撤退的,当然,作为诚意,俄国俘虏可以优先释放,但必须交付被俘期间的伙食费。所以,国人赖着不走,俄国人也没有办法,英法也想不出这种招数来――原来庚子事变之后,俄国就以国尚未交割清楚拒绝退兵,现如法炮制,叫委屈的地方都没有。
所谓国特演,2年前已经进行过一次,那次山东海岸的演习,后展成为日山东、辽东两个战场的角逐,着实让人惊叹不已。上一次演习,防御特别是弹性防御是重点科目,后来rb大举进攻,这些演习预案都经历了战火的考验,被证明是恰当和经得起冲击的。也因为如此,这一次的国特演依然和上次一样,带有很强的目的性。当然,这一次不是防御,而是进攻,特别是,坚固防御体系前的进攻。
而这次,主要演习地赫然放了吉林和辽宁边境,这让俄国和rb都异常紧张,这个地区,矛头可以指向俄国,也可以指向rb,关键是看国人的意图。越是如此,两国就越想对演习内容看个究竟,但国方面早有准备,不但演习地画成了禁地,而且还建构起壁垒森严的警戒体系。一波又一波间谍,倒了军情部门的枪口之下。
国特演的架势虽然骇人,但为关键的只有两条。一条是炮火掩护,另一条是后方作战。
第一条是进攻必不可少的科目,根据日冲突的经验和欧战的实际教训,其课题主要包括2个层面,一个是阵地交战时的火力掩护――徐进弹幕,另一个是面对坚固据点的火力攻坚――火力强,这一点就让人比较头疼。不仅要有数量,而且还要有质量,不过,这一点难不倒国防军,德国欧战上